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述历史在中国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口述历史在中国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2.52 3.9折 58 全新

库存6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林卉,刘英力 主编;丁俊杰 丛书主编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49589203

出版时间2016-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8元

货号1201416192

上书时间2024-09-04

曲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林卉,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副主任,“口述历史在中国”系列活动总策划,资历媒体人。研究领域 :访谈节目策划、纪录片创作、口述历史公共传播与课程设置等。
刘英力,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副主任,分管中心口述历史访谈项目立项、运营和口述历史影像技术维护。研究领域 :纪录片创作、口述历史数据平台开发。
丁俊杰,中国传媒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广告研究院院长。研究领域 :广告理论与历史、广告产业与实务、城市品牌与营销、旅游传播等。

目录
序言
让记忆弥补缺失的历史
口述历史在中国
Ⅰ口述历史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从口述历史到公共史学:一种学科建构的路径
再论作为视听档案实践的口述历史本体
美国口述历史伦理审查机制研究
口述历史资料收集中的法律与伦理探究——以中国女性图书馆为例
口述历史的档案价值、选题规划与实现路径
如何提升口述史的可信度
多语文地区口述历史的文本处理
抗战老兵口述历史语篇的多维度分析
Ⅱ口述历史实践的多元化主体
当代中国大学生口述历史实践初探:理路与路径
见证历史记忆西城——对西城区口述历史工作的调研与思考
作为公众教育的口述历史实践:
以香港某社福机构口述历史义工计划为例
93岁老父亲的口述史
Ⅲ口述历史的多元化应用
口述史在公众社区史编纂中的应用
口述资料在地方志编纂中的应用研究——以续修《北京志》编纂实践为例
口述历史,重建社群文化的可能——基于盐业社群口述历史实践的思考
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的口述历史
论中国传承人口述史的集体口述与集体记忆——以天津民间老会的集体口述为例
农民口述史:急迫性、方法论与现实挑战——以河阳村为例
黄埔军校山东同学访谈实践过程概述
中国计算机历史的口述拼接
现代化与个体化:
电视机进入中国家庭的口述史研究
谁的历史?——基于史观考察的中国广告口述史研究辨析
开启未来的可能——草场地工作站“民间记忆计划”个案研究
附录
从国内外案例谈口述历史的法律与伦理问题
古村落口述史实践讨论内容回顾
《定福庄宣言》和《定福庄公约》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为首届“口述历史在中国”靠前研讨会征文集。论文作者来自中国、印度、美国及香港、澳门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既有普通从业者也有资历学者。内容从多元化的视角呈现口述历史在中国的理论与实践现状,既有学科前沿的剖析,也有实际案例的解读 ;既有口述历史方法论指导,也有口述历史记录文本,是一部可读性较强的专业性学术读物。

精彩内容
序一
让记忆弥补缺失的历史
Indira Chowdhury(英迪拉·乔杜里)

