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詹姆斯中短篇小说集(新编新译世界文学经典文库)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31.88
5.8折
¥
55
全新
库存6件
作者[美]亨利·詹姆斯
出版社作家
ISBN9787521225389
出版时间2023-12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55元
货号31926627
上书时间2024-05-3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亨利?詹姆斯(1843-1916),美国小说家、文学批评家、剧作家和散文家,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人物,开创了心理分析小说的先河,代表作《螺丝在拧紧》《一位女士的画像》《鸽翼》《使节》《金碗》等,曾于1911年、1912年和191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亨利·詹姆斯对T.S.艾略特的早期诗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的创作成就对后世的作家也有重要的影响。
译者简介:孟洁冰,中国翻译协会会员,《商业周刊/中文版》译者,鲁迅文学院第三十五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翻译家班)学员,主要从事新闻翻译、文学翻译和视听翻译,译著《马克·吐温自传(第1卷)》《罗曼·罗兰音乐笔记》《仅仅是昨天:从大繁荣到大萧条》《怒海余生》,译作见于《世界文学》《英语世界》《延河》等刊物。
目录
目 录
旧衣逸事 002
风景画家 024
四次会面 066
螺丝在拧紧 104
丛林猛兽 234
内容摘要
《亨利·詹姆斯中短篇小说集》包括了作家的五篇中短篇小说,分别为《旧衣逸事》《风景画家》《四次会面》《螺丝在拧紧》《丛林猛兽》。
主编推荐
Netflix悬疑浪漫剧集《鬼庄园》原著故事,英美文学大师亨利•詹姆斯经典之作 在长达五十多年的文学生涯中,亨利•詹姆斯创作了22部长篇小说、112部中短篇小说、12 部戏剧以及众多文学评论、游记和散文,这些作品展现了独特的主题和风格,贯穿了维多利亚时代和现代主义文学时期,在英美文学目前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詹姆斯对T.S.艾略特的早期诗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的创作成就也影响了好友伊迪丝·华顿的写作,甚至对后世的作家也有重要的影响,其中包括格雷厄姆·格林、W.H.奥登、辛西娅·奥齐克、菲利普•罗斯、戴维•洛奇、威廉•福克纳、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和托尼•莫里森。一百多年后,亨利·詹姆斯的作品依然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尽管他创作的戏剧从未在舞台上引起轰动,他的多部小说却成功地改编为舞台剧,包括英国作曲家本杰明•布里顿创作的歌剧《螺丝在拧紧》和《欧文•温格雷夫》,电影和电视的传播影响力更是让亨利•詹姆斯的作品长盛不衰,从1933年至今,已经有150多部改编自詹姆斯小说的影视作品问世,让他的文学艺术以不同的方式被解读和重构,在今天影响更为广泛的读者群体。
精彩内容
P105-107节选自《螺丝在拧紧》我们围坐在火炉边,听了这个故事,吓得透不过气来,除了有人老生常谈地说,此事骇人听闻,不过圣诞前夜在古宅里讲奇闻逸事,不免让人毛骨悚然,此外我记得没人发表什么高见,直到有人恰好说起,在小孩面前显灵的事情他只遇到过这么一回。这件事不妨顺便一提,就在一座类似我们相聚过圣诞节的老宅里,有个小男孩和母亲在房间里睡着了,可怕的幽灵在他面前现了形,吓得男孩把母亲叫醒;叫醒她可不是为了打消孩子的恐惧,哄他再次入睡,而是没等她这么做,就叫她撞见把他吓得魂飞魄散的情景。正是这句话引出了道格拉斯的反应——不是当时,而是那天傍晚的时候——这才有后面的趣事,引起了我的注意。另外有人讲了个不怎么精彩的故事,我看他没有听进去。我觉得这是为了提醒大家,他自己也有个故事要讲,我们只要等着就好。我们其实等了两个晚上;不过就在那天傍晚,我们还没散去,他就把心里话说了出来。
