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九三七年的爱情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一九三七年的爱情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7.25 3.5折 49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叶兆言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133550

出版时间2018-09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9元

货号30264084

上书时间2024-05-21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写在后面

 

 

 

一九三七年的南京不堪回首。对于南京人来说,这一年*残酷的历史,莫过于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历史材料记载,在这场噩梦一般的浩劫中,遇难同胞超过三十五万人,发生了二万左右的强奸事件。这篇小说结束的时候,正是大屠杀开始之际,正是许多妇女遭难之时。

 

小说*后写成这样,始料未及,我本来想写一部纪实体小说,写一部故都南京的一九三七年的编年史,结果大大出乎意外。当我在写这篇小说的时候,耳边常常回响着蔡琴女士演唱的那首委婉动听的《秦淮河畔》:

 

 

 

今夜有酒今夜醉,

 

今夜醉在秦淮河畔,

 

月映波底,

 

灯照堤岸,

 

如花美眷依栏杆。

 

歌女歌舞女舞,

 

声声相思为谁诉,

 

步步爱怜为谁踱,

 

蜜意柔情为谁流露,

 

为谁流露。

 

歌的歌舞的舞,

 

朵朵樱唇为谁涂,

 

层层脂粉为谁敷,

 

眉语眼波为谁倾吐。

 

 

 

这分明是一首亡国之音。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我不知《玉树后庭花》是什么样的曲调,能把国家都唱亡了,想来也是首难得的好曲子。写小说的人,难免本末倒置,计划写一部关于战争的小说,写到临了,却说了一个非驴非马的爱情故事。说起来真让人感到惭愧,我的案头堆放着一大堆史料,我写作时坐的椅子周围都是书,除了当研究生写论文,我从来没有为写一篇小说,下过这样深的资料功夫。我一次次地去图书馆看旧书,翻阅当年的旧报纸旧杂志,那些陈旧的东西,让人有一种走进历史的错觉。对于写小说的人来说,这种错觉是十分必要的。当我把日本人堀场一雄所著的《日本对华战争指导史》,与蒋纬国总编的《国民革命战史》对照着读的时候,这两本厚厚的纸上谈兵的书,让我想象自己如果能够成为一名职业军人,也许比当小说家更有意思。优秀的职业军人也是艺术家,只不过战争是一门太肮脏的艺术,是一门必须被诅咒的艺术。

 

战争时期的爱情将是十分荒唐可笑的,在战争的背景下,爱情往往显得非常滑稽。但是人人心目中,如果真存在着爱情的话,战争也许就不会发生。一九三七年的故都南京,注定还有许多其他的爱情故事,我也许只是写了其中*糟糕的一个。同样的道理,在一九三七年,可歌可泣的事情也太多,多得足以让人眼花缭乱,而我的注意力,却徘徊在不应该停留的地方。我仿佛只是从资料的海洋中突围出来。事实让我感到尴尬,原来应该写的,我没写,原来没想写的,却写多了。好在有一个念头可以骗自己,可以遮脸,对于一九三七年的故都南京,我没写的东西,别人仍然会写,而我却写了别人暂时还没写的东西。

 

孔尚任三百年前写的《桃花扇》,在*折“听稗”上劈头就说:“孙楚楼边,莫愁湖上,又添了几树垂杨。”而另一位近代著名词人吴梅,在朝拜了《桃花扇》中的女主角李香君故居以后,填了一首好词,末了的两句是:“武定桥边,立尽斜阳。”这些足以传唱的名句,如今读起来,味道有些走样。时过境迁,南京现在能添几树垂杨的地方,已经不多,武定桥边,又都是高楼,那条臭烘烘的秦淮河,实在难让人发思古之幽情。现代化的城市里,发展谁也阻挡不住,感伤从来就是奢侈品。难忘的一九三七年早就过去,当年在战火中出生的小孩,现在也已是六十岁的老头和老太。这篇小说不计后果写出来了,有没有人看,真是天知道。

 

1996年5月20日高云岭

 

 

 

这也许是我反响比较大的一本书,韩文本正在翻译,已出版的有英文法文意大利文和荷兰文,但是并不意味着外国人就了解,就有什么国际影响。很多电影导演想拍电影,据说好莱坞也有过兴趣,到目前为止,这书的电影版权还在本人手里。去年我在德国待了一个月,房东太太知道我是作家,执意要把这小说读完。每天早晨用餐,她都会不停比画,兴致勃勃表示自己的阅读感想,刚开始她很不喜欢故事中的男主角,说这男人可不是她中意的类型。后来想法有所改变,说丁问渔有点意思,再后来她告诉我,开始喜欢这个男人了,说她终于明白我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由于语言交流障碍,房东太太的很多意思只能连蒙带猜,有一天她专门请翻译吃饭,很认真地让翻译向我倾诉,一口气说了很多。这样的读者真让我感动,同时也感慨,因为小说只有让人读过,才会开始产生意义,否则都是空洞都是虚幻。阅读从来都是一种缘分,好书实在太多,为什么读者就应该读你的书呢,而不管是什么人,只要他们能读你的作品,就必须心存一份感激。

