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咫尺山林”与“壶中天地”——园林意境感知与实体空间共构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咫尺山林”与“壶中天地”——园林意境感知与实体空间共构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58.41 6.5折 89.8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苏畅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

ISBN9787568093996

出版时间2023-08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89.8元

货号31817512

上书时间2024-05-30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苏畅,日本千叶大学环境造园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论与历史分委会青年委员,国土景观分委会青年委员;从事风景园林历史理论与遗产保护、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文化景观感知等相关教学研究与实践工作;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多项。

目录
1绪论(001)

1.1总论(001)

1.2既往研究(004)

1.3研究目的及意义(009)

1.4章节概述(011)

2中国古代园林意境感知营造与匾额的意境表达沿革(013)

2.1意境的概念阐释(013)

2.2中国古代园林艺术意境审美的初生与发展(020)

2.3匾额艺术与匾额意境的发展阐述(028)

3清西苑园林历史发展沿革与特征(036)

3.1北京西苑园林发展肇始(036)

3.2清西苑园林历史发展与园林空间变迁(046)

3.3清西苑园林总体空间特征及研究优势(056)

4清西苑园林匾额意境感知与空间理法规律(060)

4.1明旨与立意(061)

4.2山水间架(063)

4.3借景理法(087)

5园林匾额意境感知与建筑群空间的共构特征(096)

5.1西苑园林的建筑群空间构成特征(096)

5.2建筑群类型与分布(097)

5.3建筑群功能类别的分类(100)

5.4匾额内容分类与分组(102)

5.5小结(112)

6园林匾额意境感知与单体建筑基本特征、立地特征、视线关系共构特征

(113)

6.1西苑园林建筑的虚实共构与嵌套关系(113)

6.2西苑园林单体建筑分布与分类(115)

6.3园林建筑空间特征类型的划分(117)

6.4基于匾额语义的园林建筑空间特征分析(121)

6.5小结(127)

7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对比视角下的匾额意境感知与空间营造特征

(128)

7.1皇家园林、私家园林的差异性与共通性(128)

7.2南北对比背景下中国传统园林研究的开展(129)

7.3空间、匾额的量化数据统计整理与分析(131)

7.4匾额意境视角下建筑分型对应的园林空间特征(135)

7.5小结(142)

8意境感知与实体空间共构特征总结(143)

8.1意境感知与实体空间共构(143)

8.2基于建筑与建筑群类型差异的共构特征总结(145)

8.3匾额意境感知与空间共构的综合考察(150)

9传统园林意境感知共构的现代景观设计实践与应用(153)

9.1践行“城市山林”的历史命题(153)

9.2形成有中国古代园林传统审美特征的设计风格(154)

9.3小中见大的意境审美继承策略(154)

9.4小结(155)

参考文献(159)

内容摘要
“咫尺山林”与“壶中天地”是中国古代园林的两个重要特征,分别从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两个层面概括了中国古代园林虚与实两个层面。“咫尺山林”,即有限空间的自然景致,“壶中天地”则更多体现了中国古代园林的思想内核。本书以典型的清代皇家园林——西苑园林为研究蓝本,以中国传统园林匾额意境感知与实体空间的共构为设问,解构中国传统园林虚拟意境空间与实体空间的对应规律与营造理法,并从发展沿革、理法规律、建筑群、单体建筑以及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的对比等角度,对意境感知与实体空间的共构特征进行总结,并对其理论意义在现代景观设计实践中的应用进行拓展和展望。为中国古代园林文化的现代解读方法提供新的思路和技巧。

