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液细胞学图谱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体液细胞学图谱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66.74 5.7折 118 全新

库存7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段爱军吴茅

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71007904

出版时间2021-0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118元

货号31115631

上书时间2024-05-25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段爱军,河南省医学检验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专科学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卫生厅经济协会医学检验专业(届)委员会特聘专家。荣获河南医学科技奖三等奖一项。经常在公众号发布经典图,拥有众多粉丝。

吴茅,浙江省人民医院检验中心细胞学实验室主任,主任技师,浙江省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委员,获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创新三等奖一项、二等奖三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



目录
第一章浆膜腔积液细胞图谱
浆膜腔包括胸膜腔、腹膜腔、心包腔和鞘膜腔 4 个部分,胸膜腔由被覆在胸壁内表面及纵隔侧面的壁胸膜和覆盖于左、右肺等脏器表面的脏胸膜组成;腹膜腔由衬覆于腹壁、盆腔内表面的壁腹膜和覆盖在脏器表面的脏腹膜组成;心包腔由衬覆于纤维性心包内面的壁层和衬于心肌层表面的脏层组成。浆膜腔膜由单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外层为结缔组织,通过间皮孔与毛细淋巴管相连,不同部位的间皮细胞可存在一定的形态差异,但大小基本一致,规则的细胞核、着色均匀且丰富的细胞质仍是间皮细胞区别于其他细胞的主要特征。引起浆膜腔积液增多的疾病较多,由于单层细胞的膜较薄,极易受炎症因子、药物、消化液、结核菌素等有害因素的影响,易受肿瘤细胞及炎症细胞的浸润,赋予了浆膜腔积液细胞学检验丰富的内涵。
浆膜腔积液检验包括常规检验、生化检验、细胞形态学检查及其他特殊检验,其中细胞形态学对疾病的诊断、预后及疗效评价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及时、准确的细胞形态学图文报告可为临床提供有效的诊疗依据。本章节图未标注染色方法者均为瑞—吉染色,放大倍数为 1000 倍。
第一节非恶性细胞
一、红细胞
1.形态特点:红细胞(erythrocyte)在浆膜腔积液中可出现 3 种形态:新鲜红细胞、陈旧红细胞及破碎红细胞,新鲜红细胞形态类同外周血红细胞形态,呈双凹圆盘形,中央较薄,染色淡,边缘较厚且染色深。陈旧红细胞着色偏深,为棕红色,有棘形红细胞、皱缩形、影细胞等多种形态改变。破碎红细胞由于细胞溶解破损,多呈裂片状或小球状,易被巨噬细胞吞噬。
2.临床意义:出现大量新鲜红细胞提示内脏器官或浆膜急性出血,少量新鲜红细胞也可见于穿刺损伤性出血;陈旧红细胞说明出血时间较长;红细胞碎片可被巨噬细胞或中性粒细胞吞噬。(图 1-1~图 1-4)
二、中性粒细胞
1.形态特点: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ic granulocyte)胞体圆形或不规则形, 胞质染粉红色或淡红色,有时可见吞噬的红细胞碎片和细菌,胞核杆状或分叶
002状。中性粒细胞可以出现不同程度的细胞凋亡,如核肿胀、核固缩或凋亡成多个小球状,核溶解等,胞质内可出现空泡变性。
2.临床意义:中性粒细胞具有趋向能力和较强的吞噬活性,能吞噬细菌、坏死组织碎片及抗原抗体复合物等,是机体重要的防御细胞。若积液中出现大量中性粒细胞,提示急性感染或某些致炎因子渗出,可引起化脓性休克,病情危重, 需及时和临床沟通,并进行处理。(图 1-5~图 1-10)
三、嗜酸性粒细胞
1.形态特点: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ic granulocyte)胞体圆形或不规则, 胞质内布满粗大、大小一致、分布均匀的橘红色或砖红色嗜酸性颗粒,部分颗粒因细胞破碎而溢出胞外。
2.临床意义:嗜酸性颗粒中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多次穿刺损伤导致的气胸、血胸,也可见于肿瘤、结核、寄生虫感染等。(图1-11~图 1-18)

