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脱贫带边疆(九间棚建设小康社会30年目睹记)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22.14
3.3折
¥
6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李锦
出版社山东友谊出版社
ISBN9787551622646
出版时间2021-02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68元
货号31097520
上书时间2024-05-3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目录
写在前面
第一章 绝处求新生
第一节 困境中的众生相
第二节 干山顶子
第三节 九间棚人的觉醒
第二章 甘苦与共一条心
第一节 蹲点住到村里
第二节 做党员干部就要“三不怕”
第三节 干部带头修路
第三章 九根擎天柱
第一节 探求水乳交融的“密码”
第二节 大洼风波
第三节 刘嘉坤的“五项规定”
第四章 九间棚精神的光芒
第一节 莱西会议上的轰动
第二节 创建九间棚式党支部
第三节 沂蒙精神促脱贫
第五章 走向市场的艰难
第一节 下山进城办厂
第二节 贫困农民找组织
第三节 重整旗鼓再创业
第六章 金银花协会与合作社
第一节 创办金银花协会
第二节 农村合作组织的创新
第三节 为脱贫的质量而坚守
第七章 金银花“为媒”“远嫁”甘肃
第一节 到“苦甲天下”的定西去
第二节 全军覆没的风险
第三节 深度贫困区的历史巨变
第八章 精准扶贫在新疆
第一节 把金银花的根扎到喀什
第二节 扶贫在根维稳在心
第三节 精准扶贫铺就致富路
第四节 出现在边疆的九间棚新精神
第九章 “六不用”生态农场
第一节 绿水青山就藏在蔬菜果品里
第二节 生态农场连闯四关
第三节 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
第十章 红旗在上
第一节 刘嘉坤三次“辞官”
第二节 党员积分管理法
第三节 沂蒙精神的发扬光大
后记
内容摘要
2020年,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对这样一个震古烁今的社会变革,我们有必要寻找一个乡村样本,通过“解剖麻雀”的方法,为这场变革做出说明。
山东省平邑县九间棚村就是一个这样的样本。这不仅因为九间棚村在脱贫前后反差巨大,可谓有天壤之别,还因为九间棚精神在沂蒙山区整体脱贫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更因为九间棚人在支援边疆脱贫的过程中总结出了“扶贫扶在根上,维稳维在心里”的脱贫维稳新经验。
本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人民披荆斩棘、砥砺前行的生动证明,是中华民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缩影。
主编推荐
本书由作者根据自己蹲点调研九间棚村三十余年的丰富见闻写就,材料丰富,真实再现了沂蒙山区九间棚村脱贫致富建设小康社会的历程。不过,本书中,致富之后的九间棚人没有就此止步,他们把致富经验带到了边疆,“扶贫扶在根上,维稳维在心里”,为边疆人民真正摆脱贫困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规划乡村发展蓝图,探索乡村发展新模式,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齐鲁样本。
本书采用双线结构,在写好脱贫扶贫的同时,还聚焦中间表现出的九间棚精神和沂蒙精神。特别是2013年后,九间棚村党委书记刘嘉坤带领全村人牢记总书记继续弘扬沂蒙精神的期望,把九间棚精神和金银花产业一起带到了边疆。在九间棚人的辛勤浇灌之下,金银花在边疆生根发芽,开成了人们心中的“幸福花”;九间棚精神在边疆被发扬光大,完成了新的历史蜕变。
本书描绘了以刘嘉坤为代表的党员群像。九间棚的九名共产党员,像九根擎天柱,屹立在九间棚的山顶,而后又激发更多党员,引领群众打赢了这场没有硝烟的脱贫攻坚战争。值得一提的是,本书中部分九间棚年轻党员,如庄洪兵、张荣杰等,为帮助边疆人民致富,还把家搬到了沙漠边缘,语言不通、举目无亲……但他们吞下了这份苦。这是九间棚新一代党员在新时代,真正成长起来的标志。
精彩内容
第一节 困境中的众生相1.光棍儿堂
沂蒙山区是我国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重要的革命根据地。1937年,卢沟
桥事变发生后,罗荣桓带领八路军过津浦线,困难重重,是沂蒙山区接纳了他们。
解放战争时期,陈毅、
粟裕领导的华东野战军驻扎在沂蒙山区,也是这里的大山与人民掩护了他们。
沂蒙山区人民在战争年代,勒紧裤腰带,自己吃糠咽菜,却把粮食送上前线,把亲人送上战场,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1971年,我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在“挂心橛子”下面,住了整整三个月。那里的闭塞与落后,带给了我长时间的惊讶与伤感。
改革开放初期的一年春节,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初二,我在沂蒙山区整整住了十天,目睹了在贫困中挣扎的农民的生活。在这十
天里,我的心一次次在剧烈的冲击中颤抖,我一次次按动快门,记录下那些令人心酸的场面。
在那里,我无数次地看到这样的场景:穿着上级救济的黄色军大衣的光棍儿汉,在冬日的阳光下抄着手,懒洋洋地靠在石墙边张望着
,像是在等谁。其实,他谁
也不等,就是在晒太阳。若是临近春节,便说是在等救济粮——地瓜干虽能填饱肚子,可没有白面,包不了水饺,就过不了年。在农村,这样的老光棍儿已经无法找到媳妇了——连自己都养不活,谁跟他呀!
