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圣心源
  • 四圣心源
  • 四圣心源
  • 四圣心源
  • 四圣心源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四圣心源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8.46 3.4折 25 全新

库存6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清]黄元御

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ISBN9787521417449

出版时间2020-07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25元

货号1202105602

上书时间2024-09-30

曲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卷一1

天人解1

阴阳变化1

五行生克2

脏腑生成3

气血原本3

精神化生4

形体结聚5

五官开窍5

五气分主6

五味根原6

五情缘起7

精华滋生8

糟粕传导8

经脉起止9

奇经部次11

营气运行11

卫气出入12

卷二14

六气解14

六气名目14

六气从化15

六气偏见16

本气衰旺17

厥阴风木18

少阴君火19

少阳相火20

太阴湿土21

阳明燥金22

太阳寒水23

六气治法24

治厥阴风木法24

治少阴君火法24

治少阳相火法25

治太阴湿土法25

治阳明燥金法25

治太阳寒水法25

卷三26

脉法解26

寸口脉法26

寸口人迎脉法27

三部九候脉法28

脏腑脉象29

四时脉体30

真脏脉义30

浮沉大小32

二十四脉33

浮沉33

迟数34

滑涩35

大小36

长短36

缓紧37

石芤38

促结39

弦牢40

濡弱40

散伏41

动代42

卷四44

劳伤解44

中气44

阴阳46

阴虚46

阳虚47

阴脱48

阳脱49

精神49

神惊50

精遗51

气血53

气滞54

气积55

血瘀56

血脱57

衄血58

吐血59

便血61

溺血61

卷五63

杂病解(上)63

鼓胀根原63

气鼓64

水胀65

噎膈根原68

反胃根原70

消渴根原71

癫狂根原73

痰饮根原75

咳嗽根原76

肺痈根原78

卷六80

杂病解(中)80

腹痛根原80

腰痛根原82

奔豚根原83

瘕疝根原85

积聚根原87

蛔虫根原89

便坚根原90

泄利根原91

痢疾根原93

淋沥根原94

卷七98

杂病解(下)98

中风根原98

历节根原101

痉病根原102

湿病根原104

黄疸根原105

谷疸106

酒疸106

色疸107

暍病根原108

霍乱根原109

痎疟根原110

温疟111

瘅疟111

牝疟112

伤风根原113

齁喘根原114

卷八116

七窍解116

耳目根原116

目病根原117

疼痛118

耳病根原121

疼痛122

鼻口根原123

鼻病根原124

口病根原126

舌病127

牙病128

咽喉130

声音131

须发132

卷九134

疮疡解134

痈疽根原134

瘰疬根原138

癞风根原139

痔漏根原140

卷十143

妇人解143

经脉根原143

闭结144

崩漏145

先期后期146

结瘀紫黑147

经行腹痛148

热入血室148

杂病根原149

带下149

骨蒸150

胎妊根原151

结胎152

堕胎153

胎漏154

产后根原155

方名索引158

内容摘要
本书为清代名医黄元御所著。全书十卷,书中将黄帝、岐伯、秦越人、张仲景等医中四圣之学融会贯通,分别从天人、六气、脉法、劳伤、杂病、七窍、疮疡、妇人等方面阐发四圣蕴义,是一部包括中医基本理论和部分临床医学的综合性著作。本书适用于中医临床工作者,院校科班、民间师承学子和广大的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

主编推荐
中国从有文献可考的夏、商、周三代,就进入了文明的时代。中国人认为自己是炎黄的子孙,若以此推算,中国的文明史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中华民族崇尚自然,形成了“天人合一”的信仰,中医学就是在这种信仰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传统医学。

中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炎帝、黄帝时期,根据考古、文献记载和传说,炎帝神农氏发明了用药物治病,黄帝轩辕氏创造脏腑经脉知识,炎帝和黄帝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也是中医的。