国际口述历史协会(International Oral History Association, IOHA)是一个由各国口述历史学家组成的机构,由于历史的原因,这是一个使用西班牙语和英语的双语组织,我们每两年用西班牙语和英语举办一次会议。我们来自不同地方,面临着不同问题,但同时我们也有很多共性的问题,IOHA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来讨论口述历史的发展。
我2010年加入IOHA时,还没有看到中国的参与。在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你们收集到的四千余人次百万分钟的口述历史采访资料让我印象深刻,我相信这能让世界更好地了解当代中国。我们也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国的口述历史,希望你们将口述历史在中国的概况介绍给各国同人。
口述史学本身是涉及多学科的学问。它与很多个体性和多样性的东西相关,也涉及记忆的研究、民族学、人类学以及社会学等多个学科。其中对记忆的研究特别重要,因为记忆是所有口述历史工作的基础,它能把口述历史工作中涉及的不同的人和不同的时代连接起来。记忆是属于每个人的,并没有哪一个学科可以告诉我们,如何去开发或者利用记忆。
我更愿意把历史作为一种证据来看。一些观念比较陈旧的历史学家认为,纸质的档案、书写的历史才是比较客观的。但这样的历史不会记录下人的主观感受,而口述历史记录的是具有主观感受的经历和判断。意大利著名口述历史学家亚历桑德罗·波切利(Alessandro Portelli)认为可以把这件事反过来看,看口述历史能为我们做什么。口述历史所记录的人的记忆是主观的,但口述历史学家寻找的并不是记忆中的具体数字,而是讲述本身的意义。比如对于某一个事件,某一个时期的记忆,我们需要研究的是每个人的记忆有什么不同,如何记忆,以及记忆当中的主观性。保尔·汤普逊(Paul Thompson)提出历史应该是为那些并没有发出声音的人而写的。所以现在我想提出一个“missing history”的概念,即消失的历史,或被疏漏的历史,口述历史就是记录那些没有被记录的历史,记录那些没有被记入史册的人。
我想通过一段亲身经历说明口述历史记录的记忆如何使不同的人和时代得到连接——
2015年4月我受邀去尼泊尔讲学,就在4月25号那天上午我采访了95岁高龄的作家萨提亚·莫汗·约什(Satya Mohan Joshi)——尼泊尔第一代使用非常规来源资料进行研究的文化历史学家之一。他搜集了很多民间传说和民间歌谣,并且赋予这些传说和歌谣以历史和文化意涵。
采访萨提亚·莫汗·约什的经历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挑战了我作为口述历史学家已有的认知基础。我尊重他的意愿没有进行录音,这也是建立信任的唯一方法。我想这只是第一次见面,以后做更深入采访时肯定还是有机会录音的。于是,我就拼命做笔记,希望尽可能全面地记录他口述的内容,在哪里做了停顿,以及他叙述生平时轻松平和的状态等信息。后来在整理笔记试图重现采访过程时,我才意识到使用采访录音和使用笔记进行资料整理的不同。录音是个非常奇妙的东西,它能把人带回采访当时的记忆和情境,有时候会有电话铃声,有时候是茶水到了,有时候会插入一些更为私人的对话,有时候在受访者思考如何回答问题时会有长时间的沉默。由于萨提亚·莫汗·约什拒绝录音,我也就没有办法通过回放录音获取这些信息了。但是这次特殊的没有录音的采访给了我一些非同寻常的宝贵经验,那就是让我认识到记忆中不可磨灭的声音的力量有多大,不仅能让人回忆起叙述者的话语和神态,还能让人想起叙述者珍视或厌恶的东西,以及什么是他念念不忘的,什么又是他想要忘记的。也许由于没有录音机,我们有了一次与众不同的非常深入的倾听;反过来,也因为没有录音,我们在重现记忆中所包含的重要意义时,可能会由于自身的不足,局限于受访者所讲述的故事本身。