在沂源县的唐山山腰,我遇到了已对生活完全失去信心的一家人——72岁的老
汉鲍延吉与他的四个儿子。
当我来到他们家时,老
汉正坐在门口,一个医生到他家要债——三个月前,老
汉的老伴儿病死,他家欠下了210元的药费。
老汉对医生说:“你跟他们要。娘死了,该由儿子出钱。”儿子们则从屋里喊:“老
的还在,钱由他出。”医生急得直嚷:“不像个人家!”我走进老汉家一看,屋里的床是用土块堆起来的,门边有口咸菜缸,也是空的。老汉一边喝着地瓜干酒,一边用舌头舔着大块的咸盐,喝一口酒,舔一下盐。
医生气愤地责问:“你不还钱还喝酒?”老汉说:“不喝酒,我活着还有啥意思啊!”第二天,我又路过他们家,当时已是中午11点,父子几人都聚在门前下棋。他们清一色的黑棉袄黑棉裤,没有一个穿罩衣的。
我问他们为什么不下地干活儿,老大说:“没啥可干的。于也是白干,没有水浇地,全靠老天。修了十多年的水库,结果都是替外村干的。”老汉说:“挣不来钱,口粮买不回,只有靠国家救济,饿不死就行了。”2.“养儿不如养鸡”从“光棍儿堂”出来,乡干部又带我来到了支部书记老张的家。这个58岁的干瘦老头儿,已当了21年的村干部了。他向我介绍了村里的基本情况。
这个村地处半山腰,土
地荒薄,小麦每亩产量50公斤,人均年口粮也只有39公斤,根本不够吃,村民只能借钱买返销粮。全村人均年收入仅29元,而且这还是由实物折算出来的,也就是说,该村全年没有一分钱的现金收入。村中家产折价在30元以下的有13户,这就意味着这些家庭除去一张木床、
一张破席、一床烂被和锅碗等用具之外便一无所有了。
老张家算混得好的,有一堆地瓜干,足有半面山墙那么高,还有三四个“山东白干”的酒瓶。与别人家不同的是,他家有一扇很简陋的门,用木条钉的。他说,村子里就有一点好——从没闹过贼,因为没有可偷的东西,所以人们平日里也用不着关门。他50多岁的老伴儿一直在旁边,将手插在袖筒里,听我们拉呱儿。
出了他家,乡干部在路上向我介绍,这支部书记老
张还是个“新郎官”,刚成亲三个月。老张年轻时就爱过这个女人,但因为他家太穷了,所以她就跟了别人。没想到30多年来,村里一直这么穷,老张也一直说不上媳妇。不久前,看这女人的老
伴儿过世了,才把她接过来——这女人在人家那边已经当奶奶了。有人说是老张有真情,一直在等她;也有人说是女人看上了老张家堆了半面墙高的地瓜干,够吃几年。不管咋说,最后,老张还是娶到了这个女人,现在日子也过得蛮和睦。乡干部说,城里的文化人若知道了这事,说不定能编出个《梁
山伯与祝英台》那样的戏文哩。
P2-6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