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孩子抑郁了,我却以为他只是不开心
  • 我的孩子抑郁了,我却以为他只是不开心
  • 我的孩子抑郁了,我却以为他只是不开心
  • 我的孩子抑郁了,我却以为他只是不开心
  • 我的孩子抑郁了,我却以为他只是不开心
  • 我的孩子抑郁了,我却以为他只是不开心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我的孩子抑郁了,我却以为他只是不开心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32.23 4.7折 69 全新

库存9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意 著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718550

出版时间2023-0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9元

货号31676392

上书时间2024-05-31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导?言
这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妈妈上班、做家务、接送孩子,每天都忙忙碌碌的,几乎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连散步也是出于带动孩子运动的目的。爸爸工作非常繁忙,脾气有些暴躁,跟家人说话的语气像对待下级一样,但一有时间就带家人外出游玩。孩子正读高一,从小到大,衣食住行、考试、竞赛、升学等,主要都是妈妈负责。妈妈照顾得很细致,但容易焦虑,孩子总嫌她唠叨。这位妈妈虽然不是完美的母亲,但她仍在认真努力地做好每件事。
一天,妈妈收到班主任的短信说孩子“上课状态越来越差,时常走神、发呆、画暗黑系的画,经常看见她两眼放空的状态”。再后来,妈妈震惊地发现孩子大腿内侧竟然有几条未愈合的割痕!当她问孩子割痕是怎么回事时,孩子给出了让她害怕的回答——“我想休学”。这位妈妈把孩子的事情前前后后想了又想,为孩子预约了心理咨询,她说:“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但如果什么都不做,我害怕会家破人亡。”
当我和这位妈妈回顾孩子的抑郁症状时,她说:“我的孩子抑郁了,我却以为她只是不开心……我心疼啊!可我没办法,只能流眼泪。我明明是最爱她的人,却保护不了她!感觉正在失去她,我害怕,我需要有人教我怎么帮孩子。孩子需要我!”爸爸说:“我们一心为她好,她却好不起来,反而越来越糟糕。我给她的建议她都说‘没用’,还会边哭边说我不理解她。我安慰她‘没事的,会好起来的’,她又认为我不重视她!我的孩子怎么养成了这样?我承认我有些逃避,害怕见到她,因为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也承认我很愤怒,抑郁症把整个家都毁了!”这些话语,道出了成千上万父母的心声。
近年来,抑郁症患病率普遍上升。2019年我国学者就中国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状的系统评价和元分析指出,2000年之前的患病率为18.4%,而2016年之后为26.3%。《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指出,2020年我国青少年的抑郁症检出率为24.6%,每十个高中生里就有一人已经达到了重度抑郁的程度。北京大学有关中国家庭的追踪调查数据也显示,每四个中国家庭中约有一个家庭的儿童或青少年有患抑郁症的风险。有些孩子正在经受着抑郁症,更多的虽然尚未达到抑郁症的诊断标准,但已经出现部分症状,处于亚临床抑郁的状态,若不积极干预或干预不力,容易导致抑郁症发作。在儿童、青少年和成年初期发作的抑郁症,属于早发性抑郁症,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比较抑郁症发作的不同年龄段,我们发现抑郁症越早发作伴随的后果越严重,包括终身未婚,职业能力和社交能力受损更严重,生活质量更低,症状严重程度更高,对生活和自我的看法更负面,人格障碍发病率更高,抑郁症发作和自杀企图出现更加频繁。抑郁症影响孩子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破坏他的人生规划,甚至让他变成自己都厌恶的样子。看在眼里的父母,心痛、焦急、恐惧、无助,甚至也会陷入抑郁。
孩子患抑郁症不一定是父母的错,但是防治抑郁症一定是父母的责任。我承认大部分抑郁症需要专业治疗,但家庭的帮助是不可或缺的,而且很多都是专业人士无法代替的。令人嗟叹的是,许多家庭根本没能发挥防治抑郁症的作用。仅以我的临床工作为参考,无论是女生还是男生、国内还是国外,不同年龄段的抑郁症患者有着不同的故事,但是有三点是相同的。第一,他们都默默忍受着抑郁症之苦。第二,他们讲述有关父母如何帮自己的故事,耐人寻味、令人难过。数不清有多少次,我不由自主地感叹:要是他们的父母能听到这些话该有多好!另一个令人难过的事实,也就是第三个相同之处:他们的父母恐怕不会从孩子口中听到这些话,因为这些孩子和父母的沟通已经断层了。其成因也是多样的。从父母的角度来说,有的过于繁忙无暇照顾孩子,有的关心孩子却缺少有效方法,有的问题隐藏得深而未察觉……而从孩子的角度来说,有的回避、不愿与父母沟通,有的想说但不知道该如何去说,有的说过但被父母的反应伤害到了……绝大多数的中国父母把孩子当作生命的重心甚至是全部,而且他们可能只拥有这么一个孩子。当孩子走到抑郁、失眠、自闭、厌学甚至轻生的地步时,怎能不令人心焦?一边是父母忧愁而无奈地抱怨孩子:“你什么都不和我们说!”一边是孩子气得说不出话来:“我怎么没和你说,你听了吗?”
将责任归咎于任何一方都是不理性、不全面的,还会激起不必要的情绪,于事无补。因此,我希望我们从“对或错,好或坏”的对立思维中走出来,把焦点投向更深刻且有意义的事情上,即如何直面、理解和改善这些问题。父母明明是最爱孩子的人,要让父母真的帮助到孩子!这是我写这本书的目的。
本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孩子抑郁了,怎么办”,第二部分是“预防孩子抑郁,如何做”。第一部分将回答父母们最关心的5个问题。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患了抑郁症?如果患抑郁症了,父母需要做哪些反思?如何理解患抑郁症的孩子?如何帮助患抑郁症的孩子?如何应对孩子的自伤行为和自杀意图?读完,你将认识抑郁症的症状、种类、严重性,了解各个年龄阶段抑郁症的不同特点,开始形成一定程度的辩证分析思路。你将可能站在生物、心理、社会的整合性视角,全面看待抑



