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中山与冯自由/孙中山与他的秘书们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孙中山与冯自由/孙中山与他的秘书们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5.74 3.5折 45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海懿//张雅婷|责编:黄隽翀|总主编:梅宁

出版社南京大学

ISBN9787305236891

出版时间2020-08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45元

货号30992999

上书时间2024-05-28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陈海懿,历史学博士,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曾担任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访问学者、日本明治大学招聘研究员等职,并赴美国、日本、中国台湾等地交流与搜集资料。现为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暨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兼任江苏省历史学会副秘书长、江苏省高端智库“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等职。主要研究方向为中日关系、中华民国史。
张雅婷,历史学硕士,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即将在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汉学系攻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全球史、中华民国史。

目录
第一章 横滨华侨革命心 初识中山马前童
一 组建横滨兴中会
二 爱国华侨冯镜如
三 革命“马前一小童”
第二章 东京问道初涉报 笔下藏锋赴革命
一 大同大器名自由
二 初涉报界意风发
三 青年华侨革命团
第三章 香港分会风云起 美加筹款革命举
一 香港同盟会史要
二 《中国日报》是非多
三 远赴北美筹义款
第四章 机要秘书稽勋办 革命未竟共讨袁
一 短暂的秘书生涯
二 担任稽勋局局长
三 参与中华革命党
第五章 护法运动斥北洋 国共 合作失党籍
一 当选国会议员
二 参与护法运动
三 痛斥北洋黑暗
四 反对国共 合作
第六章 经纶失意提朱笔 忆昔峥嵘著逸史
一 政坛蹉跎
二《中华 民国开国前革命史》略述
三《革命逸史》略述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世人皆知《革命逸史》是研究孙中山的绝好史料,却鲜知作者冯自由与孙中山深厚的革命友谊。作为孙中山的机要秘书之一,辛亥革命前的冯自由通过主持香港同盟会分会、筹集起义侨款等途径积极支持革命事业;辛亥革命后的冯自由在稽勋局局长、中华革命党党员、国会参议员等身份转换中配合了孙中山的未竞事业。本书以时间为线索,通过冯自由的人生经历透视孙中山的革命历程,以“横滨华侨革命心,初识中山马前童”“东京问道初涉报,笔下藏锋赴革命”“香港分会风云起,美加筹款革命举”“机要秘书稽勋办,革命未竟共讨袁”“议员护法斥北洋,国共合作失党籍”“经纶失意提朱笔,忆昔峥嵘著逸史”六个篇章再现了孙冯的革命历史。

主编推荐
★  取材新颖,是一部靠前少有的为冯自由立传、论述孙冯关系之书
★  专业严谨,立论打破有碍公允的“传主情结”,下笔不收无根无据的“奇闻轶事”
★  简洁精炼,二十万字小书,概览近代中国数十年革命风云

精彩内容
 1898年9月21日,慈禧发动政变,戊戌变法失败,②梁启超、康有为分别在平山周和宫崎滔天的护送下相继逃亡到日本东京。孙中山听闻这个消息后,以为与康、梁二人从此可以志同道合共谋革命了。梁启超并不反感革命,只是认为中国尚不具备发动革命的社会条件,然而康有为却依旧以“帝师”自居,极力反对与孙中山合作,甚至视孙中山为反对清朝皇帝的大逆不道之徒,孙中山三次造访康有为,均被拒之门外。此事在1904年的《大陆报》亦有相关报道,可以反映当年康有为对孙中山的态度:“戊戌政变,康窜至香港,孙闻信大喜,以为吾两人可引为同类矣。乃极力为之游说,凡日人之有权力者皆为先容,遣同人宫崎寅藏[按:即宫崎滔天]迎康于香港。及康至日本,舍馆既定。孙三次造访,康皆拒不见。后孙之友某日与康笔谈,偶及拒孙之故,康日:‘我是钦差大臣,他是著名钦犯,不便与见
。’盖康是时方自称奉衣带诏也。”③在康有为等人到日本后,横滨兴中会和保皇党的冲突也愈加激烈,甚至扩大到整个横滨华侨界。1899年1月,大同学校职员任期届满,支持
兴中会的华侨要求改选,拥护康有为的华侨则主张连任,几经冲突。由于孙中山派仅有七十余人,而康有为派有三百多人,最
终结果是兴中会一派失利。④康有为和冯自由,也有一段交集。康有为停留日本期间,曾前往横滨拜访冯镜如,见其子冯自由少年英俊、气宇不凡,便生
拉拢之意,亲笔写下“礼运大同”四字为赠,他知道冯自由还没有别号,于是题“仲和”二字作为上款。虽然当时冯自由尚还年少,但他已有主见,并不认同康门理念,而且厌恶康有为的官场习气,因此对康有为所赠之别号拒之不用,并将其所题之墨迹撕毁扔掉,以示反康之意。①1899年3月22日,日本政府出于中日外交关系的考虑,要求康有为离开日本,并主动给予康有为资助,使其能够搭乘日轮前往加拿大温哥华。②在康有为去往加拿大之前,横滨大同学校的徐勤曾主动为康有为选择英文翻译人员,由于冯自由懂英语,便与冯镜如相商,想让冯自由陪同翻译,但冯自由认为康有为“专制怪癖”,加之横滨大同学校发生的诸多变化,使他对康门人士愈加反感,遂谢绝了徐勤的要求。③康有为离开日本后,梁
启超成为日本地区康党的核心领导人物,但不同于康有为的是,梁启超对于与革命党的合作一直持灵活态度。康有为离开日本,反而给梁启超和孙中山的合作带来了契机。孙中山也把合作希望转到梁启超身上,形成了孙、梁之间既合作又斗争的局面。
④东京高等大同学校就是孙、梁尝试合作的产物。
1899年夏天,梁启超向横滨的侨商郑席儒、曾卓轩等人筹款三千元,建立了东京高等大同学校,以便让日本的华侨学生们可以顺利升人高等学校进一
步学习,同时也可以接收更多国内留学生来求学。
其中冯自由所在的横滨大同学校可以推荐优等生直接升学到东京高等大同学校。冯自由不久后就转学到东京高等大同学校,与他一同转学的还有郑贯一
、冯斯栾、曾广勃、郑云汉、张汝智。校舍在东京牛达区东五轩町,梁启超任校长,日本人柏原文太郎为干事。⑤P26-27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