内容摘要
第一章浆膜腔积液细胞图谱浆膜腔包括胸膜腔、腹膜腔、心包腔和鞘膜腔4个部分,胸膜腔由被覆在胸壁内表面及纵隔侧面的壁胸膜和覆盖于左、右肺等脏器表面的脏胸膜组成;腹膜腔由衬覆于腹壁、盆腔内表面的壁腹膜和覆盖在脏器表面的脏腹膜组成;心包腔由衬覆于纤维性心包内面的壁层和衬于心肌层表面的脏层组成。浆膜腔膜由单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外层为结缔组织,通过间皮孔与毛细淋巴管相连,不同部位的间皮细胞可存在一定的形态差异,但大小基本一致,规则的细胞核、着色均匀且丰富的细胞质仍是间皮细胞区别于其他细胞的主要特征。引起浆膜腔积液增多的疾病较多,由于单层细胞的膜较薄,极易受炎症因子、药物、消化液、结核菌素等有害因素的影响,易受肿瘤细胞及炎症细胞的浸润,赋予了浆膜腔积液细胞学检验丰富的内涵。
浆膜腔积液检验包括常规检验、生化检验、细胞形态学检查及其他特殊检验,其中细胞形态学对疾病的诊断、预后及疗效评价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及时、准确的细胞形态学图文报告可为临床提供有效的诊疗依据。本章节图未标注染色方法者均为瑞—吉染色,放大倍数为1000倍。
第一节非恶性细胞一、红细胞1.形态特点:红细胞(erythrocyte)在浆膜腔积液中可出现3种形态:新鲜红细胞、陈旧红细胞及破碎红细胞,新鲜红细胞形态类同外周血红细胞形态,呈双凹圆盘形,中央较薄,染色淡,边缘较厚且染色深。陈旧红细胞着色偏深,为棕红色,有棘形红细胞、皱缩形、影细胞等多种形态改变。破碎红细胞由于细胞溶解破损,多呈裂片状或小球状,易被巨噬细胞吞噬。
2.临床意义:出现大量新鲜红细胞提示内脏器官或浆膜急性出血,少量新鲜红细胞也可见于穿刺损伤性出血;陈旧红细胞说明出血时间较长;红细胞碎片可被巨噬细胞或中性粒细胞吞噬。(图1-1~图1-4)二、中性粒细胞1.形态特点: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icgranulocyte)胞体圆形或不规则形,胞质染粉红色或淡红色,有时可见吞噬的红细胞碎片和细菌,胞核杆状或分叶002状。中性粒细胞可以出现不同程度的细胞凋亡,如核肿胀、核固缩或凋亡成多个小球状,核溶解等,胞质内可出现空泡变性。
2.临床意义:中性粒细胞具有趋向能力和较强的吞噬活性,能吞噬细菌、坏死组织碎片及抗原抗体复合物等,是机体重要的防御细胞。若积液中出现大量中性粒细胞,提示急性感染或某些致炎因子渗出,可引起化脓性休克,病情危重,需及时和临床沟通,并进行处理。(图1-5~图1-10)三、嗜酸性粒细胞1.形态特点: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icgranulocyte)胞体圆形或不规则,胞质内布满粗大、大小一致、分布均匀的橘红色或砖红色嗜酸性颗粒,部分颗粒因细胞破碎而溢出胞外。
2.临床意义:嗜酸性颗粒中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多次穿刺损伤导致的气胸、血胸,也可见于肿瘤、结核、寄生虫感染等。(图1-11~图1-18)

