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初记林浦插图本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37.58
4.8折
¥
79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孙犁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152476
出版时间2022-08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79元
货号31516302
上书时间2024-05-2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孙犁(1913-2002),原名孙树勋,曾用笔名芸夫,河北省安平县孙遥城村人。早年毕业于保定育德中学,曾在北平短期谋生,后任安新县同口镇小学教师。抗日战争爆发后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任职于华北联大、《晋察冀日报》,从事文学创作和抗日宣传工作。1944年到延安,在鲁迅艺术文学院担任教员。1945年在《解放日报》发表短篇小说《荷花淀》《芦花荡》等,受到文坛瞩目,并被誉为“荷花淀派”的创始人。新中国成立后在《天津日报》社工作直至离休。其早期创作清新、明净、亮丽,代表作有《白洋淀纪事》《铁木前传》《风云初记》;晚年作品则平淡、深沉、隽永,结集为“耕堂劫后十种”。200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1卷本《孙犁全集》。
目录
前言:《风云初记》及其插图刘运峰001
风云初记刘运峰001
附录:为外文版《风云初记》写的序言 孙犁467
内容摘要
内容简介: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从“七七事变”开始起笔,延续作者一贯含蓄而隽永的诗意风格,和流淌舒缓的散文式结构,描写抗日战争初期,我党在滹沱河两岸组织人民武装建立抗日根据地的曲折历程,反映冀中人民在民族革命战争中觉醒进步的过程,塑造了不断成长的冀中农村新型女性和人民战士的形象。
《风云初记》为作为孙犁的长篇小说代表作,1953年孙犁邀请自己在《冀中导报》时的老同事林浦专门为此书创作黑白插图近20幅,这些带有“土坷拉气息”的插图,朴拙传神,得到孙犁的喜爱。
名家评论:多年之后,林浦还清晰地记得他和孙犁合作的情景:他和孙犁住在同一个院子里,偶尔在散步时相遇,孙犁常常会微笑着问他:“咱的插图画得怎么样了?”“画着呢。”“那就好。”尽管没有太多的语言交流,但一切尽在不言中。因此,当《风云初记》出版单行本时,孙犁特意提出书中的插图也要用报纸上林浦所作的插图。1973年,孙犁从干校回来,见到林浦,依然用二十年前的口吻说:咱们小说的插图很有“土坷垃味道”啊。
——刘运峰《<风云初记>及其插图》作者创作谈:当我的家乡,遭受到外敌侵略的时刻,我更清楚地看到了中华民族的高贵品质。在八年的抗日战争里,我更深刻地了解倒中国农民勤劳、勇敢的性格。他们是献身给神圣的抗日战争的,他们是机智、乐观的。就是在最困难的时候,在最危险的时候,他们也没有低下头来。他们是充满胜利的信心的。这种信心,在战争岁月里,可以说是与日俱增的。
——孙犁《为外文版<风云初记>写的序言》
精彩内容
《风云初记》及其插图刘运峰《风云初记》是孙犁描写抗日战争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孙犁平生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尽管只有一部,却是孙犁的心血之作、经典之作、不朽之作。2021年,该书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而且居于榜首。
