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人父母:那些证据告诉我们的事(企鹅·鹈鹕丛书)
  • 为人父母:那些证据告诉我们的事(企鹅·鹈鹕丛书)
  • 为人父母:那些证据告诉我们的事(企鹅·鹈鹕丛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为人父母:那些证据告诉我们的事(企鹅·鹈鹕丛书)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7.86 4.1折 68 全新

库存8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维多利亚·库珀 [美]希瑟·蒙哥马利 [美]基隆·希伊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2185122

出版时间2023-04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68元

货号31725108

上书时间2024-05-26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维多利亚?库珀(VictoriaCooper)英国开放大学童年与青年研究的高级讲师兼儿童研究中心副主任。她的研究主要围绕儿童身份认知、教育性调查方法和教育中的职业发展三方面展开。
希瑟?蒙哥马利(HeatherMontgomery)英国开放大学童年人类学高级讲师,作为社会人类学家主导了一项关于泰国青少年性犯罪的研究。
基伦?希伊(KieronSheehy)英国开放大学教育与创新教学法专业教授,其研究与教学主要关注学习、玩耍与新科技之间的关系。

目录
引  言  为人父母与科学研究
第一章  该如何照看婴儿?
第二章  成为父母对一个人有何影响?
第三章  何为“家庭”?家庭有优劣之分吗?
第四章  孩子该如何社会化?
第五章  孩子该怎么玩?
第六章  教育里最重要的是什么?
第七章  父母和专业人士该如何培养孩子的韧性和自主性?
第八章  孩子应该看起来什么样子?
第九章  过去真的比现在好吗?
结  语  工作愉快,会玩懂爱,心怀期待
注释
延展阅读

内容摘要
为人父母意味着什么?
择校环境、离异家庭和网络游戏对童年有什么影响?
成为“好”父母、养育“好”孩子,真的有标准吗?
在今天这个社会,养育孩子为什么会困难重重、让人焦虑?过去的父母从不像今天这样,有那么多育儿经可以随时参考,过去的世界也不像现在这样,流行批评父母越做越错。0~12岁孩子的家长到底该怎么做?维多利亚?库珀等儿童研究学者,考察了近40年来育儿研究中针锋相对的主流观点。
横跨教育学、心理学、人类学与神经科学的诸多成果,探究全世界风格各异的育儿方法与观念,书中涵盖一系列父母关心的话题:从妊娠哺乳,到孩子的玩耍学习、独立自主和坚韧品格的养成,再到肥胖对孩子的影响等。原来幸福的童年多种多样,即使父母们偶有失误,养出的孩子依然可以“工作愉快,会玩懂爱,心怀期待”。

