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全书
  •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全书
  •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全书
  •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全书
  •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全书
  •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全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全书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1.3 2.5折 45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于雅婷 孙平 主编

出版社江苏科技

ISBN9787553737416

出版时间2016-06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45元

货号31087990

上书时间2024-05-25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于雅婷主任医师、高级药膳食疗师。2008年、 2012年国家举重队奥运会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成员,领导创新的现代化中医食疗技术获“2008~2009年最具投资价值健康管理新技术”“十一五中国健康管理领先品牌”,荣获“科苑人物”“2008~2009年中华健康管理杰出人物”“亚健康事业开拓者”“十一五中国健康管理特别贡献人物”“中华百业功勋人物”“中国创新人物”等称号。
孙平长春市宽城区中医院副主任医师,一直从事中医皮肤科的一线临床工作。师从吉林省名中医杨云平及我国著名皮肤科专家张民夫教授。诊治患者无数,受到了广大患者的好评。多次被评为区级和市级的先进工作者,在国家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多篇。

目录
阅读导航 / 30
上篇:
节气与时辰养生
第一章 春季节气养生
1 立春 助阳气以抗严寒 / 36
立春物语 / 36
立春冬虽尽,要防“倒春寒” / 37
立春养生的药膳食疗方 / 38
立春时令食物排行榜 / 39
2 雨水 春雨如织防湿邪 / 40
雨水物语 (2 月18 日至20 日) / 40
雨水来临时,脾胃养护正当时 / 42
3 惊蛰 春日当时宜养阳 / 44
惊蛰物语 (3 月5 日至7 日)/ 44
惊蛰时节重在护养肝气 / 46
惊蛰时令食物排行榜 / 47
4 春分 阴阳交替防旧病 / 48
春分物语(3 月20 日至22 日) / 48
健身防“三毒”,饮食要清淡 / 50
春分时令食物排行榜 / 51
5 清明 春游踏青防过敏 / 52
清明物语( 4 月 4 日至6 日) / 52
清明雨水多,补肝勿过度 / 54
6 谷雨 春愁几多调情志 / 56
谷雨物语 (4 月19 日至21 日)/56
第二章 夏季节气养生
1 立夏 阳盛养心正当时 / 60
立夏物语 (5 月5 日至7 日) / 60
立夏养生要护心 / 61
立夏纳微凉,充足睡眠和合理运动 / 63
2 小满 梅雨淅沥需除湿 / 64
小满物语 (5 月20 日至22 日) / 64
小满阳升储阳气 / 66
皮肤要护理,肠道需养护 / 68
小满时令食物排行榜 / 69
3 芒种 除湿祛热两相宜 / 70
芒种物语 (6 月5 日至7 日) / 70
芒种梅雨多,小心湿病生 / 72
4 夏至 养生最需子午觉 / 74
夏至物语 (6 月21 日至22 日) / 74
“高温炽烤”下的饮食养生 / 76
夏至时令食物排行榜 / 77
5 小暑 湿热同行防暑湿 / 78
小暑物语 (7 月6 日至8 日) / 78
小暑时节“温”转“平” / 80
6 大暑 一年最热防中暑 / 82
大暑物语 (7 月22 日至24 日) / 82
“伏天”不要贪冷饮 / 84
大暑时令食物排行榜 / 85
第三章 秋季节气养生
1 立秋 秋来要防“秋老虎” / 88
立秋物语 (8 月7 日至9 日) / 88
立秋养生之道 / 90
2 处暑 少增辛酸防秋燥 / 92
处暑物语 (8 月22 日至24 日) / 92
处暑饮食,三餐有别 / 94
处暑时令食物排行榜 / 95
3 白露 润肺养阴存正气 / 96
白露物语 (9 月7 日至9 日) / 96
润肺养阴,正气内存 / 98
白露时令食物排行榜 / 99
4 秋分 防燥防凉两手抓 / 100
秋分物语 (9 月22 日至24 日) / 100
秋分时节的养生法则 / 102
5 寒露 秋冻有度要加衣 / 104
寒露物语 (10 月8 日至9 日) / 104
防秋燥,养生饮品学问大 / 106
寒露时令食物排行榜 / 107
6 霜降 天气转寒护血管 / 108
霜降物语 (10 月23 日至24 日) / 108
霜降养生勤坐功 / 110
第四章 冬季节气养生 3
1 立冬 冬季伊始调饮食 / 114
立冬物语 (11 月7 日至8 日) / 114
立冬时节进补注意事项 / 116
立冬时令食物排行榜 / 117
2 小雪 万物尽藏补能量 / 118
小雪物语 (11 月22 日至23 日) / 118
敛阴护阳在小雪,御寒强体有门道 / 120
3 大雪 冬季进补正当时 / 122
大雪物语 (12 月6 日至8 日) / 122
“大雪”纷飞,养精蓄锐 / 124
4 冬至 阴极阳生宜养肾 / 126
冬至物语 (12 月21 日至23 日) / 126
冬至一阳生,温补自古传 / 127
“数九寒天”,药补有道 / 128
冬至时令食物排行榜 / 129
5 小寒 三九四九防冻伤 / 130
小寒物语 (1 月5 日至7 日) / 130
小寒胜大寒,“三九”进补需注意 / 132
6 大寒 年节饮食多节制 / 134
大寒物语 (1 月20 日至21 日) / 134
养生莫大意,移风易俗好过年 / 136
第五章 时辰养生法
1 卯时养生(5 时至 7 时) / 140
卯时大肠经当令 / 140
大肠是传导糟粕的通道 / 141
起床后一定要做的小按摩 / 143
大肠经上最火的明星——合谷穴 / 144
2 辰时养生(7 时至 9 时) / 146
辰时胃经当令 / 146
胃是人体的“仓廪之官” / 147
胃经的循行与疾病治疗 / 148
胃经上的长寿穴——足三里穴 / 150
足阳明胃经特效穴按摩 / 152
3 巳时养生(9 时至 11 时) / 154
巳时脾经当令 / 154
脾统血,主运化 / 155
脾经的循行与疾病治疗 / 156
按摩脾经特效穴,小病不求医 / 158
4 午时养生(11 时至 13 时) / 160
午时心经当令 / 160
心是气血运行的“发动机” / 161
心经的循行与疾病治疗 / 162
熟记心经特效关键穴 / 164
5 未时养生(13 时至 15 时) / 166
未时小肠经当令 / 166
小肠是人体的“受盛之官” / 167
小肠经的循行与疾病治疗 / 168
按摩小肠经穴位可治大病 / 170
6 申时养生(15 时至 17 时) / 172
申时膀胱经当令 / 172
膀胱是人体的“津液之府” / 173
膀胱经的循行与疾病治疗 / 174
膀胱经上治疗疾病的特效穴 / 176
7 酉时养生(17 时至 19 时) / 178
酉时肾经当令 / 178
肾是藏精、主水和纳气的宝库 / 179
肾经的循行与疾病治疗 / 180
肾经上的三大特效穴 / 182
8 戌时养生(19 时至 21 时) / 184
戌时心包经当令 / 184
保护心脏的心包 / 185
代心行事与受邪的心包 / 186
心包经的循行与疾病治疗 / 187
常敲心包经,快乐又自在 / 189
9 亥时养生(21 时至 23 时) / 190
亥时三焦经当令 / 190
运行元气、水谷和水液的三焦 / 191
三焦经的循行与疾病治疗 / 192
手少阳三焦经特效穴按摩 / 194

