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商道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国学商道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0.38 3.5折 29.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何昭劻

出版社北京燕山

ISBN9787540227982

出版时间2012-06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29.8元

货号2303031

上书时间2024-05-30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何昭劻毕业于香港岭南大学工商管理系,英国伦敦工程师学会会士。曾获国家颁发的“高级国学文化(易学)谘询师”。长期担任汇丰银行、中国银行、喜来登酒店等著名企业的咨询顾问,其专业涉及国学研究、建筑设计和工商管理等领域。曾作为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院的访问学者对国学进行专题研究,为国学的广泛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目录
序言:传统文化的复归与重建
上卷:国学之道
导言
第一章  国学之学,源远流长
第一节  今之国学何所谓
第二节  传统断裂已经年
第三节  文明传统有待承
第四节  走出国门看世界
第五节  当代价值异乎重
第六节  解读经典需审慎
第七节  国学之路自非同
第二章  感悟经典,有序传承
第一节  《沦语》:资鉴之道
第二节  《易经》:先知之学
第三节  《韩非子》:智慧之薮
第四节  《老子》:方法之渊
中卷:国学之法
导言
第三章  大师之大,海纳百川
第一节  大师当如深巷醇酒
第二节  中国缘何复兴国学
第三节  “国学大师”焦虑何解?
第四节  大师之壤:西南联大
第五节  “大学之大,在大师之谓也”
第六节  大师的“秀外慧中”
第七节  大师的智慧、性情、学识
第四章  国学现代化:修身与企业管理
第一节  修身与人生的圆满
第二节  齐治平的金玉良言
第三节  国学与现代企业管理
第四节  国学与企业文化
第五节  国学的管理理念是否牵强附会?
第六节  国学与管理变革创新
第七节  国学管理应避免两大误区
第八节  企业家“国学”管理十二静思法
下卷:国学之术
导言
第五章  管理实践
第一节  没有答案的西方管理学
第二节  取经于内
第三节  胡庆余堂样本
第四节  万通的守正出奇
第六章  纵横职场
第一节  慧眼识人
第二节  做个好领导
第三节  减法与加法
第四节  认知自我
第七章  创业的灵魂
第一节  乔布斯的造梦空间
第二节  待完的积淀
第三节  “太极”马云
第四节  另类的天使
后记

内容摘要
 当全球经济飞速发展、知识爆炸的速度超过了智慧的速度,西方管理理论陷入泥潭、企业管理而大热,大家动辄说到“国学的管理智慧”时,还是抱定一颗寻找之心,就如一个继承了大量祖辈遗产却不知道如何变现的纨绔子弟,面对生活困境之时,不得不赶紧寻找遗产变现,这种心态有失偏颇。
或许,有一天,当我们谈及“发现国学中的智慧”,不再需要引用众多外来者的证明,只需在国内那些企业家、企业案例中随手拾取几片花,就可以向大家阐释何为国学、何为国学的智慧、何为国学管理时,国学才真的是我们的“商道”了,这也正是《国学商道》这本抱定不骄不躁的心态梳理国学、发掘管理之道的本心。
《国学商道》共分三卷七章。就内容而言,分道、法、术。形式而言
,则以述、论、评、用为主题,发掘国学的现世价值和未来发展的趋势。
本书由何昭劻著。

