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教育与鲁迅的文学世界
  • 现代教育与鲁迅的文学世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代教育与鲁迅的文学世界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40.67 5.1折 79 全新

库存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宗刚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215631

出版时间2020-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9元

货号1202331701

上书时间2024-12-02

曲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绪论

一、现代教育下的鲁迅所接纳的西学知识

二、现代教育的科学品格对鲁迅文化人格的影响

三、从现代教育到五四文学的创建

四、人生支点的确立与鲁迅的文学创作

章  现代教育与鲁迅现代小说的发生

节  精神导师与鲁迅现代思想的生成

一、寻找精神导师的艰难历程

二、藤野先生对鲁迅文化人格的影响

三、鲁迅精神主体的确立

四、现代作家跨文化接受的普遍规律

第二节  通俗教育研究会与鲁迅现代小说的生成

一、通俗教育研究会与审核小说之标准

二、通俗教育研究会与鲁迅对现代小说的体认

三、审核小说之标准的实践与鲁迅现代小说观的形成

第三节  《新青年》编辑约稿与鲁迅现代小说的诞生

一、《新青年》编辑对鲁迅文学创作的想象性认同

二、现代教育与鲁迅文学素养的形成

三、《新青年》编辑约稿之于鲁迅文学创作的意义

第二章  鲁迅新文学教育的现代阐释

节  鲁迅讲课及演讲的数据统计

一、鲁迅讲课及演讲的基本情况

二、鲁迅在日记中关于讲课或演讲的详情

第二节  鲁迅的兼课及新文学传播

一、鲁迅兼课与中国小说史的书写和传播

二、鲁迅兼课与教育体制的接纳

第三节  鲁迅兼课的文化动因

一、改写大学文学教育的既有版图

二、直接参与和推动新文学发展

三、为新文学培植传承者

第四节  鲁迅职业作家身份的确立

一、政治生态的变化

二、文化启蒙的诉求

三、租界缝隙的庇护

四、出版市场的成熟

第三章  现代教育与鲁迅文学世界的建构

节  现代教育拓展的人生新疆域

——重新解读《藤野先生》

一、现代教育制导下的知遇之恩

二、知遇之恩与鲁迅的精神资源

第二节  传统教育的寓言化书写

——鲁迅散文《五猖会》新解

一、传统教育制导下的人生疆域

二、父权疆域对子权疆域的遮蔽

第三节  现代教育与多元的文本世界

——《补天》的文化误读与文本阐释

一、李欧梵“厨川氏的弗洛伊德主义”之误

二、关于《补天》创作的溯源考证

三、厨川白村的文艺观如何影响了《补天》的创作

第四章  现代教育下的鲁迅影像及其文化冲突

节  现代教育背景下的主体确立与周氏兄弟的失和

一、对周氏兄弟失和原因的历史阐释

二、从“兄弟怡怡”到“兄弟失和”的历史必然

三、周氏兄弟失和对其文学世界建构的影响

第二节  鲁迅与胡适“和而不同”的现代文化阐释

一、鲁迅与胡适的关系基调是“和”

二、“和而不同”之“不同”

三、鲁迅与胡适“和而不同”的文化功能

第三节  鲁迅的文人影像及他者想象性建构

一、鲁迅影像的自我建构

二、他者建构的鲁迅影像

三、鲁迅其人其文何以进入教育体制

第四节  鲁迅的斗士影像与历史的辩证认识

一、鲁迅与其他文人骂战的发生

二、社会论争与鲁迅对杂文文体的认同

三、辩证看待骂战之于鲁迅影像的建构

第五章  文学史书写中的鲁迅影像建构

节  鲁迅及《孔乙己》在文学史书写中的影像变迁

一、《孔乙己》在文学史书写中的初期影像

二、《孔乙己》在思想解放中的影像变迁

三、《孔乙己》在新世纪文学史书写中的重新言说

四、《孔乙己》的文学史书写隐含的历史规律

第二节  1981年版《鲁迅全集》注释体例的演变及其文学史意义

一、1981年版《鲁迅全集》出版的历史语境概述

二、一种“题解”,两种观念

三、1981年版《鲁迅全集》修订的历史意义

第三节  70年来《鲁迅全集》注释研究热点与前沿动态分析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二、《鲁迅全集》注释研究角度的变化

三、《鲁迅全集》注释研究总体特征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对鲁迅及其文学世界进行了现代阐释,共分为现代教育与鲁迅现代小说的发生、鲁迅新文学教育的现代阐释、现代教育与鲁迅文学世界的建构、文学史书写中的鲁迅影像建构等几个部分。章主要从精神导师的维度阐释鲁迅现代思想的生成与五四文学发生之间的关系;第二章是对鲁迅新文学教育的现代阐释。第三章是现代教育与鲁迅文学世界的建构,主要围绕《藤野先生》《狂人日记》《孔乙己》《药》《五猖会》《补天》等具体文本的解读。第四章是对文学史书写中的鲁迅影像建构的梳理与解读。对1981年版《鲁迅全集》注释体例的演变及其文学史意义进行了探讨,从历史的维度揭示了鲁迅的文人影像在民国教育体制内到底是怎样确立起来的,并就如何辩证地看待鲁迅的斗士影像作出了深度解读。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