内容摘要
本书汇集了全国多位养生名家,专业、生动、简明、易懂,是为全国广大读者量身打造的一本贴心实用的健康养生图书!书中通过节气养生、时辰养生、体质养生三方面来对《黄帝内经》的养生理论进行挖掘,梳理了节气养生、时辰养生、体质养生的手段和途径,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独特养生方式进行提炼总结,旨在为大众提供实用、有效的养生理论,并将这些理论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使其具有较强的参考性和可操作性,做到让大众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为大众健康护航,使人人安享天年。

精彩内容
夏至养生.需子午觉夏至物语(6月21日至22日)每年的夏至日在公历的6月21日至22日,即农历五月下旬。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长的一天。夏至这天虽然白昼.长,太阳角度.高,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气.热的时候,这个节气只是标志着夏季的到来。真正的夏季,也就是所说的暑热天气是以夏至和立秋为基点计算的,这时有些地区的.高气温达到40℃左右。夏至时节也是庄稼生长的好日子,这时候庄稼接受阳光的照耀,更加茁壮地成长。由于阳光比较强,所以这时候的农活要保证庄稼有足够的水分和养分,其次是抓紧时间除草,以免杂草夺取更多的养分从而影响了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农谚中有关于这方面的描述:“夏至棉田快锄草,不锄就如毒蛇咬,夏天不锄地,冬天饿肚皮。”可见锄杂草是这一时期的主要工作。除了迅速地锄去杂草之外,害虫在这一时期也是十分猖獗。秧苗小而嫩,没有很强的抵抗能力,如果这时不及时消灭害虫,很可能以前的一切努力都将白费。
夏至季节特征
夏至的三候,也是用具有代表性的动植物来表现的,“初候鹿角解”,就是说这时候鹿角上的粗糙的皮已经相继脱落,继而新生的皮肤代替了衰微的景象。“二候蜩始鸣”,蜩指的就是蝉,这时候蝉已经出现并且开始鸣叫了。“三候半夏生”,半夏指的是一种草药,这个时候半夏开始出苗了,因为这个时节处于夏季的分界点上,于是又被称为“半夏”。古人们在谚语中指出了这三种动植物,用以表示这个节气的特点,是非常准确的。盛夏到来多雷阵雨。这种雨来得快,去得快,范围未必很广,但雨量一般较大,所以在夏至注意防汛是十分必要的。在北方一些河流的上游,高山上的冰雪融化,使河水上涨,因此在这个时候要注意防止水患,尤其防止其对农作物的危害。
夏至习俗从周代时起,在夏至日已经有了祭神习俗,到了清代仍然被视作“国之大典”。民间的百姓们在这一天吃夏至面,有的地方还将新麦做成饼馍等,他们分别用自己的方式庆祝夏至。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