• 从“平面市井”到“折叠都市”
  • 从“平面市井”到“折叠都市”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从“平面市井”到“折叠都市”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43.83 5.0折 8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江涛|责编:郑建华//李雯

出版社作家

ISBN9787521215762

出版时间2021-1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88元

货号31316123

上书时间2024-05-31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江涛(1987—),湖南怀化人,文学博士,汕头大学文学院讲师,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与批评;曾参与国家重大招标项目“世界性与本土性交汇:莫言文学道路与中国文学的变革研究”、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莫言与新时期文学创新经验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新时期回乡知青叙事研究”等;曾在《文艺争鸣》《扬子江评论》《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妇女研究论丛》《华文文学》《现代传记研究》等重要CSSCI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市井传统与城市书写——一种“现代性”伦理的发现和流变
第二章  市民伦理的文学介入——空间折叠下的城市景观与人伦吁求
第三章  非正义的空间折叠——伦理学视域下的“文学城市”
第四章  “单一”到“多元”的伦理立场——伦理学视域下的“城市文学”
余论:伦理学视野下城市书写的思考和启示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本文分为六个部分,除绪论外,正文部分共四章,采用的基本研究策略是,在文学伦理学视域下考察文学书写对象的伦理内涵及其与创作主体的关系,即以文学中的城市空间为基点的现象学研究,到不同空间中不同阶层的市民异同的伦理诉求的转变,再到文学叙事应对城市伦理转型后伦理立场和伦理困境的思辨。余论部分,以“伦理学视野下城市书写的思考和启示”为题,从伦理向度、价值意义和局限反思三个方面对80年代以来城市书写进行相关的梳理和总结,同时,也是对本论文的正文部分所做的总结和归纳。

精彩内容
绪?论城市是什么?城市是人造的第二自然,是眼花缭乱醉生梦死的不夜之城,是由钢筋混凝土拔地而起的高耸几何体,它曾是烟雨蒙蒙中裹挟着历史沧桑的六朝古都,它也曾是记忆深处叫卖着冰糖葫芦的市井小城,它以后可能是安东尼·汤森所幻想的公民世代下的“智慧城市”……在文化记忆机制的过滤之下,城市从来就不只是一道冰冷的空间景观,更是“一种道德秩序、一套仪式化的行为、一套习俗和传统”①,它自始至终都与主体的人密不可分。
斯宾格勒有一句名言:“世界的历史即是城市的历史。”②如果这是他对世界所做出的判断,那么我们自然可将城市做如下解释:城市不仅仅是一种敞开的、巨大的、具有侵蚀性的物理空间,是人类具有普遍性的居住和存在形式,是一个巨大的文化空间,更作为一种未完成的符号,指向历史中人类文明的来龙去脉。马克思·韦伯在《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中大胆提出了“古代西方文明就其本质而言基本上是城市文明”③,他道出了城市与文明的同构关系。之后,马克思、恩格斯、涂尔干、齐美尔等学者也都一致认同了这一见解,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世界历史的透视》中更是明确表示,“民族、国家、政治、宗教、各种艺术以及各种科学都以人类的一种重要现象——市镇为基础”①,突出了城市之于文明的“子宫”作用。
回到中国语境,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城市化是中国社会各种乱象的关键符码,它不仅包含了城市本身的进化,也指射了城市作为当下人类的生存空间对前现代的乡土空间的挤压、扩张和吞噬。城市作为现代文明的物理性载体,如同一个不断膨胀的开放空间,它远比封闭静止的田园世界更具复杂性和不可把控性,因此卡尔维诺才会说“所有的城市都是虚构的”,城市的不稳定和不确定性导致了文学的无限可能性:由于城市无时无刻不处在不断流动、扩张和更新的状态,文学对其的表达也就成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片段组合。
一、中国现当代城市书写的纵向概观
回看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便会发现,城市书写往往都与一个特殊的城市——上海,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北宋时,上海还只是一个荒凉的渔村,直到元朝才正式设立为上海县,清朝的《松江府志》明确记载着:“府城视上海为轻,视姑苏为重。”可就是这样一个在历史上地位轻微的小小“申城”,却意外地成为了近代中国转型的先驱和关键。十九世纪末,沉睡的封建帝国被西方的船只炮弹彻底击碎了天朝上国的酣然美梦,从梦中惊醒的中华民族正一步步地艰难摸索着实现现代民族国家的直通路径。正是在传统向现代过渡的剧烈阵痛中,现代性焦虑成为当时最本质也是最迫切的历史诉求。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上海作为通商口岸被迫对外开放,成为最早实施这一历史诉求的空间场域。据史料记载,当时上海的出版行业十分发达,仅杂志就有一百多种,副刊和小报也多达四十多种。这些出版物绝大多数都被大众文化占领,成为普及、传播城市文化的大本营。其中,韩邦庆的《海上花列传》、包天笑的《上海春秋》、陆士谔的《新上海》以及“鸳鸯蝴蝶派”等以城市为背景、着力描写上海市民阶层的大众文学受到了广泛的欢迎。随后,初期海派作家中的张资平、叶灵凤承袭了鸳鸯蝴蝶派的创作风格,将笔触伸进了城市的酒店、舞厅、赌场、妓院等消费场合,用充满色欲的语言勾勒着城市人在纸醉金迷的物质生活中的狂放和颓废。而到了三十年代,新感觉派更是将这种颓唐的城市叙事引向了极致。在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笔下,上海是一个五光十色、声色犬马的十里洋场,金钱诱惑、性诱惑仿佛成为了上海人最普遍的生存写照。四十年代的张爱玲、苏青是海派的第三代作家,她们的上海书写更贴近新市民的日常生活,以女性的视角通过描写上海普通家庭的命运来感受在这个现代都市里日日上演的浮世悲欢。在具体的创作技巧上,既有传统的词汇和意象,又能在叙述中运用联想、象征、通感,有着明显的西方现代派特征。与新感觉派过于倾向于对西方城市的崇拜所描写的洋味十足的都市相比,她们是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来面对和表现处于世界现代化中的中国城市以及都市人的生存状态。海派作家们围绕着声色犬马的欲望都市筑起了自己红尘滚滚的城市想象,物欲的诱惑、漂泊的心灵、虚幻隔膜的人际关系及情感关系等,这些海派们擅于书写的主题仿佛也成为了中国城市书写的标签,并奠定了一种特殊的末世基调,影响着直至今日的城市文学创作。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