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历代经典散文/品读南京丛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南京历代经典散文/品读南京丛书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3.09 3.7折 35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编者:程章灿//成林|总主编:曹路宝

出版社南京

ISBN9787553319667

出版时间2017-10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5元

货号30022286

上书时间2024-05-23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程章灿、成林编著的《南京历代经典散文》是“品读南京”丛书中的一本。本书选录了南京历代经典散文的代表作品,其中魏晋南北朝6篇,唐五代两宋8篇,元明清13篇,现当代15篇,合计32篇,这些散文都是历代散文名家品读南京的心得记录。这些散文中以描写叙述居多,对山水南京、人文南京和历史南京有更具体翔实的记载,然亦时时杂以感慨咏叹,呈现出强烈的抒情色彩。所以,从这些散文中不仅能读到南京的历史沧桑与人事变迁,也能读到作者的才情俊美和辞章隽永。书名中的“南京”,准确地说,不是文学的主体,不是指南京籍或长期流寓南京的作家。相反,这里的“南京”是文学的客体,是历代经典散文中的描写对象。

目录
前言
魏晋南北朝篇
  陆 机 吴大帝诔
  孔稚珪 北山移文
  王 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
  陆倕 石阙铭
  萧统 殿赋
  庾信 对烛赋
唐五代两宋篇
  李 白 为宋中丞请都金陵表
  徐铉摄山栖霞寺新路记
  王安石 真州长芦寺经藏记
  李纲 车驾巡幸建康起居表
  王 铚 徐十郎茶肆
  陆 游 入蜀记(选段)
  范成大 吴船录(选段)
  马光祖 《景定建康志》序
元明清篇
  胡炳文 游钟山记
  宋濂 阅江楼记
  宗 臣 游燕子矶记
  谭元春 三游乌龙潭记
  张 岱 陶庵梦忆(三篇)
  余 怀 板桥杂记序
  侯方域 李姬传
  王士祯 游瓦官寺记
  袁枚 随园记
   祭妹文
  管 同 登扫叶楼记
民国篇
  张恨水 两都赋(四篇)
  朱自清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俞平伯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李金发 在玄武湖畔
  倪贻德 秦淮暮雨
  石评梅 金陵的古迹(四篇)
  叶灵凤 家乡食品
后记

内容摘要
 南京山环水绕,风景秀丽,是一座历经千年历史风云、有“虎踞龙蟠”之称的古都。无数文人学士在此感慨抒怀,以散文的形式,留下他们“读城”的心得记录。程章灿、成林编著的《南京历代经典散文》从中选录了若干脍炙人口的古今经典散文名篇,展现南京山水的优美、人文的魅力以及历史底蕴的厚重,为读者“品读南京”打开了一扇“散文之窗”。

精彩内容
 两都赋(四篇)【题解】张恨水(1895~1967年),原籍安徽安庆潜山县,出生于江西南昌。原名心远,恨水是笔名,取南唐李煜词《相见欢》“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之意。张恨水是现代著名章回小说家,以作品多产出名,其创作的通俗小说多达一百多部,总字数三千万言
,风靡一时。但他亦擅长散文,风格冲淡平和,知者就少得多了。《两都赋》是他的一组散文集,共26篇,1944年8月1日到1945年1月10日连载于重庆《新民报》,其时作者正寓居抗战后方的陪都重庆。这组散文通过对北京、南京二都社会人情、历史沧桑的描摹,忆旧怀往,冲淡温润。这里选录四篇,每篇题目都是一句五言诗,颇有诗情画意。
日暮过秦淮在秋初我就说秋初。这个时候的南京,马路上的法国梧桐和洋槐,正撑着一柄绿油油的高伞。你如是住在城北住宅区,推开窗户,望见疏落的竹林,在广阔的草地里抹上一片残阳,六点钟将到,半空已没有火焰。走出大门,左右邻居已开始在马路树荫下溜着
水泥路面活动。住宅中间,还不免夹着小花园和菜圃,瓜架上垂着一个个大的黄瓜,秋虫在那里弹着夜之前奏,欢迎着行人。空上一件薄薄的绸衫,拿了一柄折扇,顺路踏上中山北路,漆着鱼白色的流线型公共汽车,在树荫下光滑的路上停着。你不用排班,更不用争先恐后,可以摇着你手上那柄折扇,缓缓地上车,车中很少没有座位。座椅铺着橡皮椅垫,下面长弹簧,舒适而干净,不少于你家的沙发。花上一角大洋,你是到扬子江边去兜风呢,还是到秦淮河畔去听曲呢?你爱上哪儿就上哪儿。
我不讳言,十次出门有九次是奔城南,也不光为了报社在那儿,新街口有冷气设备的电影院,花牌楼
堆着鲜红滴翠的水果公司,那都够吸引人。尤其是秦淮河畔的夫子庙,我的朋友,几乎是“每日更忙须一
至,夜深还自点灯来”,总会有机会让你在这里会面。碰头的地点,大概常常是馆子里的河厅。有时是新闻圈外的人作主,有时我们也自行聚餐。你别以为这是浪费,在老万全喝啤酒吃的地道南京菜,七八个人不过每人两元的份子。酒醉饭饱,躺在河厅栏杆边的藤椅上,喝着茶嗑着瓜子,迎水风之徐徐,望银河之耿耿,桃叶渡不一定就是古时的桃叶渡,也就够轻松一下子的了。
我们别假惺惺装道学,十个上夫子庙的人,至少有七八个与歌女为友,不过很少人自写供状罢了。南京的歌女,是挂上一块艺人的牌子的,她们当然懂得什么是宣传。所以新闻记者的约会,她们是“惠然肯来”。电炬通明,电扇摇摇之下,她们穿着落红纱衫子,带着一阵浓厚的花香,笑着粉红的脸子,三三两两,加入我们的酒座。我们多半极熟,随便谈着话,还是“舄履交错”。尽管良心在说,难道真打算作个《桃花扇》里人?但是我没有逃席。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