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时真的很绝望
  • 有时真的很绝望
  • 有时真的很绝望
  • 有时真的很绝望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有时真的很绝望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1.21 3.9折 55 全新

库存21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日)岸见一郎|责编:邱奕霖|译者:周颖琪

出版社文汇

ISBN9787549640157

出版时间2023-05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55元

货号1202857446

上书时间2024-05-31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日】岸见一郎心理学家,哲学家。从1989年开始研究阿德勒心理学,主要从事阿德勒心理学及古代哲学的写作与演讲活动,并在医院的精神科为年轻人做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目前是日本阿德勒心理学会认证的心理咨询师及顾问。
岸见一郎的代表作有《被讨厌的勇气》《幸福的勇气》等。许多人在读过他的书后,摆脱了人生的迷茫和绝望,活得更加自在和坦然。
译者简介:周颖琪,科普作者,英语和日语译者,上海科普作家协会会员。翻译涉及文学、自然、童书和建筑。住在乡下,火车通勤,周末遛弯,看云观鸟。
译作有《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怪物比利·迪恩的真实故事》等。

目录
第*讲? 想要幸福就必须成功吗 / 003
第二讲? 不安或恐惧能克服吗 / 053
第三讲? 生活可以不绝望吗 / 087
第四讲? 喜欢上此时此刻的自己 / 149
第五讲? 你可以改变世界 / 191
后记 / 238

