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22.83 4.2折 ¥ 55 全新
库存7件
作者中国
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7134317
出版时间2019-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5元
货号1201851824
上书时间2024-09-04
一、 为什么要编这本书
我是一名课外辅导老师,教物理。多年以来一直有一个疑问,高中物理由于知识体系非常完整,所以教授的时候在原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可以总结出很多二级结论,便于学生们学习和记忆。但是初中物理由于对受力分析的要求过低,导致各个知识模块之间变得相互孤立,大多数学生甚至有些老师在学习或教学的过程中将物理看成“简化版数学”。
而且初二和初三内容的难易程度跨度大,很多学生进入初三之后就开始怀疑人生——难道我初二学的不是物理?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首先对这些问题做了一定分析总结。*,将物理看成“简化版数学”之后,学生对于分析物理情景就会丢失一些基础的分析方法;其次在做题的时候会做一步代一步数据,失去了“从全局到局部”“从过程到状态”等一些基本分析思维,导致做完题目都不知道题目中物理量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第二,初二到初三由于受力分析方面知识的弱化使得内容衔接出现断层,从而导致难易程度跨度过大。特别是学生在处理一些浮力问题的时候(容器底部压力、压强变化量),表现出了明显的不明白和疑惑。
因此,我们觉得有必要对常见的题型做一点相对深度的总结(因为知识点按照大纲要求不能随便改动),方便学生在一模、二模、中考前期复习的时候更有针对性。
…….
毛峰峰
2019年1月10日
物理概念篇
1常识
1.1概念回顾
1.1.1力学估值
1 常见物体质量
中学生的身高170cm左右,体重约为50kg;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g;
中学生书包的质量约4kg;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150g;
一枚一元人民币(硬币)的质量约6.5g,直径为2.5cm;
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00g,长为25cm左右,宽为18cm左右;
一张纸对地面的压强是1Pa。
2常见 物体的长度
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教室长8m、宽5m、高4m;
百米赛的时间约为20s;
一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时间长约5min;橡皮从课桌落下的时间约为0.4s;
身高约为头长的7.5~8倍,约为脚长的7倍,约为肩膀(*宽处)的4倍,另外拳头的周长约等于脚的周长;
茶杯的高度约为12cm,筷子长约15~30cm,牙刷长约20cm;
百元钞票长约15cm。
3 常见物体的速度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世界百米赛的速度约为5m/s;
小汽车的速度约为15m/s;自行车的速度约为5m/s;
高速公路上汽车的速度约为120km/h;喷气客机速度900km/h;
高速小汽车速度108km/h;蜗牛爬行的速度为1.5mm/s;
雨燕飞行速度为48m/s;超音速歼击机的速度为700m/s;
子弹出膛的速度为1000m/s;同步卫星轨道速度是3070m/s。
4 声音分贝
人的理想声音环境是15~40dB;
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噪声应不超过50dB;
为保证正常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
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
5 常见物体的温度
人体常温在36.8℃,*也在35℃以上;室温约为25℃~30℃;
夏天考场温度约为28℃;人体沐浴的温度约为40℃。
1.1.2电学估值
手机电池电压约为3.7V;学生用计算器功率在5W以下;
电视的功率约为100~200W;电子手表电流约为2微安;
小型收音机电流约为0.4安;电吹风电流约为2.5安;
电热水壶电流约为6安;小型手电筒电流约为0.2安;
电视机电流约为0.5安;电饭煲电流约为3安。
电焊机电流约为100~200安;
人体对电流的反映:
8~10mA: 手摆脱电极已感到困难,有剧痛感(手指关节);
20~25mA: 手迅速麻痹,不能自动摆脱电极,呼吸困难;
50~80mA: 呼吸困难,心房开始震颤;
90~100mA: 呼吸麻痹,3秒钟后心脏开始麻痹,停止跳动。
行业规定人体安全电压为不高于36V,持续接触安全电压为24V。
1.1.3科学家
1 力学
(1)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 在对待“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上,错误地认为“维持物体运动需要力”。
(2) 阿基米德(古希腊): 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杠杆平衡原理。
(3) 伽利略(意大利): 发现摆的等时性;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
(4) 牛顿(英国): 三大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光的色散现象。
(5) 马德堡半球实验*次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6) 托里拆利实验首次测出了一个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76cm汞柱产生的压强,P0=1.01×105 Pa。
(7) 帕斯卡(法国): 裂桶实验,证明了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除此之外他的贡献还有帕斯卡定律(液压原理,只适用于液体)。
