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人物寻踪(精)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33.86
5.8折
¥
5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夏晓虹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307366
出版时间2019-1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58元
货号30766679
上书时间2024-05-3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夏晓虹,原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现为上海师范大学光启国际学者中心特聘教授。先后赴日本、美国、德国、捷克、韩国、英国、马来西亚、以色列、新加坡、法国以及中国台湾地区、香港特别行政区从事研究与参与学术会议,并曾在德国海德堡大学(1998)、日本东京大学(1998—2001)、香港岭南大学(2009、2014)客座讲学。主要关注近代中国的文学思潮、女性生活及社会文化。
目录
目 录
小引/陈平原......001
扶桑:追寻历史的踪迹(关东篇)......001
体验“一衣带水”......001
梁启超 明治小说......002
王韬 黄遵宪 明治诗文......005
不忍池 上野山 西乡隆盛铜像......007
孙中山 章太炎 同盟会......010
大隈重信 早稻田大学 演剧博物馆......015
清议报 新民丛报 大同学校......017
扶桑:追寻历史的踪迹(关西篇)......025
环翠楼 明治村 牛肉店......025
德富文库 梁启超 罗振玉......032
碧光园 王国维 永观堂......038
时代祭......042
美国:大洋彼岸的历史遗存......045
梁启超 奠基石 自由钟......045
李鸿章 杂碎馆 格兰特......050
须磨:寻找康梁故居追记......058
仓促上路......058
舞子的孙中山纪念馆......061
不见梅花的须磨寺......067
千守町一丁目的故居......070
误认长懒为双涛......075
长懒园余话......082
[附录]
赋长懒园十五章(康有为)......088
须磨游存簃夏日即事六首(康有为)......093
香山:梁启超墓园的故事......095
梁启超墓与母亲树......095
先行安葬的李端蕙夫人......102
墓园的购建经过......109
提前到来的梁启超葬礼......115
墓园的兴衰与逝者的命运......122
[附录]
亡妻李夫人葬毕告墓文(梁启超)......127
祭先师梁启超文(吴其昌)......132
同里:曾经有过的荣光......134
从常熟到吴江......134
退思园的功能......136
革命教育的芽蘖......145
绿玉青瑶馆里的后人......154
[附录]
明华女学章程......166
澳洲:寻找梁启超文踪......168
缘 起......168
墨尔本......172
悉 尼......178
北 京......185
布里斯班......189
[附录]
赠梁任公先生回国七绝四首(吴济川)......191
和吴济川赠行即用其韵(梁启超)......192
留别澳洲诸同志六首(梁启超)......193
箱根:跟着梁启超,夜宿环翠楼......195
前往环翠楼......195
爱赏美景的中日政治家......200
康有为在环翠楼......205
梁启超与环翠楼......213
告别环翠楼......221
后 记......227
补 记......230
内容摘要
《晚清人物寻踪》为作者寻找晚清人物历史踪迹的学术随笔。作者通过记录自己的几次国内外游踪,以“晚清”为中介,细心寻找、辨认那些散落的先贤足迹,透过晚清人物的眼睛看世界。作者在字里行间体贴晚清人物的复杂情感与深微理路,“触摸历史”,还原场景,融合了学者的识见与文人趣味。
精彩内容
小引陈平原
十四年前,我为夏君的第一本小书《诗界十记》写序,提及其热爱旅游的癖好,其中有这么一段略带调侃的话:“唯一未能免俗的是喜欢翻翻名胜辞典,走一处圈一处,好端端一部辞典涂得花花绿绿的。”书出版后,拙序大受赞扬,友人中颇有希望一睹那“涂得花花绿绿”的名胜辞典者,害得夏君不断辩解,称那是早已放弃的“不良习惯”。
夏君之所以放弃此习惯,其实并非省察到此行为有何“不良”,而是有感于文物部门与旅游行业通力合作,使得“名胜古迹”迅速增加,远非区区辞典所能涵盖。随着学识的日渐丰厚与眼界的日渐开阔,夏君不再满足于各类辞典的简要介绍。开始时,夏君还很认真,每次旅游归来,亲笔订正辞典上不太准确的解说;后来发现改不胜改,干脆束之高阁,不屑一顾。
时光流逝,岁月不居,如今已饶有阅历的夏君,“热爱旅游”的癖好依旧,只是将早年涂抹辞典的行为,变成了不时撰写些我很喜欢的“学术游记”。
“学术游记”这词,是我杜撰出来的,为的是便于解说夏君那些不太空灵、因而偏离“文学”的游记。夏君出游,赏玩山水,但更欣赏带有人文气息的历史遗迹;喜爱国外的,但更喜欢国内的名胜景观——尤其涉及晚清史事者。除了早年从事过关于《诗经》、杜甫的研究,最近十几年,夏君的学术兴趣,始终集中在晚清社会与文化,尤其是梁启超。这就难怪其趣味盎然的“寻踪”,会以“晚清人物”为主题。
说实话,我也喜欢“寻幽”与“访古”。因此,每回与夏君结伴同行,双方都很愉快。同样有强烈的好奇心,又同样以文字为业,每回出游途中,都相约要写点东西。可事后证明,好多当初让我们激动不已的“新发现”,均属少见多怪,早有“崔颢题诗在上头”。加上旅游归来,坠入杂乱的日常生活,忙于教学等本职工作,那些旅途上的奇思妙想,很快便被抛到九霄云外。
相比之下,夏君比我强多了,不满足于“东张西望”,而是始终扣紧晚清,当时写下的笔记,日后鬼使神差,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派上了用途。单从文字上看,夏君的游览很潇洒,顺手拈来,纵横古今,似乎记忆力特好。其实,那是持之以恒关注的结果,或者干脆就是有备而来,书包里藏着相关资料。如此“拆穿西洋镜”,并无贬抑夏君文章的意思,而是想突出其游记的特色——既有人文景观的“寻踪”,也包含某些学术上的“发现”。
七年前,也是挥汗成雨的三伏天,夏君为我的《阅读日本》撰写五千言长序,叙述“周游日本”的共同经历。这回夏君出版《晚清人物寻踪》,轮到我来为其“小引”。记得夏君那篇长序是这样开篇的:“读书人真是不可救药,‘周游日本’最终变成了‘阅读日本’,而且读后有感,写成文字,结集成书,这确是平原君一贯的作风。”当初标榜游览时一无牵挂、“乐不思其他”的夏君,这回出版比“阅读”还要严肃的“考据”之作,让我大为开心,起码日后偷偷写作游记时,不用再“自惭形秽”了。
2002年7月17日于京北西三旗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