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杜贵晨,1950年生。1982年于中国人民语文系。曾短暂留北京工作:后辗转任教于曲阜师范、河北、山东师范文学院:古代文学教授,古代文学、文艺学博士导师。出版有《杜贵晨文集》十二卷、《中国古代短篇小说史》、《李绿园与<歧路灯>》(增改本)、《小豆棚》(校注)、《明诗选》(选注)等。
目录
自序
叙事与数理
“天人合一”与古代小说结构的若干模式
古代数字“三”的观念与小说的“三复情节”
中国古代小说“三复情节”的流变及其美学特点
《三国演义》等七部小说叙事的“二八定律”
——一个学术上的好奇与冒险
中国古代小说婚恋叙事“六一”模式述略
——从《李生六一天缘》《金瓶梅》等到《红楼梦》
章回小说叙事“中点”模式述论
——《三国演义》等四部小说的一个艺术特征
“五世而斩”与古代小说叙事
——从《水浒传》到乾隆小说的“五世叙事”模式
《儒林外史》的“三复情节”及其意义
原型与模仿
一种灵石,三部大书
——从《水浒传》《西游记》到《红楼梦》的“石头记”叙事模式
三位女神,一种角色
——从《水浒传》《西游记》到《红楼梦》的“女仙指路”叙事模式
从“西门”到“贾府”
——从古代拆字术、“西方”观念说到《金瓶梅》
对《红楼梦》的影响
《西游》向“西”,《红楼》向“东”
——《红楼梦》《西游记》叙事之“方位”学和“倒影”论
论西门庆与林黛玉之死
——兼及《红楼梦》对《金瓶梅》的反模仿
《红楼梦》是《金瓶梅》之“反模仿”和“倒影”论
试说中国古代小说以“物”写“人”传统的形成与发展
——以“紧箍儿”、“胡僧药”与“冷香丸”为例
试论《红楼梦》从“顽石点头”故事所受“直接的影响”
质证与新读
近百年《三国演义》研究学术失范的一个显例
——论《录鬼簿续编》“罗贯中”条资料当先悬置或存疑
古代小说考证同名交错之误及其对策
——以《三国演义》《西游记》考证为例
《三国演义》徐庶归曹故事源流考论
——兼论话本与变文的关系以及“三国学”的视野与方法
论中国古代小说“雅”观“通俗”的读法
——以《水浒传》“黑旋风沂岭杀四虎”细节为例
“传奇”名义与文言小说的分类
《李娃传》不是“爱情主题”小说
——兼及文本解读的“证实偏见”或日“偏好接受”
人类困境的永久象征
——《婴宁》的文化解读
“罗学”与《三国演义》
“罗学”新论
——提出、因由、内容与展望
《三国演义》成书年代新考
《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罗贯中为元人及原本管窥
——试说庸愚子《序》的考据价值
论《三国演义》的文学性及其创作性质
泰山与《水浒传》考辨
《水浒传》名义考辨
——兼与王利器、罗尔纲先生商榷
试说泰山别称“太行山”
——兼及若干小说戏曲之读误
略论泰(太)山与太行山、华山等之互称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水浒传》为“石碣记”试论
永恒之女性,引领水浒上升
——《水浒传》对女性与婚姻的真实态度
《水浒传》“王婆卖茶”考论
《西游记》与泰山考述
《西游记》与泰山关系考论
泰山周边孙悟空崇祀遗迹述论
——《西游记》对泰山文化的影响一例
《西游记》写猴与《聊斋志异》写狐之“尾巴”的功能
——兼及“人身难得”的文化意义
《西游记》写孙悟空对妖精自称“外公”说之辨误与新解
“孙悟空”名义解
唐僧的“紫金钵盂”
《儒林外史》考论
试说《儒林外史》为“儒林”“写实”小说
——兼及对鲁迅“讽刺之书”说的思考
传统文化与《儒林外史》人物考论
“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
——论《儒林外史》的结构主线
《儒林外史》“假托明代”论
《红楼梦》等“家庭小说”研究
《红楼梦》的“新神话”观照
《红楼梦》“大旨谈情”论
《红楼梦》“通灵宝玉”的本事或原型新说
论武大郎之死
《歧路灯》简论
李绿园《歧路灯》的佛缘与“谭(谈)”风
——作者、书题与主人公名义考论
关于《歧路灯》的几个问题
内容摘要
本书为作者40年间所
作古典小说研究论文的选集。内容主要是关于明代“四大奇书”和所谓的“乾隆三大小说”(《儒林外史》《红楼梦》《歧路灯》)、《聊斋志异》等“八大名著”的研究。研究应用作者所提出的“文学数理批评”理论,揭蔽古典小说叙事的“三复情节”“三极建构”“二八定律”“‘六一’模式”“‘中点’模式”“五世叙事”,以及多书相关之“石头记”“女仙指路”“方位学”“反模仿”叙事模式或创作方法;提出并论证“罗(贯中)学”、破解“太行山梁山泊”千古之谜、发现泰山与《水浒传》《西游记》等小说之隐秘关系,以及提出“‘雅’观通俗”即以“治经”的态度解读“八大名著”的研究方法。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