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史入戏(说不尽的中国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读史入戏(说不尽的中国史)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4.1 5.0折 4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胡阿祥|责编:武丛伟

出版社人民

ISBN9787010133386

出版时间2014-06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8元

货号30884316

上书时间2024-05-25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引言:我们是观众
一、剧目解题:“胡”说“中国”
  1.“中国”概念的纠纷与麻烦
  2.前800多年的“中国”
  3.后2200多年的“中国”
  4.中国真不愧为“中”国哩
  延伸阅读:解说名称,认识“中国”
二、剧情提要:上下五千年
  1.漫长的序幕
  2.改朝换代的正剧
  3.从“正剧”到“尾声”
  4.品味式的思考
  延伸阅读:魏晋禅让:全本禅让大戏
三、舞台扫描:纵横一万里
  1.矮人看场,所见能几何哉
  2.舞台的扩展与独立的舞台
  3.舞台的分割与整合的舞台
  4.研究舞台的学问:历史地理学
  延伸阅读:“地域”如何成“学”?
四、演员介绍:从无名的群众到有名的人物
  1.人口与人群
  2.民族与中华民族
  3.人物及其评说
  4.虚幻的“万民拥戴”
  延伸阅读:韩愈,中国文艺复兴第一人
五、道具举例:自然的象征与人文的符号
  1.比较的视野
  2.道具及其象征与符号意义
  3.风水:天地生人的和谐系统
  4.“中国形象”离不开“中国元素”
  延伸阅读:看一台澳门历史与文化的大戏
六、台词吟读:经史子集丛
  1.“六书”与“七体”
  2.说书与分类
  3.国史、地志、族谱、人传
  4.“花部杂谭”
  延伸阅读:读常见书与用新资料:以六朝研究为例
七、旋律领会:中华文化及其演变与传承
  1.“华夏”、“中华”与“中华文化”释义
  2.果肉、果核、果仁的比喻
  3.“器可变,道不可变”
  延伸阅读:国学读物的两篇“后记”
结语:我们是演员
后记

内容摘要
 纵向流变的中国历史,好像一条河,从远古流到当今;横向展开的中国历史,仿佛一台戏,又读史可以入戏。
本书作者以半个甲子的治史感悟,建构了全新的“中国历史”之“大戏体系”:剧目解题、剧情提要、舞台扫描、
演员介绍、道具举例、台词吟读、旋律领会.....读来令人耳目一新。

精彩内容
 一、剧目解题:“胡”说“中国”既然是“看戏”,首先应该知道看的是哪出戏。《牡丹亭》还是《野猪林》?《墙头马上》还是《柳毅传书》?同为三国戏,《单刀会》还是《空城计》?同为样板戏,《沙家浜》还是《智取威虎山》?不同的戏,看起来的感
受是不一样的。
我们现在看的是“中国历史”这台大戏。那么,何谓“中国”?何谓“历史”?
先简单说说“历史”。时至今日,国内外学者给“历史”所下的定义,大概不会少于百种。而按照笔者的理解,最浅显的说法,“历史”就是在一定的时间里与一定的空间中,由人的活动所构成的连续的过程。
这样,“历史”的三大支柱,就是时间、空间与人。围绕“历史”的思维,如果以人为出发点,就是追寻六个“W”,即Who、When、
Where、What、How、
Why;换言之,就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于什么地方,做了什么,怎样做的,为什么。前五个W是“历史”,是对事实的描述;最后一个W是“历史学”,是对事实的解释。而顺着这样的思路问下去,就是一
种直接、简单却有效的“历史学”思维。
当然,历史学并不等于历史。历史是过去,历史学是对过去的无限求真,但求真永远不能等于真实。研究历史的人,有时真
想起古人于地下,或者走进时光隧道,回到过去。
然而,即便回到过去,就有真切的感受吗?也不一
定。现代中国政治、中国经济、中国文化,我们就能说得清吗?所以历史学是一门充满遗憾的学问。
历史学对历史的描述与解释,又总是受到描述者思维观念与解释者时代背景的影响,所以有人也认为,一切的历史学,都是思想史,或者都是现代史。
这样,没有定论、总在创新的历史学,又是一门充满魅力的学问。
简单说过了“历史”,再来详细些“胡”说“中国”。为什么要详细些说?一方面,“中国”这个概念太重要了,它关系到我们对“中国”之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全面理解与系统把握,事关国家、民族与国际关系的大体;另一方面,我们时时接于目、闻于耳的“中国”一
词,如果认真计较起来,又实在不容易说清楚。
那为什么又是“胡”说呢?围绕“中国”概念的起源、
演变,笔者曾经写过四本相关的书,1995年出版的《中国古今名号寻源释意》(辽宁古籍出版社,与卢海鸣合作),2000年出版的《伟哉斯名一—“中国”古今称谓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中国国号的故事》(山东画报出版社,与宋艳梅合作),2013年出版的《正名中国胡阿祥说国号》(中华书局)。由“寻源释意”到“伟哉斯名”,是由粗疏到精细;由“伟哉斯名”到“国号故事”,是由学术到普及;由“国号故事”到“正名中国”,是由解释名义到名实互证。因为长期关注“中国”概
念,所以下面的说“中国”,有不少属于笔者个人的观
点或者认知,而笔者姓“胡”,以此特别标明是“胡”说也
,并没有戏滤的意思。只是这里需要强调一句,敬请读者诸君轻易不要使用“胡说”、“胡闹”这类词,因为在汉语的语境中,“胡”本来是指北方边地与西域的民族的,后来也泛指外国人,所以追根溯源,“胡说”、“胡闹”这类词竟然带有某些民族歧视或者大国沙文主义的色彩!
1.“中国”概念的纠纷与麻烦历古及今,有种社会现象颇为有趣: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具有浓厚名号情结的“中国”人,对于各种名号的来源取义,其实往往并不清楚,正如东汉刘熙在《释名》自序中的说法:“名之于实,各有义类,百姓日称而不知其所以之义。”这句话的意思是,名号是为了表达意思与指代类别的,比如有人名、有地名、有国号、有老字号、
有各种各样的物质名称。
这些名号,我们时时在用,处处可见,但也许是太习以为常了,人们反而很少去关心它们的“所以之义”,也就是为什么要起这样的名号?这名号到底是什
么意思?
P8-10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