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斯大林传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斯大林传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9.86 4.4折 6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谢伟思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ISBN9787507540963

出版时间2014-0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2768501

上书时间2024-05-27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以浪漫主义诗人闻名的早年斯大林,在前苏联建国起了什么作用?列宁留下取消斯大林总书记的遗嘱,斯大林为何没被撼动?执政期间的斯大林,发动文化革命、清除异己、暗杀托洛茨基,有何历史隐情?前苏联改革,继任者如何处置斯大林的遗产?地缘政治中,斯大林如何玩转“三巨头”,如何“领导”中共,如何介入朝鲜战场?斯大林俭朴至极、居家有爱,为何妻子自杀、女儿背叛、儿子牺牲在战场?
对中国读者来说,斯大林的名字并不陌生。斯大林影响了中国,影响了中国共产党,影响了中国革命乃至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作者用一定的篇幅,讲解了斯大林与毛泽东的关系、朝鲜战争时期的苏中关系、斯大林去世中国的反响……与世界一样,中国人对斯大林也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西方人怎么描述、评价斯大林,这也是中国读者十分感兴趣的话题。罗伯特·谢伟思编著的《斯大林传》对中国读者来说,不啻为一部不可多得的解构斯大林的优秀作品,对解开盘绕在中国读者心上的斯大林谜团、认识挥之不去的斯大林幽灵现象、反思苏联解体原因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其意义更为现实。

作者简介
  罗伯特·谢伟思:英国牛津大学历史学家、俄苏史研究权威。长期致力于前苏联及当代俄罗斯、东欧政治、历史与社会研究。著作有《列宁:政治生涯》、《俄国革命:1900-1927》,《托洛茨基传》,《同志们:共产主义世界史》、《俄罗斯现代史》。
其研究以“有声有色的调研”和档案使用为特色,时常出乎西方学者意料。《托洛茨基传》因为一反西方观点,将托洛茨基还原为“冷血至极而无情到底”为英国知识分子不满。2010年,其《斯大林传》《托洛茨基传》因受到英国著名的俄苏史学者、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教授奥兰多?费吉斯(OrlandoFiges)在亚马逊网站上恶意攻击,引发学界的空前支援,这桩匿名攻击案以费吉斯公开道歉结束。

目录
    第一部分  革命者
1.众所周知的斯大林/3
2.朱加什维利家族/11
3.早年教育——“未来的神父”/19
4.诗人和叛逆者/26
5.马克思主义的斗士/36
6.高加索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48
7.逃亡生涯/61
8.进入权力中心/72
9.柯巴与布尔什维克/82
10.西伯利亚的奥西普/91
11.重返彼得格勒/101
    第二部分  领导人
12.1917卑/115
13.十月革命/126
14.人民委员会/134
15.到前线去/14J4
16.波兰走廊/154
17.和列宁在一起/163
18.国家与革命/172
19.列宁的遗嘱/181
20.机会来临/190
21.斯大林与娜佳/200
22.拉一派打一派/210
    第三部分  独裁者
23.新经济政策的终结/221
24.“恐怖经济学”/230
25.登上权力巅峰/239
26.娜佳之死/249
27.创造神话的“魔法师”/256
28.忧心忡忡的胜利者/266
29.铁血统治/276
30.斯大林的焦虑/286
31.“大清洗”/294
32.由上而下的个人崇拜/303
33.“大清洗”之后的不平静/311
    第四部分  卫国统帅
34.斯大林眼中的世界/321
35.战争前夕/329
 36.对德的绥靖政策/336
37.巴巴罗萨/344
38.1941年2月的严冬/352
39.斯大林办公室的沙发/360
40.最后关头/371
41.最高统帅/379
42.三巨头/388
43.最后一战/397
44.胜利来临/404
    第五部分  红色“君主”
45.当头一棒/415
46.冷战爆发/422
47.征服东欧/430
48.斯大林的统治之术/438
49.克里姆林宫的政治/446
50.自下而上的领袖崇拜/453
51.第三次世界大战的阴云/461
52.斯大林与苏联文化/467
53.健康状况恶化/475
54.最后一个生日/483
55.后斯大林时代/492

