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与象征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17.88
3.7折
¥
4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罗马尼亚)米尔恰·伊利亚德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ISBN9787544790680
出版时间2022-04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8元
货号31411705
上书时间2024-05-2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米尔恰·伊利亚德(1907—1986)罗马尼亚宗教史学家、哲学家、科幻小说作家,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被认为是现代宗教史学的奠基人之一,所提出的“圣显”理论和“永恒回归”理论影响一直持续至今。代表作有《神圣的存在:比较宗教的范型》《萨满教:古老的入迷术》《瑜伽:不死与自由》等等,几乎涵盖了20世纪所有宗教研究的重要领域。
目录
序 言
前 言
第一章“中心”的象征
第二章印度教中时间和永恒的象征
第三章“束缚之神”与结的象征
第四章贝壳的象征
第五章象征与历史
内容摘要
象征性思维一直与人类共存:它先于语言和话语理性而存在。形象、象征、神话,这些并不是人们精神现象中随性的产物,它们的出现回应了某种精神需求,发挥了特定的作用,即揭示人类存在过程中隐秘的思想方式。因此,对它们的研究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地了解渺小的人类,了解尚未向客观历史条件妥协的人类。
主编推荐
作为现代史学的奠基人之一,伊利亚德在这部作品中展现出了一种人文主义精神:他试图通过对符号的研究来展现出文化的开放性,消除不同文化之间的隔阂。他认为,只有将符号的研究从历史主义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才能在不同的象征中找到它们共同的原型。在本书中,伊利亚德分别列举了“中心”“时间”“绳索”“贝壳”等符号的象征意义,以此来向我们阐述他的这一观点。本书从头至尾都在试图探讨符号和历史的关系,并向我们证明了,尽管历史会不断地赋予符号新的意义,符号本身的深层结构也不会因此而被历史破坏。
精彩内容
【文摘】第二章印度教中时间和永恒的象征
关于时间的印度神话有些印度神话颇为巧合地印证了神话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功能,即“打破”个体和历史性的时间,赋予神秘的伟大时间以现实意义。我们这里以《梵转往世书》(BrahmavaivartaPur?na)中一段很有名的叙述为例,已逝德国印度学家海因里希·齐默尔在《印度艺术与文明中的神话与象征》一书中也对这段叙述进行了引用和评述。这段叙述的功绩在于,将伟大时间作为认知工具和摆脱幻象(摩耶,M?y?)束缚的开端加以介绍。
因陀罗(Indra)在战胜恶龙弗栗多(Vrtra)之后,决定重新翻修、装饰一下王宫。神工匠毗首羯磨(Vi?vakarman)经过一年的时间,终于成功建造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可是因陀罗并不满意,他想把王宫造得更大、更加雄伟,成为举世无双的建筑。毗首羯磨费尽心机、精疲力竭,就在造物神大梵天(Brahma)面前抱怨。大梵天答应帮助他,于是请至高无上的主神之一毗湿奴(Visnu)来调解,大梵天也只是这位主神的一枚棋子罢了。毗湿奴答应让因陀罗不再异想天开。
