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解农民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的案例研究
  • 理解农民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的案例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理解农民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的案例研究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31.46 4.1折 76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李丹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4057150

出版时间2008-08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6元

货号31428375

上书时间2024-05-30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书是美国著名哲学家李丹(Dannial Little)教授有关中国研究的一部理论著作。李丹教授长期致力于哲学和社会科学的方法论研究,近年来,他对中国研究十分感兴趣。在这部著作中,他从社会科学哲学的角度出发,对西方的中国研究,从方法论上进行了精辟的梳理和总结。
作为一名哲学家,作者的研究范围十分广泛。他对理性选择模型、文化相对论与社会普遍化(Social generalization)等理论研究颇深。更要强调的一点是,作者长期研究马克思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这方面的专家。作者宽阔的视野与深厚的理论修养为他探讨中国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奠定了基础。
在本书中,作者选择中国农业变迁作为主题。具体来说,他主要选取了农民的集体行动、市场交易的等级体系和传统中国农业的停滞与发展等一些主题。那么,作为一名哲学家,他为什么选取这样一些主题?原因有四,其一源于他对评估理性选择模型对社会解释的效力及范围的兴趣;其二在于他对文化相对论和社会普遍化的兴趣;其三是基于作者以前对马克思主义以及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后一点则来自于中国固有的影响和重要性。在本书中,围绕西方中国研究中的农业和农民问题,作者系统梳理了以下理论:有关小农行为动机的斯科特波普金争论;施坚雅的中心地与巨区理论;分析中国经济史上的技术停滞与突破的科技论与分配论;解释19世纪中国农民起义的千年王国论、阶级斗争论与地方政治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还是过密化的争论。针对这些理论争论,作者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比较,不仅找出对立理论之间的分歧,发掘其各自的理论逻辑,而且往往能跳出这些争论,看到对立理论之间的联系和互补关系。
作为一名哲学家和理论研究者,作者没有停留在对这些理论的一般评介上,而是对这些理论进行系统梳理之后,站在社会科学哲学的高度探讨和反思中国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论问题。布罗代尔说:“没有理论就没有历史。”作者应该赞同这一观点。他强调:“要解释社会现象而不只是描述事件,理论就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这部著作体现着作者强烈的理论关怀。他明确反对理论的相对论和怀疑论,但同时就理论应该应用在哪个层次,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用中级层面的理论和概念分析具体情况而不是使用内容广泛的理论模型。为社会现象提供科学的解释,是作者的诉求之一。在理论和方法论的总结中,作者涉及了因果机制、个人主义方法论、地方主义方法论以及社会科学研究中如何处理经验研究的问题,并对假设演绎模型和社会科学中的客观性等热点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在这个过程中,作者特别强调“微观基础”(microfoundation)的重要性;宏观结论、集体性社会解释以及社会因果关系都离不开个体选择与个体行动层面上的微观基础。
近年来,西方有关中国研究的著作层出不穷,但是像作者这样从社会科学哲学和方法论的高度对西方中国研究的理论进行剖析、总结和反思的却并不多见。作者在书中实际上进行了跨学科的研究,体现了作者的宽广的知识背景与深厚学养。作者希望本书的阅读群体包括研究中国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政治学家、人类学家以及哲学家等。我们也相信中国学者通过这本书可以进一步了解西方中国研究(尤其是关于中国农民的研究)的特点,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



 
 
 
 

商品简介

在本书中,作者选择中国农业变迁作为主题。具体来说,他主要选取了农民的集体行动、市场交易的等级体系和传统中国农业的停滞与发展等一些主题。围绕着中国农业和农民的主题,作者系统梳理以下理论问题:有关小农行为动机的斯科特—波普金争论;施坚雅的中心地与巨区理论;分析中国经济史上的技术停滞与突破的科技论与分配论;解释19世纪中国农民起义的千年王国论、阶级斗争论与地方政治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还是过密化的争论。针对这些理论争论,作者都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比较,不但找出对立的理论之间的分歧,发掘其各自的理论逻辑,而且往往能跳出这些争论,看到对立理论之间的联系和互补关系。



作者简介
李丹(DanielLittle),美国著名的哲学家,1971年毕业于伊利诺大学,获数学学士和哲学学士学位,1977年毕业于哈佛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获得博士学位后,先后在科尔盖特大学、卫斯理学院等大学任教,并在哈佛大学国际事务中心任访问学者(1989-1991)。在此期间,他先后任科尔盖特大学教授会副会长(1993-1996)和巴克内尔大学副校长(1996-2000)。现任密执安大学迪尔本分校校长和哲学教授,并兼任密执安大学主校的社会学教授。他还承担过美国全国科学基金会(theNationalScienceFoundation)、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麦克阿瑟基金会(theSocialScienceResearchCouncil/MacArthurFoundation)的项目。

目录
译者的话
中文版序
献辞
致谢
第一章前言
第二章关于道义经济的争论
第三章传统中国的区域体系
第四章关于技术突破的争论
第五章关于农民起义的理论
第六章持续增长还是过密化?
第七章概括及理论
第八章解释
第九章经验推理
第十章社会本体论、因果机制与社会心态
引用文献目录
译后记

内容摘要
在本书中,作者选择中国农业变迁作为主题。具体来说,他主要选取了农民的集体行动、市场交易的等级体系和传统中国农业的停滞与发展等一些主题。围绕着中国农业和农民的主题,作者系统梳理以下理论问题:有关小农行为动机的斯科特—波普金争论;施坚雅的中心地与巨区理论;分析中国经济史上的技术停滞与突破的科技论与分配论;解释19世纪中国农民起义的千年王国论、阶级斗争论与地方政治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还是过密化的争论。针对这些理论争论,作者都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比较,不但找出对立的理论之间的分歧,发掘其各自的理论逻辑,而且往往能跳出这些争论,看到对立理论之间的联系和互补关系。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