《风云初记》的创作念头产生于1949年秋冬之际,此前,孙犁已经因发表《荷花淀》《芦花荡》《村歌》等小说而享誉文坛。但是,孙犁尚没有长篇作品问世。
1949年10月25日,孙犁在致挚友康濯的信中说:“我起了一个念头——想写一部关于抗日战争的小长篇。”11月9日的信中又说:“关于那个小长篇,如果写就有两个,一平分,一抗日也。”可见,按照孙犁最初的设想,这部长篇小说将要围绕两个主题展开,一是土地改革,一是抗日战争。但是,当时孙犁尚缺乏驾驭长篇小说的经验,因此在1950年7月15日致康濯的信中又改变了主意:“弟之小长篇,颇费思索,恐力所不逮,又要截长补短,近拟分部写,第一部拟题为《风云初记》。”题目确定之后,孙犁便进入了创作状态。
这部《风云初记》是在条件简陋的环境中创作的。孙犁在《天津日报》工作的老同事李夫描述了当时的场景:“孙犁住在多伦道编辑部后二楼一间木廊陋室里。此房东、西、南三面有窗,玻璃门朝西开,冬天灌风,夏日西晒溽热难忍。他就在这间简陋斗室,创作了著名的抗日小说《风云初记》和其他若干名篇……”与孙犁一起编辑《天津日报》副刊的李牧歌也说:“孙犁的长篇《风云初记》是在多伦道五十五号大院报社旧址楼上一间破旧的小房子里诞生的。房里只有一张旧条桌,一把木椅子。”“往往一个上午,他只能写出两千字来。经常写完了,午饭也不想吃了。他边写边在《天津日报·文艺周刊》上连载。”但这部长篇写得并不顺利。一是孙犁需要不断到工厂、农村,完成报社的采访任务,回到报社便写急就章式的通讯,紧张疲惫而不能集中精力搞创作,二是缺乏足够的写长篇小说的信心。1950年8月23日,他在给康濯的信中说:“长篇只开头,然已不知不觉写到哪里去了。你说我还能写长篇不能?我是没有信心的。只好等秋凉以后再集中了。”庆幸的是,孙犁没有打退堂鼓,而是坚持写了下去。
1950年9月22日,《风云初记》第一集开始在《天津日报》连载,至1951年3月18日刊发完毕,共二十八节。第一集完成之后,孙犁仍然有过犹豫,认为自己缺乏创作激情,担心小说的线索和情节过于散漫,失去中心,将来不好收拾。好在这一顾虑很快打消,1951年4月15日,第二集开始连载,至9月9日刊发完毕,共二十节。
1954年5月,孙犁基本完成了第三集的写作,但发表的过程却经历了许多曲折,其主要原因是当时报社的一位负责人认为小说连载占的篇幅太大,应该给投稿作者多留些版面,自尊而敏感的孙犁产生了一种压力。1953年7月,《天津日报》在刊发了其中的第一至第五节后,孙犁主动中止了连载。随后,又将其中的第二十一至第二十五节,以《蒋家父女》为题,提前发表于《人民文学》1955年第6期。直到1956年7月5日,才以《家乡的土地》为题,在《天津日报》连载了小说的第六至第九节。其余的,则发表在天津的《新港》杂志。其中,第十至第十五节,以《离别》为题发表于1956年第11期;第十六至第十七节,以《山路》为题,刊发于1962年第4期;第十八至第二十节,以《河源》为题,刊发于第5期;剩余的部分,刊发于第7期至第11期。实际上,第三集的篇幅并不大,但从完成到最终与读者见面,却用去了九年的时光。其中缘由,非一语可以道尽。
尽管当时报纸版面紧张,但为了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加深读者对小说的印象,《天津日报》领导决定在连载《风云初记》的时候,要为这部小说配插图。这一任务便落在了美术部主任林浦身上。
林浦(1926—2012),河北省深县人,自幼酷爱绘画。1940年1月参加抗日,1944年在《黎明报》工作时,经常为房东画像,被社长王亢之发现并给予鼓励,从此走上专业美术道路。1945年,林浦担任《冀中导报》美术编辑。1949年1月,林浦随解放大军进入天津,参与创办《天津日报》并任美术部主任。
