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藏高原东南缘强震区深部结构与孕震环境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青藏高原东南缘强震区深部结构与孕震环境研究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52.09 5.3折 98 全新

库存6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大虎

出版社地震

ISBN9787502853488

出版时间2021-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98元

货号1203306792

上书时间2024-05-29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商品简介

本书分为六章,第1章阐述本书选题的依据及意义,回顾和总结了青藏高原东南缘基于地球物理学观测的研究现状以及本书拟研究和探讨的科学问题、研究目标、方法和研究内容。第2章介绍基于射线理论的P波走时层析成像的发展和研究现状、方法原理及步骤。第3章阐述了有限频理论的方法原理、几何扩散系数和灵敏度算核计算,以及远震成像中的几个影响因素(如拾取窗口的选取、不同期数据反演结果和方位角均衡等)分别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获取的青藏高原东南缘壳幔三维速度结构结果进行了解译。第4章介绍了视密度反演方法、航磁△T化极处理、向上延拓和滤波等处理方法的原理,并对获取的青藏高原东南缘不同深度范围内三维视密度分布特征和壳内介质的航磁异常结果进行分析。第5章在前面所获取的三维P波速度结构、视密度反演和航磁异常分布特征的基础上,重点剖析研究了强震区地震孕育、发生的深部介质环境和构造背景、地震活动性之间的关系。第6章对本书所得到的主要认识和结论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本书是作者从事青藏高原东南缘强震区深部结构研究的总结性成果,是采用不同数据源和多种地球物理数据处理及反演方法研究强震区深部结构特征的系统性总结,具有原创性,为构建青藏高原东南缘重点构造部位的动力学模型提供十分重要的科学依据,对于理解驱动该区构造变形和地震活动的深部孕震环境以及认识青藏高原隆生的动力学过程等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
李大虎,男,理学博士,副研究员,毕业于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固体地球物理学专业,主要从事地震学、地球深部结构研究等工作。美国USGS(UnitedStatesGeologicalSurvey)地震科学中心(EarthquakeScienceCenter)访问学者,2020年入选中国地震局人才库“骨干人才”,四川省地震局地震科技创新团队“川滇地区强震孕育深部结构与动力环境研究”学术带头人。作为课题(项目)第一负责人,先后主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课题,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974066)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2020YFA0710600)1项、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攻关项目1项、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青年项目2项、四川省2020年度科技应用基础研究项目1项、四川省2019年度留学回国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项目1项等。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共计26篇,其中,SCI文章7篇(含4篇英文SCI)。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大地电磁测深
    1.2.2  深地震测深
    1.2.3  地震层析成像
    1.2.4  接收函数和面波反演
    1.2.5  壳幔各向异性
  1.3  研究目标和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第2章  射线走时层析成像
  2.1  层析成像的发展及现状
  2.2  方法原理
    2.2.1  模型参数化
    2.2.2  正演计算
    2.2.3  反演计算
    2.2.4  解质量的评价
  2.3  近震远震层析成像
    2.3.1  近震层析成像
    2.3.2  远震层析成像
  2.4  联合反演算例
    2.4.1  数据来源和分析
    2.4.2  初始模型和网格划分
    2.4.3  反演结果评价
    2.4.4  反演结果分析
第3章  有限频层析成像
  3.1  方法原理
    3.1.1  基本理论
    3.1.2  几何扩散系数的计算
    3.1.3  灵敏度算核的计算
  3.2  几个影响因素分析
    3.2.1  拾取窗口的选取
    3.2.2  不同期数据反演结果
    3.2.3  远震方位角均衡
  3.3  算例分析
第4章  重磁异常数据处理
  4.1  重力异常反演
    4.1.1  切割法分离
    4.1.2  迭代法延拓
    4.1.3  反演视密度特征
  4.2  航磁异常特征提取
    4.2.1  航磁△T化极
    4.2.2  正则化滤波
    4.2.3  向上延拓
  4.3  算例分析
    4.3.1  三维视密度反演
    4.3.2  视磁化强度反演
第5章  青藏高原东南缘强震区的应用研究
  5.1  2013年4月20日芦山Ms7.0地震
    5.1.1  区域地震构造环境
    5.1.2  P波速度结构
    5.1.3  视磁化强度反演
    5.1.4  结论与讨论
  5.2  2014年儿月22日康定Ms6.3地震
    5.2.1  区域地震构造环境
    5.2.2  P波速度结构
    5.2.3  视密度反演
    5.2.4  视磁化强度反演
    5.2.5  结论与讨论
  5.3  2014年8月3日鲁甸Ms6.5地震
    5.3.1  区域地震构造环境
    5.3.2  P波速度结构
    5.3.3  视密度反演
    5.3.4  航磁正则化滤波
    5.3.5  视磁化强度反演
    5.3.6  结论与讨论
  5.4  2017年8月8日九寨沟Ms7.0地震
    5.4.1  区域地震构造环境
    5.4.2  数据和成像方法
    5.4.3  近震走时层析成像
    5.4.4  远震走时层析成像
    5.4.5  结论与讨论
  5.5  2019年6月17日长宁Ms6.0地震
    5.5.1  区域地震构造环境
    5.5.2  P波速度结构
    5.5.3  航磁异常特征
    5.5.4  结论与讨论
  5.6  2021年5月21日漾濞Ms6.4地震
    5.6.1  区域地震构造环境
    5.6.2  P波速度结构
    5.6.3  三维视密度反演
    5.6.4  结论与讨论
  5.7  木里-盐源震区
    5.7.1  区域地震构造环境
    5.7.2  地震活动特征
    5.7.3  P波速度结构
    5.7.4  视密度反演
    5.7.5  航磁异常特征
    5.7.6  结论与讨论
第6章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本书分为六章,第1章阐述本书选题的依据及意义,回顾和总结了青藏高原东南缘基于地球物理学观测的研究现状以及本书拟研究和探讨的科学问题、研究目标、方法和研究内容。第2章介绍基于射线理论的P波走时层析成像的发展和研究现状、方法原理及步骤。第3章阐述了有限频理论的方法原理、几何扩散系数和灵敏度算核计算,以及远震成像中的几个影响因素(如拾取窗口的选取、不同期数据反演结果和方位角均衡等)分别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获取的青藏高原东南缘壳幔三维速度结构结果进行了解译。第4章介绍了视密度反演方法、航磁△T化极处理、向上延拓和滤波等处理方法的原理,并对获取的青藏高原东南缘不同深度范围内三维视密度分布特征和壳内介质的航磁异常结果进行分析。第5章在前面所获取的三维P波速度结构、视密度反演和航磁异常分布特征的基础上,重点剖析研究了强震区地震孕育、发生的深部介质环境和构造背景、地震活动性之间的关系。第6章对本书所得到的主要认识和结论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本书是作者从事青藏高原东南缘强震区深部结构研究的总结性成果,是采用不同数据源和多种地球物理数据处理及反演方法研究强震区深部结构特征的系统性总结,具有原创性,为构建青藏高原东南缘重点构造部位的动力学模型提供十分重要的科学依据,对于理解驱动该区构造变形和地震活动的深部孕震环境以及认识青藏高原隆生的动力学过程等具有重要意义。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