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效控糖:一学就会的控糖魔法书
  • 高效控糖:一学就会的控糖魔法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高效控糖:一学就会的控糖魔法书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4.95 3.0折 49.8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日)三好清佳//椎名希美|责编:郭翠青|译者:肖辉//王群

出版社中国画报

ISBN9787514622737

出版时间2023-06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49.8元

货号31798056

上书时间2024-05-29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糖妈,原名候喆,就读于中国科学院心理所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儿童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家庭教育指导师。
获得美国父母游戏力讲师认证、正面管教讲师认证,美国北德州大学游戏治疗师(督导中)。今日头条青云奖获奖者,自主研发“儿童高情商养育”“引爆儿童学习力”等课程。

目录
第一章  孩子的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情商不仅仅是情绪管理?/?003
培养孩子的情商,构建性格的底色?/?010

第二章  正确对待自己,是情商的底层能力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019
从小培养契约精神?/?027
给孩子定规矩,不可一蹴而就?/?036
给予孩子一定的掌控感?/?044

第三章  培养孩子情商的核心能力

被大多数人喜欢的秘密?/?055
警惕讨好型人格,情商高不只是“被喜欢”?/?062
体验“被理解”,才能产生同理心?/?069
懂得协作的孩子更有前途?/?076
千万不可忽视的倾听能力?/?083
勇敢说“不”,学会拒绝的艺术?/?091

第四章  学会自我调节,是情商的终极能力

每个情绪小怪兽背后,都藏着一个需求?/?099
孩子的情绪不设限,行为要设限?/?108
学会自我安抚,远离失控和暴躁?/?115
让孩子有机会体验挫折?/?122
独立思考,父母必须教会孩子的事?/?130
创新思维,换个角度看问题?/?138

第五章  情商养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培养孩子的情商,家庭是第一学校?/?149
父母的自我管理,是培养孩子情商的开始?/?157
失败的是事情,而不是人生?/?164
不做“救火型”父母,培养逆商从适度放手开始?/?171
父母有界限,孩子才能有规矩?/?180
警惕“标签党”,对孩子的发展不设限?/?188
不做“满分父母”,学会给自己减压?/?197

第六章 了解情商养育的规律和方法 

你了解孩子的气质类型吗?/?209
那些被忽视的认知发展规律?/?217
不分享、不谦让就是情商低吗?/?226
掌握沟通艺术,三步搞定“熊孩子”?/?234
游戏,孩子成长的催化剂?/?242

内容摘要
孩子的每个小情绪背后,都藏着一个需求,你了解吗?
想要给孩子定规矩,孩子要么不听,要么哭闹反抗,应该如何和孩子沟通?
如何养出一个情商高、有礼貌、懂尊重的优秀孩子?方法你知道吗?
决定孩子优秀与否的因素,除了智商,还有情商。情商的高低才是决定他们未来跑多远的关键!
《高情商的养育》是糖妈用心写给中国父母的一本亲子家教书,本书通过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案例给家长们提供一些提升情商的活动。
期望可以利用我们熟悉的场景和方法,切实帮助家长们掌握原理和方法,从而引导孩子获得高情商的人生。

主编推荐
★ 日本年度话题好书,改变亚洲更多人的生活习惯!90%以上的人容易陷入控糖误区,避开误区,才能完美控糖。

★ 变瘦!变白!变年轻!身体轻盈!控制血脂!控糖的好处远远超过你的想象!每天10分钟,一学就会!风靡日本的魔法控糖方法,科学有效又保证口感与营养。

★ 在Instagram上拥有32万粉丝的高人气博主和主厨联合开发的食谱。控糖是身体和心灵的重塑,也是为了遇见更美好的自己。

★ 控糖是健康生活的仪式感!随书附赠30天控糖打卡表!有目标,控糖有动力!全菜单由日本札幌南一条医院的营养科诊室监制。附有营养表,所有的食谱都不仅能控糖,还保证有营养。

★ 助你拥有理想身材,远离疾病!一本适合当代人的健康控糖手册,详细介绍了肉类、海产品类、菌类、豆制品等多种食材在控糖饮食期间的挑选要点!