内容摘要
就算短时间内无法振作起来,只要花些时间,早晚能够放手。时间是不可逆的,它不会倒流。
C:从人生低谷中振作起来,要花多长时间呢?
岸见一郎:每个人需要的时间都不一样。我母亲在她四十九岁的时候去世了,我花了十年的时间才接受了这个事实。
C:您变得能接受死亡,是因为什么契机吗?
岸见一郎:没有什么特别的契机,只是从某一天开始不再梦见母亲了。
母亲刚去世不久时,我经常会想起她,也会梦见她。有一天,我下意识地又在回忆母亲,突然意识到,我光顾着回首过去,一直在一个地方停滞不前。
从开始思考接下来能做什么的那一刻起,我就能从绝望状态中一点一点地走出去了。人会因为过度悲伤而受到巨大的打击,变得什么也不做,但这种状态不会一直持续下去。
C:如果说正因为有希望才会绝望,那从一开始就不抱有希望,不是会活得更轻松吗?
岸见一郎:人不可能轻松地活着。
感觉工作很痛苦,没法再干下去的时候C:职场上的人际关系曾让我感到很痛苦,但我却没法和任何人商量,结果得了抑郁症。
岸见一郎:在我工作过的医院的精神科,有很多男性来看抑郁症,他们没找任何人倾诉,独自一个人扛着烦恼。就算面对伙伴,他们也没法卸下防备,毫无保留地说出真心话。明明都痛苦到没法上班了,却还是无法跟任何人开口。
很多人一早醒来,突然发现自己的身体无法动弹。去医院检查,常被诊断为抑郁症或者抑郁状态。如果能早点说出自己受不了了,没法再继续工作,可能就不至于发展到抑郁症的程度了。
A:抑郁症都有什么样的症状呢?
岸见一郎:会早上起不来,会觉得浑身没力气,晚上也睡不着。对此,医生能做的,也只有给你开点安眠药罢了。虽然也有药能抗抑郁,但这种药有利有弊,而且短时间内没法看出哪种药能起效。
此外,要治抑郁症,不能光消除症状,还必须结合人际关系来考量。阿德勒心理学的原则认为,症状不是从你内心产生的,而是在与他人的关系中产生的。不解决人际关系问题,症状就会越发恶化。
因此,就算痛苦得不得了,也不要以驱除症状为心理咨询的目标。不过,只有当一个人的症状缓解了,能冷静地看待自己时,才能去做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不可能一直做下去,它应该有一个目标,要在达成某件事情之后结束。这个目标得早点决定,尤其是头一次咨询的时候就定下来。如果一个人以驱除症状为目标,而真正的目的是逃避人生课题的话,症状就有可能换成一种新的形式被重新制造出来。
如果下定决心不去上班,那就说你不想上班。然而,自己不能允许自己不上班,其他人也不会认可。
如此一来人就会想,要是得了抑郁症就能休假了。按照阿德勒的说法,只要这个人还是不想上班,那么哪怕用药消除了症状,也马上会有别的症状缠身。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后出现的症状会更棘手。
A:如果心理咨询不以驱除症状为目标,那应该以什么为目标呢?
岸见一郎:症状本身也有它所针对的“对象”。心理咨询的目标,应该在于改善和这个对象之间的人际关系。
B:那对于工作上的烦恼该怎么办呢?
岸见一郎:通常来说,工作不是靠一个人完成的。有同事,有领导。就算是做自由职业,也有客户。所以,心理咨询要处理的是患者和这些人之间的人际关系。我一个人就能写书,但也需要处理我和编辑之间的关系。我上课的时候,也需要处理我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人际关系可以说是工作的内容之一。销售类型的工作不正是人际关系的体现吗?
B:我就是做销售工作的,但比起人际关系,更让我感到痛苦的是指标。在这种情况下,我该怎么办呢?
岸见一郎:如果遇到了所谓的黑心企业,那就只能诉诸法律手段。接下来我说的话,都是以非黑心企业的情况为前提。
指标也是人际关系问题。指标是领导定下来的吧?如果领导把指标强加到自己头上,那就必须跟领导交涉。只要说“现在的指标实在是没有办法完成”就好了。
B:要是说了这种话,领导可能会说:“那你别干了啊。”岸见一郎:但我觉得,如果你不干了,公司也会头疼的。
B:可我感觉领导会说:“能代替你的人要多少有多少。”岸见一郎:那是唬人的。明智的领导会说:“质量比数量更重要。”我经常会想,要是有编辑能对我说这样的话就好了:“希望您能写一本好书,我们不着急。”“如果身体不好,就不必勉强自己。”“比起匆匆忙忙地写好几本书,我更希望您多花些时间写一本好书。”要是能有这样说话的领导就好了。但是,你自己必须先相信,其他人没有办法替代你。
有一次我因为心肌梗死住院了。编辑并不知道我住院,还送来了书的校对稿。但我却没有把住院的消息告知编辑。尽管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我还是每天都起身校对稿件。
B:您为什么没告诉编辑呢?
岸见一郎:因为书马上就要出版了,我不想给出版社添麻烦。而且,我怕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再要求延长时间的话,他们说不定以后不会再跟我合作了。
B:但是,没有人能代替您吧……岸见一郎:说得没错。恐怕编辑怎么也不会想到我住院了吧。要是告知他们这个消息,他们肯定不会让我勉强自己的。
如果此时此刻感到工作很痛苦,那就试着把这个情况向领导传达,这么做是有价值的。总是保持沉默的话,对方什么也不会知道。毕竟,如果员工觉得工作很痛苦,那领导也有责任。虽然你说了领导不一定会听,但先试着说出现状就好。
B:如果说了对方也不听呢?
岸见一郎:如果有工会的话还好说,如果没有工会,不是还能找其他领导或同事商量吗?
如果对自己的情况闭口不谈,自我孤立,觉得没人能理解自己,怨念日积月累,人就有可能患上抑郁症,坏的情况还有可能选择自杀。很遗憾,真的有人这样做。感到痛苦的人并不一定都会选择自绝性命,但如果陷入抑郁状态,失去判断力,可能真会干出自杀这种事。
如果可以办理停薪留职,事态大概就不会发展成这样。如果公司不允许办理停薪留职,再加上当事人是有责任感的老实人的话,就有可能发展成生病的情况。
就算停薪留职了,也有可能没办法回归。但是,这些只能到时候再考虑了。人生是自己的,没有必要勉强自己继续工作。毕竟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可不单单是为了工作。
生活的重点在于,要活出自己能够认可的人生。如果现在从事的工作不能给你带来任何幸福感,那就没有必要继续下去。选择了幸福,就算因此变得贫困,也并不意味着会变得不幸。

