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上下)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84.83
6.1折
¥
13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王晓秦
出版社四川文艺
ISBN9787541152351
出版时间2019-03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138元
货号30482943
上书时间2024-05-2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鸦片战争(上下)》是王晓秦继《李鸿章大传》后又一基于中英史料再现艰难时世背后的斑斓世相与政治生态的浩瀚大作。
本书所采用的史实和相关数字全部基于史料。王晓秦在写作期间踏勘了鸦片战争的所有战争遗址,通读了清史料、英政府文件、英兵参战日记和回忆录;并从东莞林则徐纪念馆、舟山鸦片战争纪念馆、英国国家海事博物馆和陆军博物馆、美国皮伯迪·埃赛克斯博物馆等国内外博物馆和图书馆拍摄和收集了1800多幅照片和图片,精选出100余幅附于书中,它们大部分出自19世纪的中外画家和参战官兵之手,不少图片首次出现,它们准确地记录了那个时代的人物风情和战争场面,具有非常高的史料价值。
作者的视角相当独特,使得本书不仅是一个荡气回肠的历史故事,还有对历史的深刻洞见,校正了传统的历史观念。本书新颖的角度和深厚的文学描写功力,让作品具有高度的史料价值、文学价值和可读性。
作者简介
王晓秦,高校教师。毕业于四川外国语学院,长期在内蒙古师范大学和北京印刷学院进行教学与研究工作。多年来致力于文史类作品的写作与研究;精通英文,善于挖掘国外的史料,并与中国史料进行对比研究,成果颇丰。出版过长篇历史小说《李鸿章大传》等七部著述和十本译著(含合著)。
目录
◎第一卷 ◎ 山雨欲来风满楼
第一章 两总督邂逅相逢
第二章 道光皇帝谈禁烟
第三章 枢臣与疆臣
第四章 权相回京
第五章 红顶掮客
第六章 因义士事件
第七章 天字码头迎钦差
第八章 广州名士
第九章 广州十三行的官商
第十章 钦差大臣严训行商
第十一章 令缴烟谕
第十二章 商步艰难
第十三章 英国驻澳门商务监督
第十四章 严而不恶
第十五章 夷商缴烟
第十六章 水师提督严惩窃贼.........145、
第十七章 珠江行
第十八章 虎门——金锁铜关
第十九章 扬州驿
第二十章 闲话清福
第二十一章 旧部归来
第二十二章 虎门销烟
第二十三章 观风试
第二十四章 水至清则无鱼
◎ 第二卷 ◎ 威抚痛剿费思量
第二十五章 明托家族 VS 大清帝国
第二十六章 林则徐误判敌情
第二十七章 东方远征军
第二十八章 劝 捐
第二十九章 大门口的陌生人
第三十章 定海的陷落
第三十一章 绥靖舟山
第三十二章 浙江换帅
第三十三章 隐匿不报的关闸之战
第三十四章 大沽会谈
第三十五章 红带子伊里布
第三十六章 过境山东
第三十七章 疠疫风行舟山岛
第三十八章 浙江和局
第三十九章 琦善查案
第四十章 铁甲船与旋转炮
第四十一章 十三行筹资还债
第四十二章 艰难抉择
第四十三章 互不相让
第四十四章 激战穿鼻湾
第四十五章 武力催逼
第四十六章 虎门炮台临战换旗
第四十七章 骑虎难下
第四十八章 中英两军弭兵会盟
