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儒藏(精华编)一八八
  • 儒藏(精华编)一八八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儒藏(精华编)一八八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836.64 7.0折 1200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119068

出版时间2022-03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1200元

货号31393033

上书时间2024-05-30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商品简介

"北京大学儒藏工程"是我国一项重大学术文化项目。《儒藏》收录自先秦至清朝结束这一时段中,儒家经典及其注疏、儒家学者的著述和体现儒家思想文化发展的相关文献,包括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尽量选用好的底本,按传统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进行分类。
《朱子语类》按内容分为二十六门,所辑为朱子与门人弟子来往问答的语录,朱子讲课内容包罗万象,经史子集政治经济社会无所不至。《语录》中就包括哲学部分的“理气”“鬼神”“性理”“学”(教育),经学部分则将六经及四书分别归类,先四书再六经,后是孔、孟、周、程、张、邵等儒学先师评价;之后便是其与弟子问难的内容,如吕伯恭、陈君举等,然后便是与陆九渊论辩的部分;之后几卷涉及朱子与门人对于道家、佛家的看法;后是朱子及其弟子关于历朝及本朝历史的问答;后两卷为杂类、作文。
因此语录所记为朱子四十岁以后事,故其中所反映的哲学思想,颇有与朱子早年不同之处。语录中也时常可见朱子对于自己《四书集注》《或问》等的再阐述和新发明。尤其朱子对于《尚书》并无专门著作,但并不意味着朱子不重视《尚书》,《语录》中书类两卷,颇可补缺。又佛教哲学思辨思想颇为发达。此前中国思想多为经世致用之实际哲学,在宋之后,方出现严格意义上的“形而上学”。某种意义上说,宋代理学的产生和兴盛正是对于佛教本体论哲学的应战。朱子关于“理气”“性理”等本体论的阐述,也是中国本土哲学想对抗佛教本体论的尝试和努力。针对佛教的世界的本质是“无”的观点,宋代思想家提出了理气说。而朱子将“理气说”不断完善、发展,终形成了自己的哲学本体论。
又《朱子语类》为语录体,所记为南宋时期的“白话”。加之体量颇大,故颇可作为汉语史研究的资料。



作者简介
《朱子语类》为朱熹与门人弟子讲授交游语录合集,一百四十卷,宋黎靖德辑。
朱熹一生汲汲于儒家思想的研究和教学,先后教授于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福建武夷精舍、湖南岳麓书院、福建沧州精舍,从学者数百人。朱熹讲课,常在师徒问答之间阐发儒家性命道德之精微,天人事物之蕴奥。故其门人弟子所记语录,颇能补朱子著作之或缺,能帮助我们更全面的了解朱子思想哲学。
本册校点者为郑明教授和庄辉明教授。

目录
《儒藏》精華編第一八八册
上册
朱子語類(卷四一—卷六四)[南宋]黎靖德編……….1149
下册
朱子語類(卷六五—卷八一)[南宋]黎靖德編……….1733

内容摘要
\"北京大学儒藏工程\"是我国一项重大学术文化项目。《儒藏》收录自先秦至清朝结束这一时段中,儒家经典及其注疏、儒家学者的著述和体现儒家思想文化发展的相关文献,包括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尽量选用最好的底本,按传统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进行分类。
《朱子语类》按内容分为二十六门,所辑为朱子与门人弟子来往问答的语录,朱子讲课内容包罗万象,经史子集政治经济社会无所不至。《语录》中就包括哲学部分的“理气”“鬼神”“性理”“学”(教育),经学部分则将六经及四书分别归类,先四书再六经,最后是孔、孟、周、程、张、邵等儒学先师评价;之后便是其与弟子问难的内容,如吕伯恭、陈君举等,然后便是与陆九渊论辩的部分;之后几卷涉及朱子与门人对于道家、佛家的看法;最后是朱子及其弟子关于历朝及本朝历史的问答;最后两卷为杂类、作文。
因此语录所记为朱子四十岁以后事,故其中所反映的哲学思想,颇有与朱子早年不同之处。语录中也时常可见朱子对于自己《四书集注》《或问》等的再阐述和新发明。尤其朱子对于《尚书》并无专门著作,但并不意味着朱子不重视《尚书》,《语录》中书类两卷,颇可补缺。又佛教哲学思辨思想颇为发达。此前中国思想多为经世致用之实际哲学,在宋之后,方出现严格意义上的“形而上学”。某种意义上说,宋代理学的产生和兴盛正是对于佛教本体论哲学的应战。朱子关于“理气”“性理”等本体论的阐述,也是中国本土哲学想对抗佛教本体论的尝试和努力。针对佛教的世界的本质是“无”的观点,宋代思想家提出了理气说。而朱子将“理气说”不断完善、发展,最终形成了自己的哲学本体论。
又《朱子语类》为语录体,所记为南宋时期的“白话”。加之体量颇大,故颇可作为汉语史研究的资料。

主编推荐
《儒藏》(精华编)在中国古籍编纂目前抢先发售将传世文献、出土文献及海外文献萃为一编,并全面整理。传世文献收录先秦至清末有代表性的、重要的儒家经典和反映儒家思想、体现儒家经世做人原则的典籍。出土文献主要收录近代以来出土的儒学典籍。海外文献则收录日、韩、越三国存世的重要儒学文献。采用最能代表儒家学术观的传统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按部、类、属进行分类(出土文献另列)。整理工作包括对收录的文献进行版本研究、校勘、标点及撰写校点说明等。

国家出版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重大工程出版规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北京大学九八五工程重点项目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