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畔老屋(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河畔老屋(精)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5.23 4.0折 3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潘年英

出版社新星

ISBN9787513331074

出版时间2018-09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8元

货号30277473

上书时间2024-05-30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潘年英著的《河畔老屋(精)》介绍:四座逐渐消逝的老屋反映出少数民族特有的传统村落与风俗文化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被慢慢吞噬,具有独特魅力的侗乡文化受到巨大冲击。潘年英对此有着深深的忧虑,他希望以对四座老屋的回忆的方式来展示侗乡农民的风俗文化,并思考对传统习俗的保护和继承,也表达了他深挚的故乡之恋。

作者简介
潘年英,侗族,1963年生,祖籍贵州天柱,现居湘潭,系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主要教授文学和人类学,业余爱好摄影和写作。有著作30余种出版,亦有作品被译成法文和英文在境外发表。代表作品有《木楼人家》、《故乡信札》、《伤心篱笆》、《扶贫手记》、《在田野中自觉》、《黔东南山寨的原始图像》等。

目录
正文

内容摘要
 潘年英著的《河畔老屋(精)》介绍:曾经的四座老屋,都是紧挨着盘江河修建的,其中的每一
栋老屋都有着它们的不同遭遇和命运。侗族作家潘年英通过讲述记忆中的四座老屋的故事,为我们呈现了边远山区几代侗族人的生活际遇,折射的是一
部侗族人的当代史。

精彩内容
 Ⅰ就在盘村公路的旁边,高高的计九山坡脚下,盘江河谷西北岸一处突兀的半岛一样的巉岩上,一
片茂密的杂树林之中,矗立着一栋古旧的木房,那就是我的老屋,我曾经居住过的地方。
老屋是一栋两进三间的二层木楼,屋顶盖着青色的土瓦,两边均有厢房。左边的厢房被我父亲改造为火塘兼厨房,右边的厢房被我二弟用作猪圈。
房屋周围长着各种大小不等的果树和杂树。有些树是人为种植和培育的,比如李树和梨树;有些则是天然生长的,比如柿子和青冈。现在还能看到的树,有板栗、杜仲、柚子、李树、梨树、杨梅、棕榈、青冈、柿子、拐枣、椿芽……而在先前,就还有一些其他的果树,后来不见了。我印象最深的是一
棵造型奇特而优美的桃树。
那棵桃树生长在老屋里侧的一块菜地旁边。菜地是一块高出路面约两米的台地。台地下面是一条古老的青石花街路。由这条路走出去,上可通天柱石洞镇,下能达剑河楠洞司,是附近村民往来于这两个历史古镇的交通要道。那棵桃树就从那台地上面的菜园子边上横着身子伸展过来,枝繁叶茂地覆盖着路面。那时候,菜园子里边还有一股水,是从百米开外的山湾里直接用木笕接引过来的,到菜园子的台地之后自然跌落,形成一道小小的水瀑,瀑下自然成塘,可以洗菜,洗衣服,洗各种生活用具,更可以用木桶把水担回家,供日常使用。在自来水还没有进入木楼人家的年代,这股水几乎就成了我家的自来水。它距离我家的水缸太近了,只有不到三五米。而生长在水瀑旁边的桃树,春来桃花盛开,姹紫嫣红一片,或者花落后浓荫蔽日果实累累的样子,都能给这个水瀑或这村子增添一道格外迷人的风景。
水瀑的另一边还生长着一棵高高的棕榈树。无论是棕榈花开的时节,还是平常风平浪静的日子,棕榈叶迎风招展或自由伸张,都有难以形容的温馨和美丽。
这股水究竟具体是什么时候断流的,我已经记不真切了。但我能记得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回到故乡时,还能看到水瀑的飞溅。我甚至还有照片可以做证,那是一张我和我侄儿盛汤在水瀑旁边玩耍的照片,那时我侄儿才三四岁的样子,夕阳下我们在水瀑边开心嬉戏,那动人的情景被跟我同来盘村度假的一位同事摄入了镜头,定格为永恒的瞬间。
后来盘村家家户户都引入了自来水。我们家也
不例外。但我们家的自来水是用土办法自行安装的,没有享受到集体的福利。我三弟用一根胶管从老
屋背坡后面山顶的一处水源里直接把水接到家中的水缸里,同时在老屋侧门边用水泥修砌了一个小水塘——实际上,他只是把原来的老水塘往老屋移动了两三米而已,水还是那股水,塘也还是那个塘,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