精彩内容
从绝望到希望岸见一郎:什么都不相信的人不会绝望。正因为抱有某种希望,所以才会感到绝望。因为希望能这样,希望有那个,但却实现不了,所以才会感到绝望。
这时,与其聚焦于感到绝望这个事实,不如试试看聚焦于原本抱有的希望。
没有人不会绝望。换个角度来看,绝望其实是心怀希望地生活。
B:的确。可绝望过后,再重拾希望并不容易吧?
比如灾害过后,失去家园,家人颠沛流离,经历过这样的惨剧,还能从糟糕的状态下重新燃起希望吗?
岸见一郎:那就必须下定决心,不要因绝望而止步不前才行。
经历某种事情的时候感到绝望,但“那件事情”已经是过去时了。如果不能解开过去的枷锁,就没法摆脱绝望。
我家以前住在河边上,从夏天到秋天,会经历好几次房子浸水。一旦房间浸水,就会好几个月没法使用。
有一年,我家又因为台风浸水了,台风过去的第二天一早,天一下子放晴了。一名男性站在碧蓝的晴空下,望着已经完全被水淹没的田地。眼看马上就要收获了,按照原本的计划,那一周的周末就该收割了,可现在做什么都没用了。
神奇的是,那人脸上没有一丝阴云。我跟他搭话说“好严重啊”,却惊讶地发现,那个人脸上挂着一副若无其事的表情。
C:所有功夫都白费了,真是令人绝望的状况啊。那个人怎么能这么淡定呢?
要是我的话,可能会觉得“完蛋了”,会逃走。
岸见一郎:因为那个人明白,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无论怎么叹息,都已经无济于事了。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我们只能接受。
毫无疑问,这样的情况很糟糕。只不过,我们无法回到过去,只有接受现实,客观地认清眼前的状况,才能从绝望中走出来一点。
就算短时间内无法振作起来,只要花些时间,早晚能够放手。时间是不可逆的,它不会倒流。
C:从人生低谷中振作起来,要花多长时间呢?
岸见一郎:每个人需要的时间都不一样。我母亲在她四十九岁的时候去世了,我花了十年的时间才接受了这个事实。
C:您变得能接受死亡,是因为什么契机吗?
岸见一郎:没有什么特别的契机,只是从某一天开始不再梦见母亲了。
母亲刚去世不久时,我经常会想起她,也会梦见她。有一天,我下意识地又在回忆母亲,突然意识到,我光顾着回首过去,一直在一个地方停滞不前。
从开始思考接下来能做什么的那一刻起,我就能从绝望状态中一点一点地走出去了。人会因为过度悲伤而受到巨大的打击,变得什么也不做,但这种状态不会一直持续下去。
C:如果说正因为有希望才会绝望,那从一开始就不抱有希望,不是会活得更轻松吗?
岸见一郎:人不可能轻松地活着。
感觉工作很痛苦,没法再干下去的时候C:职场上的人际关系曾让我感到很痛苦,但我却没法和任何人商量,结果得了抑郁症。
岸见一郎:在我工作过的医院的精神科,有很多男性来看抑郁症,他们没找任何人倾诉,独自一个人扛着烦恼。就算面对伙伴,他们也没法卸下防备,毫无保留地说出真心话。明明都痛苦到没法上班了,却还是无法跟任何人开口。
很多人一早醒来,突然发现自己的身体无法动弹。去医院检查,常被诊断为抑郁症或者抑郁状态。如果能早点说出自己受不了了,没法再继续工作,可能就不至于发展到抑郁症的程度了。
A:抑郁症都有什么样的症状呢?
岸见一郎:会早上起不来,会觉得浑身没力气,晚上也睡不着。对此,医生能做的,也只有给你开点安眠药罢了。虽然也有药能抗抑郁,但这种药有利有弊,而且短时间内没法看出哪种药能起效。
此外,要治抑郁症,不能光消除症状,还必须结合人际关系来考量。阿德勒心理学的原则认为,症状不是从你内心产生的,而是在与他人的关系中产生的。不解决人际关系问题,症状就会越发恶化。
因此,就算痛苦得不得了,也不要以驱除症状为心理咨询的目标。不过,只有当一个人的症状缓解了,能冷静地看待自己时,才能去做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不可能一直做下去,它应该有一个目标,要在达成某件事情之后结束。这个目标得早点决定,尤其是头一次咨询的时候就定下来。如果一个人以驱除症状为目标,而真正的目的是逃避人生课题的话,症状就有可能换成一种新的形式被重新制造出来。
