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明清官况钟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大明清官况钟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7.53 2.7折 2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凌云

出版社江西人民

ISBN9787210070559

出版时间2015-12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28元

货号3640842

上书时间2024-05-25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凌云著的《大明清官况钟》讲述了况钟从一个无名小吏成长为三品地方大员的传奇一生。况钟从小喜好读书,刻苦学习,才华出众,志向远大。他勤慎职掌,处事周全,以贤劳著称,多次受到皇帝奖赏。他主政苏州13年,“三离三留”,始终清廉刚正,勤政务实。他明辨是非,为民申冤,亲自到下辖七县审理案件,使“吏不敢为奸,民无冤抑。”他奋不顾身,为民请愿,减免赋税。他大力实施改革,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他兴修水利、建设府学、提拔人才,修桥立祠,管理城市,移风易俗,倡行新规。他为官廉洁奉公,俭朴无华,所在民富,所去民思,生行善举,死见奉祀,史称“况青天”。

作者简介
凌云,生于70年代,祖籍江苏镇江,定居靖安。现就职于靖安县委党校。工作之余,爱好文史,致力于乡邦文献整理与传播。

目录
第一章  历劫难一脉存世
  解心结二水分流
第二章  遵遗嘱麟儿发奋
  存远志书吏出身
第三章  吴玉娘自忏古寺
  妙郎中计惩奸商
第四章  立金銮面见天子
  归礼部终现风华
第五章  震天颜火吞书阁
  排众难巧断元凶
第六章  堕云雾吉祥造鼓
  知晴雨况钟拟文
第七章  适风云受荐国老
  继前贤出知苏州
第八章  始下车知府入狱
  欲破网忍字当头
第九章  坐公堂糊涂难得
  发雷霆恩威并施
第十章  治刁民重查地契
  惩贪官洗清县丞
第十一章  玄妙观微服出访
  苏州城贼头当差
第十二章  拦马车孙豹闹事
  借公堂知府审猪
第十三章  拒搜刮胸怀百姓
  冷故交力抑中官
第十四章  一声雷丁忧归里
  万民书起复夺情
第十五章  张告示缠身讼棍
  清知府妙对刁民
第十六章  贤太守亲临大坝
  众官民改建圩堤
第十七章  欺乡邻村氓摆渡
  泽后世况钟修桥
第十八章  昏御史乱断军籍
  贤知府上奏朝廷
第十九章  遭大旱蝗灾四起
  祷白龙古祠翻新
第二十章  缉水盗况钟设计
  贺寿辰陈磷受擒
第二十一章  死孩儿冤魂告状
  痴闲汉恶胆贪财
第二十二章  怀百姓重归旧治
  喜故交巡抚江南
第二十三章  话旧史心忧百姓
  上奏折核减官粮
第二十四章  振儒学声存百代
  延名师遗泽苏州
第二十五章  米襄阳画迹隐世
  况青天奇计惩奸
第二十六章  荐贤才唯存国计
  除污名力护儒生
第二十七章  十五贯戏言成祸
  一段缘法场余生
第二十八章  万民书况钟连任
  何限意阁老赠诗
第二十九章  画吴江尺幅传世
  纂遗集青史留名
第三十章  尽职守溘然长逝
  埋桑梓令名永存