 
 
 
 

商品简介

这是一本帮助家长了解抑郁青少年心理和行为,并对其进行科学引导的实用手册。

哈佛大学医学院临床心理学博士后、资深临床心理学家杨意将依据临床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结合临床案例和生活事例,通过对青少年心理过程的细腻分析,解答家长对抑郁的各种困惑,帮助家长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很多家长不相信孩子抑郁了,以为孩子只是压力大,有点不开心而已。他们没有对抑郁症的直观概念,也不了解抑郁症的症状和产生原因。

本书首先会回答家长比较关心的问题:如何判断孩子是抑郁 ,还是单纯的不开心?如果患了抑郁症,在与孩子互动中要避免哪些问题?如何做到真正理解孩子?如何有效地帮助孩子疗愈?万一孩子有自伤甚至自杀的意图,又该如何应对?

抑郁症对孩子日常功能所造成的损害是多方面的,包括情绪变得低落而不稳定、认知消极而脱离实际、人际关系恶化、解决问题的能力减弱、自我价值感降低。本书也会从情绪、认知、人际关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我价值感五个方面,讲述如何预防抑郁症的始发与复发。



作者简介
杨意<br/>临床心理学家,督导。武汉大学法学、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双学士,牛津大学实验心理学硕士,康奈尔大学发展心理学博士,哈佛大学医学院教学医院临床心理学博士后。<br/>曾就职于哈佛大学医学院贝斯以色列医疗中心、哈佛大学医学院剑桥健康联盟。曾就职的其他临床部门包括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精神科急诊病房、精神科慢性疗养病房,以及社区精神健康中心。<br/>现独立执业,擅长抑郁症、焦虑症以及家庭关系方面的咨询。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督导师培训项目培训实习督导师,兼哈佛大学教学医院麻省总医院跨文化学生情绪健康中心中国心理教育主任。曾受邀在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十一学校、华南师大附中等学校做青少年及成年初期心理健康方面的演讲。<br/>微信公号“杨意谈心”,网站DrYiYang.com。

