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动艺术的美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互动艺术的美学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64.17 6.5折 9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卡蒂娅·卡瓦斯泰克(Katja Kwastek)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

ISBN9787568095839

出版时间2023-08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98元

货号31827870

上书时间2024-05-30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卡蒂娅·卡瓦斯泰克(KatjaKwastek),德国籍,教授,任职于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文化艺术系,2000年博士毕业于德国科隆大学的艺术史专业,研究方向为数字媒体艺术及交互艺术。

目录
目录
中文版序言 I
致“互动艺术的美学” V
前言 Ⅶ
引言 Ⅸ
1 互动艺术的定义与起源 1
(新)媒体艺术,计算机艺术,数字艺术和互动艺术 3
互动艺术中的美学策略 12
艺术、技术与社会 45
2 互动的审美体验 49
作为美学研究客体的艺术作品 51
审美体验 57
接受美学 61
过程美学 67
方法论 73
3 游戏的美学 81
艺术与游戏的关系及发展——从席勒到萧艾尔 84
游戏的特征 87
表演与表演性 96
4 数字艺术互动的美学 107
行为者 111
空间 120
时间 131
互动性和互动 141
物质性与可解释性 161
互动艺术的本体论地位 185
5 案例研究 199
案例研究1:欧丽亚.利亚利娜,《阿加莎的出现》 201
案例研究2:苏珊娜.伯肯黑格,《泡泡浴》 210
案例研究3:斯特凡.舍马特,《水》 218
案例研究4:泰瑞.鲁布,《漂流》 228
案例研究5:林恩.赫舍曼,《自己的房间》 234
案例研究6:阿格尼斯.黑格杜斯,《水果机》 243
案例研究7:Tmema,《手动输入投影仪》 247
案例研究8:大卫.洛克比,《非常神经系统》 255
案例研究9:索尼亚.希拉利,《如果你靠近我一点》 262
案例研究10:“爆炸理论”,《骑行者问答》 269
6 结语 281
注释 287
参考文献 342

内容摘要
20世纪初以来,艺术家们越来越积极地寻求让观众参与到他们的作品中,并尝试延伸艺术作品传统概念的边界。自19世纪60年代起直至今日,以此为大量学术研究的对象仍是一种趋势。在本书中,作者认为这类艺术所带来的特殊审美体验能够为艺术史打开新的视野,而不是仅仅从媒体艺术的层面去理解。事实上,以互动美学为基础而建立的观点可能会激励我们开始从新的角度研究当代和历史上的艺术形式。并且,基于互动媒体的艺术表现可以被视作媒体美学的试金石。采用跨学科研究的方法,通过在互动艺术中,着重讲述审美体验定位在观众和技术系统间的互动的艺术策略,提出技术系统实际上可能会阻碍或抑制相关互动性,同时书中从双重角度对互动媒体艺术的美学进行研究。首先,利用过程美学和行为分析的相关理论,建立了一种可用于描述和分析互动媒体艺术的美学理论。其次,提出了例证案例研究,该研究既作为理论思考的基础,又作为其应用的案例。

主编推荐
1.内容权威,案例丰富2.对交互艺术的历史沿革和当前交叉学科的数字艺术展望较多。3.采用跨学科研究的方法,通过在互动艺术中,着重讲述审美体验定位在观众和技术系统间的互动的艺术策略,提出技术系统实际上可能会阻碍或抑制相关互动性,同时书中从双重角度对交互媒体艺术的美学进行研究。首先,利用过程美学和行为分析的相关理论,建立了一种可用于描述和分析交互媒体艺术的美学理论。其次,提出了例证案例研究,该研究既作为理论思考的基础,又作为其应用的案例。

精彩内容
致“互动艺术的美学”郑达2014年的夏天,我在太平洋边的UBC大学的图书馆正着手准备写一本关于互动媒体艺术创作的书,从自身的媒体艺术创作实践——低科技艺术实验室(lowtechartlab)的案例出发,结合现代主义之后的艺术史,试图去思考互动艺术这一已经进入中国公众视野的艺术形式,以及它的语法结构与现实意义,寻找它在当下的媒体科技史与艺术史中的坐标。当时收到刚刚出版的《互动艺术的美学》(AestheticsofInteractioninDigitalArt)这本著作,详尽地阐述了媒体艺术中关于互动的跨学科探究。作者卡蒂娅·卡瓦斯泰克教授极具创造力地构建了互动艺术的系统性知识谱系,打开了此领域新的时空感与维度感,提供了值得参考的媒体艺术研究方法。反复研读这本书的时候,冒出最多的念头就是要把它翻译成中文,与国内更多的媒体艺术实践者、研究者与相关领域的学习者分享。
互动从何而来?卡瓦斯泰克教授在她的题为“Interactivity—AWordinProcess”(2008年)的这篇文章中从社会心理学、计算机科学、控制论、参与性艺术、互动艺术等学科分类进行了回应。今天我们在国内艺术行业与教育领域中,若是从单一学科的维度去理解“互动”,已然脱离了事实的发展。一边是互动艺术在大众视野中的流行,一边则是艺术理论研究者的旁观态度。当走进大型的美术馆时,我们可以很容易看到很多运动的装置艺术,观赏的同时也可以去参与;大量与互动相关的媒体设计、建筑设计、数字艺术、科技艺术等专业的学习者也从自身的知识体系去了解“互动”;国际重要的林茨电子艺术节在1987年也开始设置了新的奖项类别:互动艺术作品。很显然,我们已经意识到媒体艺术具有多重起源与跨学科协同性的特征,它在丰富传统的艺术研究的同时,也意味着挑战。这本书的作用就是为读者提供一个开放而具逻辑的工具集与研究模型,为此类作品的分析提供了直接的途径,去探究这种被置于社会-技术框架内的艺术是如何运行的,审视互动媒体艺术中的美学过程。
对于我这名艺术实践者来说,本书的翻译过程也是创作的一部分,让我更加冷静地知晓媒体艺术史的动态发展节点。特别是作者用过程美学和行为分析的相关理论,去描述与分析互动媒体艺术的经典案例,让我也坚定地面对“作品—参与者—艺术家”这三者构成的艺术创作机制,在人类中心主义的语境中,作品的互动在一定程度上是由艺术家策划,但并非由艺术家执行,作品具备了技术媒介所驱动的“自主性”,让三者之间的关系更为平等。感谢卡瓦斯泰克教授特地写了序言,其中她提出了关于非人类中心主义中互动性的扩展,正好这个议题也是我近年艺术创作的重心:“自主性的艺术”。一直在路上的艺术实验也许没有完美的答案,过程性美学策略的叙述是本书中的重点章节,也让这样的工作过程成为将研究作为艺术实践方法的样本。
本书翻译费时四年有余,其间得益于低科技艺术实验室的研究生们的参与,大家对本书不断地研讨,也通过互动艺术的设计实践来反复验证书中的观点,形成了较为有效的互动评估系统。在此特别感谢参与试译的徐雨萌、孙嘉阳、胡卓君、林婧元、彭晴雯、文敏婕、谢诗薇、姚诗雨、艾敬、霍书婳、刘晓丹、翁靖坤等同学;感谢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各位编辑,她们不厌其烦地改稿,保障了本学术译著的严谨性。由于水平有限,译介如有任何问题,当由本人负责,敬请读者不吝赐教。
2023年2月于武昌桂子山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