“我完全同意——格里芬刚才讲到的鬼魂,不管是什么东西——先是在年幼的小男孩面前现身,这才格外吓人。不过据我所知,这种牵涉到小孩的吓人故事,也不是头一件。要是一个孩子让故事扣人心弦,就像螺丝拧紧了一圈,那么有两个孩子的话,你们会怎么说?”“我们当然会说,”有人嚷道,“有两个孩子,就像螺丝拧紧了两圈!我们也想听听他们的故事。”我仿佛看到道格拉斯在壁炉前的身影,他刚站起身来,背对着炉火,双手插在口袋里,低头看着对他说话的人。“除了我以外,到现在为止,还没人听过这件事。实在是太可怕了。”这样一来,自然有几个人异口同声地说,不惜代价也要听一听。我们的朋友倒也沉得住气,显得胜券在握,他把视线转向我们这些人,接着说:“这真是世间少有,我知道的故事全都比不上。”“因为恐怖极了?”我记得我问道。
他好像说事情没那么简单,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形容才好。他用手遮住了眼睛,做了个龇牙咧嘴的鬼脸。“因为太可怕了——可怕得不得了!”“哦,太妙了!”有个女人嚷道。
他没有理睬她,反而看着我,但他好像看的不是我,而是他刚刚说到的景象。“因为充满诡异的丑恶、恐怖和痛苦。”“原来如此,”我说,“那就坐下来开始讲吧。”他转过身对着炉火,踢了一下木头,看了一会儿。然后他又转过身,对着我们说:“我还不能讲。我得先给伦敦送封信。”听到他这么说,大家不约而同地叹气,纷纷埋怨起来。等他们说完,他心事重重地解释道:“这个故事已经写好了,放在一个上锁的抽屉里——好几年没有见过天日。我可以给佣人写封信,把钥匙附在里面,他一找到手稿,就会把包裹寄过来。”他提出这个想法,像是专门说给我听的——似乎是求我帮忙,让他不再犹豫。他仿佛打破了多年以来冬日封冻的厚厚冰层,沉默了这么久,他想必有自己的理由。其他人对他的推托感到不满,但恰恰是他的顾虑让我着迷。我恳请他把信写好,赶上第一班邮车,让我们尽早听他讲述。接着我问他,这是不是他的亲身经历。他回答得倒也痛快:“哦,谢天谢地,不是!”“这手稿是你的吗?你把这件事记下来了?”“我只留下了印象。我放在了这里,”他拍了拍胸口,“从来没有忘记过。”“那你的手稿——”“旧墨迹虽然褪色了,字还是很漂亮。”他又卖起了关子,“女人的笔迹。她已经去世二十年了,临终前把手稿托付给了我。”大家这会儿都在听着,不免有人打趣起来,少不了要加以揣测。不过,他对揣测毫不理会,既没有露出笑意,也没有气恼的神色。“她是个很有魅力的人,但比我大了十岁,是我妹妹的家庭教师,”他平静地说,“我认得她那样地位的女人里头,她是最讨人喜欢的,怎么夸奖她都不过分。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这个故事发生在更早以前。我当时在三一学院读书,第二年暑假回去的时候,我发现她在家。那年我在家里待了很久——真是美好的时光;她有空的时候,我们就在花园里散步聊天——在谈话中,我觉得她非常聪明伶俐。没错,你们别笑,我很喜欢她,到今天想起她也喜欢过我,还是很高兴。要是她不喜欢我,就不会把那件事告诉我。她从来没告诉过别人。可不是因为她这么说,而是我知道她没有对别人提过。我很确定,我能看出来。你们听了故事以后,很容易就能判断其中缘由。”“因为这个故事太吓人了吗?”他继续盯着我。“你很容易就能判断,”他重复道,“你会的。”我也盯住了他。“我明白了,她爱上了什么人。”他第一次笑了出来。“你倒是机灵。没错,她爱上了什么人。或者说,她爱上过什么人。这是瞒不住的——她要讲自己的故事,就没法瞒得住。我看出来了,她也知道我看出来了,但我们俩都没提起。我还记得彼时彼地——草坪的角落、大山毛榉的树荫、漫长炎热的夏日午后。那可不是让人颤抖的场景;但是,哦——!”他从炉火前走开,坐回到自己的椅子上。
“星期四早上你会收到包裹吗?”我问道。
“恐怕要等到第二班邮车来。”“那么吃过晚饭后——”“你们都要在这里等我吗?”他又打量着我们,“没人要走吗?”带着近乎期待的语气。
“大家都会留下来!”“我会留下!”——“我会留下!”原先说好要告辞的女士们喊道,不过格里芬太太表示想多知道一点。“她究竟爱的是谁?”“故事里会讲的。”我自作主张地回答。
“噢,我等不及要听故事了!”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