内容摘要
 凌云著的《大明清官况钟》主要书写了靖安历史上的清官况钟,以故事的形式再现了他传奇而伟大的一生。本书和已出版的其他关于况钟的书籍相比,更加注重史料的使用和实名实地的考证。在故事的讲述上,作者也善于细节描写和“抖包袱”,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精彩内容
 公元1352年,元军得知有一支红巾军在龙冈一带活动,立刻派兵前去镇压,可由于地形不熟,加上当地居民又暗中帮助红巾军,以至元军在屡战屡败后,到处残杀无辜百姓以泄愤。当他们得知当地有一个姓况的大户人家曾帮助过红巾军,就于当天夜里闯进这户人家,见人就杀,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几岁
的孩童,都不放过,连主带仆共十余口人,全部被杀
。一时间府中血流成河,到处都是身首异处的尸体。
第二天早晨,街坊黄胜祖出门路过况家,看见院门大开,里面却寂静异常,心里很奇怪,于是走进去,一看大吃一惊:况家主仆都倒在血泊中,无一生者。黄胜祖心中虽是害怕,但念在与这家主人况渊平时交好,于是他叫人去告诉里长后,自己先动手料理这家的后事。就在他往外抬尸体的时候,发现卧室里的一个大箱子里有动静,上前打开一看,只见箱中一个六七岁的男孩正在哭闹,一看见黄胜祖就爬起来啼哭道:“黄伯伯,我娘去了哪里,怎么把我放在这,也
不理我?”黄胜祖看了,一阵心酸,立即把这个男孩抱入怀中安抚道:“以实乖,别哭,你娘出去有事了,你就先到黄伯伯家玩吧!”然后把这个小孩抱回自己家中。这就是况钟祖父一家的悲惨遭遇,在这场屠杀中只有六岁的况以实幸存下来。
黄胜祖因自己家没有儿子,便收养了小以实,将其改名为黄仲谦。黄家也是当地的富户,黄仲谦在比较优裕的环境中长大,黄家又把他视如己出,从小倒也没受什么委屈。长大成人后,娶了靖安上庐田望族廖氏为妻,生下长子取名为黄钟。在黄钟八岁那年,生母廖氏不幸因病去世,后来黄仲谦又续娶了罗氏,生下次子取名黄镛。
黄仲谦继承的黄家家产相当丰厚,加上本人又精明能干,勤俭持家,很快成为龙冈一带小有名气的富户。他对科举不感兴趣,平日空闲时或和朋友喝酒作诗,或在天气好时约上好友逍遥山水间,一享登高之乐。黄仲谦虽然淡泊名利,但对两个儿子的教育却很上心,等他们到了读书的年纪,便请老先生来教学,并指导练习书法,自己也每日督促他们学习、练字。
说来也巧,还正是因为这番教育,大儿子黄钟练得一
手好字,才有了后来的传奇佳话。
平时黄仲谦还经常教育两个儿子:“古人曾说过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耕乃衣食之源,读为立身之本,这就是说人生在世有两件事是不能荒废和偏倚的,第一就是要勤于劳动,只有会劳动的人才会有饭吃,有衣穿,这也是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还有就是要勤于读书,只有读书才能增长见识,光耀门楣,所以说没有学问也是万万不行的。你们俩可千万要记得呀!”两儿子听了,都懂事地点点头。
正是在黄仲谦的全心教育下,两个孩子渐渐长大成人,既懂耕种之艰辛,又知书达理。尤其是长子黄钟,为人谦厚,勤敏好学,虽出身小吏,但凭着自己的才干在京城里任礼部仪制司主事,因殷勤能干,多次受皇帝朱棣的嘉奖,这让黄仲谦心里很是安慰。
在黄仲谦的心里一直有块心病,那就是认祖归宗。对此他曾有过激烈地思想斗争。经过元朝末年的动乱,他成了龙冈况氏唯一的后代,如果不恢复原姓,那况家的香火就在自己这断了。而黄家没有自己的子嗣,如果恢复原姓,那黄家就后继无人了,这一来如
何对得起黄家的养育之恩?每每想到这些,他左右为难,难下决心。虽说被黄胜祖抱来时他已六岁,开始记事了,可很多事还是不太明白,只依稀记得一天早晨在箱子里睡醒后看见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人都被害了,是养父把他抱回抚养,等他长大成家后,黄胜祖对他说:“仲谦啊,你本来姓况,是况渊的后代。
那天夜里,贼兵冲进况家杀人的时候,可能是你母亲急中生智,把已熟睡的你藏进了箱子里,这样你才逃过一劫,活了下来。”这时,黄仲谦才知道自己的身世,对他来说,黄胜祖是养父,更是救命恩人,此后虽然有时想到不幸早逝的父母会伤心难过,可在日常生活中照顾黄胜祖夫妇就像对亲生父母一样,甚至更恭敬、周到。后来黄胜祖临终前拉着他的手说:“仲谦,别忘了,你是况家的后代,况家只有你这一根独苗,等我走后,你就恢复况姓吧,和你做了这么多年父子,我已心满意足了。”P2-3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