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28.97
4.3折
¥
6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张经纬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0680735
出版时间2021-08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68元
货号1202581337
上书时间2024-12-3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张经纬上海博物馆副研究馆员,人类学家、作家。长期从事人类学、民族史、艺术史等方面的研究,力图向公众传播学术新知。著有《四夷居中国:东亚大陆的人类简史》《博物馆中的极简中国史》《与人类学家同行》《从考古发现中国》等多部作品;译有《石器时代经济学》《伊隆戈人的猎头》《二十世纪神话学的四种理论》《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等。
目录
序
甘南寻碑记
回到未来
一个不靠谱的想法
我要去甘南
甘南的雪
我扯了一个谎
“碑”就在脚下
我在村边拓碑
大爷开会
需要两遍,才能发现
附录
拉萨蜻蜓点水录
大哥邀我去西藏
我要去格尔木坐大巴
我没有查资料,没有上网看攻略,什么都没有准备
再见吧,姑娘
布达拉宫,我没看明白
我被打败了吗?
陈大哥的故事
山南之行拯救了我
拉萨蜻蜓点水录
那个打败我的滨海渔村
接受招募前往海滨
老师走了,任务留下了
拍拍拍,拍族谱
和我有什么关系
我失去的人类学之眼
问号三连:我是谁?我在哪里?我在干什么?
仓皇出逃
尾声:长生之法
瑶山访女人类学家记
从桂林去恭城
拜见人类学女博士
蟑螂药与云腿月饼
小鸡之死
瑶山深处打火锅
散播伪人类学知识
告别瑶山
谷歌地图旅行者的绍兴—江山断裂带之旅
走在浙赣之间
谷歌地图旅行者的诞生
峰回路转
穿越时空的漫游
龙虎山上张天师
后记:另一种旅行者
西苏角河惊魂
这就是一切的开始
彝语相声和脖子
司机,请不要辜负我
把车子挖出来?
把车子挖出来!
你们都满意了吧
为什么我还要做人类学家呢?!
还好,掉到河里的只有一双鞋子
历经磨难,不失赤子之心
一场婚礼和一次回眸
从日喀则到永泰
只缘身在此山中
“乱入”的松赞干布
我能看懂村落了吗?
三个计划和李干
终于等到了喜宴
这就是生活
我在松花江下游买鱼皮衣
我要去北方
我,和鱼皮衣制作者在一起
我和我的鱼皮衣
我给你说个故事吧
我遇到一个赫哲族的“本山大叔”
我的梦想还在继续
明先生的晚餐
初见明先生
我怎么去了丁镇
皇后镇上有箭村
见到了新馆长伊恩
在马孔家中遇到新客惠小姐
如果让我选择一个做“海外民族志”的地点
明先生的解释
明先生的晚餐
千万不要招一个像我一样的学生
神灵庇佑
大里的学生
《居里夫人传》
下铺姑娘的情感秘密
东归的旅人
南海纪行
我又到了海南
我的身体不容等待
黎族阿姨把我灌醉了
在村里看人烧陶
我拍到了树皮衣
看到船型屋
最后,我收集了一个励志的故事
我又离开了海南,不知何时归来
回忆松坪沟
我到过松坪
海子底下有庙子
打马上山
一切都会好起来
内容摘要
从甘南到福建,从大凉山到黑龙江,从极北漠河到南太平洋岛屿,从“魔都”上海到雪域高原,作者曾与赫哲族大爷一起冰上垂钓、买鱼皮衣,在瑶族村寨遇到神秘的师公,在大凉山西苏角河与死神擦肩而过,在新西兰遇到人毛利人赠他美玉……本书是青年人类学者张经纬的田野随笔的集合。作者在一次次的远行中发现,一个地道的上海人和福建闽东山区的居民并无多大差别,与东北制作鱼皮衣的大爷之间也没有本质上的文化差异,甚至和跨越整个太平洋的新西兰岛民之间也不存在天然的文化鸿沟。那些表面上的文化差异,其实只是不同地方的人们应对生活的方式——当生活给人以严酷,人们共同的选择是披甲上阵;当世界给予美好,我们一起享受梦想的美好——这是人与人之间的永恒联结,是不同文化之间“通约”的法则,是每一个平凡人的选择。 作者的“人类学家成长”过程,其实也是每个人的自我成长之路——面对他人与外部环境时,从充满隔阂、碰壁,到主动理解,获得同理心,并在每一次不尽如人意的“田野”中学会坚强与自立,找到与自己、世界和解的方式。