 

2009年12月河西

 
【免费在线读】

商品简介

 

《一九三七年的爱情》是著名作家叶兆言所著长篇小说,写于1996年。小说讲述了一个大时代大背景下发生在南京城里的爱情故事:杰出的语言学家丁问渔,是南京某国立大学外文系的教授,在机缘巧合之下爱上了年轻漂亮的任雨媛,尽管两人之间有着重重障碍,但丁问渔通过锲而不舍的追求,还是使得爱情在任雨媛心中逐渐萌发。

 

整部作品文字细腻,作者通过许多当时的历史人物和相关史料,将真实历史与小说虚构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反映了那个特殊时代南京城的历史风貌,又刻画了小说男女主人公之间曲折而坎坷的爱情经历。

 

作者简介
叶兆言,原籍苏州,1957生于南京,著名作家。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1986年获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历任金陵职业大学教师,江苏文艺出版社编辑,现为江苏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创作总字数约四百万字。著有中篇小说集《艳歌》《夜泊秦淮》《枣树的故事》,长篇小说《一九三七年的爱情》《花影》《花煞》《别人的爱情》《没有玻璃的花房》《我们的心太顽固》,散文集《流浪之夜》《旧影秦淮》《叶兆言散文》《杂花生树》《叶兆言文集》(七卷)《叶兆言作品自选集》等。

目录
写在前面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写在后面

内容摘要
 《一九三七年的爱情》是著名作家叶兆言所著长篇小说,写于1996年。小说讲述了一个大时代大背景下发生在南京城里的爱情故事:杰出的语言学家丁问渔,是南京某国立大学外文系的教授,在机缘巧合之下爱上了年轻漂亮的任雨媛,尽管两人之间有着重重障碍,但丁问渔通过锲而不舍的追求,还是使得爱情在任雨媛心中逐渐萌发。
整部作品文字细腻,作者通过许多当时的历史人物和相关史料,将真实历史与小说虚构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反映了那个特殊时代南京城的历史风貌,又刻画了小说男女主人公之间曲折而坎坷的爱情经历。

精彩内容
 第一章1一九三七年一月一日,星期五,天气晴朗,来自北方的寒流刚刚过去,气温有些回暖。虽然国民政府已把阴历称之为废历,但是阳历的新年气氛,在民间并不像预料的那样强烈和热闹。全国各地都举行会议庆祝元旦,冠冕堂皇的大会,上行下效,是个大礼堂就爆满,好像不开个会就不是过新年一
样。一九三七年是在热烈的抗日气氛中来临的。不久前发生的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全国各地大放爆竹,庆祝中华民国逢凶化吉。人们原来普遍地担心,西安事变将引发大规模的内战,而对中国领土早就存着觊觎之心的日本人,正好趁虚而入。蒋介石在全国军民的欢腾声中,平安返回首都南京,由于他许诺将不再向日本的强权屈服,这意味着众望所归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初步形成,涣散的中国人在心目中似乎又有了一个新的寄托。
在一九三七年元旦的这一天,首都南京有许多党国要人,因为参加这样那样的会议,很糟糕地都得了感冒。开会成了党国要人们沉重的负担,有三个会议是免不了的,先去中山陵谒陵,这是最吃力的活,每年新年的第一天都得恭恭敬敬如仪一番,凡上去的人,无不气喘吁吁一身臭汗;然后接着赶湖南路的中央党部,听于右任的新年致辞;最后是去国民政府,再听林森主席致辞。说的话报纸上都要刊登的,三个会连在一起,都代表着一种规格,代表着一个人在政府中所处的位置,谁也舍不得放弃。参加会议的人,赶来赶去,既出汗又受冻,结果就只能感冒,体弱的老先生,会议尚未结束,便打起了喷嚏。
丁问渔在元旦这天,也得了感冒,不过他的感
冒肯定和开会无关。除了参加一次婚礼,他并没有参加任何会议。参加会议的大红烫金请柬早被他扔进了废纸篓。丁问渔是个名流,然而更是性情中人,别人很在乎很看重的事,他往往懒得放在心上。
他似乎还看不出元旦这一天,有什么特别纪念的意义,人们所以知道他感冒了,是他把这一点记录在了日记上面。习惯将自己的行踪和心得体会记录下来的丁问渔,在这一天的日记上赫然写着: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我得了重感冒,到晚上尤其加重,清水鼻涕不时地要淌下来。好在这不是一个太坏的日子,因为我在一个令人厌烦的婚礼
上,见到了美丽的B小姐。我的心立刻被这位美丽的女孩搅乱了。我这里称她是美丽可爱的女孩,可今天却是她的婚事,当我写下以上文字时,她也许已将不再是一个女孩了。唉,女人为什么非要嫁给男人这种俗物呢。我没有什么过于奢侈的想法,只是想和她做一个永久的朋友,乃是有生以来最大之欢乐,此事当竭力进行。
一九三七年的第一天,已经步入中年已婚男人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