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脉之河的上游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20.46
3.5折
¥
59
全新
仅1件
作者李登建 著
出版社山东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2964864
出版时间2021-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9元
货号1202631942
上书时间2024-11-1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李登建,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理事,山东省作家协会散文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山东省散文学会副会长,山东省作家协会首批签约作家;散文作品多篇被收录《新中国60年文学大系·散文精选》《新中国散文典藏》《世界美文观止》等选本和中学语文必修教材(苏教版);出版散文集《黑蝴蝶》《黑火焰》《黑阳光》《平原的时间》《礼花为谁开放》、人物传记《大地为鉴》《最后的乡贤:郭连贻传》等;曾获得首届齐鲁文学奖,第二届泰山文艺奖(文学创作奖),山东省第六届、第九届、第十一届“精品工程”奖,中国当代散文奖,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项目等奖项。
目录
卷一 踩不断的乡路
血脉之河的上游
千年乡路
死胡同
刷屋·大地·蜘蛛侠和我
临渊起舞
台子的光芒
风雪裹住平民的节日
守庙人
兄弟们
齐王一夜
最后的乡贤
卷二 平原苍茫
啊!平原
平原走笔
平原的高度(二题)
奔向大东洼
田野飘香
羊将军
黑伯
清脆的红缨长鞭
无言的平原
平原的时间
卷三 疼痛的旧风景
大雾弥漫(四题)
大门过道
李家祠堂
庙学校
铁匠铺
对一座桥的凭吊
谁偷走了那一地纯银的月光
肌块塌方
村庄和墓地的错位
钉在老树上的故乡
卷四 高楼背后的他们
正午
红木“王朝”
高楼背后的他们
折翅之鹰
她、“十八盘”和一支小曲儿
看看他的脸
沾一身夜色
夜色荡漾
卷五 处处是吾乡
天穹下(四章)
仰望一棵大树
一片枣林的召唤
古镇之古
醉在华陶窑
在舜耕路与大舜相遇
春秋寨忧思
小调三听
买石记
在慢城
内容摘要
本书收入李登建创作的乡土散文数十篇,从破译家族生命密码、追问村庄遗传基因,到发掘乡村精神、呼唤民族根脉传承,作者以故乡梁邹平原为背景,展示乡土中国的古老、沧桑、深厚、庄严、安详、躁动,聚焦父老乡亲祖祖辈辈的生存状态和生命形态,浓重书写他们的勤劳、善良、质朴、敦厚以及愚昧、狭隘、保守;书写他们的忍辱负重、挣扎奋斗、坚韧倔强、生生不息以及新时代他们觉醒、开放、创造、精神迸发的崭新风貌。深入表现父老乡亲在改变人生境况与命运过程中,身上放射出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光辉。
精彩内容
血脉之河的上游
在我试图破译家族的生命密码,悉数祖父、父亲、哥哥从事的职业的时候,那两个黑乎乎的家伙又浮现在眼前。又笨又丑,像两只大螃蟹,霸占了小小东屋的一大块地盘。这两个讨厌的黑家伙是什么呢?
少时我赢弱而孤独,胡同里没有同龄的孩子,到别的胡同去玩又常挨欺负,母亲在正屋忙她手里的活儿,无暇管我,我便自己钻进东屋,再掩上门。不知道为什么,东屋里幽暗的光线是那么契合我的心情——至今我还喜欢这种色调——我能在那里一待一个上午。屋子北面一间摆着几个盛粮食的大缸,缸后面不时有老鼠打闹,发出尖叫。我胆怯地摸着缸沿窥视,警觉的它们却仓皇逃窜。南面一间就是这两个黑乎乎的家伙了,横横斜斜躺在地上,很惬意的样子。起初它们并不惹我反感,我歪着脑袋从它们的圆形大口往里瞅,黑洞洞,那深处的黑一次次诱惑着我。但后来我想开辟一块场地,弄来木头制作小手枪、冲锋枪,削陀螺,做一些不为人知的私密事情——我有了独立意识,要找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这里是我最好的选择,它们就碍手脚了。“这是啥,不能把它们扔掉?”我问父亲。“你爷爷给我的,说不定还有用哩……”父亲丢下这么一句,急急忙忙奔田野去了。我只好费尽力气把它们竖起来,移到墙根,并狠狠地踹了两脚,但我的小脚却被它们硬邦邦的壳弹了回来。
哦,它们不就是祖父的油篓吗?
