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问的味道(与燕园大脑面对面)
  • 学问的味道(与燕园大脑面对面)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学问的味道(与燕园大脑面对面)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1.64 3.7折 5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魏梦佳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社

ISBN9787559640451

出版时间2020-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8元

货号30846592

上书时间2024-05-26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李斌:高级记者,获2010年“新华社十佳记者”、“全国抗震救灾模范”、“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北京市西城区“百名英才”等荣誉称号。专著有《二探北极》,合著作品有《你还是你吗?——人类基因组报告》《2004科技中国》,主编《领跑力:企业、城市和国家的引领之道》《极度调查:告诉你一个“立体中国”》《北京秘密:你不知道的“全域文化”之城》等。
魏梦佳:新华社记者,从业15年,先后在新华社湖北分社、非洲总分社、北京分社工作;曾参与全国两会、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非合作论坛、2019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重大战役性报道;在高等教育报道领域耕耘多年,多篇作品推动教育领域实际工作。
刘苗苗:新华社记者,从业7年,先后担纲《瞭望》新闻周刊文化和教育领域深度报道,发表百余篇作品。多篇作品被评为“新华社社级好稿”,荣获、国家文物局的年度好新闻奖。

目录
推荐序一
学问是颗“多味果” 储朝晖 / 01
推荐序二
未名何美 潘燕 / 05

前言
其味无穷,其乐也无穷——学问的“味道” 李斌 / 001

北大是常为新的,是勇往直前的
—与北京大学原校长林建华面对面 / 1

踏踏实实做学问
—与王选夫人陈堃銶教授面对面 / 29

人类要有坚守,文化更需要坚守
—与北京大学哲学系资深教授楼宇烈面对面 / 53

把做学问看作自己的生命所在
—与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著名美学家叶朗面对面 / 89

大时代必须兼容并包,这个大时代还没走完
—与北京大学燕京学堂院长袁明教授面对面 / 113

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实验场
—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面对面 / 143

每一代人都在创造每一代的奇迹
— 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院长陈春花面对面 / 177

担当不仅是纯粹的意愿,还是一种能力
—与北京大学法语系主任、翻译家董强面对面 / 207

后记
灵魂不朽 生命永恒 李斌 / 243

内容摘要
北大,这所从清末走来经历了120年风风雨雨的中国最高学府之一,蕴藏着极为深厚的历史和无数的智慧密码。
本书以深度访谈的形式,带领读者走进北大,走进燕园,与八位北大知名的教授、学者一起面对面,共同进行一次深入的交流。
从他们的侃侃而谈之中,可得知当今中国的教育形式,各学科的前沿知识以及他们各自的生命体悟。他们的人生际遇各不相同,他们的治学方法各有精妙之处,从他们的身上,我们能体味到学问的“味道”,能感受到他们对学子、对教育、对国家的责任和担当。

精彩内容
教育要着眼未来记者:大学的使命就是培养人。北大提出“培养引领未来的人”,也就是说从北大毕业的学生能够引领未来?他们还没毕业,他们能看到那个未来吗?像我们在大学刚毕业的时候,都还是浑浑噩噩的。
林建华:现在的大学毕业生有的可能也是浑浑噩噩的。但我们不要把学校的培养目标与学生毕业后真正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混为一谈。
实际上,我们常说大学是培养人的,其实大学能够起的作用是造就人,也就是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好的基础。我们说要“培养引领未来的人”,实际上是说我们的教育要着眼未来。面对未来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我们的教育应当更加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创新精神、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等,使他们能够为迎接未来挑战做好准备。
过去的教育模式,叫静态教育记者:是不是因为北大确实有这种底气,有这种历史渊源,才敢于提出这样的目标?
林建华:不是。实际上,任何一个学校都应该有这样的想法,任何一个学校都要面向未来。
大学实际上是通往未来的一座桥梁。老师跟学生的对话、学习基础知识与面对实际问题等教学活动,都是过去—现在—未来之间的对话,是有体会和有经验的人与“未来人”之间的对话。教育不是为了今天,是为了明天,是要让学生为明天做好准备,这也是“培养引领未来的人”对学校、老师和我们的教学计划提出的要求。
在20世纪50年代,我们的教育主要基于苏联模式,把专业划分得很细,这是与计划经济体制和工业化进程相适应的。那时我们需要的是适合确定岗位的专业人才,毕业以后,国家会把你放到与专业对口的岗位上。你如果被指派到了别的岗位,你的很多专业知识就用不上了,这在当时称为专业不对口。然而,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这样的专业教育模式是不适应社会需求的。我们可以把过去的这种教育模式,称为静态教育模式。“静态”是什么意思?就是过度注重知识传授,注重专业体系的完整性。这种教育模式在社会变化比较缓慢时,还能够勉强适应社会需要。但在社会快速变化的今天,我们的教育应当把重点放在提高学生 的自主学习能力、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上,这些才是更基本的、更能适 应未来的教育。
当时知识传播、知识创造的方式跟今天不一样记者:第一次听说“静态教育”这个理念。
林建华:除了计划经济时代讲究专业对口,静态教育还有一个前提,就是说当时的知识传播、知识创造的方式跟今天不一样。
我们上学的时候,你要想了解学术发展动态,都得到北京来,到北大或者国家图书馆去查文献。因为当时资料最齐全的就这几个图书馆,在外地或偏远的地方,很多知识和资料是找不到的。还有很多知识在老师的脑子里,学生想得到这些知识,就要上好的学校,要有好的老师。对于知识,那时的学校是有垄断地位的。我记得,我们77级学生入校的时候,很多课程都没有教科书,当时很多任课老师都是自己刻钢板来进行教学。当时教有机化学的张榜院士,刻钢板很有功底,字写得好,表达也简洁清晰,每天给我们发三张讲义。当时的知识传递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的。那时候,知识相对来说是稳定的、静态的,传递的方式或者教育的方式是以知识传授为主的。
面向未来的教育,将是一种动态的教育记者:现在呢?
林建华:今天的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按道理来说,如果只是想了解知识,都不用到学校里来了,在网上几乎可以得到任何知识,所以未来大学的教育要发生变化。将来的教育,或者现在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应当是面向未来的教育,培养面向未来的人,一定要充分考虑社会变化和知识的快速更新,我们的教育也应当是动态的。
动态的教育就是说:首先,我们要把教育、学习作为老师跟学生共同创造的旅程,要在实践中和创造中学习;其次,我们应当创造更加灵活、更加多样化的培养方案。我们有历史专业、外语专业,如果把它们结合起来,就是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专业。例如,学生要学欧洲历史,那么就可以选拉丁语或古希腊语专业,再把语言和历史很好地结合起来,在学习语言和历史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欧洲文明的起源。我们有很多这样的教育项目,如把考古和化学结合在一起建立文物保护专业,化学系的学生选修考古系一定数量的课,把科学技术与历史结合,就能更好地从事文物保护工作。
还有由元培学院、政府管理学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和哲学系联合设立PPE(Philosophy,PoliticsandEconomics)专业,也就是哲学、政治学、经济学这样综合性的专业,现在已成为很热门的本科专业之一,这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很有利的。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