在要结束采访时,我问了萨提亚·莫汗·约什一个有关1934年地震的问题。问答如下:(IC=Indira Chowdhury, SMJ=Satya Mohan Joshi)
IC:我想问你,你还记得1934年的地震吗?
SMJ:我怎么会不记得呢?不过才过了80年啊!
对我来说80年是很长的一个时间段,但是对这位有着深刻地震记忆的历史学家来说,80年前的地震就好像是几天前发生的一样。萨提亚·莫汗·约什当时只有十四五岁,和他父亲萨提亚·莫汗·约什住在位于马哈甘(Maharganj)的教学医院宿舍,他的父亲在医院工作,他也会给父亲帮忙。他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妹妹住在位于沃克胡(Walkhu)的家里。萨提亚·莫汗·约什回忆说,1934年1月15日地震发生的时候,他正和一个朋友在宿舍里坐着,看见了外面颤抖的树木。“树就像这样在抖”——他用手比画了一个蛇形的动作。
我对萨提亚·莫汗·约什的采访在2015年4月25日的上午10:30结束。到11:30之前,我就在同事的口述历史课上旁听,本来我的课应该在午饭之后。地震就发生在11:56。一开始,我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我们跑出课堂,很快跑下了摇晃着的楼梯,来到一个户外网球场上,在那儿站了很久,就看着我前一天刚刚访问过的档案馆的窗户在颤抖摇晃。余震很频繁,每一次大地都震得像要裂开似的。乌鸦也扑腾乱叫,每一个动作都很痛苦。这时我就看见了萨提亚·莫汗·约什所说的他在“仅仅80年前”见过的“蛇形树”。突然之间,他的话就成了现实,我也非常准确地了解了80年前他所亲眼见过的事情。
这类口述采访对叙述者和我本人具有双方面的意义,他们的话语,他们的经历,他们的回忆和我的经历在我的记忆中都非常生动鲜活,从而使我可以把多年前的事情和今天的事情联系起来,对照他们的经历反观我自己的经历,这种联系和反思对我而言也就有了新的意义,这就是口述采访可以带来的更深的联系和更值得思考的价值。
口述历史采访让我们找到了和我们有相同经历的群体,让我们能够通过另外一种方式来体验不同的人生。我想引用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阿列克谢耶维奇的获奖感言来表达我的想法:
令我感到困扰的是,真实不是存在于一颗心灵、一个头脑中的,真实在某种程度上破碎了。真实有很多种,而且各不相同,分散在世界各地。陀思妥耶夫斯基认为,人类对自己的了解,远远多于文学中记录的。那么我在做的是什么?我收集日常生活中的感受、思考和话语。我收集我所处时代的生活。我对灵魂的历史感兴趣——日常生活中的灵魂,被宏大的历史叙述忽略或看不上的那些东西。我致力缺失的历史(missing history)。
口述历史学家们和阿列克谢耶维奇一样,都在致力“缺失的历史”(missing history)的工作,这样的工作让我们的生命有了更大的意义。

