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性赋格(19世纪欧洲文学名著启示录修订版)(精)
  • 现代性赋格(19世纪欧洲文学名著启示录修订版)(精)
  • 现代性赋格(19世纪欧洲文学名著启示录修订版)(精)
  • 现代性赋格(19世纪欧洲文学名著启示录修订版)(精)
  • 现代性赋格(19世纪欧洲文学名著启示录修订版)(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代性赋格(19世纪欧洲文学名著启示录修订版)(精)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2.44 4.6折 49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童明

出版社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63496

出版时间2019-05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49元

货号30616051

上书时间2024-05-25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全书按四篇展开,其中的各章可作为独立散文,但能彼此呼应,呈现多声部赋格。力求实现诗性的思辨与思辨的诗性,复现19世纪欧洲现代化的历史语境,重温经典文学作品的启示,以期唤醒与现代体系形成对位张力的人文美学现代性。对于仍在寻找现代意识的中国,欧洲现代化的历史(包括其中的文学史)所能提供的借鉴,不可忽视。

作者简介
童明,[美](笔名,原名刘军)1992年获美国麻省大学英美文学博士学位,现任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英语系教授;曾担任纽约联合国总部译员。撰写的有关英美文学、欧洲文学、文学文化理论的论文散见于美国学术出版社的专著和学术刊物:近作有《美国文学史》(英文)。

目录
再听已是曲中人(修订版序)
启蒙篇
  第一章  启蒙(上):现代计划的轨迹
  第二章  启蒙(下):后现代的思辨
法兰西篇
  第三章  波德莱尔忧郁的理想
  第四章  福楼拜的美学判断
俄罗斯篇
  第五章  欧洲现代化和彼得堡幻想曲
  第六章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地下人
尼采篇
  第七章  尼采式转折(上):悲剧之力
  第八章  尼采式转折(下):实践音乐吧,苏格拉底
参考文献
索引
鸣谢

内容摘要
 本书融文学批评于散文篇章,通过对19世纪欧洲文学的讲读,再现欧洲现代化的历史语境,以期进入对“现代性”的复调式反思。“启蒙篇”以启蒙运动的发生与进化为线索,引出对现代体系和后现代策略的对位声部;“法兰西篇”与“俄罗斯篇”互为对照,呈现发达状态和不发达状态下的社会对现代体系的两种反应;“尼采篇”则是从西方思想史的大格局对现代体系的思辨和应答。

精彩内容
 第一章启蒙(上)现代计划的轨迹1从启蒙说起和现代(modern)相关的还有三个词:modernization(现代化)、modernity(现代性)、
modernism(现代主义,即现代文学和艺术)。“现代化”不言而喻。“现代性”指现代哲学思想,也就是那些与现代化和现代世界相关的价值观。“现代主义”通常又代表“美学/艺术现代性”(aesthetic/anisiticmodemity),它与现代性有一致之处,又时有冲突,存在着张力。
思考现代性很重要,因为没有适当的现代价值,现代化就会失去灵魂,或变成无头怪物,或成了狮身人面的斯芬克斯(Sphinx)。无灵魂的现代化、无头怪物或斯芬克斯出现在现实中,比起神话喻说要可怕许多。
对现代性的思辨一直没有停止,在动态中显现出许多的层面。与其问“什么是现代性?”不如问“现代性有哪些层面?有哪些价值应该坚持?有哪些问题需要警惕?”作历史动态观,现代性不是旷野一支孤笛,而是回荡时空的赋格。赋格(法文和英文fugue,意大利文fuga)是多声部对位音乐结构之一种。在赋格中,最先出现的主题(音乐导句)产生变化,随之出现几个与之对位发展的对题或答题,多个声音相互呼应,相互追逐,复调浑然一体。
我们认为,现代性是多意、多声、复调的,这其实已经是用后现代的方式讨论现代性。后现代理论不是否定现代性,而是使之在对话中继续。后现代思辨的鲜明特征是不事体系,以不事体系来审视体系,产生的是立体的多元景观(借罗兰·巴特的用语,stereographicplurality)。以《现代性赋格》为这本书的标题,意思是:不以单一现代性理论为目的,意在识别各种对体系现代性的对位应答,重现现代性的复调。复调式的理论已经是“元理论”(metatheory)。
从历史的大趋势看,“前现代”在欧洲是以神权为意识形态的君主专制时期,那段时期被史家称为中世纪;现代意识挑战前现代的意识,萌芽于文艺复兴;到了17-18世纪,霍布斯、洛克、休谟、康德等人的著作,以阐释人权和世俗化价值为己任,为现代世界作哲学思想的立法,挑战神权和王权代表的绝对价值,此时现代性之势于焉形成。进入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推波助澜,现代性形成了体系,今人称“体系(化)现代性”(systemizedmodernity)。
对于康德需要多说两句。康德的哲学巩固了启蒙的理性传统,但他又是浪漫哲学的理论家。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他的第三个批判)中谈到美学判断包括了理性之外的人性功能(humanfaculties),这又暗暗抵触着他的理性论述。康德的复杂和矛盾也是康德的复调。同样的道理,现代性不能用理性主义的单一音调来解释。
本书以19世纪欧洲文学为主要话题,展现现代性的各个层面,先从启蒙说起。在历史实践中,启蒙的体系现代性(或简称现代体系)的有些价值被肯定,有些价值则显露出问题和局限。两百多年来,质疑和思考体系现代性的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