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导 言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对起源的追寻一直是人类文明难以绕开的命题。当人类走出蛮荒时代,世界上不同的族群在不同的地域以他们特有的方式发展出他们的文明之时,文明的差异就得以显现。
对于中华文明而言,农耕文化无疑是其精神传统的主色调。中国是世界农业主要发源地之一。在绵绵不息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植五谷,饲六畜,农桑并举,耕织结合,形成了土地上精耕细作、生产上勤俭节约、经济上富国足民、文化上天地人和的优良传统,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农耕文明,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业。而要追寻农耕文化的源头,后稷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但说起后稷这个人,特别是他与社稷的关系,可能很多人都不甚了解。为什么呢?后稷是一个和传说中尧舜同时代的人物,而我们今天看历史,感觉上古遥远茫昧,多半存而不论。讲思想史,也基本从春秋战国讲起,在人们的想象中那个时代粗鄙原始,没有什么实质性内容。
实际情况是,孔子到今天,只有两千五百年历史,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在五六千年前,夏商两朝合起来也有一千多年。周文明就是在这个基础上成就其“郁郁乎文哉”的盛业。考古学家张光直先生说:“就中国早期历史的研究而言,周朝统治的九百年开创了激动人心的新纪元,在此期间,在全中国的广大范围内,中华文明的诸方面都经历了一些根本性的变革,这些变革终于导致了古代中国形成期的终结,是中华文明及其持续到两千年以后的传统风范之开端。”对上古文明予以综合,起于周文王,成于周公。文王主要在精神上点出方向:畏天命,尊德性。周公则创设制度,把德治社会的理想全面体现在典章制度中,成就了文王所提点的精神。孔子以迄诸子百家,对周公无不佩服。而周公制礼作乐又是因袭而来,是依照夏商之旧制斟酌损益而成。因此,要读懂中国历史,必须观照孔子之前这段历史。在孔子之前,中华文化史上有很多文化英雄,本书将要重点介绍的后稷就是其中的一位。因为西周社会是中华文明形成、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传说中的后稷与周人的特殊关系决定了追溯周族的源头大都以后稷为原点。所以,后稷是研究先周史、西周史、先秦史、文明起源、三代考古等无法回避的人物。
那么,后稷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呢?
后稷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位具有特殊意义的人物。上古时期留下来的历史资料不多,就现有文献记载来看,后稷是一位兼具神、人特性的传奇人物。作为人,他被奉为周族的始祖,他飨食于周王七庙至尊的北宫太庙;他又被奉为稷神,被历代君王和庶民顶礼膜拜,成为我们这个农业民族最重要的精神寄托,成为古代政权重农悯农的启示,形成了独特的稷祀文化。对他的尊崇和研究已经构成了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后稷文化。
上古传说中的文化英雄很多,后稷被崇拜的规格如此之高,原因难道仅仅是因为他是周族始祖的身份吗?不然!他的地位是由他在农业发展史上发挥的作用决定的。
众所周知,上古时代的中国基本上是一个古朴的农业社会,是自给自足型的经济。它的特征是全国75%以上的民众都居住在农村,乡村居民的主要职业为务农,他们自耕自食,自给自足,代代相因,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自历史开端以来,没有农业是不可想象的。“中国文化始终在自由农村的园地上滋长”,而后稷,作为中华农耕文明的标志性人物,一个不可替代的文化符号,代表了上古时期农业文明的转折,即从旧石器时代采集农业到新石器时代定居农业(生产农业)的转变。历史学家许倬云说:“我界定的文明,是人类在聚居和固定食物来源的文化基础上,再迈进一步,能做抽象思考的时候。”后稷是尧舜时代的农官,后稷及其子孙以他们的农官身份,推广他们在有邰开创的农耕文化,这对中华民族农业的革命性转向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定居农业的产生是人类历史上一件意义深远的大事。