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法有法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书法有法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4.76 3.1折 48 全新

库存38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孙晓云

出版社江苏美术

ISBN9787534432248

出版时间2010-09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8元

货号1836169

上书时间2024-05-23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书法界有以“一本好书,一手好字”称孙晓云者。“一本好书”指孙晓云2001年将其多年的摸索、思考与研究,写成的《书法有法》。她认为,书法的结构形态只不过是书法最后的呈现,而其背后则是自然而又精确的用笔方法。而书法传统在代际绵延中发生了多次重大变化,书法之“法”对于使用毛笔的人来说,越来越隔膜,造成今天书法创作、鉴赏与批评的“标准”不断地泛化,人们对于书法的认识也越来越模糊。出于对文化、对历史的敬重,孙晓云从古代生活方式、人的生理机能与纸笔器具的合理运用出发,重构古人的书写方法(笔法),在笔法与结构、章法之间建立了一种必然联系,同时,对古代重要的书法理论与批评术语一一进行阐释。孙晓云还以此为轴心,为当代人描述了书法史的纵向演变以及书法之“法”对古代文人画传统的重大影响。在她看来,书法不仅是写字,其深层所蕴含的,是中国古人把握世界的一种睿智的方式,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标杆。
本书为再版。

作者简介
孙晓云,女,1955年生于南京。江苏省美术馆副馆长、中国书法家协会行书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南京市书法家协会主席。

目录
作者简介
自序
1.“中国”不如译成Calligraphy
2.引起困惑的三件事
3.“请循其本”
4.“便捷”是指什么
5.盲人摸象
6.怀疑“永字八法”
7.先说执笔
8.“五指”还是“五字”
9.“拨镫”极其形象
10.用“笔法”书写的字才叫“书法”
11.“人是万物的尺度”
12.笔法产生的动机之一:裹锋与连续书写
13.笔法产生的动机之二:没有依托的书写
14.大胆地推理
15.笔杆的直径
16.笔毫的长短软硬
17.纸的起源与“动”“举”“握”“染”
18.《铡美案》的启示
19.笔法成于书写姿势
20.“古法”的绝唱
21.不自觉的丧失
22.桌子的功与过
23.“八分书”的解释
24.“向背”出形势
25.好大一头象
26.“章草”是书法演变的句号
27.“隶化”与“美化”的生理极限
28.三根细绳搓成一根粗绳——“完法”
29.了如指掌,烂熟于心——“尚法”
30.“结字因时而传,用笔千古不易”——“变法”
31.最不愿承认的现实——“无法”
32.书法是视觉艺术吗
33.“屋漏痕…‘坼壁之路”“折钗股”“锥画沙”“印印泥”解密
34.“无垂不缩,无往不收”答疑
35.“内撅”“外拓”词诠
36.最后有行书
37.“个性”是这样形成的
38.为“意在笔先”正言
39.转笔决定竖写左行
40.“指实掌虚”的传讹
41.“眇者不识日”
42.无意间“指鹿为马”
43.“帖学”的溃塌
44.重审“碑学”
45.求形似必堕“画字”
46.日本书法史略
47.何谓书法何谓绘画
48.“书法的本质”——没有结果的讨论
49.书法的万能钥匙
50.汽车上的顿悟
51.中国画的困惑
52.“骨法”即笔法
53.“书画”在这里“同源”
54.无笔法不成画
55.自古华山一条路
56.“文人画”是一座扑朔迷离的远山
57.“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58.“纸抄纸”
59.真实与无奈
60.箕子的故事
后记
重印后记
修订版后记
孙晓云书法作品

内容摘要
 出于对文化、对历史的敬畏和责任感,孙晓云将她多年的摸索、思考与研究,写成专著《书法有法》,已经四次再版,创造了书法理论书籍销售量的最高纪录。孙晓云以笔法为轴心,以自己的学书经历和独特的叙述手法释解了书法史的演变,对当今书法创作的审美取向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她通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和理论研究,所要彰显的,是中国古代人文和中国现代文化的核心价值。