内容摘要
  列宁留下取消斯大林总书记的遗嘱,斯大林为何没被撼动?以浪漫主义诗人闻名的早年斯大林,在前苏联建国起了什么作用?执政期间的斯大林,发动文化革命、清除异己、暗杀托洛茨基,有何历史隐情?
前苏联改革,继任者如何处置斯大林的遗产?地缘政治中,斯大林如何玩转“三巨头”,如何“领导”中共,如何介入朝鲜战场?斯大林俭朴至极、居家有爱,为何妻子自杀、女儿背叛、儿子牺牲在战场?《古拉格群岛》的依据何在?
备受争议的斯大林,在争议中依然模糊不清。罗伯特·谢伟思编著的《斯大林传》的目的是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回答一个问题:究竟是什么造就了这位罪恶与功绩交织的历史巨人?为什么前苏联会一朝解体?一个傲慢与自卑、独裁与孤独、残暴与友爱相交织的“复杂斯大林”在《斯大林传》中异常清晰:从有才华的诗人到激进的革命者,从妻离子散到性格缺陷,从苏共领导人到发动文化革命、大清洗,从卫国统
帅到世界强国,从红色“君主”到苏东解散再到普京时代,斯大林的每一步都体现着民族的、文化的、体制的、个性的、大国博弈的诸多因素。斯大林是制度的创造者,又是被制度操控的牺牲品……