主编推荐
这是青年人类学者张经纬的田野成长纪实。问题一·为什么是张经纬?——张经纬是目前新兴的青年人类学者。他毕业于厦门大学人类学系,主要研究人类学、民族史、艺术史,关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各种新趋势。已经出版有《四夷居中国:东亚大陆的人类简史》《与人类学家同行》《从考古发现中国》等多部作品;译有《石器时代经济学》《伊隆戈人的猎头》《二十世纪神话学的四种理论》《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等。他的作品为他获得诸多肯定,2015年,他获得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南方都市报》颁发的首届“华文领读者”书评人奖;2017年,获得中国东南亚研究会“海外东南亚研究译丛”编委会颁发的姚楠翻译奖;2019年,获得中国出版社集团、《经济观察报》颁发“年度好书”奖。——张经纬的主要工作是上海博物馆副研究馆员。他活跃于各大媒体平台,《南方都市报》《南都周刊》《东方早报》《澎湃新闻》平面媒体有他的文章,得到APP、喜马拉雅、知乎专栏也邀请他开专栏。《南方人物周刊》的一篇报导称他为“博物馆里的人类学家网红”:两年前,这位就职于博物馆的青年人类学者、活跃于各大媒体的“红人”,借着国家的文化战略和《国家宝藏》等节目的热播推出《博物馆里的极简中国史》。该书得到知识领域的“不错网红”罗振宇连续三期的推荐。最近,澎湃新闻携手上海博物馆,拍摄五集系列纪录片《魔都与新城》,探寻上海的文化之根与文明之源,张经纬受邀成为节目的学术主持人。问题二·人类学家的田野成长笔记,枯燥吗?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徐坚这样评价张经纬:年轻一代学者中,最有表达才华的新秀之一。这是我们幸运。张经纬是一个很好的聊天对象,也是一个很好的书定者。他惯用的手法是摘掉人类学泛滥成灾的各类术语,回归白描。“直叙”却不是“平铺”,总有幽默且有点无厘头式的点评出没于字里行间。所以,这不是一部“研究梳理”或“学术成长史”,而是一部“随笔”,讲述的是人类学家在田野里的故事。问题三·展示人类学成长纪实有什么意义? 其实现在市面上已经有不少纪实类文学、源于人类学田野调的书籍、带有人类学视角的研究作品为我们记录(展示)了某种社会现实、文化现象,这样的社会学或人类学者分析,提供了很好的分析结果,其中很好者多,更有不少受读者欢迎。人类学的思维方式也慢慢走进大众家、视野,得到更多人的关注。那么,这些很好分析的结果背后是怎样的思维成长过程?我们要怎样“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人类学家是如何成长的?这是本书关注的点。对于以人类学为业的读者来说,初入田野调查门槛(除非是天才,要不几乎是肯定)会遇到和作者张经纬一样的困惑,或者说困难。例如他在《那个打败我的滨海渔村》里写到的,去福建某“历史文化名村”收集文献资料,却还不如“一名普通游客”的收获多:这些资料收集工作没有给我更多的喜悦感。我每次想趁着拍摄的功夫看看自己到底拍了点啥,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古代村民和族谱上看一眼就心烦的事迹,马上就让我打消了念头。桥头、路边的碑刻又永远都像无限循环小数那么令人无解。走在村里的水泥路上,看着一幢幢西式风格的新修小楼和门可罗雀的中式祠堂,我觉得普通游客都比我收获更多……一件灾难般的任务。费时费力,而且特别消耗耐心。每天都是一样的流程,早上吃了早饭,就出门寻碑,或者入户拍族谱,拍摄的时候,基本就是半天。中午午休后,下午继续上午的工作。偶尔和村里人用普通话聊上几句。……晚间乘凉时,老年村民侃侃而谈、让我不知所云的闽东方言更加令人沮丧。