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镇社区防震减灾知识读本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城镇社区防震减灾知识读本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32.06 4.7折 6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河南省地震局编

出版社地震出版社

ISBN9787502850531

出版时间2020-0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30952328

上书时间2024-05-30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一章? 防震减灾新理念………………………………………………… 1
第一节 贯彻两个坚持 实现三个转变……………………… 2
第二节 防范和化解地震灾害风险……………………………10
第三节 学会与地震风险共处 人人参与防震减灾…………17
第四节 建设韧性城市…………………………………………21
第二章? 城镇地震灾害高风险………………………………………… 29
第一节 城镇在地震面前的脆弱性……………………………30
第二节 次生灾害对城镇的危害………………………………35
第三节 影响地震灾害大小的主要因素………………………41
第三章? 揭开地震的面纱……………………………………………… 47
第一节 什么是地震……………………………………………48
第二节 多震的国情……………………………………………57
第三节 地震监测与预测预报…………………………………64
第四章? 应对地震的方法……………………………………………… 81
第一节 避震的基本方法………………………………………82
第二节 应对次生灾害…………………………………………87

第三节 自救与互救……………………………………………95
第四节 现场伤员救护…………………………………………98
第五章? 打造地震安全城镇…………………………………………… 105
第一节 实施城市活动断层探测…………………………… 106
第二节 购买和建造地震安全房屋………………………… 111
第三节 做好建筑物抗震设防……………………………… 117
第四节 了解应急避难场所………………………………… 125
第五节 做好家庭应急准备………………………………… 132
第六章? 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137
第一节 国外减灾社区建设………………………………… 138
第二节 我国减灾社区建设………………………………… 145
第三节 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主要原则……………… 152
第七章? 建立安置社区………………………………………………… 173
第一节 过渡性灾民安置…………………………………… 174
第二节 做好卫生防疫……………………………………… 179
第三节 切实维护公共秩序………………………………… 183
第四节 及时开展灾民心理救助…………………………… 185

内容摘要
本书大力弘扬总书记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注重科学性和可读性相统一,使读者易于理解所阐述的科学原理,领悟所倡导的科学思想,掌握所传授的科学方法;从科学人文角度讲述城镇防震减灾的新理念,以及打造地震安全城镇、建设减灾社区和安置社区的基本原则及主要做法;从情景再现出发讲述科学的防震避震方法和自救互救技能,讲好防震减灾故事,有温度,有思考。

精彩内容
章CHENGZHENSHEQUFANGZHENJIANZAIZHISHIDUBEN城镇社区防震减灾知识读本第一节?贯彻“两个坚持”?实现“三个转变”2016年7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唐山大地震40周年之际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同自然灾害抗争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要总结经验,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城镇防震减灾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一、贯彻“两个坚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的重要论述,既是防震减灾的工作方针,又是防震减灾的根本思路,是对我国防灾减灾救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思想性、指导性。
(一)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是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方针,是对几十年来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经验的高度总结,目的是突出“防”的根本减灾作用,强化“抗”的意识和能力,提高“救”的水平和作用,三者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重预防的思想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我国人民在同自然灾害长期斗争中,形成了“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以及“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防患于未然”和“未雨绸缪”等说法,均体现了预防文化的理念。
2第一章防震减灾新理念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防震减灾工作从地震监测预报起步,在与地震灾害作斗争的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工作方针,宗旨是将一切可以防范和化解地震灾害风险的有效措施做在地震发生之前,尽量减少、甚至杜绝灾害损失。然而,从唐山地震到汶川地震,实际预防的效果并不如人们预期的那样好,甚至是远远偏离了人们的预期。那么,问题出在哪里?下一个“汶川地震”的悲剧还会重演吗?
痛定思痛,一些消极预防地震灾害的思想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长期以来,一些人认为地震是小概率事件,甚至认为其所在地不会发生地震,存在侥幸心理,震前预防措施不足,致灾隐患大;重救灾轻防灾的思想严重,“有钱买棺材、没钱治病”的现象或多或少存在。由于存在这些错误观念,使得我国同等强度地震造成的损失偏大,“小震大灾”和“大震巨灾”时有发生。
理念决定行动。如何改变过去一些传统的错误思想,树立“以防为主”的新理念呢?其实主要是记住三句话:一是地下搞清楚,二是地上搞结实,三是自己搞明白。地下搞清楚,是指无论自己建房、还是买房,都要搞清楚房屋地下是否有地震活断层通过,是否建在古河道和松软的地基上;地上搞结实,是指房屋应按照国家规定的抗震设防标准进行设计,是否采用了隔震减震新技术;自己搞明白,是指地震来了知道如何防震避险、平时如何做好防震准备等。如
果这三个方面的工作做好了,就可以实现有震无灾的理想。
事实胜于雄辩。经过汶川8.0级特大地震的检验,因坚持地下清楚、地上结实,而合理避开活断层、科学抗震设防的,灾后幸免的房屋比比皆是;另一
方面,选址不科学的北川县城被断层撕裂、被滑坡掩埋,成为受灾最为严重的地方,震后恢复重建不得不异地进行。可见,“以防为主”不能跟着地震走,不要“病”了才找医生,而要把预防的各项措施落实在地震发生之前。
在做好“防”灾的同时,决不能忽视“抗”与“救”。我国古代有“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的说法。“天灾不由人”是说天灾有无是客观的,不由人的主观意志决定,人们不可能改变自然规律决定的自然现象中的天灾;“抗灾不由天”是说抗灾的成败不是由天意决定,人类有主观能动性,对规律是可以认3CHENGZHENSHEQUFANGZHENJIANZAIZHISHIDUBEN城镇社区防震减灾知识读本识和利用的,人们在尊重实际和遵循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顽强的精神、不懈的努力是可以战胜天灾的。
由此可以说,“抗”灾主要取决于人们的意识和能力。所谓“意识”,就是要尊重地震发生的规律,科学认识致灾的规律,结合当地实际,充分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抗震能力,做到趋利避害;所谓“能力”,就是在大震巨灾面前,我们要有意志坚强的心理承受能力,积极有效的防震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以顽强的精神将损失降至最低。
“救”灾是在“防”不住的情况下一项应对的行动,对于减少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灾区群众迅速、有效地开
展自救互救,地方党委政府及时、有效地组织开展社会救助。
破坏性地震往往造成灾区交通、通信中断,救援队伍到达需要一些时间。
时间就是生命。这时候最快、最有效的救援就是自救互救。据汶川地震救援统
计,20分钟内挖出的人存活率为98%,30分钟内为90%,1小时为63%,48小时内为36%,这说明,挖掘的时间越早,人们生存的希望就越大。特别关键的时间是震后的几个小时,例如,汶川地震时位于绵竹市汉旺镇的东汽中学被埋压的学生和老师共400多人,学校和工厂自救互救100多人。因此,灾区群众自救互救行动,在抢救人员生命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破坏性地震发生后,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根据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等因素,及时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中央发挥统筹指导和支持作用,各级党委和政府分级负责,地方就近指挥、强化协调并在救灾中发挥主体作用、承担主体责任,率先组织开展抗震救灾。全国人民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大力支援抗震救灾工作,彰显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铸就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
可以说,“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理念,来之不易,是一次次灾难性大地震实践经验的总结,我们不仅要倍加珍惜,还要内化于心、落实到行动上。努力做到“防”要到位、“抗”要顽强、“救”要及时,实现常态减灾与非常态救灾相统一,使防震减灾的效益最大化。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