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与文化(安德烈·马尔罗讲演访谈录1925-1975)(精)/轻与重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政治与文化(安德烈·马尔罗讲演访谈录1925-1975)(精)/轻与重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41.83 6.2折 68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法)安德烈·马尔罗|总主编:姜丹丹|译者:黄芳//杨旭辉//郑晓萍

出版社华东师大

ISBN9787567583610

出版时间2019-03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68元

货号30472092

上书时间2024-05-30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序言
I  政治意识的觉醒:20年代的印度支那
  关于政府部门的职务
  对绿皮书的思考
II  反法西斯年代:30年代
  1933年3月21日在巴黎召开的革命作家和艺术家协会会议上的发言
  艺术是一种征服
  艺术家的态度
  为了台尔曼
  艺术作品
  回复示威的64人
  关于文化继承
III  戴高乐执政第一期
  人与文化
  马尔罗如是说
  致抵抗运动的同志们
  自由与意志
  1948年6月18日
  阿尔萨斯的夜晚
  为文化自由而战
IV  文化部长安德烈·马尔罗:1958—1969年
  向希腊致敬
  为了拯救上埃及的古迹
  1960年6月23日何塞·德·圣马丁将军的雕像在巴黎落成时的发言
  1961年5月8日在奥尔良庆祝圣女贞德节日上的发言
  让·穆兰的骨灰移至先贤祠
  1965年12月15日在巴黎体育宫
  1966年3月19日亚眠文化中心落成典礼上的发言
V  毫不松懈地介入:70年代
  1973年9月2日在上萨瓦省的格里耶尔高地(plateau des Glieres)的发言
  1975年5月10日在沙特尔的发言
  1975年11月23日在戴高乐学院的讲话,纪念戴高乐将军逝世五周年
大事年表

内容摘要
 《政治与文化(安德烈·马尔罗讲演访谈录1925-1975)(精)》是法国思想界为纪念马尔罗逝世二十周年所推出的马尔罗演讲、随笔和访谈集(1925-1975年)。我们可以从中了解这段时期法国乃至世界的政治文化氛围,马尔罗对当时一些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以及他具有革命性和战斗性的思想。
马尔罗以大胆的行动和动人的语言,谱写了自己别样的人生。人,通过其存在,通过意识到自己作为人存在着,否认了其必死的命运。艺术家坚信,他可以更好地认识世界,并与他人分享;伟人则通过历史,证实了其典范性行动的不朽。死亡的重负和人的抗争构成了一种张力,在人的这种命运中,马尔罗发现了某种统一性:行动和艺术,都是这一张力的呈现形式,而艺术似乎更有效、更基本。作为抵抗死亡的武器,政治与文化密不可分,某种程度上系属同源。

精彩内容
 印度支那及安德烈·马尔罗于20年代在此地度过的岁
月构成了他政治意识觉醒及早期战斗的背景①。然而,他在1923年秋天开始的长途旅行却并无政治原因。那时他刚满22岁,由妻子克拉拉(Clara)和朋友路易·舍瓦松(LouisChevasson)陪同。三人去了吴哥窟女王庙(templedeBantealiSrcy),目的是探寻一直以来让他们十分着
迷的东方奇迹,尤其是寻找一些雕像,并将之卖给富有的艺术收藏者。他们成功地将雕像运上了船,本来应该运往
金边,但是被国家安检官员拦截了下来。路易·舍瓦松和安德烈·马尔罗受到指控(但后来被释放),1924年被提起诉讼,并被判入狱。俩人上诉,在克拉拉(Clara)的奔走之下,通过一系列有助于安德烈·马尔罗的签名和证据获得了缓刑。
但回国后的他已今非昔比。在印度支那的日子里,安德烈·马尔罗发现了殖民风气和殖民政府腐败暴力的本质。他遇到一些安南人,而且头一次,他看到了社会的极度不公:当地人都是这种社会不公的受害者。因此他决定和律师保尔·莫兰(PaulMorin)一道创办一份报纸,以保护这些人的利益。
1925年2月,安德烈·马尔罗回到西贡,支持年轻安南人的运动,并在6月就出版了以此为目的的第一期日报:《印度支那报》(L'Indochine)。目的是支持安南人获得和居留在印度支那的法国人一样的权利,不多也不少。他们应该有自由通行、创建组织、选举巴黎议会(laChambredesdeputesdeParis)代表的权利,应该拥有自由出版物,并更容易获得国籍。而且如果他们愿意,可以去法国学习,归国后为国家发展做贡献。同时日报还揭露了殖民政府肆意横行的腐败、镇压和敲诈。安德烈·马尔罗在每期刊发的报纸中都强烈抨击政府,尤其是交趾支那统治者,抨击保守报纸领导人和贪污公款的负贡人。
但他并未提及法国殖民统治地的可能独立问题,相反,他强调通过让安南人获得和法国人同等的自由,结束殖民者和被殖民者的关系,拉近两个阶层的关系,避免使之痛苦地破裂。然而,面对这一丑闻和民众的反感,殖民统
治者们却大肆责骂,而且还举报马尔罗和莫兰为危险的布尔什维克主义者。除此之外,统治者们还动用一些老伎俩来中止《印度支那报》的发行:恐吓行动,刺杀计划,偷走准备向全省发行的报纸。然而这一系列阴谋却都未能得逞,于是他们就对那些为报纸工作的安南人直接施加压力。《印度支那报》不得不停办了几个月。11月份它又以《受奴役的印度支那》这一新名字重新刊出。但是马尔罗的反对者们大肆攻击他,认为马尔罗通过《印度支那报》很有可能会改变安南人的命运。马尔罗认为在当前局势下不能有所获,因此决定回到巴黎,求得当局和巴黎人们言论的认同。1925年12月底,他坐船又回来了。
对于这个刚满24岁的文人来说,在亚洲每天和一些人一道,为生命而不是生存获得尊严和独立而并肩战斗,是多么重大而沉痛的经历!亚洲的经历让他头一次介入政治,因此也预示了他未来的政治生涯。同时他也就此写下发生在亚洲的书信体小说(《西方的诱惑》)和其他一些小说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