精彩内容
1绪论1.1总论园林是指在一定的用地范围内,通过对自然环境(地形、水体等)的利用和合理改造,同时结合植栽、建筑等要素,构成以视觉观赏为主,听觉观赏、嗅觉观赏为辅的一种供休闲、休憩及居住的环境。从人类活动最初的聚落模式开始,园林便成为人类生活环境以及居住空间的要素之一,同时也成为人与自然交流交往的空间媒介。园林初生于原始茅屋、聚落的周边,表征于牲畜圈养空间以及有围合的小规模种植空间中,后逐渐开始出现的观赏植物、装饰物等附属内容,是园林最原始的雏形。生产模式变革后,居住空间形态开始产生变化,而原有的宅园并置的空间模式则大多保留了下来。世界四大古文明发端发展后,世界的文明发展格局开始逐渐确定,园林也根据不同的文化发展流派和脉络,发展出符合各自文化历史背景的地域特征。
中国古代园林作为世界园林体系中的重要流派之一,启发并承载了东方园林美学。在生产力水平发展迭代中,中国古代园林在功能、空间形态及文化内涵三个层面进行了长足的发展进化。
(1)在功能上,中国古代园林由原始的农业生产、畜牧游猎、祭祀等功能逐渐向居住、游赏、抒发园主文化认知与情怀功能转变。
(2)在空间形态上,中国古代园林在魏晋时期由原有的结构逐渐向皇家园林及私家园林两个谱系发展。其中,私家园林基于魏晋时期之后文人和士大夫的影响,发展出独特的自然观、山水观与有隐逸思想的审美内核。同时,皇家园林的营建也由传统的宫苑结构逐渐发展成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几种类型。园林与居住空间的关系也从开始的宅园并置进化为屋在山水间、园在山水间、宫在园内等新的空间关系。
中国古代园林经历了3000余年的积累演进,清代是造园的高峰时期。园林营造的技艺以及传统山水观念、园林文化内核的总结浓缩,在这一时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3)在文化内涵上,中国古代儒、道、释三个文化发展脉络,对园林的文化内涵进行了补充。在人居环境的营建过程中,古代造园者将传统文化内涵以及个人生活志趣以文字等要素的方式投射于园林空间,园林逐渐由原始的自然景观向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杂合的模式转化。在长期的文化浸染下,园林也在原有的单纯实体空间的基础上,加入了诗、书、画中的自然观念元素与文人内涵,从原有的实体空间演变出相应的虚拟意境空间,园林的观赏层次进行了整体的升华。这种虚实相生的空间模式和特征,也是中国古代园林区别于其他园林风格流派的显著特点。
众多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园林的营建,按照发展的规模、营建的技术等因素,基本被分为生成期、转折期、全盛期、成熟期、成熟后期五个阶段。清代皇家园林跨越了成熟期及成熟后期两个阶段,在造园手法、园林规模、文化内涵与实体空间的结合技法等方面达到了新的高度,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整合时期、总结时期。清代中国由入主中原的北方少数民族统治,清代统治者专心学习汉学,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为继承和发展中国古代园林文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这一时期,江南私家园林的营建,凭借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以及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延续中国古代人居环境中的宅园并置,同时始终遵从古代文人造园的传统。清代统治者在园林营建的过程中,同样带入了具有民族特色、自然独立的山水观念,在规模、立地、结构、功能等方面形成了新的皇家园林营建的特点。在规模上,清代统治者凭借相对强盛的国力,在都城北京皇城内外进行了一系列皇家园林的营建,包括御苑、别苑以及离宫等。营建在乾隆时期达到顶峰,整体规模超过前朝。在立地上,清代统治者按照前朝的基本皇城格局,对皇城内部的御苑——西苑园林进行了增建改造。此外,清代统治者在北京西北郊的浅山地区,结合自然本底和山体地形以及丰富的水资源网络,形成了“三山五园”的皇家园林体系,同时也在北京皇城的区域进行避暑山庄等一类依托自然山水结构的大尺度皇家园林的营建。在结构上,清代皇家园林由原有的宅园并置,发展出更复杂的园林结构。其中,园内有园、空间嵌套的新的庭园空间模式,是对传统人居环境的进一步诠释,同时也是对大尺度的人造山水结构与小尺度的人居环境空间结构关系的探索和尝试。在功能上,清代的大型皇家园林为了满足清代统治者在御苑、别苑等园林中长期居住的需要,园林内部逐渐以景点、建筑群为单位,发展出政治仪典、游览休憩、居住修身、宗教祭祀等多用途空间并存的空间分布形态。
在清代新建或修葺的皇家园林中,西苑园林的历史最为悠久。西苑园林是清代皇城内规模最大的皇家御苑园林,同时也是中国园林历史中存在时间最长、保存最为完整的皇家御苑园林。西苑园林的创立、发展过程与北京的整体城市建设规划有很强的相关性。辽、金、元、明、清五代均以北京作为权力中心进行都城及宫苑的营建活动。其中,西苑园林自元代起便被纳入北京皇城结构范围内,与宫殿区域相隔,由广阔的水体、岛屿、园林建筑等空间要素形成皇家御苑庭园空间。自元大都建都以来,西苑园林便一直作为中国传统宫苑结构中“苑”的部分,成为皇城内部规模最大的自然山水园林,其自身的发展与都城及皇城的建设产生了紧密的联系。在清代,特别是乾隆时期,西苑园林的整体结构已定型。园内的山水、岛屿、建筑群的丰富程度达到了园林发展的顶峰。各类功能的建筑群以及单体建筑,同园林内部整体的山水结构体系有机结合,同时各建筑群内部也以功能作为区分,形成了特征各异、相对独立的园林空间。同时,清代统治者对汉学的深入学习和研究,也体现在园林的虚体空间表达中。造园者运用匾额、楹联、石刻等文字要素以及建筑内部的装饰构件,表达了与园林实体空间的使用方式及习惯相符合的文化内涵,显示出清代统治者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自然观。西苑园林是中国古代园林发展成熟期中人居环境理念的重要总结。
在此背景下,本书以西苑园林为主要研究对象,明确西苑园林的历史发展脉络及特征规律,分析研究西苑园林内部的庭园空间特征,同时研究园林内部虚体意境空间同实体庭园空间的对应特点及规律。在此基础上,对清代园林的造园手法及意匠进行总结,明确中国古代园林虚实结合的人居环境营建内涵,对未来中国古代园林的修缮和保护进行补充。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