(8) 伯努利: 证明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2 热学
(1) 摄尔修斯(瑞典): 制定了摄氏温标。
(2) 开尔文(英国): 热力学温标的创始人。
3 电磁学
(1) 沈括(中国): 著有《梦溪笔谈》,*早提出地磁偏角。
(2) 墨翟(中国): 在《墨经》中记载了光的直线传播、影的形成、光的反射、平面镜和球面镜成像等现象,为世界上*早的光学著作。
(3) 库仑(法国): 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
(4) 富兰克林(美国): 证明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解释了摩擦起电的原因,并发明了避雷针。
(5) 欧姆(德国): 欧姆定律。
(6) 焦耳(英国): 发现电流通过导体会产生热量,称为电流的热效应。
(7) 奥斯特(丹麦): 电流可以使周围的磁针发生偏转的效应,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8) 安培(法国): 总结了右手螺线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方向。
(9) 法拉第(英国): 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使人类的文明跨进了电气化时代。1821年法拉第在重复奥斯特“电生磁”实验时,制造出人类历史上*台*原始的电动机。
(10) 汤姆生(英国): 利用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可分,有复杂内部结构,并提出原子的葡萄干蛋糕模型,从而敲开了原子的大门。
(11) 卢瑟福(英国): 提出了原子的“行星模型”,被誉为“原子物理之父”。
4 单位命名
(1) 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率的单位分别是安培、伏特、欧姆、瓦特。
(2) 力、压强、功率、功、能、频率的单位分别是牛顿、帕斯卡、瓦特、焦耳、焦耳、赫兹。
(3) 摄氏温度、热力学温度、热量的单位分别是摄氏度、开尔文、焦耳。
1.1.4科学方法
1 控制变量法
定义: 所谓控制变量法,就是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影响事物变化规律的因素和条件加以人为控制,只改变某个变量的大小,而保证其他的变量不变,*终解决所研究的问题。
特点: 某两次实验只有一个条件不相同,若两次实验结果不同,则与该条件有关,否则无关。反过来,若要研究的问题是物理量与某一因素是否有关,则应只使该因素不同,而其他因素均应相同。控制变量法是中学物理中*常用的方法,也是中考出题*多的方法。
常考实验:
(1)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 液体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3) 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4)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5) 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6) 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7) 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
(8)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9)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10) 探究电流做功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
(11) 探究电流的热效应与哪些因素有关;
(12) 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
2 间接测量法
将一个被测量转化为若干可直接测量的量加以测量,而后再依据由定义或规律导出的关系式(即测量式)进行计算或作图,从而间接获得测量结果的测量方法,称为间接测量。
常考实验:
(1) 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
(2) 测量小灯泡电功率;
(3) 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4) 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
(5) 用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测机械效率。
3 等效法
定义: 在研究物理问题时,有时为了使问题简化,常用一个物理量来代替其他所有物理量,但不会改变物理效果,这种研究方法就是等效法。
特点: 等效的方法是指面对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提出一个简单的方案或设想,而使它们的效果完全相同,从而将问题化难为易,求得解决。
常考实验:
(1) 等效电路;
(2) 合力替代各个分力;
(3) 用总电阻替代各部分电阻;
(4) 浮力替代液体对物体的各个压力。
4 转换法
定义: 对于不易研究或不好直接研究的物理问题,通过研究其表现出来的现象、效应、作用效果间接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
常考实验:
(1) 通过电流的热效应来认识电流大小;
(2) 根据磁场对磁体有力的作用来认识磁场;
(3) 扩散现象可证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4) 通过电磁铁吸引铁钉的多少来显示电磁铁的磁性强弱;
(5) 通过敲动音叉所引起的乒乓球的弹开来说明一切发声体都在震动;
(6) 研究物体内能与温度的关系(我们无法直接感知内能的变化,只能转换成测出温度的改变来说明内能的变化);
(7) 在探究动能与什么因素有关时,我们将动能转化为小木块在平面上被推动的距离,距离越远则动能越大。
注意: 等效法与转换法很相似,有什么区别呢?