精彩内容
 4.诗人和叛逆者1894年9月,15岁的约瑟夫·朱加什维利再次前往第比利斯。这一次,他的目的地不是阿杰利汉诺夫鞋厂,而是梯弗里斯东正教中学。从传统意义上说,“梯弗里斯”是格鲁吉亚语中“第比利斯”在其他语言中的变体,它不仅在俄语中,也在欧洲其他语言中使用。帝俄当局创立的梯弗里斯东正教学校坐落在城市的中心地带,普希金大街的街口。学校免费提供食宿,但约瑟夫·朱加什维利要交学费。要不是他为库拉河下游的锡安大教堂唱歌能定期拿到5卢布的报酬,学费还真成了问题。约瑟夫并非唯一前往第比利斯的哥里东正教小学的毕业生,与他一
起的还有和他年龄相仿的彼得·卡帕纳泽、约瑟夫·伊里麦什维利、瓦诺·克茨霍韦利、M.达维什维利。(约瑟夫·达维什维利的父亲薪水优厚,能够负担他在第比利斯第一中学的费用,所以约瑟夫·达维什维利去了第一中学。)因此,约瑟夫·朱加什
维利并不孤单。
约瑟夫所在的南高加索地区的首都第比利斯处于沙皇俄国统治之下,19世纪末是沙俄版图中最大的城市。当时,这里有居民35万人,仅位于里海西岸的巴库一地,人口就达22万。该区域自高加索山脉北麓绵延至奥斯曼边境,总督代表尼古拉二世统治着这里的几十个民族。东格鲁吉亚国王选择第比利斯作为首都,是很有道理的。
与哥里一样,源于土耳其境内的山脉并向北流淌的库拉河穿城而过。更重要的是,在最初的几个世纪,这里是古老商队的途经之地,这使中亚和欧洲的贸易往来得以实现。
为了实现沙皇俄国对格鲁吉亚的永久统治,沙俄政府建立了自南向北连接弗拉季高加索和第比利斯的格鲁吉亚军用道路。这条公路从巴库沿里海海岸延伸,将南高加索地区与俄罗斯联系在一起。同时,政府派两个军团的力量驻守着第比利斯的东岸地区。
19世纪上半叶,罗曼诺夫王朝征服该地区后,配备了维持其统治所必需的人事、通信和军事机关。
第比利斯不像哥里,这里多民族共存,格鲁吉亚人本身是少数民族,此外还有俄罗斯人、亚美尼亚人、鞑靼人、波斯人和德国人。俄罗斯人居住在库拉河西岸地区的中心地带,亚美尼亚人和波斯商人与其比邻而居,格鲁吉亚人与他们隔河相望。受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邀请,从斯图亚特来到这里的德国移民,住在第比利斯的北部地区。
在这种情况下,约瑟夫面对的文化冲突比在哥里更为强烈。市政府、总督官邸、总参谋部、东正教及其他教堂、帝国银行、公共图书馆和军事博物馆,都坐落在俄罗斯人居住的市中心。这个区域马路宽敞笔直,新建成的高楼鳞次栉比。德国人所居住的区域纤尘不染,社会秩序井然。作为这个城市的巨贾,亚美尼亚人和波斯人从事银器、地毯和香料贸易,他们生意兴隆,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格鲁吉亚人主要从事副食鱼和鞋袜的买卖。城市的东南部是一些工厂和监狱,约瑟
夫在阿杰利汉诺夫鞋厂工作时,就对这里很熟悉。除此之外,在迪杜比地区有一个大型的铁路车厂和维修工厂。第比利斯城内熙熙攘攘、车水马龙,到处是穿高筒靴的俄国士兵、戴绿色或白色头巾的鞑靼
夫妇、以中欧风格精心打扮的德国人。这些居民在传统服饰贸易中所取得的辉煌,使高加索地区的南奥塞梯、卡巴尔达、车臣和印古什商人相形见绌。
格鲁吉亚人对城市事务所产生的影响非常有限。
国家通常派俄罗斯人作为政府特派员,从事行政管理,领导武装部队。银行掌控在俄罗斯人和犹太人手中,最大的商业企业为亚美尼亚人所拥有。1811年,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批准将格鲁吉亚东正教堂
并人俄罗斯东正教堂,它受到俄罗斯等级制度的主宰。作为格鲁吉亚东正教的一部分,约瑟夫所在的梯弗里斯东正教中学亦服从于沙皇俄国的宗教权威。
东正教中学有一座四层的大楼,大楼的门廊上耸立着越过三角墙饰的科林斯柱。
这座大楼由从事食糖贸易的百万富翁祖巴利什维利(Zubalishvili)建造,1873年被俄罗斯东正教堂购买并由教会使用。大楼正面建造得很简单,没有通向门廊的台阶。因此,建造门廊是为美观而非实用。皇室的尊严牢牢地烙在高加索地区各民族心中,东正教中学象征了罗曼诺夫王朝在此地区的宗教和世俗事务上的统治。大楼其他部分像一座营房:初入大楼,映人眼帘是衣帽间和餐厅。
一楼有一个被当成教堂使用的大厅,二楼和三楼是些教室,四楼是装饰简单的宿舍。一条开放式走廊将宿舍连在一
起,学生的个人物品一览无余。因此,学生没有任何隐私。在个人物品中,道袍、教科书和圣经是每个人的必备品。学校训诫东正教中学的学生,要为上帝、沙皇和帝国效力。
朱加什维利到第比利斯时,格鲁吉亚的总主教是弗拉基米尔大主教,东正教中学的校长从1898年开始是俄罗斯人格尔摩根(Germogen),督学是格鲁吉亚人阿巴希泽(Abashidze)。俄罗斯的神父们并不像人们所熟知的那样,坚持政治信仰自由。相反,当他们成为格鲁吉亚的主教后,变本加厉,其反动程度比俄罗斯的行为规范有过之而不及。在后来的几年,他们甚至公开支持俄罗斯民族主义事业。很多人都成了恶毒的反犹分子,传播反犹观念。因此,我们今天可以认为他们是初期的法西斯党徒。在格
鲁吉亚行使职责时,他们认为自己的责任是消灭格鲁
吉亚民族自信的痕迹,并将这种褊狭发挥到了极致。格鲁吉亚语在梯弗里斯正教中学受到严格的限制,按要求,学生们只能说俄语、写俄语,否则,就会受到惩罚。对此,对整个俄罗斯帝国的教会教育制度影响很深的大主教约安·沃斯托尔戈夫(IoannVostorgov)给出了他的理由。他认为,第比利斯民族太多,语言也有很多,把格鲁吉亚语置于特权地位是毫无意义的。因此,一些不太礼貌的牧师将格鲁吉亚语称作“污秽的语言”。
梯弗里斯正教中学纪律严格,仅允许学生们每天进城一个小时,同时,要求学生对校长和其他员工毕恭毕敬。从阿巴希泽督学的办公室到大厅的左侧都是纪律管理人员,哪怕是小小的过失也会被罚关禁闭。管理当局还从这些神学院的学生中培养告密者,以消除任何不服从命令的行为。校方定期检查学生的橱柜,只有那些被官方认可的书籍才能带进学校。正教中学的伙食也很简单,多是豆类和面包,学生营养缺乏,只有那些在寓所居住的人才稍有缓解。同时,学生们早睡早起。这些新情况,给初来乍到的约瑟夫和伙伴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打击。在哥里,他们放学后可以为所欲为,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而这种无所顾忌的时光此时就此结束,因为正教中学严格禁
止这种散漫行为。对约瑟夫而言,更糟糕的是他的年龄。他离开哥里时,已到了16岁,但一般情况下,教会中学招收的是13岁的孩子。
约瑟夫比正常的一年级的学生大3岁,因此,他的适应性就没其他孩子那么强。
通常情况下,斯大林的传记作者们不加鉴别地引用他革命生涯中的对手所发表的有关他在正教中学学习生活的文章,因此,很容易低估这里的教学质量。在他的对手看来,斯大林不学无术,没上过几天学。作为一个革命者,斯大林本人厌恶人们将注意力集中在他从沙俄的统治秩序中所获得的利益。这种做法,又徒增了他在人们心目中没文化的印象。事实上,梯弗里斯正教中学对自身定位颇高,只有那些非常聪明的孩子,才能进入这所学校。梯弗里斯有两所教会学校,一所招收格鲁吉亚人,一所招收亚美尼亚人。对那些没钱进入第一中学学习的少年而言
,这两所学校有着很大的吸引力。有些父母之所以让孩子进入这两所学校学习,是因为他们认识到这里所学的课程,能够帮助孩子进入世俗学校进行深造。
P26-28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