只觉得自己是这个村里最无关紧要的人,我非但没有为自己领悟到一项文化法则而欣喜,至少当时没有,反令我愈发沮丧:我竟是这个村里最后知后觉、最外行的人,却要代表这个村子所有的明白人,做他们的发言人,装作最了解他们的专家,解读他们的族谱、碑刻,一本正经地向外面介绍村里的一二三四,说得比村里人都还要自信百倍。除此之外,当然还有其他故事。本书里记录的田野过程几乎没有“一帆风顺”的,反而是一次次的的失望、挫折与失败。读者便这样跟随着作者的脚步,看他一次次失败,然后从上一次失败中成长,最后变得从容与自信。所以,本书要告诉人类学初学者,如何在做田野时做到心“沉”则灵。这也引出了:问题四·人类学专业之外的读者能从一个人类学者的成长纪实中获得什么?其实,每一个合格的人类学者的田野成长过程,不只是人类学田野调查技能成长的过程,更多的是对世界、自我、他人认识的成熟过程。这是本书所要传达的更重要的价值:思考每个成长中的自我作者的“田野成长”过程,其实也是我们每个人内心的成熟——到达一个陌生的地方,与形形色色的人相处,最开始总是更多地关注自己的需求,在沟通中总会碰壁,总会遇到“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慢慢地,作者在一次一次田野认识到自己的需求同外在环境的关系,进而学会如何理解这个世界,与他人共情。这一切都是在与真实生活的交锋中学会的,是成长的过程。思考每个人与自己所处的环境的关系作者在记录自己的成长之旅,同时记录的是一次次“行走”中的真实的生活与日常。他带着人类学的思考记录现实中的普通人(摘掉“游记”中滤镜的普通人)的生活。所以,这不是营销号和网红为我们展示的世界,这是一个真实的人看到的真实的世界:有“冒险”但不“猎奇”。所以,作者所到之处能看到很多“不同”的事,甚至很多“奇怪”的事,会引发很多“思考”。他发现:不同的文化之间总有共通的法则:我(上海人)和福建闽东山区的居民并无不同,我与东北制作鱼皮衣的大爷之间没有本质上的文化差异,甚至和跨越整个太平洋的新西兰岛民之间也不存在天然的鸿沟。那些传统人类学研究的表面上的文化差异,其实只是人们对当地不同自然环境所形成的应对方式。而我,注定要找到文化之间可以“通约”的法则。最终我们发现,那些表面上的文化差异,其实只是不同地方的人们应对生活的方法——当生活给人以严酷,人们共同的选择是披甲上阵;当世界给予美好,我们一起享受美好,这是不同文化之间“通约”的法则,是每一个平凡人的选择。是人与人之间的永恒联结。
媒体评论
这本随笔集,记录了经纬与众不同的“田野”成长旅程。文字有趣,每篇还配有小诗一首,能让每个读者分享到他悠游天地间的自得其乐。作为一名人类学研究者,经纬对他经历的文化现象有独特的解读,也让我们从中获益。——徐欢(纪录片制作人《如果国宝会说话》总导演)经纬兄的田野笔记,真的是像人类学者写出来的美妙文字。读起来有冒险,却不猎奇;经历坎坷,却不鸡汤。从早年“初生牛犊不畏虎”的胆气,到后来有一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淡泊,足见田野对他成长的磨砺。——(张明扬 梨视频副总编辑、前《上海书评》主编)本世纪以来,中国内地崛起最快的人类学者,大约非张经纬莫属。但如果你读过本书,便会明了,没有任何一个人的崛起是一次意外或例外。这本田野调查随笔,汇集了作者近二十年来浪迹天南海北的经历,这些自觉不自觉带着人类学视角的一次次远行、跋涉,最终汇集成作者宏阔深远的视角、幻化出犀利的思想之剑。——刘玉海(资深媒体人、前《经济观察报·书评》主编)这本田野随笔,让人看到了人类学田野调查的“纯真”和“诚实”。对人类学家来说,成功的田野,不是一次次资料收集的大丰收,而是一次次的失败和挫折。失败过后的继续成长,才显出那些“拨云见日”的故事的难能可贵。——彭文斌(人类学家 四川师范大学特聘教授)田野是人类学家永远的起点和归宿。这本田野散文从另一个侧面,展现了作者对人类学一如既往的热爱和追求。让我们发现,这位擅长文史的人类学者,在书斋之外的广阔世界中同样有着一番不懈探索。——潘守永(人类学家 上海大学图书馆馆长)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