精彩内容
一对父母从来都不可能既不听家人的建议,又不听外人的意见;既不被人批评指责,还不让人家埋怨自己是当局者迷,说出一代不如一代之类的话—就那么简简单单地把孩子养大。为人父母(parenting)*这个话题一贯涉及诸多颇具争议的观点、视角和意识形态,大家也都乐意去讨论分享,甚至有时候还要将自己的见解强加给他人。专家写的指导手册几百年前就有了,而至于什么是孩子,家长该调整自己成为怎样的“称职”(well-adjusted)成年人,这种议论恐怕历史更加悠久。安德鲁?所罗门(AndrewSolomon)在《背离亲缘》(FarFromtheTree)1一书谈及养育“异常”(different)孩子的时候就写道:“为人父母不是完美主义者之间的比拼。”然而这种完美主义的目标正是绝大部分家长竭尽所能想要实现的东西。总有人会说父母们失败了,他们的孩子多少还是有些问题—太胖,太瘦,太自负,太自卑,太沉迷虚拟世界而罔顾现实—这样看起来,为人父母还就是完美主义者之间的一场较量,谁要是哪方面落后了,那就该被数落羞辱一番。
这本书既不是家长指南,也不想树立某一种养育孩子的方式,更不会说你不照做就会有什么样的可怕后果。本书不是要争辩什么,也不推崇某一种哲学或养育途径,相反,本书旨在提供一个通读近年来大量文献的途径:我们要考察并质疑一些理所当然的育儿经。这本书不仅写给家长,也写给与儿童成长相关的科研人员、专家学者以及政策制定者。虽说“抚养儿童是全村之责”(Ittakesavillagetoraiseachild)这话是老生常谈了,但养育子女确实还是和很多人息息相关,这些人也希望了解学界新近的发现。
父母对孩子的生活状态一直(很明显地)充满兴趣,但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学界和政策制定者也对孩子的生活经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儿童研究(childhoodstudy)在全球范围内业已成为大学中的独立学科,而其广度也仍在不断扩展;尽管数个世纪以来,人们都在致力于增进儿童的福祉,但近来的儿童干预措施则开始采纳基于儿童自身的视角,开始了解儿童在物质需求之外的种种需求。然而这种研究的传播不甚广泛,家长与相关从业者也很少听说它们:有时是因为这些研究充斥着医学和社会学术语,让学界之外的人听了一头雾水,有时是因为这些研究只在学术期刊中出现,学院以外的人难以接触。此类原因不胜枚举。所以,本书希望发现、总结并适当地批评一些已有的学术成果,解释其中的意义和启示,同时也指出其中的局限性。这本书不会面面俱到:过去四十多年来,关于儿童与父母养育的学术成果浩如烟海,根本无法穷尽,但是这本书将尽量有代表性地选取能够反映儿童生活不同角度的独到研究,展现儿童与教养方式研究中的宏观主题与概念。
本书作者具有多学科背景: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人类学的教育背景,同时也教授社会学、历史学和发展学的课程。因此,这本书聚焦于社会文化因素—并着力展现为人父母的社会方面。虽说这本书涉及医学、遗传学和神经科学,但我们使用的绝大多数例证都属于社会科学,而且定性分析远多于定量分析。当然了,人们一直都在讨论各种研究方式都有什么好处,甚至讨论社会科学到底能有多“科学”,不过定性研究最强大的一项功用便是可以深度探寻社会学上所说的每个个体的“亲身经验”(livedexperiences),并将其置于社会、文化和政治的语境之中。这并不是说遗传学不重要,也不是说我们只信后天(nurture)而罔顾先天(nature)。正因如此,我们才引入神经科学和遗传学的讨论,为的就是展示这种先天与后天因素之间的互动(或者沿用大多数讨论的构架,称之为遗传与环境因素的互动)。如果说人们对遗传学偶有怀疑,那往往是因为它被过度阐释为一种万能的解答,而忽略了更广义上的背景条件。比方说:罗伯特?普洛明(RobertPlomin)及其同事做了一系列遗传行为学实验,观察被领养的孩子会发展出生父母的特质还是养父母的特质。3他们发现,如果生父母罹患过精神分裂症,那么哪怕其养父母未患此类疾病,被领养者也明显更容易患上此类疾病。这样一个结果有力地证明了精神分裂症具有遗传学基础。但这也不是问题答案的全貌(研究者也承认过了)。做被领养儿童的实验很难剥离一个变量:大量的其他经历,比如被领养前的经历,孩子或者他们父母的健康状况以及领养者家庭的孩子数量,这些都会影响孩子患上精神分裂症的概率。而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生理层面上有精神分裂症倾向的孩子,在特定的成长环境中会更容易表现出精神障碍,这就意味着,想要理清各种因素的缠结关系并不总是易事。推而广之,这类研究都强调应该将儿童及其经历放在研究的中心,而不要指望找到一把医学或生物学的钥匙就能解开儿童成长过程里的所有谜团。
所以,本书将聚焦于两大领域:一是广义上关于“教养方式”(parenting)的各类概念理论,以及这些理论对个人和相关机构的影响;二是作为个体的孩子和父母是如何体验家庭、社团与教育生活的。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