序二
口述历史在中国
丁俊杰

2012年2月,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中国最大的口述历史机构诞生。这个团队的主体是崔永元老师从2002年就开始培养的资深团队,经过四年多的再发展,愈加壮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同见证了口述历史概念在中国的初步普及,以及口述历史行业在中国的多层次并荣。
此前的十年时间里,崔永元口述历史团队以经验丰富的口述历史访谈、资料整理和保护及纪录片制作而著称。在“与时间赛跑”的责任感驱使下,他们共积累了四千余人次、百万分钟的口述历史影像资料,并出品了《电影传奇》《我的抗战》《我和我的祖国》等广为公众熟知的纪录片作品。但成为一所大学的组成部分之后,下一步发展方向是什么,如何在保持以往优势的同时也服务于教学和研究,如何进一步促进口述历史在中国的学科建设,如何利用高校这一载体实现学术与公众之间的互动,成为新的问题。
“口述历史在中国”项目就是我们为此所做的尝试,旨在搭建一个口述历史行业的国际交流平台,探索口述历史多元、开放的未来之路。自2014年秋天开始,中心成立专门的策划组,广泛集结国内外口述历史资深研究者和实践者资源,开展了“口述历史在中国”系列活动,内容包括口述历史相关的人物采访、学术讲座、工作坊、高校联盟、国际研习营、国际研讨会等。
项目开展至今,完成的口述历史领域人物采访已涵盖北美、欧洲、非洲、亚洲特别是中国(含港澳台地区),包括国际口述历史协会时任英迪拉·乔杜里(Indira Chowdhury)、美国口述历史协会当选道格·博伊德(Doug Boyd)、德国著名公共史学家亚历山大·范·柏拉图(Alexander Von Plato)、大英图书馆口述历史馆长罗伯特·珀克斯(Robert Perks)、捷克口述历史协会前会长麦罗斯洛夫·瓦内克(Miroslov Vanek)、国际口述历史协会南非区代表克里斯蒂娜·兰德曼(Christina Landman)、英国苏塞克斯大学女性口述史专家玛格丽特·茱莉(Margaretta Jolly)等;学术讲座以每月一到两场的频率,推出国内这一领域的专家学者观点、典型案例解析、独特经验分享,多角度多维度展示该领域现状,至今已有几十位专家学者出席;口述历史工作坊采取主办或联合主办的形式,分别于北京、上海、香港等地多次举行,受众从年轻学生到退休的老人,共同搭建起口述历史与公众传播之间的桥梁;高校联盟以社团为基点集结了大批青年师生,与各高校联合开展口述历史活动,让口述历史走进校园。
口述历史国际周是这一活动每年年底的重头戏,由国际口述历史专家讲座、口述历史国际研习营、国际口述历史同人交流会、口述历史国际研讨会等多个版块组成。其中,国际研习营和国际研讨会更是凭借严格的遴选机制为口述历史行业精英提供了交流平台。
首届“口述历史在中国”国际研讨会于2015年12月12-13日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主题为“现在·未来——口述历史领域观察与思考”,由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主办,北京市永源公益基金会联合主办,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崔永元公益基金和中国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特别支持,吸引了来自美国、德国、韩国、加拿大、新加坡、中国口述历史领域的几十位专家学者参会,共同对当前口述历史领域突出问题进行探讨。
此次会议共收到论文40多篇,内容涉及口述历史相关理论问题、口述历史在多领域的实践与应用、口述历史事业的发展等多个方面。
口述历史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口述历史的学科定位问题,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国口述历史的发展态势及走向。王宇英认为应该将口述历史纳入公共史学的范畴进行学科建设的考量;张锦从档案学的角度分析,认为口述历史实践本体作为一种视听档案实践属于档案学的核心研究领域;邓耀荣探讨了口述历史访谈过程中的多语言使用的问题;赵雪则以口述历史访谈的文本为语料做了语言学分析。其次是口述历史涉及的道德和伦理问题,杨祥银对美国口述历史的伦理审查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李慧波根据自己的口述历史实践给出了对策和建议。
口述历史在多个领域的应用。不同背景的研究者或实践主体都在关注口述历史,应用口述历史的方法进行研究或开展实践项目。比如赵月枝、钱茂伟、王小平等专家,分别带领团队开展了农民口述史、社区口述史和社群口述史的实践及研究;曹淑文和徐祖哲则以个人的力量做了家庭口述史和中国计算机口述史;夏一红则以香港社工的身份开展了口述历史项目。
口述历史影像与媒介再呈现。纪录片是口述历史重要的媒介呈现形式之一。李宇宏介绍了她的口述历史纪录片教学经验,并希望借此达到重新描述历史、重新树立世界观和历史观、重新塑造自我的目的;李莉从社会记忆和集体记忆的理论层面研究“民间记忆计划”,认为该计划具有影像行动主义实践的性质,带有强烈的记录社会的功能,激发了回忆行为和对所谓历史的思考。
口述历史记录过去,但关乎未来。国际口述历史协会英迪拉·乔杜里在首届“口述历史在中国”国际研讨会开幕式发言中说,记忆是所有口述历史工作的基础,口述历史所记录的正是那些消失的、被遗漏的历史,这让我们的生命有了更大的意义。
这本《口述历史在中国:多元化视角与应用》是对首届“口述历史在中国”国际研讨会的内容回顾,也是对我们自身一年多的学术实践所做的首次总结,更是对口述历史领域同人的一份邀请。这次研讨会已告一段落,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期待在后续的岁月当中我们继续共同探索,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口述历史,进而投入到人类个体记忆库搭建的行列中来,共创中国口述历史交流沟通平台。
口述历史在中国,你我共同努力。