精彩内容
 诸子之学历千载经世致用出心裁
形色解读惟根本勿以己好抒情怀
谈论国学,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便是需要正视“国学传统已然断裂多年的事实”。文化名人陈丹青先生早就曾说过,《论语》之类的国学经典,本该是孩童时代就该铭记于心的内容,然而现实而言,这样的教育中断已久。
机场里,学者曾仕强先生解读的《易经》畅销已久,而从《易经》、
《道德经》、《论语》等衍生而出的如企业管理、经营,人际关系的构建,处世态度的转变等等,均为今人应用国学的重要范畴。
客观而言,国学应用的学问的确有其必要性与现实需要的土壤。但是,国学应用以及由此诞生的国学应用大师们,如果剑走偏锋,很容易步入歧途,将博大精深的国学表面化、肤浅化。这也是国学研究者和爱好者应该关心的课题。
无论是曾仕强还是在内地比其名气更大的于丹,如今都已被冠之国学大师和文化名人的称号。国学得以传承固然重要,但来自社会层面的不同声音,也显示出国学传承也是双刃剑,不能剑走偏锋。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朱维铮曾直斥于丹不懂论语,至少是从其解读的《论语》来看。在朱维铮看来,于丹的书劈头就讲“天地人之道”,且借
北宋一个不学有术的权相赵普的话,并“半部《论语》治天下”,并宣称《论语》仍可作为“治国之本”。
朱维铮举出的历史事实,又进一步论证于丹解读的些许谬误之处:姑且不谈赵普有没有说过这话,即使相信宋人笔记,赵普也是为了辩护自己不读书,向宋太宗说他平生只读一部《论语》:“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他死后两百多年,元朝有出杂剧,便将传说中赵普此语渲染成“以半部《论语》治天下”。
把经元曲渲染过的赵普的话当做史实,显然与国学大师傅斯年所提倡的“考据”精神相去甚远。但凡事都有两面性,我们观者不妨多留一个心眼,弃其糟粕而只撷取那些积极的一面。
客观上应该可以说,是百家讲坛的火爆掀起了国人新一轮的读书热,很多曾经为人们遗忘的古代经典回归于读者的视线。从《论语》到《庄子》,从《三国演义》到《红楼梦》,大话、水煮、解读,说法林林总总,让人目不暇给。从读者、观众受之影响而按图索骥地认知国学这一点,是这个电视平台的积极之处。
然而,继这些解读之后,又有人紧跟其后,以“为圣人正名”之大义加以批驳或推崇。在经典的前沿,孔子、庄子、孟子等名人圣哲无疑是首选,名著之列。《论语》、《庄子》、《红楼梦》、《三国演义》等也无出其右。当古人的这些经典被解读之后,普通读者和受众该信谁的,又不该信谁的?
读者读书,难免为作者“心”和“意”所左右,我们读被曲解过了的经典,然后再给别人讲我们的感悟,如果最初的解读就是错的,那我们的做法无异于以讹传讹。粗略地统计了一下,市场上光解读论语的著作便不下几十种,如果这种潮流发展下去就不是读书热了,而是传书热。
古人云,行成于思,毁于随。一百多年前,德国学者纽曼总结出了一
套沉默的螺旋理论,他发现大多数人在用自己的态度做出选择时会有一种趋同心态,当个人意见与其所属群体或周围环境的观念发生背离时,个人会产生孤独和恐惧感。于是,便会放弃自己的看法,逐渐变得沉默,最后转变支持方向,与优势群体、优势意见一致。话题回到百家讲坛,今天的专家和他们的思想是否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优势群体”和“优势意见”呢?
百家讲坛,坛坛都是好酒。关键的是,读者的酒力能否经得起推敲。
当不胜酒力的读者畅游于书海之时,难免如邯郸学步一样,连最初的思想都埋没了。
学术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好事,但不能走入极端。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造成对古人诸多的误解,这种误解的逐年加深,便有失公允
。孔子这一几千年封建正统思想代表,历来便是争论的焦点,和孔子相关的著作和言论也不乏于世。支持他的人,历数他的思想及其对中国千年封
建文化的影响;反对他的人,遍陈其思想对社会的危害性。学术上的针锋相对是好事,如果出现一边倒那就不正常了。
大众传播的一种消极影响便是易使一己之言成众家之意,个人所标榜的所谓客观,无形之中被潜移默化。眼观经典的东西一点点被曲解和误读,不能说不遗憾。当个人观点通过传播的平台加以放大,影响是难以估量的,尤其之于读者和观众。
我们不能通过看电视剧去了解历史。同样,我们也不能通过别人的感
悟去感知经典。《论语》、《庄子》、《红楼梦》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在历史上有着它们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在解读它们的过程中,每个观众都应该有自己的一套感知体系,是去悟,而不是简单地去读。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执别人之思,强加于己所想,那么读了比不读之危害尤甚。
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思维方法使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尽相同,读书亦然。在我们追溯经典的时候,如果读的都是别人的解读,最终可能都不知道我们是站在哪一边了。
读书贵有自见,没有自见地读,只会发现,曾经的经典离我们渐行渐远了。P24-27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