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士大夫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北京士大夫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3.27 3.5折 66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方彪|责编:张茜

出版社团结

ISBN9787523400449

出版时间2024-03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66元

货号31942203

上书时间2024-05-27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方彪退休前曾为出版社历史文化类编辑,退休后任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研究员、西城区文史学会副会长、北京社科联理事,专攻北京学、北京史、北京文化研究,已出版《北京简史》《问道北大》等图书。

目录
第一章  士大夫综论
  第一节  封建社会的士大夫
  第二节  京城士大夫
  第三节  风华正茂的童年——春秋战国时期的士
  第四节  士大夫与诸子百家
第二章  缠足跋涉两千年——秦统一以后的士大夫综论
  第一节  两千多年的大徘徊
  第二节  君为臣纲
  第三节  “大棍子”与“裹脚布”
  第四节  心灵与躯壳的扭曲
  第五节  读书与臣节——刘项原来不读书
第三章  士大夫文化的特征
  第一节  儒家思想与儒家文化
  第二节  士大夫文化与人民性
  第三节  阳春白雪
  第四节  北京士大夫文化的特征
第四章  燕国的士
  第一节  方士
  第二节  邹衍谈天
  第三节  燕昭王金台招士
  第四节  士为知己者死
  第五节  朝秦暮楚亦何妨
  第六节  燕士数风流
第五章  焚书坑儒——暴政下的燕士
  第一节  韬光养晦的岁月
  第二节  海上仙山,海滨宫阙
  第三节  旧燕风云
第六章  两汉征辟察举制度下的幽州士大夫
  第一节  马背上的士
  第二节  征辟与察举
  第三节  士与士大夫
  第四节  初显风采
第七章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下的幽州士大夫
  第一节  豪门势力的扩张
  第二节  九品中正制的确立
  第三节  学以家传、家以学显的幽州士族
  第四节  九品中正制的流弊
第八章  隋唐科举制度下的幽州士大夫
  第一节  再现辉煌——新形势下的大统一
  第二节  科举制度的初辉
  第三节  幽州的士大夫阶层
第九章  辽蕃汉并行政治体制下的燕京士大夫
  第一节  华夏皇冠——耶律氏以胜利者的身份越过了长城
  第二节  蕃汉并行的政治体制
  第三节  蕃汉通行的科举制度
  第四节  辽代燕京士大夫文化
  第五节  儒僧文化的悟思
第十章  金中都的士大夫
  第一节  华夏皇冠——完颜氏正位中原
  第二节  金初人口大迁徙

内容摘要
 本书从北京史的角度对士大夫阶层进行了全面的剖析,从先秦至清末,作者以全面、独特的角度解读了北京士大夫阶层的发展轨迹和变化特征,并择取清末七位比较典型的人士进行了重点剖析,讲述了他们在时代背景下的人生浮沉。

主编推荐
《北京士大夫》不是简单的历史人物群像,而是有关北京地区士大夫文化的简史,它介绍了士大夫阶层的变化、选拔方式、生活特色、政治文化贡献等,是一部系统了解北京地区士大夫文化的历史随笔。

精彩内容
 春秋战国之际,地主阶级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新兴阶级的知识分子无疑是时代的弄潮儿,在政治舞台上威威武武地亮相,展现了风华正茂的“童年”。
一、生逢其时——诞生在殷商硕基之上商周时期,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诸方面均创造了位居世界前列的辉煌,东方的文明古国在天文、历法、文字等领域独领东亚风骚;陶器、青铜器、原
始瓷的成就雄冠世界。农业上金属工具加工制造出的耒耜、商业上“肇牵牛车远服贾”、手工业上熊熊的陶铸炉火,均显示了前封建社会所创造的高度文明,亦显示了生产力的发展行将挣脱旧的桎梏。春秋中期以后,铁
制工具开始敲打封建社会的大门,就在这丰厚的硕基之上,躁动于母体的中国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士,诞生了。
二、变革的时代——在礼崩乐坏中成长春秋、战国之际,铁制工具和牛耕出现了,在新的生产力——铁犁牛耕的推动下,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领主制开始向地主制过渡。农业上“废井田,开阡陌”。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出现,神圣的封赐土地变成了商品
,“富者田连阡陌”。私人工商业的发展,打破了“工商食官”的桎梏,富商大贾财比诸侯,涉足政坛,甚至可以左右局势,和诸侯分庭抗礼。郑国的弦高、越国的范蠡、秦国的吕不韦等人可称为代表人物。
经济领域中的变化反映到意识形态领域中是“礼崩乐坏”,“学在官府”一枝独秀的史官文化被百家争鸣的局面所取代。孔子首开私人讲学、周游列国之先河。诸子百家站在不同阶级、不同阶层、不同社会集团的立场上奔走、游说、高声呐喊。
在各国争相“变法”“图强”的斗争中,新兴的地主阶级在政治舞台上站稳了脚跟,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士,在时代的大变革中茁壮成长,度过了黄金孩提时期。
三、时代的宠儿——蔑万乘之君战国时期,士是政治舞台上的一股生力军,是最活跃的角色。在兼并、图存的战争中,士以布衣之尊,纵横捭阖,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或折冲杯盏置万乘之君于股掌之中。可谓“得士者昌,失士者亡”。
士之趋附,改变着列国之间政治力量的对比。故有“得一士而得天下,失一士而失天下”之说。士在游说的过程中,也大有贫贱骄人、傲视王侯的气概。留下了魏太子拜田子方、冯谖客孟尝君、鲁仲连义不帝秦等佳话。
士在战国时期能够成为时代的宠儿,在汹涌的大潮中弄潮弄浪,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士的出身和经历均十分复杂,概而言之,是由没落领主中不甘寂寞的角色(要夺回失去的“天堂”)和平民中的不逞之士(要在平地上建造自己的“天堂”)所组成。两者虽都没有“依托”,但也没有“顾忌”,所以敢于呐喊、敢于冲杀
,在奋斗中勇往直前,也就敢于“以布衣之微,蔑万乘之尊”。
士在求逞的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成功的借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