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商代的伊尹发明了用“汤液”治病,即根据不同的证候把药物组合在一起治疗疾病,后世称这种“汤液”为“方剂”,这种治病方法一直延续到现在。由此可见,中华民族早在3700多年前就发明了把各种药物组合为“方剂”治疗疾病,实在令人惊叹!商代的彭祖用养生的方法防治疾病,中国人重视养生的传统至今深入民心。根据西汉司马迁《史记》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的扁鹊秦越人善于诊脉和针灸,西汉仓公淳于意善于辨证施治。这些世代传承积累的医药知识,到了西汉时期已蔚为大观。汉文帝下诏命刘向等一批学者整理全国的图书,整理后的图书分为六大类,即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术数、方技,方技即医学。刘向等校书,前后历时27年,是对中国历史文献很为壮观的结集、整理、研究,真正起到了上对古人、下对子孙后代的承前启后的作用。后之学者,欲考中国学术的源流,可以此为纲鉴。

这些记载各种医学知识的医籍,传之后世,被尊为经典。医经中的《黄帝内经》,记述了生命、疾病、诊疗、药物、针灸、养生的原理,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这部著作流传了2000多年,到现在,仍被视为学习中医的推荐阅读之书,且早在公元7世纪,就传播到了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近代以来,更是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许多国家广泛传播。

经方医籍中记载了大量以方治病和药物的知识,其中有《汤液经法》一书,相传是伊尹所作。东汉时期,人们把用药的知识编纂为一部著作,称《神农本草经》,其中记载了365种药物的药性、产地、采收、加工和主治等,是现代中药学的起源。中国历代政府重视对药物进行整理规范,有名的如唐代的《新修本草》、宋代的《证类本草》。到了明代,有名医学家李时珍历经30余年研究,编撰了《本草纲目》一书,在世界各国产生了广泛影响。

东汉时期的张仲景,对医经、经方进行总结,创造了“六经辨证”的理论方法,编撰了《伤寒杂病论》,成为中医临床学的奠基人,至今仍是指导中医临床的重要文献。这部著作早在公元700年左右就传到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一直受到重视。

西晋时期,皇甫谧将《素问》《针经》和《黄帝明堂经》进行整理,编纂了《针灸甲乙经》,系统地记录了针灸的理论与实践,成为学习针灸的经典推荐阅读之书,一直传承到现在。这部著作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

中医学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创造积累了丰富的医学理论与实践经验,仅就文献而言,保存下来的中医古籍就有1万余种。中医学独特的思想与实践,在人类社会关注健康、重视保护文化多样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背景下,显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中医药学与中华民族所有的知识一样,是“究天人之际”的学问,所以,中国的学者们信守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至理。《素问·著至教论》记载黄帝与雷公讨论医道说:“而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以教众庶,亦不疑殆。医道论篇,可传后世,可以为宝。”这段话道出了中医学的本质。中医是医道,医道是文化、是智慧,《黄帝内经》中记载的都是医道。医道是究天人之际的学问,天不变,道亦不变,故可以长久,可以传之后世,可以为万世之宝。

医道可以长久,在医道指导下的医疗实践,也可以长久。故《黄帝内经》中的诊法、刺法至今可以用,《伤寒论》《金匮要略》《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的医方今天亦可以用,《神农本草经》《证类本草》《本草纲目》的药今天仍可以用。

或许要问,时间太久了,没有发展吗?不需要创新吗?其实,求新是中华民族一贯的追求。如《礼记·大学》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清人钱大昕有一部书叫《十驾斋养新录》,他以咏芭蕉的诗句解释“养新”之义说:“芭蕉心尽展新枝,新卷新心暗已随,愿学新心养新德,长随新叶起新知。”原来新知是“养”出来的。

中华民族“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思想智慧,与当今靠前社会提出的保护和促进文化多样性、保护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需求相呼应。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发布的《传统医学研究和评价方法指导总则》中,将“传统医学”定义为“在维护健康以及预防、诊断、改善或治疗身心疾病方面使用的各种以不同文化所特有的理论、信仰和经验为基础的知识、技能和实践的总和”,点明了文化是传统医学的根基。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这套丛书的整理出版,也是为了打磨好中医药学这把钥匙,以期打开中华文明这个宝库。

希望这套书的再版,能够带您回归经典,重温中医智慧,获得启示,增添助力!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9年6月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