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江之战/中学红色文学经典阅读丛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湘江之战/中学红色文学经典阅读丛书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5.64 4.1折 3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黎汝清

出版社人民文学

ISBN9787020151530

出版时间2012-0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8元

货号30723272

上书时间2024-05-25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如果说长征是震惊寰宇的壮举,那么,红军突破湘江战役,便是这一壮举中令人瞩目的巨大红色惊叹号,它因惨烈、悲壮和辉煌而格外令人刻骨铭心。《湘江之战》则记录了这一战役的全过程。
红军长征途中的湘江之战,红军牺牲3万人,被俘6千人,红八军团、红三军团六师18团、红五军团34师几乎全军覆没,中央红军总兵力锐减为3万人。红军将士以空前巨大的牺牲,粉碎了国民党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保护了在颠沛流离中寻找出路的中国革命。鲜血染红了湘江。从此,当地有了“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的说法。

目录
第一章  1934年11月30日  湘江西岸
  一  李德的希望
  二  目标不改
  三  博古与李德
  四  博古的推理
  五  拯救全军的上帝在哪儿
第二章  1934年11月30日  湘江西岸阻击阵地
  一  林彪的一军团
  二  兴国壮士
  三  战争沉醉
第三章  1934年11月30日·黄昏  湘江东岸
  一  “我们贻误了战机
  二  “的确很被动
  三  “向着火线上去
第四章  1934年12月1日  湘江西岸一军团阻击阵地
  一  打硬仗
  二  小计划成功
  三  军事与政治
第五章  1934年11月29日  湘江东岸黄土崖高地
  一  担架上的毛泽东
  二  建议不被接受
  三  遵义会议的预演
第六章  1934年12月1日  湘江西岸界首
  一  最高三人团
  二  博古叫屈
  三  二、六军团的行踪
第七章  1934年11月·中旬  南昌行营
  一“共军在哪儿呢
  二  “聚歼于湘江潇水之间
  三  视察是为了统一
  四  “他是个好军人,但还不是好政治家
  五  与何健“函电交驰
  六  追剿计划
第八章  1934年12月2日  新圩、文市之间的三十四师阵地
  一  阵地即将陷落
  二  陈树湘之死
  三  万世松突围
第九章  1934年12月2日  油榨坪资水河边
  一  血战之后
  二  博古与毛泽东
  三  博古与洛甫
  四  周恩来讲故事
第十章  1932年10月  中央苏区宁都
  一  周恩来与陈毅
  二  周恩来夜不能寐
  三  宁都会议
  四  推迟表决
第十一章  1932年10月  江西宁都北郊李园村
  一  红色十字架
  二  前后方的严重分歧

内容摘要
★湘江之战:长征路上的红色惊叹号★生死攸关的战斗,惊心动魄的决策★多年来长销不衰的战争经典★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推荐名著如果说长征是震惊寰宇的壮举,那么,红军突破湘江战役,便是这一壮举中令人瞩目的巨大红色惊叹号,它因惨烈、悲壮和辉煌而格外令人刻骨铭心。《湘江之战》则记录了这一战役的全过程。
红军长征途中的湘江之战,红军牺牲3万人,被俘6千人,红八军团、红三军团六师18团、红五军团34师几乎全军覆没,中央红军总兵力锐减为3万人。红军将士以空前巨大的牺牲,粉碎了国民党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保护了在颠沛流离中寻找出路的中国革命。鲜血染红了湘江。从此,当地有了“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的说法。
《湘江之战》以长征途中最惨烈的湘江之战为主线,真实再现中央红军突围以来的军事现实,以及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该书不仅描写了当时的历史状况,更站在历史发展和历史思辨的立场上,看待长征的伟大精神,看待革命取得成功的征途上,曾经有过的牺牲、挫折和百折不挠的勇气,对青少年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精彩内容
第一章1934年11月30日湘江西岸史载一:1930年11月,蒋介石在取得对冯玉祥、阎锡山的战争胜利后,调集十万大军,采取分进合击的战法,对江西革命根据地展开了第一次围剿。
1930年12月底至1931年1月初,红一方面军在第一次反围剿中,五天内连打两个胜仗,歼敌万余,活捉敌前总指挥张辉瓒,取得了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从而使赣南、
闽西根据地连成一片,发展成中央革命根据地。中央苏区从此形成。
1931年3月,敌人调集二十万大军对中央苏区又发动了第二次围剿;5月间,中央红军在十五天内由西向东横扫七百里,五战五胜,歼敌三万余人,取得了第二次反围剿的胜利;1931年8月至9月间又粉碎了敌人三十万部队的第三次围剿。
史载二:六届三中全会后,1930年10月1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由周恩来、毛泽东、项英、任弼时、朱德等组成苏区中央局,以周恩来为书记,统一领导各苏区的工作。那时设在上海的中央本身正处在剧烈变动中,周恩来不能即时赴任,由项英先赴中央苏区暂代。1931年1月15日,中共苏区中央局正式成立。六届四中全会后,政治局常委又在3月4日决定,由任弼时、王稼祥、顾作霖组成中央代表团,4月初到达瑞金。
1931年12月中旬,周恩来到达中央苏区,就任苏区中央局书记。
1931年12月14日,赵博生、董振堂等领导国民党二十
六路军一万七千余人在宁都起义,成立红五军团。
1932年lO月上旬,苏区中央局在宁都召开全体会议,解除了毛泽东红军总政委的职务。
1932年10月26日,临时中央宣布周恩来兼任红一方面军总政委。
1933年3月,周恩来、朱德指挥红军粉碎敌人第四次围剿。
史载三:第四次反“围剿”胜利后,中央根据地进一步扩大,与闽、浙、赣根据地连成一片。一方面军发展到十万人左右;与此同时,四方面军在川、陕边境也取得了很大胜利,发展到八万人左右;坚持在鄂豫皖根据地的红二十五军和陕北的红二十六军也取得了发展,全国红军约为三十万人11933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总部组成,并兼任第一方面军总部;朱德总司令兼方面军司令员,周恩来任总政治委员兼方面军政治委员;10月,中革军委组建第七军团和第九军团;1934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总部兼第一方面军总部合并于中革军委。红一方面军再次称中央红军。9月,中革军委组建第八军团。
1933年9月下旬,蒋介石又调集部队一百万、飞机二百架,对各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其中进攻中央苏区的兵力达五十万人,兵分四路:北路顾祝同、西路何健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