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坛高手为何多出唐代(简说唐诗)/通识简说国学系列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诗坛高手为何多出唐代(简说唐诗)/通识简说国学系列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9.74 5.2折 3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夏|总主编:郑以然

出版社广东教育

ISBN9787554817001

出版时间2018-06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8元

货号30245702

上书时间2024-05-25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你是否为背不熟语文课本中那些难懂的诗句而发愁?
你是否也想和“中国诗词大会”中的小才女武亦姝一样,口中娓娓道来一首首名诗佳作?
甚至,你是否也想和李白一样“斗酒诗百篇”,写出一首自己的诗?
其实,学诗并不难,打开诗歌大门的钥匙就是你否能看到诗歌背后的东西。中国古诗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每一首诗的背后都是一个故事或是诗人某种情感的表达,诗人们或字斟句,或一气呵成,写出的诗歌或清新婉约,或挥洒豪放,彰显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顶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诗坛高手为何多出唐代:简说唐诗》作者李夏用幽默风趣的文笔,讲述唐代诗人的生平遭遇和他们诗歌中的故事,既有“干货”、又有“加料”,既可以学到有关唐诗的基础知识,又能培养起对唐诗的兴趣,相信你看完后一定会意犹未尽。

目录
第一章 诗歌最繁荣的朝代为什么是唐?
第二章 最美的诗都是喝醉后写出来的?
第三章 初唐宫廷文人只会拍马屁?
第四章“初唐四杰”有什么了不起?
第五章《登幽州台歌》为什么是千古绝唱?
第六章 被埋没了数百年的《春江花月夜》有多美?
第七章 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怎样炼成的?
第八章 山水诗和田园诗有何不同?
第九章 边塞诗人是不是到处旅游?
第十章 李白会武功?还是混血诗人?
第十一章“诗圣”杜甫如何做到“语不惊人死不休”?
第十二章白居易的诗街边老婆婆都能看懂?
第十三章唐中期发生的“新乐府运动”是怎么回事?
第十四章 韩孟诗派真的“以丑为美”?
第十五章 被称为“诗鬼”的李贺厉害在哪里?
第十六章“官二代”杜牧是个落魄公子?
第十七章 诗人李商隐会“吸星大法”?
第十八章 唐诗里有感人至深的友情吗?
第十九章 开放包容的唐朝有没有出色的女诗人?
第二十章 唐诗对后世有何影响?

内容摘要
 有些人说不喜欢学诗,有些诗又长又难背,即使背得滚瓜烂熟还是不知道诗歌的含义,因此感觉诗人和诗歌都挺没劲的。其实,诗人和诗歌远比你想象的更有意思。比如,你可知道李白从前一晚的酒醉中被叫醒时写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是给谁的吗?你知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是孟郊46岁时中举后的一吐为快吗?如果你读不懂诗,一定是还未将诗人激活。
唐代近三百年,诗坛高潮迭起。每一首诗的背后,都有一位鲜活的诗人,他们在诗歌里尽情展示着生
命的各种状态,或哭或笑或癫或狂,都无比真实。李夏著的《诗坛高手为何多出唐代:简说唐诗》选取了唐诗发展过程中各个时期、各个诗派最有代表性的诗人,在介绍他们的名诗佳作时,细数以每一位诗人的生平遭遇、趣事奇闻,同时将唐诗的兴起、鼎盛和起伏贯穿起来。让你在探索唐朝诗人们跌宕起伏的命运奥妙时,既能学到经典名句,又能走进唐诗探秘的新世界。赶快一起走进这个新世界,感受唐诗剪春裁秋的非凡气魄,为生命喝彩吧!

精彩内容
 宫廷诗唐中宗景龙三年(公元709年)的一天,皇帝哥哥李显想起好久没见妹妹太平公主了,便到太平公主居住的地方——南庄去看望,还带着一帮文臣侍从。
兄妹见面,其乐融融,少不了美酒佳肴。觥筹交错间,皇帝诗兴大发,觉得应该作诗记录一下,自己写诗不过瘾,就命文臣们也以此事为题和诗几首,那些个文臣们,平常是皇上养着,领着丰厚的俸禄,现在来这白吃白喝也不好意思,既然让作诗,这也是一个表现忠心和文才的机会,于是竞相比拼,搜肠刮肚找良词美藻,其中有个叫李峤的文臣就作了以下这首七律,名为《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主家山第接云开,天子春游动地来。
羽骑参差花外转,霓旌摇曳日边回。
还将石溜调琴曲,更取峰霞入酒杯。
鸾辂已辞乌鹊渚,箫声犹绕凤凰台。
这是一首典型的宫廷诗,让你一眼看过去晕晕乎乎,不好懂。因为它的词汇用得很典雅,极少有口语和俗语,且里面多用典故,显得语义含蓄。但其实写的内容很简单,首联交代了事情的原因,皇帝来看望公主;颔联描述了皇帝身边的羽林军的气势;颈联记录了席上的光景,设想皇帝一群人在喝酒时把云霞在酒杯中的倒影也吸进去:尾联就说虽然皇帝离开了,但公主受宠若惊久久不能平静。
再看题目“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皇帝到了什么地方,就说是“幸某处”,认为这是某处的荣幸。“奉和”,这个“奉”字,本义是“捧”字,意思是双手捧了皇帝的原作,照样也作一首。“应制”就是应皇帝之命写作诗文。这是宫廷诗的寻常题目格式,翻开初唐诗,满眼多是“奉和初春出游应令”“赋得临池竹应制”“早春桂林殿应诏”“奉和过旧宅应制”“奉和过慈恩寺应制”“宿羽亭侍宴应制”等题目,都是受皇命写的诗,大同小异,甚至在“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中,有“小臣同百兽,率舞悦尧年”这样的诗句,为了拍马屁,把自己比作百兽,格调可见一斑。
为什么在初唐时期会出现如此多宫廷诗呢?我们知道,初唐是从第一个皇帝唐高祖元年到唐玄宗初期
大约一百年的时间。这漫长的一百年,像《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这样的宫廷诗歌占据了主流地位,由于主导诗坛的诗人多数供职于宫廷,是在宫中掌管翰墨、起草文书的朝臣,如虞世南、上官仪、沈俭期、宋之问等,所以他们的作品多是奉和应制之作,其他抒发个人情感的作品少之义少。
这些诗人常年生活在宫廷,他们的视野受到了限制,写诗成为他们陪侍帝王、讨好帝王的一种带有实用性的能力。又由于是写给皇族看的诗,辞藻就要特别讲究,还要会颂扬、祝贺、赞美,投帝王所好,简
言之就是要会拍马屁,还要文雅地拍。其中上官仪写诗还写出了自己的品牌——上官体,他的精妙雅致使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