它是人类经济方式由攫取经济转为生产经济的一次重大革命,这一革命最重要的结果是导致人类社会逐步脱离原始状态而进入文明时代。后稷不仅教民众如何种好庄稼,而且提出了把重视农业作为对民众进行教育的根本。这种重视农业、以农为本的思想,可以说以后稷为先导,从上古时期一直传承下来。在夏以后的商代,尽管后稷的子孙不再担任农官,但后稷却被尊为稷神予以奉祀,并继承前朝传统,继续设立农官。从商、周开始,天子每年都要行“籍田礼”,亲自耕田,以示对农业的重视。这种由帝王亲自耕田的籍田制从商、周开始,一直延续两千多年,直到清末。可以看出,由后稷开创的以农为本的农耕文化,已经成为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立国之本。后稷的文化史地位是由他的功绩和影响力决定的。
原始农业与文明起源有着密切关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原始农业的发展奠定了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物质基础;二是不同地区古代文明形成的不同途径和不同模式,相当大程度上是由该地区原始农业的特点所决定的;三是原始农业在这些文明身上打下了自己深深的印记。总之,农业塑造了文明的类型。中国人的根深植于大地之中,所以中国文化自始即重农。四民之中,士之下即为农。社会上“民以食为天”等思想皆源于此,许多价值观念皆从农业性而来。主流价值的形成也与农业社会相配合,如敬德、保民、重孝、慎罚、协和万邦,中华文明历经夏、商、周一千多年甚至更久远发展所累积的政治智慧、道德观念、审美精神,成为此后中国文化发展的最主要的历史渊源。此外,中国传统农业所使用的方法,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特性,对今天的农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全球环境问题突出的今天,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的许多智慧,也将会为其提供解决的良方,促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模式与可持续发展局面的到来。
因此,在当代研究后稷和先周农业文化有利于发现中国农业文化中的优点,使之得以继承和发扬,符合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方针。因为“如何重新发现并光大传统文化中那些仍然具有现实意义与生命力的方法论形态、基本范畴、价值观,吸纳并融汇那些于我有益、能够解决现实问题的文明成果,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从而构建具有民族文化传统、适应时代要求、具有现实针对性的文化形态与价值体系,是我们不可回避的历史
使命”。
从地区发展角度讲,研究后稷和先周农业文化有利于晋南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山西南部临汾、运城一带是有名的耕读文化区域,不仅存有大量上古三代的古迹与传说,如尧、舜、禹的古都,是孕育了后稷这位传奇人物的热土,是华夏文明的摇篮,也是中国文化史的开篇之地;还有子夏墓、裴氏、文中子、司马光、薛文清等故里,西厢故事发生处、大槐树移民处等分布在各地。这些传说与遗迹突出了中国耕读文化的特色。在晋南各地随处都可看到“耕读传家”的门匾,也是这一文化主导这里民众生活的证明。
那些历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生活、生产、创造、发明,对山川的开发和对物类的化殖,无不和当时的天下息息相通,相互联系,相互促进。遍览文献史册,这里有大量丰富史料,既见于各类正史、野史,也存在于民间口头传说和风俗之中,帮助我们更全面、更深刻、更丰富具体地了解这片土地的历史与文化。
为了更深刻地理解后稷文化的内涵及其对中华文化的影响,本书将从华夏民族与最早的中国谈起,兼及三皇五帝、夏商西周的历史,并结合民间传说来谈后稷文化的历史,使我们对后稷文化的理解不那么空洞。而后稷历史,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后稷传说本身所包含的历史因子,也就是后稷的时代、地望、族属、职事等关键内容。二是后稷文化演变的历史,“稷祀”文化、后稷神话,是后稷文化的重要现象,本书有专章介绍,对于它们产生的原因,本书也将作相应的探讨。
现在,就让我们坐上时光列车,穿越空间的隧道,回到那被文明曙光刚刚照耀到的中原大地上吧!