一天,因陀罗在自己的王宫里接见了一位衣衫褴褛的年轻人。原来他就是毗湿奴,打扮成这样就是为了羞辱天神之主。毗湿奴没有一下子亮出自己的身份,而是称因陀罗为“我的孩子”,并开始告诉他,此时此刻,已经有无数的因陀罗充斥着数不胜数的宇宙。他说:“一个因陀罗的生命和王威持续71个永世轮回(一个轮回包括12000个天年,也就是4320000年);梵的一个昼夜相当于因陀罗的28次存在。但是一个大梵天的存在,用大梵天的日和夜计算的话,只有108年。大梵天一个紧接着一个;一个倒下去,一个又爬起来。所以是数不胜数的。这些大梵天的数量是没有止境的———更不要说因陀罗的数量!……“每一个宇宙都有自己的大梵天和因陀罗,那么怎样估算这些宇宙的数量呢?宇宙在视线最远处之外,在所有可以想象的空间之外,诞生之后又消失,无限地循环。这些宇宙犹如一叶轻舟,在深不见底的净水上漂浮,这片净水形成了毗湿奴的身体。这个身体的每一个毛孔里都升起一个宇宙,到一定程度又爆裂炸开。难道这样你还能自信地以为可以数出这些宇宙的数量?难道你还能计算出所有这些宇宙里的所有神的数量———包括所有现在的宇宙和过去的宇宙?”正当年轻人侃侃而谈的时候,王宫的大殿上出现了一长排的蚂蚁。一大群蚂蚁排成长达两米的长龙,在地板上大摇大摆地爬行。年轻人看到了这群蚂蚁,突然停了下来,而后又一惊一乍地,突然哈哈大笑起来。因陀罗问他:“你笑什么?”年轻人答道:“因陀罗,我看到一群蚂蚁,它们排成长队,大摇大摆地在这里爬。这里的每一只蚂蚁原来都是因陀罗。和你现在是一样的,因为坚守虔诚的美德,它们每一个都曾荣升为天神之王。可现如今,经过一次次的转世,每一个又变成了蚂蚁。现在这群蚂蚁其实原来就是一个个因陀罗……”因陀罗听完如醍醐灌顶,终于明白自己的傲慢和野心都是虚荣心作祟。他叫来了受人尊敬的神工匠毗首羯磨,给予了他丰厚的报酬,并且永久放弃了扩大自己的王宫。
这则神话的用意是显而易见的。不计其数的宇宙在毗湿奴的身体里出现又从他的身体里消失,如此骇人听闻的故事竟然一下子唤醒了因陀罗,或者说,迫使他超越了有限的眼界,超越了被天神之王的“处境”牢牢禁锢的视野。我们甚至还可以加一句:被他的“历史处境”牢牢禁锢的视野;因为因陀罗认为在这个历史时刻,在宇宙空间的宏伟剧作中的某一幕中,自己就是天神中的伟大战神。因陀罗从毗湿奴的口中听到了一则真实的故事:这个故事真真切切地讲述了世界不断地创造又不断地毁灭,永无休止;而与这则故事相比,他自己的故事,与恶龙搏斗过程中无数英勇的事迹似乎都像是“虚构的故事”,也就是说这些事迹缺少超越的意义。真实的故事为他揭示了伟大时间、神性的时间。这才是所有生命体、所有宇宙空间发生的事件真正的源泉。其原因就在于神性的时间可以超越被历史所限制的“处境”,并能撕开由世俗时间,即自身的“历史”所形成的虚幻面纱,因陀罗正是认识到了神性的时间才从傲慢和无知的深渊中脱身出来;用基督徒的话来说,他被“救赎”了。神话所扮演的救赎者的角色不仅体现在因陀罗身上,而且对聆听神话的每一个人而言都有同样的作用。超越世俗时间,寻找神性的伟大时间,等同于揭示终极的现实、完全形而上的现实,只有通过神话和象征符号才能慢慢接近的现实。
这则神话还有后续发展,在之后的章节里我们会再提到。现在我们想进一步明确的是,毗湿奴用一种很生动的方式阐述的这一轮回的、无限的时间概念,其实是泛印度的宇宙轮回概念。宇宙周期性地被创造,周期性地被毁灭,这样的信仰早在《阿闼婆吠陀》中便已经出现,而且是每个古代社会所共有的世界观。
媒体评论
整个宇宙的精神生活,从石器时代的神话制造者和巫师,到现代宇宙的世俗化行为,都是他(伊利亚德)的教区。——《纽约时报书评》相信在阅读过程中读者能感受到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文采与诗意,因为此书的作者首先而且始终是一位作家、一位诗人。——乔治·杜梅吉尔本书描述并分析了那些普遍的、具有影响力的符号,这些符号在许多时代和文化发展的许多层面上统治着东西方的神话思维。——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