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哈米什 米尔恩(Hamish Milne), 钢琴家、伦敦皇家音乐学院的研究员,通过公众音乐会、广播和唱片而闻名。在索尔兹伯里的华兹华斯主教学校学习,然后在伦敦的皇家音乐学院任教。在20世纪70年代,米尔恩是位对梅德纳的钢琴音乐进行全面调查的钢琴家。于2020年2月12日去世,享年80岁。
目录
第一章 筚路蓝缕
第二章 求学生涯
第三章 民族音乐的守护者
第四章 曲高和寡知音少
第五章 风云突变
第六章 明枪暗箭
第七章 蜚声国际
第八章 登峰造极
第九章 纷乱与扰攘
第十章 客死他乡
第十一章 尾声
作品一览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作为现代音乐史上的一位巨匠,巴托克在音乐创作、民歌研究和演奏三个领域内,都给人类留下了丰厚的遗产。他以高超的技巧将民音音乐和西方作曲手法融为一体,并辅以别具一格的和声、对位、配器、主题发展和变奏方法,推进了20世纪的音乐实践,并为东欧音乐在20世纪争得一席之地,发扬光大了东欧19世纪音乐传统。此书是不可多得的一本记录巴托克生平事迹及音乐创作的传记图书,图文并茂,资料翔实,收藏了丰富的人物照片、手稿等。
精彩内容
巴托克作为钢琴演奏家的职业生涯展现出一个很好的开端。即使是在筹备《科苏特交响诗》期间,他也得不时地停下手头的工作,去完成钢琴演奏的任务。此外,他的名声在奥匈之外也广为人知,部分原因是多赫南伊的热情推荐。巴托克从布达佩斯音乐学院毕业后,即获得了李斯特奖学金,这使得他能够在柏林待上好几个月。而且他在当地的名声已经足以吸引至少两位伟
大的钢琴家—布索尼
(Busoni)和戈多夫斯基(Godowsky)—亲临现场听他的独奏会。他在曼彻斯特的表现也为他赢得第二年在伦敦的演出机会。
尽管如此,毫无疑问,他不会被自己的成功吸引到旅行演奏艺术家那相对狭隘的领域中去。他强烈地感到有必要隐居一段时日,这不仅是为了在自己的创作上有所作为,更是要
通过对哲学和道德问题的思考来获得人生的目标。
因此,1904年春天,他隐居于格利斯平原
(Gerlicepuszta),在那里待了6个月,只在8月份短暂离开,去拜罗伊特音乐节(BayreuthFestival)朝圣(所有瓦格纳乐迷都认为此朝圣不容推卸)。
在那里,他又遇到了汉斯·里希特,他对巴托克最新创作的一首钢琴和管弦乐队的谐谑曲非常着迷。它算是一首施特劳斯式的“庞然大物”,完全可称得上纯熟完备的协奏曲。但巴托克在那个夏天创作的最有趣的作品是《第一狂想曲》(RhapsodyNo.1)。它有几个不同的版本,其中钢琴和管弦乐队的版本是权威的定本。毫不意外,这首曲子有十分明显的李斯特印迹,因为巴托克在创作这部作品的同时,也
在努力准备李斯特的几部重要作品。很明显,他对这部作品很满意,因为他用这部作品,连同《钢琴五重奏》一道,参加了1905年夏天在巴黎举行的鲁宾斯坦竞赛(巴托克以作曲家和钢琴家的双重身份参加)。这次巴黎之行注定是一次艰苦的经历,但它对巴托克的人生观和性格的影响也许并不完全是消极的。
在巴托克看来,这场比赛是一场耻辱的惨败。德国钢琴家威廉·贝克豪斯(WilhelmBackhaus)赢得了钢琴演奏的冠军,巴托克承认贝克豪斯是一个值
得尊敬的对手,但他并不承认贝克豪斯一定比自己弹得好。
巴托克认为,“你更喜欢谁的表演,完全是一个审美问题”。
然而,正是在作曲的比赛中,巴托克尝到了失败的真正痛苦。向公众公布的事实是这样的,评审团决定不颁发任何现金奖项,而只是向两位作曲家—意大利的阿蒂利奥·布鲁诺利(AttilioBrugnoli)与巴托克颁发奖状。布鲁诺利获得第一名,巴托克第二。让巴托克失望进而愤怒的原因有两个:首先,比赛的组织方安排协调能力不强;其次,评委会成员拉约什·迪特尔(LajosDietl,当时在维也纳教书,是巴托克的老朋友)向他透露了一些内幕消息。
到达巴黎伊始,巴托克就被告知《第一狂想曲》的管弦乐部分有错误。巴托克很快纠正了错误,却被告知管弦乐队要想在规定的时间内排练这首乐曲太困难了。然而,主办方没有预见到这位年轻作曲家的坚韧。面对巴托克的顽固和坚持,他们只好作出让步,承认“这首曲子最
后演奏得还算不错”。
巴托克的《钢琴五重奏》也并不那么成功,他被“直截了当”地告知,这首曲子赶不及排练妥当。此前,组织方坚持要求巴托克另外抄写一份乐谱,以便在演出时评审团能够跟进。因此,他迫不得已用他的小提琴奏鸣曲代替(幸好他随身携带着这首奏鸣曲的乐谱)。经过一番焦急的寻找,巴托克幸运地找到了一位优秀的俄国青年小提琴家列夫·柴特林(LevZeitlin)和他一起演奏。
P47-51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