从主客观条件来看,林浦是为《风云初记》绘制插图的不二人选。这是因为,林浦虽然年青,但具有很好的绘画功底,在《冀中导报》时期,他就画了大量的插图,还刻了不少颇具写实风格的版画作品。到《天津日报》之后,林浦发表了大量的速写、漫画和宣传画作品,可以说,他具有很强的造型能力,善于捕捉人物的动作和神态;更为重要的是,林浦和孙犁既是冀中老乡,又是《冀中导报》《天津日报》的同事,有共同的生活和战斗经历,熟悉孙犁笔下的人物形象和生活场景。另外,林浦对孙犁本人也很了解,熟悉他的创作风格。他在晚年接受采访时说:“他请我为他的小说做插图,我非常高兴,因为他所描写的农村人物,那种从农村土地上散发出来的土坷垃气息,那种朴实的庄稼汉情怀,我是非常熟悉的。”多年之后,林浦还清晰地记得他和孙犁合作的情景:他和孙犁住在同一个院子里,偶尔在散步时相遇,孙犁常常会微笑着问他:“咱的插图画得怎么样了?”“画着呢。”“那就好。”尽管没有太多的语言交流,但一切尽在不言中。因此,当《风云初记》出版单行本时,孙犁特意提出书中的插图也要用报纸上林浦所作的插图。1973年,孙犁从干校回来,见到林浦,依然用二十年前的口吻说:“咱们小说的插图很有‘土坷垃味道’啊。”的确,林浦“吃透”了孙犁的小说,他的插图以速写式的笔触,将孙犁笔下的形象一一还原出来,周边的环境,人物的装束、动作、表情,朴实而不失生动,自然而颇为传神,与小说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1950年10月,《风云初记》第一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为“文艺建设丛书”中的一种,其中收入林浦插图十四幅;1953年4月,《风云初记》第二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收入林浦插图十六幅;1963年3月,《风云初记》第一、二、三集合订本由作家出版社出版,随后,又于同年6月出版了第三集的单行本,未收插图。
按照孙犁的习惯和常理,《风云初记》各集的单行本和三集的合订本,应该有一篇前言冠其首,最起码也要有一个后记殿其后,可惜的是,全都没有,只是在作为小说结尾的第九十节,作者在向读者交代了李佩钟的结局并发表了一段议论之后,最后注明“一至六十节写于一九五〇年七月至一九五二年七月六十一至九十节写于一九五三年五月至一九五四年五月一九六二年春季,病稍愈,编排章节并重写尾声”。1963年9月,外文出版社准备出版《风云初记》的外文版,病中的孙犁才应编辑之请,写下了一篇序言,谈到了创作这部长篇小说的初衷:当我的家乡,遭遇到外敌侵略的时刻,我更清楚地看到了中华民族的高贵品质。在八年的抗日战争里,我更深刻地了解到中国农民勤劳、勇敢的性格。他们是献身给神圣的抗日战争的,他们是机智、乐观的。就是在最困难的时候,在最危险的时候,他们也没有低下头来。他们是充满胜利的信心的。这种信心,在战争岁月里,可以说是与日俱增的。
伟大的抗日战争,不只是民族的觉醒和奋起,而且是广泛、深刻地传播了新的思想,建立了新的文化。
在这个历程里,我更加热爱着我的家乡,这里的人民,这里的新的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甚至一草一木。所有这一切都在艰苦的战争里,经受了考验,而毫无愧色地表现了它们是不可战胜的。
所有这一切,都深刻地留在我的印象里,和我的思想、情感融合起来,成为一体。
孙犁特别提到,小说的前二十章的情节是自然形成的,完全是生活的再现,是家乡人民生活和情绪的真实记录。虽然是小说,但很少有虚构的成分,是生活中的诸多印象,通过交流、组织,构成了小说的情节。的确如此。无论是小说中的人物,还是故事情节,还是主要线索,甚至社会环境和自然风貌,都来自孙犁的生活经历,都有所依据和凭借。如五龙堂和子午镇,就可以对应作者家乡的北郝村(该村有五龙堂庙)和子文镇。小说中的人物,在生活中也大都可以找到原型。变吉哥就有作者自己的影子,深夜转移不幸落入荒井而牺牲的李佩钟,就是以远千里的爱人为原型的。