精彩内容
培养孩子的情商,家庭是第一学校也许有人会说,孩子还小,还不到需要考虑情商的时候。
小朋友在成长开始的几年几乎都生活在家里,接触的就是几个家人,好像也没有什么社交,所以自然不需要考虑情商那么复杂的事情。
等到他们上了学,天天和同学们在一起,接触多了自然会有所体悟,老师也会帮忙管管。那个时候孩子大了,也能听进去话了,再谈培养情商是否更有效?
实际上,我们从丹尼尔·戈尔曼给出的情商定义中可以看出,情商并不仅仅指社交的问题,还有如何处理跟自己的关系等问题。同时,幼儿也并非没有社交活动。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最早的“人际关系”就是在跟妈妈的互动过程中建立的依恋关系。只不过相对来说,这时候的应用场景比较单一。孩子每天的活动基本集中在吃饭、喝水、玩耍、换尿片、睡觉这几件事情上,接触的也是相对固定的陪伴者或者养育者。
事实上,就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情商训练已经悄无声息地开始了。孩子在0~6岁时,大脑处在飞速发展的阶段,每天都会生出数千万个神经元。在这个时候对孩子的一些引导将会对孩子人格的形成产生直接的影响。
6~12岁的孩子已经具备基本的认知能力,这时正是塑造性格和行为的好时机。如果家长一直不加引导地任其发展,那么孩子极有可能给未来的人生埋下“不良种子”。 一天,幼儿园老师给洋洋的妈妈电话,说洋洋生气的时候咬了另一个小朋友。妈妈听了很着急,却也没有办法。
妈妈还跟老师说,洋洋在家就这样。在家里的时候,没有人敢惹他,他稍微不高兴就会咬人。妈妈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随着他,尽量顺着他的意思来。
不仅如此,在洋洋特别害怕或者不知所措的时候,也喜欢咬东西,手边没有东西就会咬手指。
后来妈妈求助了咨询师。经过咨询,她了解到,这种情况的产生很可能是因为洋洋不知道他在紧张、愤怒或者经历类似情绪的时候还可以做些什么。
也就是说,家人并没有对洋洋进行有效的情绪处理引导,而是采用了尽量避免他生气这样的消极方式。
了解到了原因,就有办法“对症下药”了。
在洋洋平静的时候,妈妈会跟他玩一玩角色扮演的游戏,也会问他不开心的时候做些什么可以让他的感觉好起来。还会定期玩情绪脸谱的猜猜看游戏,引导洋洋分辨不同的情绪。
渐渐地,洋洋开始能够用语言准确描述一些情绪的名称了,例如沮丧、失望、兴奋,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情绪编一些小故事,跟妈妈一起玩“情绪猜猜看”。
在这个过程中,妈妈会跟洋洋一起设计“选择轮”,来明确生气的时候可以做些什么来缓解自己的怒气;紧张的时候,如果不咬手指,还可以做些什么来缓解紧张感。
后来,有一次幼儿园的小朋友弄坏了一个玩具,大哭起来。洋洋看到以后,主动过去安慰对方,说:“你可以想想有什么事情能够让你开心,你就不会那么难过了。”在这个过程中,洋洋不仅学会了如何面对自己的情绪,还学会了体会别人的情绪,产生同理心。后来,他也渐渐不会咬手指或者别的东西了,因为在跟妈妈的游戏中,他学会了很多办法来处理内心的紧张和不适感。
对于洋洋的变化,妈妈和老师都非常欣慰。
可见,情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家长从孩子小时候开始,一点点地进行引导。这个过程,不仅需要耐心,还需要方式方法。
1.多分析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孩子每个行为的背后都有他的心理原因。幼儿和儿童的认知水平受发展规律的影响,他们尚无法妥善处理复杂情绪带来的影响,也常常无法采用适宜的行为来表达。
这个时候,家长需要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分析,不能只简单地处理孩子的行为,而应该处理心理需求。
案例中的洋洋并非天生喜欢咬人,也并非攻击性强或者是坏孩子。他只是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不良情绪。如果家长没有看到这背后的原因,只是着眼于改变洋洋咬人的行为,那很可能试了各种方法都是徒劳。
这时候,要是忍不住给洋洋贴上“坏孩子”之类的标签,想要扭转他的行为,就难上加难了。
如果家长知道了孩子这么做背后的原因,那么不仅可以有的放矢,还会产生很多解决方案的灵感。
2.家长利用榜样的力量示范如何应对类似的情况家庭教育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孩子会完全模仿家长处理问题的方法。在我们的大脑中,有一种神经元叫作镜像神经元。这个部分的作用就是让我们对自己看到的行为产生类似“照镜子”的效应,快速地模仿学习。
这么神奇的设计到底是为了什么呢?其实,它的产生是为了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更加快速地存活下来。
在远古时代,人类生活的环境危机四伏。这个时候的人类需要快速地学习让自己能够“活下来”的一切本领。如果看到一个人能够制作打猎的工具,那其他人通过模仿很快也能够掌握。
正是因为这样,才能够保证大部分的人类快速安全地存活下来。
现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今非昔比,可是这神奇的镜像神经元却在我们的大脑中留存了下来。
刚出生不久的孩子,已经可以模仿他看到的动作了。随着孩子长大,这种模仿现象会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
这种时候,家长不妨利用这一点,亲自示范给孩子看。在遇到紧张、愤怒、沮丧等情绪的时候,身为家长是如何处理的呢?
当我们可以采用妥善的方式时,孩子就会慢慢学会并内化,将它们不知不觉地变成自己未来处理问题的方法。
3.将问题场景带入游戏在问题发生的当下,也许不论是家长还是孩子,都很难保持冷静,气氛也会一度变得紧张。不妨等到大家都平静的时候,通过一些游戏进行有效的引导。对孩子来说,语言系统尚未完善,可游戏天然就是孩子的语言。孩子在游戏中更加容易打开自己,释放情绪,学习新东西。别小看孩子的学前生活阶段,孩子上了幼儿园就等同于一下子被“扔”进了各种社交场景里面。
在此之前的长期家庭生活中,孩子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行为模式。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他们在突然面对复杂的社交场景又不会处理时,只能凭直觉使用原先在家里的行为模式去应对。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独特的沟通和处理问题的方式,家庭内部的规则和社交场合的规则又不尽相同。这会导致孩子茫然无措,进而引发挫败感,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同时,孩子在家的种种习惯和为人处世的方式,在以幼儿园作为开始的社交环境中,统统都会被加强,这对他们来说将会是巨大的挑战。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