如果下定决心不去上班,那就说你不想上班。然而,自己不能允许自己不上班,其他人也不会认可。
如此一来人就会想,要是得了抑郁症就能休假了。按照阿德勒的说法,只要这个人还是不想上班,那么哪怕用药消除了症状,也马上会有别的症状缠身。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后出现的症状会更棘手。
A:如果心理咨询不以驱除症状为目标,那应该以什么为目标呢?
岸见一郎:症状本身也有它所针对的“对象”。心理咨询的目标,应该在于改善和这个对象之间的人际关系。
B:那对于工作上的烦恼该怎么办呢?
岸见一郎:通常来说,工作不是靠一个人完成的。有同事,有领导。就算是做自由职业,也有客户。所以,心理咨询要处理的是患者和这些人之间的人际关系。我一个人就能写书,但也需要处理我和编辑之间的关系。我上课的时候,也需要处理我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人际关系可以说是工作的内容之一。销售类型的工作不正是人际关系的体现吗?
B:我就是做销售工作的,但比起人际关系,更让我感到痛苦的是指标。在这种情况下,我该怎么办呢?
岸见一郎:如果遇到了所谓的黑心企业,那就只能诉诸法律手段。接下来我说的话,都是以非黑心企业的情况为前提。
指标也是人际关系问题。指标是领导定下来的吧?如果领导把指标强加到自己头上,那就必须跟领导交涉。只要说“现在的指标实在是没有办法完成”就好了。
B:要是说了这种话,领导可能会说:“那你别干了啊。”岸见一郎:但我觉得,如果你不干了,公司也会头疼的。
B:可我感觉领导会说:“能代替你的人要多少有多少。”岸见一郎:那是唬人的。明智的领导会说:“质量比数量更重要。”我经常会想,要是有编辑能对我说这样的话就好了:“希望您能写一本好书,我们不着急。”“如果身体不好,就不必勉强自己。”“比起匆匆忙忙地写好几本书,我更希望您多花些时间写一本好书。”要是能有这样说话的领导就好了。但是,你自己必须先相信,其他人没有办法替代你。
有一次我因为心肌梗死住院了。编辑并不知道我住院,还送来了书的校对稿。但我却没有把住院的消息告知编辑。尽管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我还是每天都起身校对稿件。
B:您为什么没告诉编辑呢?
岸见一郎:因为书马上就要出版了,我不想给出版社添麻烦。而且,我怕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再要求延长时间的话,他们说不定以后不会再跟我合作了。
B:但是,没有人能代替您吧……岸见一郎:说得没错。恐怕编辑怎么也不会想到我住院了吧。要是告知他们这个消息,他们肯定不会让我勉强自己的。
如果此时此刻感到工作很痛苦,那就试着把这个情况向领导传达,这么做是有价值的。总是保持沉默的话,对方什么也不会知道。毕竟,如果员工觉得工作很痛苦,那领导也有责任。虽然你说了领导不一定会听,但先试着说出现状就好。
B:如果说了对方也不听呢?
岸见一郎:如果有工会的话还好说,如果没有工会,不是还能找其他领导或同事商量吗?
如果对自己的情况闭口不谈,自我孤立,觉得没人能理解自己,怨念日积月累,人就有可能患上抑郁症,坏的情况还有可能选择自杀。很遗憾,真的有人这样做。感到痛苦的人并不一定都会选择自绝性命,但如果陷入抑郁状态,失去判断力,可能真会干出自杀这种事。
如果可以办理停薪留职,事态大概就不会发展成这样。如果公司不允许办理停薪留职,再加上当事人是有责任感的老实人的话,就有可能发展成生病的情况。
就算停薪留职了,也有可能没办法回归。但是,这些只能到时候再考虑了。人生是自己的,没有必要勉强自己继续工作。毕竟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可不单单是为了工作。
生活的重点在于,要活出自己能够认可的人生。如果现在从事的工作不能给你带来任何幸福感,那就没有必要继续下去。选择了幸福,就算因此变得贫困,也并不意味着会变得不幸。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