因此,当人们在阅读这部小说的时候,就会发现,其中没有通常战争小说中那些离奇的情节、血腥的场面,而是忠实地还原历史,通过对高四海、高庆山、吴大印、高翔、芒种、变吉哥、秋分、春儿、李佩钟等人物的塑造,形象地再现了日寇入侵、华北危急、国民党军队和政权机构望风南逃、地方反动势力相互勾结,不愿做亡国奴的冀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武装自卫、建立政权,促进晋察冀抗日民主根据地形成的全过程。除此之外,作者还以抒情的笔调,描述了战争中的人性之美和心灵之光,它所张扬的,是冀中军民在艰苦卓绝的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坚毅、质朴、勇敢、机智、乐观、积极的高贵品质和精神风貌,可以说,《风云初记》在形式上是小说,在本质上却是散文,是诗,给人以纯美的享受和精神的洗礼。因为它不光是叙事,而是在叙事的过程中,展现着浓郁的抒情的成分,是用诗的语言,诗的境界来写小说。
《风云初记》是孙犁没有写完的作品,一是因为孙犁的生活积累所限,他不愿意凭空想象、随意捏造,去写自己不熟悉的东西,二是由于身体的原因,使得他这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匆匆收尾,而且停留在了一个“初”字。即便如此,这部《风云初记》也和许多优秀的作品一样,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风云初记》发表和出版之后,立即引起了文艺界的重视,评论家黄秋耘以《一部诗的小说——漫谈<风云初记>的艺术特色》为题,称这部小说“几乎可以当作一篇带有强烈的抒情成分的诗歌来读”,认为这部小说尽管有故事情节,有人物形象,有细节描写,符合长篇小说的条件,“但是它同时又具有诗的意境,诗的气氛,诗的情调,诗的韵味。把浓郁的、令人神往的诗情和真实的人物性格的刻画结合起来,把诗歌和小说结合起来”,“在某种意义上,孙犁同志是采用写诗的方法来写这部小说的”。另一位评论家钟本康也认为,“孙犁同志好像是有意识地想把散文的章法、诗的意境巧妙地运用到小说中去”,“笔尖所触之处,无论一人一事,还是一事一物,无不诗意酣畅”。“《风云初记》的语言朴素、明净、清新,像蓝天中的星星,清泉中的砂石。读的时候,似乎觉得每个字句都如揩洗过一样,明亮剔透。这种语言渗透了作者的诗情,使之有诗一样的抒情味;而长短句的交互,整散句的错落,又构成音乐一样的旋律美,成为整部作品艺术风格的重要因素。”尽管只有这一部长篇小说,但并不影响孙犁进入新中国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作家之列。
经典的生命力就在于并不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弱其价值,相反,越是历经岁月的侵蚀,其内在的价值就越是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或许,孙犁的《风云初记》能够给当下的文艺创作提供一些借鉴,也给面对“书太多了”而无所适从的读者提供一点帮助。
关于《风云初记》的版本,除了上面提到的单行本和合订本外,1980年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根据作家出版社1963年合订本重新排印了这部长篇小说,之后不断再版。2002年9月收入“红色经典”,2005年1月收入“中国当代长篇小说藏本”,2009年7月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新中国60年长篇小说典藏”,2013年1月收入“朝内166人文文库·中国当代长篇小说”,2014年5月收入“北洋文库·红色文学经典丛书”,2015年收入“书与影:最经典的抗战小说”,遗憾的是,这些版本均未收入林浦的插图。此次新版,决定将林浦为《风云初记》所作插图全部收入,这一做法具有双重的意义,一是尊重孙犁当年的意愿,恢复原书的本来面目;二是以此纪念孙犁和林浦之间的深厚友谊,让读者领略当年老一辈文艺工作者那种交往“其淡如水”情意和“厚重如山”的风范。
2022年1月16日,南开园定过程中充分发扬乱局,但也造成了宋王朝的积贫积弱。并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