答:“等效替代法”中相互替代的两个量种类性质相同,大小相等,而“转换法”中的两个物理量有因果关系,并且性质往往发生了改变。
5 模型法
定义: 忽略次要因素,从复杂事物中抽象出理想模型,合理近似的反映所研究事物的本质特征,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理想模型法。
常考实验:
(1) 光线(光线是看不见的,我们使用一条看得见的实线来表示,就将问题简化,这是利用了理想化模型);
(2) 磁感线;
(3) 电路图是实物电路的模型;
(4) 力的示意图或力的图示是实际物体和作用力的模型。
6 科学推理法
定义: 根据已知物理现象和规律,通过想象和推理对未知的现象做出科学的推理和预见。
常考实验:
(1) 在进行牛顿*定律的实验时,当我们把物体在越光滑的平面运动得越远的知识结合起来,就推理出,如果平面完全光滑,物体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
(2) 在做真空不能传声的实验时,当我们发现空气越少,传出的声音就越小时,我们就推理出,真空是不能传声的。
7 类比法
定义: 实际上是一种从特殊到特殊或从一般到一般的推理。它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同或相似而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逻辑思维。
常考实验:
(1) 19世纪末,汤姆逊发现了电子,将人们的视线引入到了原子的内部,由此,科学家们提出了多种关于原子结构的模型。
(2) 通过水流来认识电流。
《中考冲刺必看 物理》分概念篇、压强篇、浮力篇、电路分析篇、电路计算篇、实验篇、冲刺篇,重点总结了压强、浮力、电路计算等题型中用到的各类方法,方便学生自己复习。
压强篇,总结了中考中经常遇到的四类方法。其中*让学生头疼的压强切割类题目,本书不仅对题型做了精确分类,还对每类题型用到的方法也做了详细介绍。
浮力篇,可能上海的孩子们对浮力似乎不是很敏感,因为上海的孩子们遇到的“杯中放物”类题目,大家很多情况都是用压强的思路硬算的,所以这类题目会让人感觉很难,实际上,这类题目属于浮力这个知识点。
《中考冲刺必看 物理》以近十年上海中考内容为基础,参考北京、江苏、浙江、湖北等多省地不同年份中考内容,总结了“基本判断”“浮力变量”“密度计模型”“浮沉发测密度”等四大类题型,同样每类题型方法也都做了详细描述。
电路分析篇,此篇章主要分为“动态电路”和“电路故障”两部分。同样也是针对上海地区考查内容对考到的题型做了分类,同时也总结了一些做电路分析的基本思维方法。
比如,本书总结了动态电路的基础分析步骤,常见题型的解题思路;电路故障中,由于很多学生对于电压表测量对象经常找不正确,本书总结了“回路法”“节点法”等方法。
电路计算篇,此篇章是本书作者花费时间*多的地方,对于电路计算必考的题型(夸张的说法)——求电压、电流、电阻范围,不仅记录了常规的解题方法,还另外记录了一种高效解题工具——九宫格法。
首先,同学们对于电路计算印象*深的恐怕是“替换类”题目,这类题目实际上是电路计算中非常小的一部分,而且这类题目也是有规律可寻,本书将“替换类”题型分成了三类,当然每一类也都有详细说明。
但是,作者想强调的是,“替换类”中有些题目学生根本找不到替换规律只能挨个是过去,这时候作者建议同学们用“九宫格”。“九宫格”并不是什么高深的方法,只是一种高效率的计算工具,所以对于喜欢按照固定套路做题的同学,强烈推荐去研究一下“九宫格”。
回到电路计算篇,刚刚说了,“替换类”是电路计算中的一个很小的题型,而且难度也只算是中等偏上,本书已经将上海中考、模考中出现过的计算类型全部已经分类总结,总共有三大类:“安全电路”、“电路构造”和“比值类问题”。其中每一大类还分成了若干个分支,期待读者去发现。
实验篇,原本在写手稿的时候作者并没有想把实验单独成篇,但是随着教学深入,发现很多学生在“情景实验”和“表格实验”两部分经常“莫名其妙”扣分。通过和学生一起分析试卷之后发现:原来很多学生并不清楚实验的答题套路和答题方向。
所以作者将历年来考过的情景实验和表格实验做了细分,并且对于某些比较难的“进一步分析”的答题方向也做了总结。故此篇章是全书内容*多的部分。