精彩内容
 英文里,china是瓷器,china是中国。除了丝绸,古代西方人想象中国的文明,便与瓷器有关。如今,丝绸与瓷器世界各地均可制造,之精美、之考究,于中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当今,丝绸、瓷器恐怕已经不足为中国文明的象征了。
这样说起来,中国文明的象征,中国艺术的独特,非我们自古使用下来的书法莫属。与其将中国译成china,倒不如换译成calligraphy。
在中国,再早一些,书法又叫“法书”。科举时代,字写得好曾经成为无数士子晋身的首要标准。汉代以来,一直成为唯此为高、“非志士高人不能为”的境界。一部书法史,记载了多少才子“池水尽墨”“退笔成冢”的辛劳,记载了历代书家论教诠释的孜孜不倦。这种辉煌,朝朝代代,延续了近三千年。
20世纪30年代文艺兴盛后不久,中国进入抗日、内战、“反右”、“文化大革命”,其间书法艺术发展中断40年。我正是在这个时期的1955年出生。
我母亲出身书香门第,写得一手好字。我3岁时看父亲下象棋,就在一
边起劲地弓“车、马、炮、象、兵、卒、将”。母亲看我写得有姿有态,就教我搭字的问架结构。从此,我便每日不辍。
幼时临的帖只有柳公权《玄秘塔》和王献之《十三行》。稍大些时,记忆中书店里是没有几本古代碑帖的,当时都属“封建渣滓”,在扫除之列。书架上有今人写的《毛主席诗词》,印象最深的是周慧瑁的行书《鲁迅诗选》,翻过来倒过去的看。后来才知道她临米芾,我是先知道周慧瑁,后知道米芾的。
“旧时”在少数人手中把玩的“王谢堂前燕”,如今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
现在中国的书店,最多、最齐全的书大概就算是书法类了。书史、书论、碑版、
阁帖,古代的、近代的、当代的,编了再编,印了再印,尽管印刷质量差些,却大大地供过于求。
有时站在书架前,翻翻看看,一晃几个小时就过去了,心里总是在想:该写的,前人早已写了;该想的,前人早已想了;该说的,前人早已说了。可奇怪的是,后人从来没有因此而不写、不想、不说,甚至连少写、少想、少说的意思都没有。
我从来没有问过别人是怎么想的,但是我知道自己。因为我困惑。我写,我想,因此我才产生困惑。再写,再想,是为了不困惑。我说,是想告诉别人,我困惑些什么,是怎么解除困惑的。当然,是完全可以不说的。我曾经下决心不说。后来,真的什么都不想说了。
1997年,一个朋友问我:“你会不会为此后悔终生?”我竞一下子被问住。
我现在真的是在说呢。到底免不了俗哇。
说到书法上的巨大困惑,我小时候似不曾有过。真正引起我巨大困惑的,有三件事,都发生在1978年。
当时我在军队俱乐部工作,头衔是“图书管理员”,常负责上街购书,这是我顶开心的事。我买了不少“文化大革命”后新出版的古代碑帖,常一个人躲在图书室里看。那时自信,胆儿也大,《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临了一遍,便送
去展览,竞被人以为是临《圣教序》出身。当我临孙过庭《书谱》(图1)时,问题却来了。
《书谱》是墨迹,帖中点画变化多端,按我实践的经验,按常理,却无论如何模仿不像,费了我不少的工夫。毛笔在我自然书写的过程中,是不该出那样捉摸不定的线条。除非,用极慢的速度去“做”,去描。
我开始怀疑,孙过庭可能不是用我现在的工具、现在的书写方法。但是,从《书谱》内容看,孙氏无疑又是二王的崇拜者和忠实代言人。
难道被我们世世代代奉仰的二王书法,是如孙氏这般?
第二,我在上海朵云轩买到了《历代书法论文选》(上下两册),是剩下的最后一套,其中十多页破损。这是我第一次接触书法理论,读得我失眠。我的书法实践和体会,与古人的理论相差甚远,书家们连篇累牍说的,我觉得无关紧要,流传千古的名言,和我的状态不大相干。再看看今人对古人的解释,又半信半疑。头脑里,无数个问题像小虫子,从四面八方爬出来。后来我读王国维《人间词话》,他论词时所提出的“隔”,很像那时我读古代书论时的感
觉。
我坚信古人的论述是有所指的,却无法找到论据。过得总是不踏实,心悬在那里。
其三,我舅舅“右派”的问题得到平反,刚回到南京。在我3岁
时他就“右派”了,整整的20年。我只知道,他写的字比我妈还要好。
那天,我兴奋地对他大侃艺术观念。当说到“书画线条”时,一直躺着
不说话的舅舅突然摇头道:“根本是两巴事。”后来我知道他总是把“两码事”说成是“两巴事”。
而23岁是亢奋的年纪,我又继续大侃许多书法问题,当然谈到了孙过庭《书谱》,老舅终于使出“撒手锏”,翻开孙过庭《书谱》,用笔示范。“你看”,“应该是这样的”,“这样的”。原来,孙过庭是这样的,我的老外公就是这样教他的。
全是我从来没有想过的。
当时好想抽烟。
20年来我们第一次见面是以不愉快而结束的。确切地说,应该是以我彻底的困惑而告终。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如此不自信。我嘴上不承认,心里却空荡荡的,从小到大好不容易垒起来的一道墙,在一夜之间坍塌。
难道我真的错了?我为什么没有看出呢?对书法史又该如何看?这几千年的脉络怎样才能理清?我前面的路该如何走?
那段时间,我不大写字,许多时间用来画画。报考军队艺术院校未果,又去江苏省国画院进修了两年。随着学习“中国画”,“水墨”“用笔”……老困惑还兜着,新困惑又接踵而至,可谓是“隔”了又“隔”。
困惑是折磨人的,我瘦到了80多斤,是我成人后体重的最低纪录。
过了很多年后,我才懂得:困惑是一种热情,是一种非常大的动力。
P13-17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