【免费在线读】
商品简介
本书从最早的中国谈起,兼及三皇五帝、夏商周的历史,并结合民间传说、河东地区农耕文化的历史痕迹、中华民族农业的起源与发展、“稷祀文化”等方面来介绍后稷文化。一方面,介绍了后稷传说本身所包含的历史因子,包含了后稷的时代、地望、族属、职事等关键问题。另一方面,介绍了后稷文化演变的历史,其中包括后稷神话、后稷在农耕文化中的重要地位、“稷祀”文化的发展等,深刻地揭示了后稷文化的内涵及其对中华文化、中华文明的影响。
作者简介
顾文若,山西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长期致力于北方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尤其关注山西文化研究。2020年出版专著《山西地区金代文学家族研究》,在《山西大学学报》《编辑之友》《北方论丛》《江西社会科学》《名作欣赏》等杂志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目录
001??导?言
006??第一章?孕育后稷的地理环境与文化土壤
006??第一节?华夏民族与最早的中国
016??第二节?运城:五千年文明“主题公园”
019??第三节?稷山县:天下粮仓之源
026??第二章?前后稷时代的农业传说
026??第一节?早期黄河流域旱作农业的发展
031??第二节?神农氏:神话与历史
037??第三节?炎黄蚩尤:游牧与农耕文明的冲突
044??第三章?后稷:农业之师
044??第一节?尧舜禹时代
052??第二节?后稷的农业事功
056??第三节?后稷对我国原始农业的贡献
060??第四章?周之始祖:起源地、迁徙与壮大
060??第一节?晋南:周族的起源地
068??第二节?周部族的迁徙:执农不弃的传统
074??第三节?文化中国:周王朝的建立与巩固
083??第四节?从夏到西周:精耕农业的萌芽期
089??第五章?后稷与中华农耕传统
089??第一节?农业文化泽被后世
094??第二节?周人的重农精神之分析
098??第三节?周朝的籍田典礼
103??第四节?官方“稷祀”的盛衰
111??第六章?后稷与中华早期农业思想
111??第一节?现存最早的农书
113??第二节?夏、商、西周的农业思想
115??第三节?春秋时期的农业技术进展
120??第四节?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涵
123??第五节?传统农业思想的现实意义
128??第七章?后稷的神话传说及其隐喻
128??第一节?《诗经·大雅·生民》中后稷降生的神话
131??第二节?《山海经》中后稷的神话传说
138??第八章?对后稷的纪念与推崇
138??第一节?历代民间“稷祀”形态
143??第二节?古代士大夫对后稷的歌颂
150??第三节?稷山县对后稷的纪念
159??第四节?现当代对后稷的推崇与研究
161??第五节?与后稷有关的文化遗迹
168??第九章?品读河东农耕文化的“细节”
168??第一节?民俗文化
172??第二节?耕读传家
175??第三节?三善文化
180??第四节?戏曲文化
185??第五节?砖雕艺术
189??第六节?节气与农事
194??结?语
200??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本书从最早的中国谈起,兼及三皇五帝、夏商周的历史,并结合民间传说、河东地区农耕文化的历史痕迹、中华民族农业的起源与发展、“稷祀文化”等方面来介绍后稷文化。一方面,介绍了后稷传说本身所包含的历史因子,包含了后稷的时代、地望、族属、职事等关键问题。另一方面,介绍了后稷文化演变的历史,其中包括后稷神话、后稷在农耕文化中的重要地位、“稷祀”文化的发展等,深刻地揭示了后稷文化的内涵及其对中华文化、中华文明的影响。?
主编推荐
从这套丛书中,我读出了神之奇,人之本,天之伦,地之道,武将之勇猛,文人之风雅,仿佛看到河东先祖先贤神采奕奕,从大河岸畔、田野深处朝我走来。
——李敬泽
【内容简介】
精彩内容
第三章?后稷:农业之师第一节?尧舜禹时代后稷的族属与事功与五帝中的四位有关联。黄帝生玄嚣与昌意,玄嚣生蟜极,蟜极生帝喾,后稷是帝喾之妃姜嫄所生。颛顼又是昌意所生。帝尧是帝喾之妃陈峰氏所生。帝尧禅位舜帝,舜帝又禅位大禹,大禹是颛顼之孙,为夏朝开国君王。后稷为周族始祖,商族始祖契也是帝喾之子,是其妃子简狄所生。