冲刺篇是为了让学生在临考前复习一下基础知识、模拟实战专门增加的篇章。
*后,建议学生们将本书的例题扎扎实实吃透,考前复习如果没有复习的方向,就去复习书本上的例题。
衷心希望本书能帮助同学们在*后复习冲刺阶段,总结学习内容,提升考试成绩。毛峰峰,前上海学而思一对一物理教研组组长,长期从事中学物理教育。
卫荣翔,上海学而思金牌老师,上海学而思爱智康新教师主管、初中数学主管、爱智康教学部主管。;连续五年金牛奖获得者;2014年荣获中国好老师。概念篇
1常识1
1.1概念回顾1
1.2经典题型5
2物质11
2.1概念回顾11
2.2经典题型13
3声音15
3.1概念回顾15
3.2经典题型16
4光17
4.1概念回顾17
4.2经典题型19
5力与运动21
5.1概念回顾21
5.2经典题型23
6简单机械24
6.1概念回顾24
6.2经典题型25
7功与能26
7.1概念回顾26
7.2经典题型27
8热29
8.1概念回顾29
8.2经典题型30
9压力压强31
9.1概念回顾31
9.2经典题型32
10浮力33
10.1概念回顾33
10.2经典题型34
11电路与电磁35
11.1概念回顾35
11.2经典题型39
压强篇
1整体解题思路50
2方法简述50
2.1图像法50
2.2比例法52
2.3横切变竖切53
2.4割补法——主要解非柱形54
3经典例题54
4课后练习59
浮力篇
1方法简述68
1.1阿基米德原理68
1.2浮力产生原理68
1.3沉浮条件69
1.4称重法69
1.5基本判断69
1.6浮力变量71
1.7密度计模型72
1.8浮沉法测密度73
2经典例题73
3课后练习79
电路分析篇: 动态电路
1方法简述87
1.1分析步骤87
1.2电压表测量对象87
1.3常考题型说明88
2经典例题88
2.1判断电压电流变化88
2.2判断比值差和的变化89
2.3开关导致的动态变化91
3课后练习92
电路分析篇: 电路故障
1方法简述97
1.1题型说明97
1.2电表法97
1.3灯泡故障97
1.4列表法98
2经典例题98
2.1故障检测98
2.2单故障99
2.3双故障100
2.4不定故障100
3课后练习101
电路计算篇
1方法简述106
1.1安全电路106
1.2构造电路109
1.3比值类问题109
2经典例题110
2.1安全电路110
2.2电路构造117
2.3比值类问题121
3课后练习122
实验篇
1考纲实验131
1.1物质131
1.2机械运动132
1.3电磁运动135
1.4平面镜、凸透镜成像137
1.5能量138
1.6经典例题139
2应试实验148
2.1方法点拨148
2.2情景实验150
2.3表格实验178
2.4“测量小灯泡电功率”实验214
2.5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234
冲刺篇: 基础回顾
常识240
声音243
机械运动249
光252
力256
力与运动263
简单机械267
功与能269
质量与密度273
分子动理论——分子、原子275
热学278
电路基础281
欧姆定律285
电与磁287
冲刺篇: 模拟卷
中考模拟卷一291
中考模拟卷二298
中考模拟卷三303
中考模拟卷四310
中考模拟卷五316
附录
如何对待错题——三星错题323
参考答案324
一轮复习:基础篇巩固初中概念。
专题复习:压强篇、浮力篇,总结“压强切割”、“杯中放物”解题方法。
电路分析篇,总结动态电路分析步骤和常见题型;电路故障总结“电表法”和“表格法”等分析判断故障的常用方法;“回路法”和“节点法”教学生准确判断电压表测量对象。
“电路计算篇”,总结为三大类:“安全电路”、“电路构造”和“比值类问题”。详细介绍了各类题型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
实验篇,将历年考过的情景实验和表格实验做了细分,并且对于某些比较难的“进一步分析”的答题方向做了总结。
临考复习:扎扎实实吃透本书例题,中考物理手到擒来。—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