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对话日本当代艺术名家)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67.31
4.5折
¥
14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潘力
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ISBN9787558610707
出版时间2020-0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48元
货号30846090
上书时间2024-05-2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潘力,出生于福州,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系,获东京艺术大学美术学硕士学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任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高级访问学者、东京艺术大学客座研究员,主要从事日本美术研究;出版专著有《日本美术:从现代到当代》、 《浮世绘》(获2008年华北优秀教育图书奖一等奖、2010年北京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和风艺志:从明治维新到2l世纪的日本美术》、《艺术巨匠:藤田嗣治》,译著有《原研哉设计私语录》等,并在《美术》、《美术观察》、《装饰》、《艺术与设计》、日本《浮世绘艺术》等专业期刊发表论文,著述共约100万字。
目录
『反建筑』的建筑大师—— 矶崎新
『建筑就是创造出共有感动的场所』—— 安藤忠雄访谈录
『建筑要高明地「败给」风土』—— 隈研吾访谈录
『江户仔』—— 荒木经惟
『我非常希望能去拍中国的大海』—— 杉本博司访谈录
『按下快门的时候,就是被感动的一霎』—— 蜷川实花访谈录
地上的花,天上的色—— 蜷川实花
『「相遇」是指不同类型思想的碰撞』—— 李禹焕访谈录
『思考的移行』—— 菅木志雄
『要表现这种不可思议的记忆』—— 保科丰巳访谈录
『墨的当代表现者』—— 保科丰巳
『回到法则原点』—— 坂口宽敏访谈录
温暖印象—— 坂口宽敏
增殖的魔幻—— 草间弥生
『你心中的那个小孩长大了吗?』—— 奈良美智访谈录
一个人的独白—— 奈良美智
『画狂人』—— 会田诚访谈录
『边做边想』—— 小泽刚访谈录
『和平』与『平和』—— 小泽刚
佐藤道信访谈录
千叶成夫访谈录
椹木野衣访谈录
长谷川祐子访谈录
北川富朗访谈录
麻生晴一郎访谈录
小山登美夫访谈录
内容摘要
本书作者通过与23位日本当代艺术名家的对话,解读并呈现了他们是如何通过对日常生活的反省和对传统文化的当代命运的思考,运用多种方式来表达个人生命经验,表达日本独特的造型观、潜在的美学观
和根深蒂固的日本式感性。此外,本书原汁原味地保留了他们的个人话语和见解,读者能够对他们独特又充满神秘感的人生经历加深了解,真切感知日本当代艺术的现场。
精彩内容
从“废墟”到“未建成”矶崎新的公众形象虽然是一位建筑家,但他总是把自己定位为艺术家,言谈举止也更多地流露出独特的艺术气质。战后,在废墟般的城市里,他结识了几位喜欢绘画的朋友,经常和他们一起画画,这激发了他对美术的兴趣。
后来,这些朋友陆续考上了美术院校,并投身现代艺术运动。虽然矶崎新1950年考入东京大学工学部建筑系,但依然和他们来往密切。
1954年,矶崎新大学毕业后进入丹下健三工作室,丹下健三是日本战后现代建筑的鼻祖。矶崎新作为日本战后第二代建筑师,吸收了丹下健三的现代建筑创作思想及民主主义理念,他的思考有时甚至超出了建筑的范畴。矶崎新虽然在1963年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但他在与丹下健三的合作中,两人一直保持着亦师亦友的关系。
1960年,矶崎新参加了东京海湾规划项目设计,当时日本年轻一代建筑师开始提出“未来都市规划”,矶崎新也提出了一个很“艺术”的方案——《空中城市》,类似
森林的生长型城市建筑方案,由树状单元组成,各种基础
设施组成连接的核心筒,作为建筑的“树干”,同时承担着与地面相接的通道设施,“树枝”负责空中的横向连接,从而形成具有城市规模的网络。这是矶崎新第一个无法实现的建筑方案,此时的矶崎新对城市规划设计的兴趣远大于建筑,“未建成”由此成为矶崎新建筑乌托邦幻想的开始。直到2002年,“空中城市”的设想才在卡塔尔国家图书馆得以实现,足以证明矶崎新“未建成”理论的超前性。
20世纪60年代中期是西方摇滚乐进入日本的高潮期,矶崎新也不能免俗。他疯狂收集披头士的唱片,也经常光顾那些聚集大批新潮艺术家和放荡不羁的年轻人的场所。
同时,他还对摄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常出国旅行,进行环球拍摄。
1964年,矶崎新为了研究城市规划设计,访问了亚洲、中东、欧洲以及希腊、纽约等多个历史城市,不仅租用小型飞机进行航拍,还撰写了一系列关于城市概念的文章。有一次他在查看自己的航拍照片时,惊讶地发现无论是古代建筑遗址还是现代城市景观,那些俯瞰的图像看上去竟然和遭受原子弹轰炸的广岛废墟十分相似,这唤起了他少年时代的恐怖记忆。日本广岛、长崎在1945年遭受原子弹轰炸,两座城市瞬间被夷为废墟,当时年仅14岁的矶崎新对荒野、残骸的废墟景象留下深刻印象,年少的记忆在他成为建筑家之后意外地转化成创造的灵感原点。这次意外的发现,使矶崎新开始重新思考建筑的意义。
1968年,在第十四届米兰三年展上,矶崎新展出了一
件装置作品《电气迷宫》,他以多媒体手段表现出广岛核爆的灾难场景,并将他航拍的那些城市景象和古迹废墟、
江户时代的浮世绘、死于原子弹爆炸的尸体等片段状形象投影到幕布上,把观众带进一个充满哀怨的虚幻空间。作品主题就是建筑与破坏、规划与消亡。这件作品在国际上引发广泛关注,“废墟论”也由此成为矶崎新独特的建筑观念。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