继帝喾以后,尧、舜、禹成为传说中上古时期的三位圣人。其所处时代与历史时期较为接近。
帝尧定都平阳,在现在的山西临汾县(古时地名是随人迁移的。陶唐和平阳,在山东、山西都有传说的遗址),他的事迹大半发生在那里。
近年来陶寺遗址的考古发现为尧都平阳说提供了佐证。陶寺遗址位于山西省襄汾县陶寺村南,它是我国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史前最大的城址,其时代大体与传说中的帝尧时期相当,地理位置与文献记载的尧都基本符合。从这些材料看,尧都平阳是可信的。如果这个推断是正确的,那么中华文明时代可以上推至距今四千五百年的先夏时代。
具体说来,尧对后世人影响最大的事件有两个:制定历法与禅让政权。
华夏族的农业垦殖历史悠久,尤其重视农时,君主主要的行政是指导和改进农耕。农事和季节最有关系,尧命掌天文历法的官羲和仔细观测天象,计算日月星辰的运行,推定节气,告诉农民什么时候可以种麦、什么时候可以种稷。羲和的四位属官分任测定四时的工作,同时指导农人耕种。他们分处四方观测,互相印证,平均的结果比较准确。羲仲居东方隅夷叫旸谷的地方观测日出,定春日时节的早晚,指导农人开始农作。到昼和夜一样长,傍晚时正南方出现了星宿(二十八宿之一),那是春分节,春天已过去了一半。羲叔在南面的南郊观测天象,指导夏日的农作。到白昼最长、傍晚正南方房宿出现了,那是夏至节,是夏季的正中间。和仲到西面叫昧谷的地方观测日落,决定秋日的收获。到昼夜等长、傍晚正南方虚宿出现的时候,是秋分节,也是秋季的正中间。秋尽冬来,是农民休息的时期。和叔到北方叫幽都的地方观测天象,到白昼最短、昴宿在黄昏的时候占据了正南方,告诉我们冬至到来,恰是冬季的一半。羲和推定四时,尧就命他们制成历法。一个太阳年是地球围着太阳转一周,所需的时间是三百六十五日五小时四十八分四十五秒多一点,据说尧时候算作三百六十六日。月亮围地球转一周需要二十九天半多一点(实际上是二十七天多,但地球自己还在动)。这样日月在天空中一年有十二次交会。我们把一年分成十二个月,朔在月初,望在月中,造成了阴阳合历。可是月转十二周只要三百五十四天多,比一个太阳年少十一天多,不到三年,月亮就多跑出一周来,成了一个月,这一个月叫闰月。据说尧时代已经用闰月来调整季节。
现在我们无法知道尧时历法的详细情况究竟怎样,只能说那时在历法上一定有一些成就和进步。历法告成,农民有所依据,一切事情有所系属。
对节气的重视及历法的颁布具有强烈的指导农业生产的目的。节气在古时最基本的功能是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岁时节气的确立使人们顺应自然时序,以利于民众生活。节气是人们为适应自然而进行的文化创造。虽然在先秦时期人们对天时奉若神明,认为它是从属于天帝的意志,时序具有神圣不可逆转的性质,但毕竟人们对自然运动的规律性有了初步的认识。
帝尧时正是上古中国文明向前飞跃发展的时代,之所以能如此,关键在于尧帝对人才的破格使用和全力支持:他任用后稷发展农业,解决大家的生存问题;任用羲和等人测定历法,为农业生产提供气候依据;任用伯益凿井以摆脱对河流湖泊地表水的依赖,扩大生存范围,他的继承者舜又任用大禹平息了滔滔不息的洪水,他们的成功,标志着华夏文明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传说帝尧耗费了半生心血,也不知道天下究竟怎样,老百姓的反应怎样。他就私下出来探访,在外面听到小孩子们唱歌:“立我烝民,莫匪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之则。”意思说,我们民众都有饭吃,都是你想的办法;我们不常听到皇帝的命令和宣告,却不知不觉地跟着你的领导走。尧很高兴,知道自己相当成功。还有一个故事说,当时天下太平,百姓无事,有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在路上击壤,击壤是一种游戏,用木板削成两块壤,形状像人的鞋子,一个放在三四十步的远处,拿另外一个投掷它,击中为胜。他玩得很高兴,旁边看的人说:“我们的帝王真好啊!”这个老人说:“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一天到晚很自然地生活着,并不知道帝尧的力量在哪里。其实尧防患于事先,成功于无形,这正是他的伟大处。清代沈德潜将《击壤歌》收入《古诗源》第一卷,作为中国诗歌的开篇之作。这首民间小诗影响深远,“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成为对五千年农耕文明的经典描述。