内容摘要
这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作者用泼墨重彩的笔法,勾画出一幅战争的全景图:大清禁烟,英军远征,突袭舟山,关闸之战,广州之战,厦门之战,浙江之战,长江之战,《南京条约》等,一环扣一环地展现在读者眼前。书中人物众多,场面宏大,中英两国的帝王将相,军官士兵,宏商巨贾,流民海盗等,全都粉墨登场。此书不仅描写了战争,还讲述了官场的隐晦,商人的纠结,民众的困惑,和入侵者的内部冲突
,配有多幅珍贵历史图片。
精彩内容
两总督邂逅相逢刚下了一场大雪,广袤的直隶平原白皑皑一大片,土
墙灰瓦茅屋村舍就像蜷缩的枯叶,一动不动地蛰伏在白雪下面,蜿蜒的乡路和笔直的驿道被大雪封得严严实实,要
不是驿道两旁矗立着光秃秃的冲天白杨,人们几乎分不清哪儿是道路哪儿是庄稼地。虽然是冬天,却未到酷寒时节
,漫漫荡荡的浮云在浅灰色的天空上吞吞吐吐,移动得十
分缓慢。太阳像冰丸子似的若明若暗若隐若现。
辰时过后,驿道上出现了星星点点的行人。两匹健骡踏着碎步冒冷冲寒,鼻孔里喷着温湿的白气,拖着一辆景泰蓝戗银丝圆包顶驿车向北趱行,车顶上插着一面宝蓝色镶红边三角旗,旗面上有七个小字:“钦命湖广总督林”。驿夫摇着鞭子,不时发出“驾——驾——”的吆喝声,铁蘑菇头大轮毂把路上的覆雪压得“扎扎”作响,轮子后面留下两道鲜明的车辙。六个带刀亲兵踢动马刺随行扈卫,马蹄铁掌在驿道上踏出一片“笃笃笃”的闷响。衔尾而行的是一辆驿车,里面坐着随行杂役。景泰蓝包顶驿车是兵部清吏司为二品以上大员出行准备的,坐这种车的人不是朝中重臣就是封疆大吏。
湖广总督林则徐身穿苏绣仙鹤补服,双手捧着铜暖炉,斜倚在车厢里。他五十多岁,一张方圆脸,面色微黑,身体较胖,棕黑色的眸子闪着微光,下巴蓄着棕黑色的胡须。由于连日车马劳顿寝食淆乱,他的眼睑微微发黯,有一种心急上火疲累过度的模样。二十多天前,他接到廷寄,道光皇帝要他进京商议禁烟事宜。他不敢耽搁,把衙门里的事务安排停当后立即出发。依照清吏司的章程,从武昌到北京的驿程是二十七天。林则徐一路催马趱行,只用二十三天就到达肃安县(今河北省徐水县),离北京只剩三天路程。
钱江坐在车厢左侧的矮凳上。他是江苏人,监生出身,二十多岁,他的父亲钱韦行官拜山西按察使,与林则徐是同年进士,私交极好。三年前钱江参加会试名落孙山,一时没有去处,林则徐将他纳入幕中,做了九品知事。会试是三年一次的抡才大典,明年春天又是一次机会。钱江
想再试一把,林则徐也有心成全他,特意带他同行。钱江
是佐贰杂官,照理说不应与林则徐同乘一车,但他头脑聪明手脚伶俐,说话办事一不拖泥二不带水,颇得林则徐的赏识。此外,钱江还是一个消息灵通的角色,当年他在国子监读书时,常去嗷嘈市井闲逛,利用父亲的关系夤缘攀
附,出入京官私邸,与仕宦之家和三教九流全能搭上话。
他大事牢记小事不忘,官场奇闻民间飞语,天文地理草木鱼虫,无所不知。平淡无奇的事情经他一转述,立马变得奇特杂糅吊诡怪谲,既鲜活又生动。二十多天驿程单调乏味,有他在身边佐幕赞画,忙时差委办事,闲时讲述奇闻,这样的伴食幕僚打着灯笼都难找。所以,林则徐叫他同乘一车。
林则徐漫不经心地问道:“钱江,你这么聪明的人,上次会试怎么会落榜呢?”钱江一哂:“晦气呗。那年的策论考题太离谱,我剑走偏锋押错题了。”林则徐眉毛一翘:“怎么个错法?”钱江道:“您老还不知道,历科会试的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