一个黑大汉,两只大油篓,外加一支民间小调随着汉子的脚步忽高
忽低。这个默契的组合持续了十多年——新中国成立前,祖父是个卖油郎。
那时祖父正当壮年,个头高大,肩膀宽阔,脚底生风。如果在好路上,挑着一百多斤油,他能让担子扇起来。一前一后两只笨重的油篓变成了宽大的翅膀,引得路旁干活的入朝这边看。这,我听上过抗美援朝前线的石爷描述过。石爷说这些时不停地啧啧咂嘴,我则听得入迷,心驰神往。作为一个挑夫,祖父是好样的,但作为卖油郎,祖父却有天生的短板:他太要脸面,认为当小商贩丢人。第一回串乡,他练叫卖,一路对着杏花河两岸的树丛练,对着青龙山的大青石练,很熟练了,可是到了人家村里,却像一块石头搁在嘴里,怎么也喊不出声。他悄无声息地在街头站着,又溜到巷尾,做贼似的。尤其怕小媳妇们来买他的油,他平时见了俊女人都脸红。祖父此时的难堪我是能体会到的,读小学时每次上课我都羞于从讲桌前走;如今已年近花甲,也算见过一些大场面,还常常有模有样地坐在主席台上,但要让我独自从一个会场穿过,我还是感觉众目之下如有乱箭射来。这好像是老李家血液里的东西。
祖父从北乡解家赊上油,到南山里去卖。南山里不种油料作物,没有油坊,吃油都是卖油郎送上门。解家距南山山口十几里,这段路祖父并不打怵,怵的是进了山,上坡下坡,一个崖头接一个崖头。大油篓开始捣蛋了,前后摆动,拉扯得你腰挺不直,身子拧着,一步迈不出半柞。好不容易找到一块平地,祖父放下担子,活动活动脚腕儿,然后敞开嗓门:“卖油了——”这个黑大汉早就不腼腆了。他的声音很高,像一声牛哞,据说他在村这头喊,村那头都听得见。以我的经历,不好理解祖父怎么像换了一个人,这不是祖父的性格。只能这样想,都是给逼的,家里穷得叮当响,老婆孩子在家张着嘴等着,脸面值多少钱?但可惜了这么响亮的叫卖声,这村子里的人听而不闻,任你吆喝,就是不出来买油。那年月农家都吃油少,一小陶罐油一家人能吃半年。
是南山里地势高、离太阳近的缘故吗?祖父在山旮旯里转来转去,本来就黑的脸酷似那两只油篓的表皮了,衣服上也沾满了油——他成了一个真正的卖油郎。而至于手艺,即使和欧阳修笔下那个通过铜钱孔把油倒进葫芦都沾不湿铜钱的卖油翁相比,我都丝毫不怀疑。祖父晚年,我懂点事了,对他的生活习性有些注意。有一次,父亲从集上买回一小兜咸鸭蛋,我给祖父送去两个。祖父馋这一口。自从叔叔患精神病,家境每况愈下(祖父和叔叔在一个家里过),碗里很少见荤腥。祖父把鸭蛋拿在手里,把玩一会儿,轻轻磕开,掏一个小孔,用筷子戳一下放在嘴里咂。这是他的吃法,这样吃,一个鸭蛋四五天还没吃完!家里病死了一只鸡,吃了病鸡肉会致病,母亲把它埋在院子西墙根枣树下。可祖父知道了,他不在乎这个,又扒出来放在锅里煮,结果真的就大病一场,他却不后悔……
以祖父这样的习性,他怎么肯让油滴到外面,哪怕是一滴!那时候,祖父肯定怀揣着一个梦——成为叫人羡慕的小地主。这个梦就像天边的月亮一样遥远,但我相信祖父是有这个野心的。我的祖父少言寡语,但他绝不是那种老实、愚鲁的人。年轻时的他挺拔得好像村东李家茔的那棵黑松,两道粗黑的眉,目光明亮而深沉,有几分英气。我能想象出祖父的心高气傲,他怎么甘心活得不如人?小村庄里个个都像五月田野里争相秀穗的麦子,为了出人头地,苦苦寻找着发家的门路。祖父不会没有干大事的冲动和谋划,可能是家底薄限制了他,选择贩油这一与他的性格极不协调的营生纯属不得巳。贩油本钱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