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觉心理学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25.81
3.8折
¥
68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罗俊龙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ISBN9787552027099
出版时间2019-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30612628
上书时间2024-05-2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罗俊龙,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推理与创新思维,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项目、上海师范大学校级项目以及中小学校的横向研究课题。在SSCI/SCI收录期刊和心理学报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研究成果获上海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以及全国第六届朱智贤心理学奖。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冲动的直觉
第一节 斗争中的大脑: 冲动系统与反思系统
第二节 受冲动驱使的直觉
第三节 可控的直觉——心流体验
第二章 直觉的产生
第一节 先天直觉
第二节 后天直觉
第三章 如何构建直觉
第一节 推理决策中的直觉
第二节 逻辑性直觉
第三节 分析向直觉转化
第四节 分析与直觉的合作
第四章 直觉型人格
第一节 直觉型人格
第二节 直觉型人格的特点
第三节 直觉型人格的积极发展及影响因素
第五章 创造性中的直觉
第一节 创造性与直觉
第二节 创造性思维过程中直觉作用的机制
第三节 运用直觉提高创造性
第六章 学习与艺术创作中的直觉
第一节 学习中的直觉
第二节 艺术创作中的直觉
第七章 正视直觉的利与弊
第一节 直觉的优势
第二节 正视直觉的陷阱
第八章 直觉的应用
第一节 直觉在商业中的应用
第二节 直觉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第三节 直觉在身心治疗中的应用
第四节 直觉在军事决策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直觉一直是人类思维中较为神秘的部分,它快速、不可觉察,又令人困惑。在你不在意的时候,直觉悄然而至,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当你想捕捉它的时候,它又会消失得无影无踪。直到今天,我们还不知道直觉是如何形成、如何发挥作用的。本书探讨了直觉的产生机制、直觉对人格的影响、直觉的利与弊、直觉应用的规律和成效等诸多领域,帮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直觉。
精彩内容
关于直觉的产生,一部分学者认为,与过往的经验相关(Cosmides&Tooby,1994),与分析加工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处理过程,基于直觉的决策从直接知识或经验中得出,无需思考,也无需经过分析加工的训练(Epstein,2010)。例如,经验丰富的警察能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一眼识别出罪犯。有时,直觉的产生基于更为久远的“经验”———本能。在人类文明的初期,先辈所积累下来的经验至今仍影响着人们的决策。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直觉是一种“有限的理性”,直觉在不断重复的缜密思考中产生(Simon,1979)。也就是说,基于直觉的任务处理和基于分析的任务处理本质上没有不同,当对任务生疏的时候,人们倾向于用分析加工,而熟能生巧后,则倾向于使用直觉加工。这能解释为什么我们在第一次骑自行车时跌跌撞撞,注意力几乎全放在来维持平衡上,以至于没有余力观察路面。而经过反复练习后,骑车再也不是一件需要花费注意力的事情,你甚至能边骑车边欣赏路边的风景,这就是由分析加工产生的直觉加工。有趣的是,这种转换过程看起来是有意识的,但很少有人能够说清其中的规则,比如我们究竟是如何在骑车时维持平衡的。在本章中,我们也会从这两方面探讨直觉:基于经验,甚至基于基因的直觉,和基于大量的后天训练,熟练化而产生的直觉。
第一节 先天直觉生命诞生之初并不是一块空白的画布,海豚出生就懂得如何游泳,而蜜蜂也无需学习就会通过舞蹈传递信息,小鸭子会把出生后见到的第一个移动的物体当成自己的妈妈,并紧紧地跟随着它。这些动物与环境的联结形成于它们出生的那一刻,是预先设置在基因中,随着进化而来的生理结构的一部分。同样的机制也存在于人类的婴儿时期,人类刚出生就有强大的求生意愿与基本的情绪反应,我们与母亲存在天然的情感联系,甚至会通过哭声表达自己的需要。这些本能反应是人类最初的直觉表现,不仅影响婴儿时期的生存与成长,也为人类成年后的人格与行为埋下了伏笔。
