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尼采与哲学
  • 尼采与哲学
  • 尼采与哲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尼采与哲学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7.86 4.1折 6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法】吉尔?德勒兹

出版社上海文艺

ISBN9787532187874

出版时间2023-07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68元

货号31790235

上书时间2024-05-29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吉尔?德勒兹(GillesDeleuze,1925-1995),法国哲学家,1925年生于法国巴黎,1944年就读于索邦大学哲学系,1957年被任命为索邦大学教员,后来任教于里昂大学和巴黎第八大学,1987年退休。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1995年去世,他写了大量关于哲学、文学、电影的文章。尽管他曾自称为“纯粹的形而上学家”,但他的作品影响了人文学科的各个领域,包括哲学、艺术和文学理论,以及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思潮。

目录
1、悲剧

2、能动与反动

3、批判

4、从怨恨到内疚

5、超人:反辩证法

结论

修订后记

内容摘要
20世纪中叶,法国知识界正在为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和现象学争论不休的时候,德勒兹却为尼采的思想所痴迷。他在1962年发表的专著《尼采与哲学》突然搅乱法国知识界的神经,开启了法国的后现代主义之路。《尼采与哲学》不单有对尼采的严谨且系统的阐述,同时还糅入了作者富含创见和想象力的解释。解释,于德勒兹即是重复,以重复出新,以重复创造。他后来的许多革命性的思想,包括事件、差异、重复、生成、时间性等核心概念,都能在这部作品中找到萌芽。故此书不但可作为管窥尼采思想精髓的透镜,亦是深入了解德勒兹乃至后现代哲学的桥梁。

精彩内容
选自第五章超人:反辩证法狄奥尼索斯和查拉图斯特拉永恒回归的教训是并不存在否定的回归。永恒回归意味着存在就是选择。只有那些肯定着或被肯定的事物才进入回归。永恒回归是生成的复制,但生成的复制也是能动的生成的产品:超人,狄奥尼索斯和阿里安的孩子。在永恒回归中存在用来形容生成,但生成之在用来形容单一的能动生成。尼采的思辨学说是这样的:生成、多样性和偶然并不包含任何否定;差异是纯粹的肯定,回归是把否定全体排除在外的差异的存在。这个学说如果不用付诸实践的方式来澄清的话,也许仍是暧昧不清的。尼采揭露出使哲学被玷污的所有神秘之处:内疚的机制,否定的伪奇迹,将多样性、生成、偶然和差异本身转化成如此之多的苦恼意识,又将如此之多的苦恼意识转化成众多集结、反映或发展的契机。尼采的实践学说认为差异是快乐的;多样性、生成和偶然本身是以成为欢乐的对象;只有欢乐才会回归。多样性、生成和偶然是恰当的哲学的欢悦,在其中统一性、存在和必然性都得以自娱。自卢克莱修以后,这一塑造着哲学的批判事业就再没有推进到这个地步(斯宾诺莎可算是个例外)。卢克莱修揭示出灵魂的困境和那些需要这一困境以建立他们权力的人们。——斯宾诺莎则揭示出悲伤,一切悲伤的理由以及所有在这悲伤的核心寻求权力的人们。——尼采揭示出的是怨恨,内疚和作为原则的否定权力:那种把解放当作其对象的哲学之“不合时宜”。一切不快乐的意识同时都是对人的奴役,是意志的陷阱以及一切卑贱思想的机会。否定的统治是孔武有力的野兽、教会和国家的统治,它们束缚我们以达到自身的目的。弑上帝者犯下了一个可悲的罪行,因为他的动机是可悲的;他想要取代上帝的位置,他谋杀是为了“窃取”,他在获得神性之时仍陷于否定之中。上帝之死需要时间来最终发现其本质,从而变成一个欢悦的事件。需要时间来驱逐否定,来祛除反动——能动之生成所需的时间。这一时间即是永恒回归的循环。
否定止于存在之门,对立停止其劳役,同时差异开始其游戏。然而,在哪儿有不属于另一世界的存在,而且,如何做出选择?尼采把这一转折点唤作否定之嬗变。否定失去其权力和性质。否定不再是一种自治的权力,即某种权力意志的性质。在权力意志中,嬗变使否定与肯定相关,并且转化成肯定权力的一种简单存在模式。对立的劳役或否定的受难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差异的好战的游戏,肯定,以及毁灭的快乐。“不”被剥夺了权力,转而形成其对立的性质,转变成肯定性的和创造性的:这就是嬗变。这种价值的嬗变正是查拉图斯特拉的本质定义。正如其厌恶和魔力所显示的,如果查拉图斯特拉经历过否定,他并不是为了将之当作原动力,也不是要承受其负担或后果,而是为了达到原动力改变,后果被超越,并且整个否定消失或被转换的那一点。
查拉图斯特拉的整个故事都包含在他与虚无主义,或者说与魔鬼的关系之中。这魔鬼就是否定之精神,或进行否定的权力,这些权力扮演着几个明显对立的角色。有些时候他让人背负着他,并且告诉那人他所背负的正是积极性本身。有些时候,相反地,他从人身上跨越过去,夺走他所有的意志和力量。但这种矛盾仅仅是表面上的;在第一种情形中,人类是反动的存在,试图攫取权力,用自身的力量去替换那支配他的权力。然而事实上在此处魔鬼发现了机会使他去肩负、去承担,去追求用虚假的真实性伪装过的目标。在第二种情形中,人类是最后的人:仍旧是反动的存在,他不再有力量去占有意志,魔鬼摄取了人的所有力量,使得他不再有意志与力量。在两种情形下魔鬼都以否定的精神出现,通过人类的化身,保有他的权力和性质。他代表虚无的意志,利用人作为反动的存在,让人背负着他,同时却并不与人混同,从身上“跨过去”。由此看来,嬗变有别于虚无意志,正如查拉图斯特拉有别于他的魔鬼。通过查拉图斯特拉,否定失去其权力和性质:在反动的人之外,是已知价值的毁灭者;在最后的人之外,是要求毁灭和要求被超越的人类。查拉图斯特拉代表肯定,代表肯定之精神,这种精神作为一种权力,将否定转化为某种模式,将人类转化成要求被超越(而不是被跨越)的能动存在。查拉图斯特拉的徽记是狮子的徽记:查拉图斯特拉的第一本书以狮子为开端,最后一本书又以狮子作结。然而狮子恰是已变得富有创造性和肯定性的“神圣之不”,这个“不”只有肯定知道如何去言说,在这个“不”中整个否定被转变,在权力和性质方面发生转化。通过嬗变,基于我们已知的理由,权力意志不再是否定的束缚,它揭示出其未知的面容,那使否定变成一种简单的存在模式的未知的存在理由。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