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子语录/齐鲁圣贤语录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孔子语录/齐鲁圣贤语录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3.29 1.5折 22 全新

库存5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马新//校潇|总主编:马新

出版社山东大学

ISBN9787560755212

出版时间2016-03

装帧其他

开本32开

定价22元

货号3624421

上书时间2024-05-26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马新,女,1959年生,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导,发表过《论两汉乡村中的宗族》等论文50余篇,主持多项国家、省部级课题。

目录
修身篇
齐家篇
治国篇
仁义篇
礼乐篇
忠信篇
君子篇
好学篇
诲人篇
大道篇

内容摘要
 由马新、校潇编著的《孔子语录/齐鲁圣贤语录》为“齐鲁圣贤语录”系列丛书之一种,精选《论语》、《荀子》、《礼记》、《孔子家语》等书中收录的影响较大的孔子的名句,分门别类,加以注释、解析,从修身、治学等方面阐释了儒家文化的要义,文字简明扼要,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

精彩内容
 学而时习之①,不亦说乎②?有朋③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④,不亦君子⑤乎?
(《论语·学而》)<注释>①学而时习之:学习之后再时常温习、实践。时,时时、时常。习,温习、练习或实践。
②不亦说(yue)乎:不也很愉快吗?不亦……乎,即“不也……吗?”说,同“悦”,高兴、愉快。
③朋:朋友,同门为朋,也指志同道合者。
④人不知而不愠(yun):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知,了解、理解。愠,怨恨、恼怒。
⑤君子:古代的君子有时指贵族及做官的人,有时指道德高尚、品行兼优的人,此处“君子”指后者。
<译文>学习之后再时常温习、实践,不也很愉快吗?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令人高兴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
不怨恨,不也很有君子风度吗?
弟子①入则孝,出则弟②,谨而信,泛爱众③,而亲仁④。行有余力⑤,则以学文⑥。
(《论语·学而》)<注释>①弟子:一般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年纪幼小的人,二是指学生。此处为第一层意思。
②弟(ti):通“悌”,敬爱兄长。
③泛爱众:博爱大众。泛,广泛。
④而亲仁:同时亲近有仁德的人。而,连词,表示并列,同时。仁,这里指有“仁德”的人。
⑤行有余力:这样实行了,还有富余的精力。
⑥学文:指学习《诗》《书》《礼》《乐》及典章制度等方面的知识。
<译文>后生少年,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要顺从师长,言行谨慎而诚实,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这些都做到了,还有富余的精力,就用来学习文化知识。
不患①人之不己知②,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注释>①患:忧虑、担心。
②不己知:是“不知己”的倒装。
<译文>不要担忧别人不了解自己,应担忧自己不了解别人。
吾十有五①而志于学,三十而立②,四十而不惑③,五十而知天命④,六十而耳顺⑤,七十而从心所
欲⑥,不逾矩⑦。
(《论语·为政》)<注释>①十有五:即“十五”。有,即“又”。
②立:立身、自立,指能独立地处世立身。
③惑:迷惑、疑惑。
④天命:上天的意志,又指人们的命运。
⑤耳顺:指能听出他人言语中的是非,能容得下各种毁誉,即有主见。后以“耳顺”为六十岁的代称。
⑥从心所欲:即随心所欲,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⑦不逾(yu)矩:不超越礼法规矩。逾,超越、超出。矩,规矩、规则、法度。
<译文>我十五岁便立志于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地处世立身,四十岁能明达人情世故而不再迷惑,五十岁能悟
透命运而顺应天道,六十岁能明辨是非而容逆耳之言
,七十岁能随心所欲,但又不超越礼法规矩。
视其所以①,观其所由②,察其所安③。人焉④度⑤哉?人焉度哉?
(《论语·为政》)<注释>①以:原因、根据。这里指言行的动机。
②由:经由的道路。此处指做事的方法或手段。
③安:满足、安心。此指满足、安心于什么。
④焉:如何、怎么。
⑤廋(sou):隐藏、隐瞒。
<译文>了解一个人,要看他言行的动机,观察他做事的方法和手段,了解他安于怎样的状态。一个人的品行,怎么能隐藏得住呢?有谁能隐藏得了呢?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①得之,不处②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③,不去也。
(《论语·里仁》)<注释>①道:道义、正当。
②处:接受。
③得之:此指得以摆脱贫贱。
<译文>富贵人人心向往之,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来的,我们不接受。贫贱是人人所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摆脱它,我们也不摆脱。
放①于利而行,多怨。
(《论语·里仁》)<注释>①放(fang):通“仿”,效法,引申为追求。
<译文>为追求私利而行,必会招致许多怨恨。
P3-7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