禅让制是中国统治者之间政权转接和更迭的一种方式。禅让作为上古帝王实行的一种纳贤传能的制度,涵纳着“授贤不授子”和“不同族邦首领担任族邦联合体领导者”两层含义。尧舜禅让是为了维系和稳定联盟体的存在与发展,是若干原本相互独立的社会集团走向联合时产生最高领袖的一种方式。由于一定时期内联盟内部力量对比和外部环境没有发生质的变化,所以尧舜禅让具有连续性。而平等式联盟是尧舜禅让故事发生的社会基础。不过,平等式联盟是十分脆弱和不稳定的。一旦外部环境有所变化或内部力量对比失衡,就会打破原来的联盟形式,或者联盟分裂,或者不平等式联盟代之而起,并进一步促使政治一体化由不稳定状态逐渐趋向稳定。
舜,因生于姚墟,故姓姚,名重华,舜是他的谥号。《帝王世纪》记载:舜都蒲坂。《舜典》称舜“浚哲文明,温恭允塞,玄德升闻”,将其赞为仁君。《史记·五帝本纪》说:“舜,冀州之人也。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在舜五十岁时,尧进行禅让,让舜摄行天子之政。都蒲坂(现在的山西永济市),政治上已经有了基础。朝廷上新进的人才济济,有禹、皋陶、契、后稷、伯夷、夔、龙、倕、益、彭祖等。舜任命禹为司空,治水分地,又对后稷说:“弃(后稷的名字),洪水之后,黎民忘了耕种,饥饿不堪,你做稷官,教他们种五谷。”对契说:“现在群臣百姓不亲睦,父母、兄弟、子孙不顺伦理,你做司徒,要教他们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不过这种事情,要慢慢施教,不能急迫。不除水害,不能耕种。百姓饱食暖衣,不受教育,和禽兽无别。”又对皋陶说:“蛮夷侵犯中国,盗贼作乱,教化的力量达不到。你做士,用刑罚待他们,各种刑罚要施行得当。刑罚要公正分明,才使人信服。”舜又问大家说:“谁能管理百工技艺?”大家回答说:“倕可以。”于是命倕为共工。
又命益管理畜牧的事业;让伯夷做秩宗,管理祭祀;命夔司乐;命龙做纳言,发布命令,传达外面的消息。大家各司其职,共同治理天下,开创了一个上古时期的太平盛世。史书赞曰:“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颂扬帝舜功德的乐舞叫《韶乐》,演奏时曾有“凤凰来翔”的祥瑞。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季札听了《韶乐》,赞为“尽善尽美”“叹为观止”。孔子在齐国听了《韶乐》,竟然“三月不知肉味”。
传说舜当年巡视盐池,看到盐工们辛勤劳作,生产的食盐银光闪闪,和煦的南风徐徐吹来,舜心中十分惬意,爱民之心油然而生。便在卧云岗弹起五弦琴,唱了一首流传千古的《南风歌》:“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后来人们便把舜在卧云岗弹琴之处称“琴台”“舜抚琴处”。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巡盐监察御史蒋春芳为纪念舜帝抚琴歌南风,在卧云岗修建了歌薰楼。该楼坐北向南,面对盐湖,重檐歇山顶,三层木质结构,雕梁画栋,雄伟壮观。在楼前还建有“舜弹琴处”木雕牌楼,可惜1947年毁于战火。《平阳府志》中录有清代王逵《帝舜弹琴台》诗,其中有“海光楼下弹琴台,临池对坐条山隈”句。在日本学者水野清一、日比野丈夫合著的《山西古迹志》中详细记载了歌薰楼:“从海光楼出来过了牌楼,有数十级平缓的台阶,从这里到平台的南端有150米左右。平台南端有‘舜弹琴处’牌楼,在它右面的石台上放着一面石琴,这应该就是舜所弹的琴了。牌楼南面为歌薰楼,这里是最南端了……”值得庆幸的是,在改革开放潮流中,运城旅游事业飞速发展,如今在卧云岗上又重新修建了歌薰楼,使其以雄伟壮丽的新姿迎接着八方游客宾朋。
后人总结舜德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伦理上忍辱负重,仁爱敬孝;社会上乐于助人,与人为善;政治上施政以德,举贤任能;思想上以和为贵,人神共乐。舜以农耕文化为基础,以道德文化为内涵,通过儒文化传承,是中华文化的本色。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