目录
导 言第1章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患了抑郁症  /2我的孩子抑郁了,我却以为他只是不开心  /2抑郁情绪和抑郁症的区别  /6儿童和青少年抑郁症的特点  /9识别不同类型的抑郁症  /13对症状进行理性分析  /20第2章 孩子患抑郁症了,父母需要做哪些反思  /26孩子患抑郁症了,父母可能会有哪些反应  /26父母的反应向孩子传递了什么  /29为什么不要说“你就是懒”  /31是孩子有问题,还是亲子关系有问题  /35强势的父母会让孩子感到压抑吗  /38第3章 如何理解患抑郁症的孩子  /43有关抑郁症成因的理论研究  /43与抑郁症有关的人格特质和教养方式  /46为什么青少年患抑郁症的风险更大  /49为什么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中的女孩更多  /51从小到大都是学霸的孩子,为什么会患抑郁症  /53父母没有给压力,孩子为什么会患抑郁症  /56第4章 如何帮助患抑郁症的孩子  /60避免三大心理陷阱  /60了解抑郁症  /64协助治疗  /66赢在心态  /69建立健康的边界  /72化解冲突  /75给予情感支持  /78平衡家庭生活  /80与学校适当沟通  /81做自我关照的榜样  /84第5章 如何应对孩子的自伤行为和自杀意图  /93如何发现孩子的自伤行为  /93孩子自伤,父母应该怎么做  /95如何判断孩子有自杀的风险和征兆  /101孩子有自杀意图,父母应该怎么做  /104第6章 建立足够好的关系  /116从“我为你好”到“我和你关系好”  /116从“爱你在心”到“让你感受到我的爱”  /122从“着眼孩子”到“反观自己”  /125从“能为孩子做什么”到“能陪孩子玩什么”  /130第7章 引导稳定而正面的情绪  /134从“表现出情绪”到“表达出情绪”  /134从“不满”到“感恩”  /140从“焦虑”到“正念”  /142从“催骂”到“教育”  /145从“评判好坏”到“反映事实”  /149第8章 培养积极而务实的认知  /153从“孩子的焦虑”到“父母的完美主义”  /153从“过度的压力”到“有保护的压力”  /157从“扭曲认知”到“正向思维”  /159从“消极独白”到“积极对话”  /163从“要求表现好”到“争取有所成长”  /166第9章 增加改善问题的行为  /169从“孩子不好”到“孩子没有那么不好”  /169从“孩子有问题”到“父母是矛盾的”  /173从“批评”到“询问”  /177从“提要求”到“教方法”  /180多维度、动态地改善问题  /183第10章 提升孩子的自我价值感  /191从“如何交流”到“为什么交流”  /191从“实现父母的愿望”到“认识孩子”  /193从“人我比较”到“建立稳定正向的标准”  /197从“担心之爱”到“欣赏之爱”  /198从“父母该怎么做”到“孩子会怎么做”  /201从“被孩子嫌弃”到“共同成长”  /205写在后的话  /211致?谢  /218参考文献  /220

内容摘要
这是一本帮助家长了解抑郁青少年心理和行为,并对其进行科学引导的实用手册。哈佛大学医学院临床心理学博士后、资深临床心理学家杨意将依据临床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结合临床案例和生活事例,通过对青少年心理过程的细腻分析,解答家长对抑郁的各种困惑,帮助家长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家长不相信孩子抑郁了,以为孩子只是压力大,有点不开心而已。他们没有对抑郁症的直观概念,也不了解抑郁症的症状和产生原因。本书首先会回答家长比较关心的问题:如何判断孩子是抑郁 ,还是单纯的不开心?如果患了抑郁症,在与孩子互动中要避免哪些问题?如何做到真正理解孩子?如何有效地帮助孩子疗愈?万一孩子有自伤甚至自杀的意图,又该如何应对?抑郁症对孩子日常功能所造成的损害是多方面的,包括情绪变得低落而不稳定、认知消极而脱离实际、人际关系恶化、解决问题的能力减弱、自我价值感降低。本书也会从情绪、认知、人际关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我价值感五个方面,讲述如何预防抑郁症的始发与复发。

主编推荐
◎你身边每5个孩子中,就有1个可能抑郁。◎本书是一本帮助家长了解抑郁青少年心理和行为,并对其进行科学引导的实用手册。◎哈佛大学医学院临床心理学博士后、资深临床心理学家杨意结合临床案例和生活事例,细腻分析青少年的心理过程,解答家长对抑郁的各种困惑,帮助家长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江光荣、赵旭东、童慧琦等心理学专家鼎力推荐。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