主编推荐
★国内体液细胞学检验技术非常不错专家上海长海医院周道银教授为本书的主审,龚道元教授、张时民教授倾情推荐并为本书作序。
★主编从事检验学四十余年,在国内体液常规细胞学检查领域做了大量工作和突出贡献,近年来致力于互联网信息化交流和举办细胞形态学质量控制及信息化教学推广培训班、脑脊液细胞学及体液形态培训班等多种教学形式的知识普及和推广应用。
★本书从4万多幅图片中精选出1500余幅精美图片,涵盖不同类别的体液细胞、炎症细胞、各种肿瘤细胞等,图文并茂,便于学习理解,可作为广大临床检验人员及医学生的实用参考书。

精彩内容
第一章浆膜腔积液细胞图谱浆膜腔包括胸膜腔、腹膜腔、心包腔和鞘膜腔4个部分,胸膜腔由被覆在胸壁内表面及纵隔侧面的壁胸膜和覆盖于左、右肺等脏器表面的脏胸膜组成;腹膜腔由衬覆于腹壁、盆腔内表面的壁腹膜和覆盖在脏器表面的脏腹膜组成;心包腔由衬覆于纤维性心包内面的壁层和衬于心肌层表面的脏层组成。浆膜腔膜由单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外层为结缔组织,通过间皮孔与毛细淋巴管相连,不同部位的间皮细胞可存在一定的形态差异,但大小基本一致,规则的细胞核、着色均匀且丰富的细胞质仍是间皮细胞区别于其他细胞的主要特征。引起浆膜腔积液增多的疾病较多,由于单层细胞的膜较薄,极易受炎症因子、药物、消化液、结核菌素等有害因素的影响,易受肿瘤细胞及炎症细胞的浸润,赋予了浆膜腔积液细胞学检验丰富的内涵。
浆膜腔积液检验包括常规检验、生化检验、细胞形态学检查及其他特殊检验,其中细胞形态学对疾病的诊断、预后及疗效评价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及时、准确的细胞形态学图文报告可为临床提供有效的诊疗依据。本章节图未标注染色方法者均为瑞—吉染色,放大倍数为1000倍。
第一节非恶性细胞一、红细胞1.形态特点:红细胞(erythrocyte)在浆膜腔积液中可出现3种形态:新鲜红细胞、陈旧红细胞及破碎红细胞,新鲜红细胞形态类同外周血红细胞形态,呈双凹圆盘形,中央较薄,染色淡,边缘较厚且染色深。陈旧红细胞着色偏深,为棕红色,有棘形红细胞、皱缩形、影细胞等多种形态改变。破碎红细胞由于细胞溶解破损,多呈裂片状或小球状,易被巨噬细胞吞噬。
2.临床意义:出现大量新鲜红细胞提示内脏器官或浆膜急性出血,少量新鲜红细胞也可见于穿刺损伤性出血;陈旧红细胞说明出血时间较长;红细胞碎片可被巨噬细胞或中性粒细胞吞噬。(图1-1~图1-4)二、中性粒细胞1.形态特点: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icgranulocyte)胞体圆形或不规则形,胞质染粉红色或淡红色,有时可见吞噬的红细胞碎片和细菌,胞核杆状或分叶002状。中性粒细胞可以出现不同程度的细胞凋亡,如核肿胀、核固缩或凋亡成多个小球状,核溶解等,胞质内可出现空泡变性。
2.临床意义:中性粒细胞具有趋向能力和较强的吞噬活性,能吞噬细菌、坏死组织碎片及抗原抗体复合物等,是机体重要的防御细胞。若积液中出现大量中性粒细胞,提示急性感染或某些致炎因子渗出,可引起化脓性休克,病情危重,需及时和临床沟通,并进行处理。(图1-5~图1-10)三、嗜酸性粒细胞1.形态特点: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icgranulocyte)胞体圆形或不规则,胞质内布满粗大、大小一致、分布均匀的橘红色或砖红色嗜酸性颗粒,部分颗粒因细胞破碎而溢出胞外。
2.临床意义:嗜酸性颗粒中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多次穿刺损伤导致的气胸、血胸,也可见于肿瘤、结核、寄生虫感染等。(图1-11~图1-18)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