一、本能论———精神分析观点自达尔文开创了自然选择理论和性选择理论后,“生存”和“繁衍”便成为了人类科学的两大研究主题。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深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在《物种起源》问世的几十年后,提出了人格结构理论与本能理论。在其早期的精神分析理论中认为,人有两类本能:第一类是生存本能,包含对食物、空气、水的需求,对应于维持个体生存的需要;第二类是性本能,对应于种族繁衍的需要。弗洛伊德认为,本能推动着人类,尤其是在婴儿时期的行为方式,其最终目的在于消除人体内部的紧张状态(AbelHirsch,2010)。人不仅具有先天的本能和反射技能,机体在紧张状态下所产生的意向也是与生俱来的。这就意味着婴儿并不是在饥饿之后得到食物才形成食物的意象,食物的概念很可能在出生之前就因为数代的经验而继承下来,这一系列意象组成了人格中的“本我”。本我是最原始的“心理现实”(psychicreality),是在个体从外部世界获得经验之前就存在的内部世界,是人格的基础。因此,它也始终保持着幼儿时期的特点,易于冲动,非理性,永远希望立即得到满足,遵循着快乐原则。婴幼儿时期是本我最突出的时期,因此婴儿的行为原则就是躲避痛苦,满足本能冲动的欲望。
(一)本能行为哭泣是婴儿与养育者最初的沟通方式,这种早期沟通方式是婴儿的本能行为。哭泣能够促进父母的保护和养育活动,以提高婴儿的生存率。具体而言,生命早期的哭泣,被认为是反射性的行为,通常出现在婴儿感受到痛苦、饥饿或与养育者分离的时候,其最终目的是保证婴儿与抚养者之间的紧密联系,从而作为自体生存的保障。值得一提的是,不仅婴儿的啼哭是一种本能行为,他们的啼哭声也能激发成年人的“养育本能”。心理学家发现,相比于其他哭声,成年人能够非常快速地识别与评估婴儿的哭声,表现为大脑皮层中掌管声音、情绪和运动的区域有显著的激活。类似的脑区激活还出现在成年人看到婴儿面孔的时候(Youngetal.,2016)。
除了哭泣之外,刚出生的婴儿还有本能反应,例如打喷嚏、咳嗽、打哈欠、抓握反射。以抓握反射为例,它是婴儿的一种原始的生存本能,当放置一根手指或是其他物体在婴儿的手中时,婴儿的第一反应便是试图抓紧它,除了手掌外,婴儿的脚也会呈现抓握姿态。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婴儿之所以会有抓握反射,是由于人类的祖先有足够长的体毛,在行动时,婴儿能够抓紧父母身上的毛发。这样,父母就不需要用手搂抱婴儿,便于采集食物以及危急情况时能敏捷逃脱。吮吸是婴儿的另一种本能行为。在弗洛伊德提出的性心理发展阶段中,婴儿的吮吸行为不仅是满足食物摄取的生存本能,也是性需求的体现。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是人心理活动的内在动力,其背后的本能冲动被称为“力比多”(libido)。力比多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躯体的紧张,婴儿通过各种行为,释放这种紧张。在婴儿时期,力比多主要集中在口唇,因此这个阶段被称为口唇期,婴儿通过吮吸、吞咽、撕咬等口唇行为获得满足。如果婴儿在口唇期没有得到恰当的对待,例如母亲通过给予食物或拒绝给予食物来控制婴儿的行为,在经受过类似威胁后产生的焦虑,会导致成年后的过分依赖他人,或拒绝依赖他人的极端倾向(Garcia,1995)。(二)毁灭本能———死本能在弗洛伊德本能理论的后期,他将上述介绍的生存本能和性本能统一为生本能,又补充了与之相对的另一种本能———死本能。弗洛伊德曾引用叔本华的名言“所有生命的目标就是死亡”,他对于死亡的理解,就是回到生命开始之前,没有紧张,最放松的状态。从这个角度而言,生本能和死本能的终极目标并非是完全对立的。梅兰尼·克莱因是少数继承并发展弗洛伊德死亡本能的精神分析学家。在克莱因所创立的客体关系理论中,婴儿天生就具有死本能,死本能的运作是婴儿焦虑的来源。
生本能和死本能使婴儿对外部客体(主要是指母亲或母亲的乳房)投射了不同的潜意识幻想。如果母亲的乳房满足了婴儿的需要,那么生本能被投射到乳房上,母亲的乳房成了好客体;相反,如果母亲的乳房不能满足婴儿的需要,死本能被投射到乳房上,母亲的乳房就成了坏客体。原本的外部客体受到了生本能和死本能的投射,形成了内在客体,也就是自我。自我也被分裂成了“好的自我”或“坏的自我”,婴儿害怕被“坏的自我”毁灭,所以产生了迫害性焦虑。因为婴儿对母亲及乳房的认识是分离的,要么将母亲过度理想化为完美的存在,要么全盘地否认母亲,将其视为需要被消灭的对象。婴儿意识到自己对于母亲有强烈的依赖,但是母亲并不能总是满足婴儿的愿望,生本能和死本能同时投射向了母亲,婴儿害怕自己会毁灭母亲,从而失去她,于是就陷入了焦虑性抑郁。但此时,两种本能所投射的客体已经不再被完全的割裂,而被看作一个整体客体。此后,因为投射和产生的知觉歪曲也逐步减少,婴儿逐渐通过修复机制抵御焦虑。因此,克莱因认为,死本能所引发的焦虑是婴儿发展的动力,也是婴儿心理逐渐健全的必要刺激,但如果焦虑过度,往后就会出现偏执或抑郁等心理疾病(王国芳,吕英军,2010)。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