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魂(新时代师德八讲)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17.88
3.7折
¥
4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林崇德|责编:江雷
出版社浙江教育
ISBN9787572223907
出版时间2022-0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48元
货号31342920
上书时间2024-05-2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林崇德,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教育部全国师德师风建设专家委员会总顾问。曾荣获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杰出教学奖等近30个政府学术奖项,并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被誉为“中国基础教育的播火者”。
目录
引子 讲师德必须处理好八个关系
第一讲 贵师德,中华文明立其根
一、师德的内涵应该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相融
二、中国历代教育家的师德观
三、中国历代教育家的师德观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第二讲 重师德,国际杏坛有共识
一、古代和中古时期西方的师德观
二、文艺复兴时期西方的师德观
三、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西方的师德观
四、现代西方教育界的师德观
五、俄国教育家的师德观
第三讲 析师德,人之模范重修道
一、社会的发展不断对师德提出新的要求
二、教师的发展与学生的发展对师德提出新的要求
三、师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成分
第四讲 论师业,爱岗敬业铸师魂
一、何谓教师的爱岗敬业
二、爱岗敬业的实质
三、怎样爱岗敬业
第五讲 讲师爱,无私大爱最神圣
一、爱在细微中
二、爱在生死时
三、师爱的性质
四、师爱的作用
第六讲 有师能,严谨治学守规范
一、对教师师能的六点体会
二、丰富教师的知识结构
三、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功
四、教师的教育能力
五、教师的科研能力
第七讲 立师风,为人师表重履践
一、教师与社会的关系
二、教师与职业的关系
三、教师与集体的关系
四、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五、教师与自我的关系
第八讲 辨师责,高教基教有差别
一、高校师德的特殊性
二、做学术道德的实践者
三、做廉洁从教的执行者
四、做严慈相济师爱的开拓者
结束语 师德精神代代相传
一、成长之路
二、我的师德观
三、师德培训的研究
附录 教育部印发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准则
内容摘要
《师魂:新时代师德八讲》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入手,从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状需要出发,比较了中外教育中的师德观,结合国内师德标兵的事例,全面阐述了新时代教师师德内涵。本书凝聚了我国著名教育家林崇德从教50多年来对师德的感悟,是一部科学、全面、生动的新时代教师师德读本。
精彩内容
师德是深厚的知识修养和文化品位的体现,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
2021年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的讲话中指出:“做好老师,就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要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要位置”。总书记再次强调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从中我体会到,要成为一名好老师,涵养高尚师德,必须处理好八个关系:一是与国家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指出:“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由此可见,在国家、专业和个人三个层面上,师德在国家层面的意义是第一位的。早在1972年,我看了当时湖南花鼓戏电影《园丁之歌》后写下了这句话:“谁说我不是园丁,每天都在学生心田中耕耘;愿将我满头的白发,去换得祖国的栋梁如荫如林。”我当时的本意就是要表达教师与国家的关系。今天,我们的祖国已经是充满“四个自信”、有着“中国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国家,我们作为教师,更要把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
二是与学生的关系。教育是由教师与学生组成的一个结构,教师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学生,“产品”是学生,成就也是学生。离开了学生,我们作为教师还有什么意义呢?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这一年多来,中央领导对学生问题作了二十多个批示,体现了“人民至上”(“学生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体现了我们的党中央和国家对学生无比的关怀。师德的灵魂是师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好老师必须有仁爱之心,教师只有在关爱学生上下功夫才能紧扣教书育人的根本。
三是与事业的关系。毛主席指出:“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第一位就是有理想信念。由此可见,党和国家领导人长期要求教师爱岗敬业,培育师德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因为教育事业从来就是关系到当下、关系到未来的国家大事,从来就是党的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增强教师的事业心,并突出地表现在敬业意识、乐业意识、职业规范意识、勤业意识四个方面。
四是与业绩的关系。讲事业就有一个业绩问题,即评价的问题。历代伟人都把“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作为教育的核心,提出了“少年强则中国强”等理念,我们要在青少年培养中做出业绩。对于我国的高校,就是要培养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而不是为其他国家的高校输送一去不复返的生源。QS世界大学排名、大学学科排名提出了一个“雇主关系”的指标,我开始不解其意,后来仔细琢磨,发现可以理解为学生的成就,它关系到学校、学科和教师的业绩。如果北京师范大学真正建成中国教师教育的中心,那就是在创“雇主关系”上最大的业绩,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事。
五是与修养的关系。我年轻时读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深知修养的价值。师德就是强调教师的修养,而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就是教师修养的最佳诠释。这句校训突出的是“师者,人之模范也!”它是教师道德情操、为人师表既抽象又形象的标准。
六是与学术的关系。“道不明,无以为教;德不彰,无以为才。”我把“道”理解为学识、理解为学术。好老师必须有扎实的学识,这是教书育人之师能的基础;学术是教师,尤其是高校教师的生命,同时也表明学术道德在师德中的重要地位。因为崇尚学术,正是新时代教师队伍,特别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师德师风建设的关键所在。学术是崇高而神圣的事业,搞学术必须遵循学术道德规范。玷污学术,学术失德,是教师的耻辱。
七是与教育公平的关系。 2021年全国“两会”,教育议题的重点是教育公平问题,这个问题涉及面太广,但在一定意义上与教师紧密相关。从师德要求来说,教师必须做好两件事:其一,投身学校、家庭和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中去;其二,对学生必须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以便把我们的爱像涓涓的流水那样渗透进学生的心田。
八是与日常表现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在学生眼里,老师“吐辞为经、举足为法”,一言一行都给学生以极大影响。教师是学生的楷模,是学生模仿的榜样,在某种程度上,有什么样的教师往往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我经常讲,我的心理学功底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专业的老师们给的。当年教过我们(1960级)的名师多,按照专业课程的开设次序,彭飞、张厚粲、朱智贤、章志光等老师先后给我们上课,可以说我今天的讲课风格深受他们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我的导师朱智贤教授,给我人生两个最大的影响:对党和国家的忠诚,对事业的创新精神。所以,合格的老师必须是师德的合格者,处处、时时、事事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以德施教,以德立身。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