后记
林卉

现代“口述历史”概念进入中国学术界视野已有几十年历史,具有公共传播属性的口述历史项目近年来也不断涌现,作为一名曾经的电视访谈节目策划、纪录片和公益广告导演,有机会在这样的发展阶段接触并进入口述历史领域工作,深感荣幸且诚惶诚恐。
面对诸多先行者和优秀作品,中心内部对于我们还能做哪些新贡献的论证,演化成了“口述历史在中国”的立意初衷。立足高校,拥有十几年访谈经验的团队和国内首屈一指的口述历史资料库,多年的公众传播领域工作经验,以及创始人崔永元老师和中心主任丁俊杰老师广泛的影响力,一份在公众和学术领域之间搭建口述历史平台的计划呼之欲出,并在之后的一年得以实施、推广,产生了巨大的领域影响。

2014年下半年
“口述历史在中国”策划及建组活动筹备
通过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号“人民记忆”释放信息
2015年4月23日
系列讲座(一):定宜庄——口述与史
2015年5月7日
系列讲座(二):杨祥银——在学院与公众之间:我的口述历史研究与实践
2015年5月21日
系列讲座(三):游鉴明——口述历史与台湾妇女史研究
2015年5月28日
系列讲座(四):吴文光——吴文光与“民间记忆”
2015年6月10日
专访英国苏塞克斯大学女性口述史专家玛格丽特·茱莉(Margaretta Jolly)
2015年6月18日
系列讲座(五):赵一工——从实践中认识口述历史
2015年6月25日
系列讲座(六):梁鸿——非虚构文学中的人物自述
2015年7月30日
系列讲座(七):丁东——关于口述历史的八个问题
2015年8月24-28日
专访大英图书馆口述历史馆馆长罗伯特·珀克斯(Robert Perks)
专访国际口述历史协会前捷克口述历史学会前会长麦罗斯洛夫·瓦内克(Miroslav Vanek)
专访国际口述历史协会英迪拉·乔杜里(Indira Chowdhury)
专访国际口述历史协会南非区代表克里斯蒂娜·兰德曼(Christina Landman)
2015年9月10日
系列讲座(八):唐建光——通向公民写史之路
2015年9月18-20日
工作坊·北京站
2015年9月24日
系列讲座(九):叶永烈——我做口述历史走名人路线
2015年10月15日
系列讲座(十):陈墨——口述史学是什么学
2015年10月30日—11月1日
工作坊·上海站
2015年11月26日
系列讲座(十一):郭于华——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讲述中构建历史
2015年12月8—13日
口述历史国际研习营;
系列讲座(十二):亚历山大·范·柏拉图(Alexander Von Plato)——二战后的德国口述历史
系列讲座(十三):道格·博伊德(Doug Boyd)——数字时代的口述历史
系列讲座(十四):英迪拉·乔杜里——口述档案馆:国际传播中的问题和挑战
首届“口述历史在中国”国际研讨会;
口述历史行业同仁交流;
专访美国口述历史协会当选道格·博伊德
专访国际口述历史协会前德国著名公共史学家亚历山大·范·柏拉图
2015年12月18—21日
工作坊·香港站
2016年3月25日
中国传媒大学口述历史社团“白杨记忆”成立
口述历史高校联盟计划启动

一年来,千余人次的口述历史领域实践者、研究者和观察者现场参与,数十万人次的线上浏览与传播,以及各个渠道传送而来的反馈,都让我们收获巨大的认同感和成就感,也深感责任重大。在早期的策划过程中我们曾用一句话表达初衷:“(口述历史在中国)不为达成共识,而是希望多角度多维度呈现行业现状,供关注者详解”,现在看来已经超越预期。本书也正是因此而生,作为“口述历史在中国”的学术成果之一,全方位向公众展示学界对口述历史的阶段性思考,为中国口述历史交流平台的搭建做进一步准备。随着项目发展,未来也将有更多类型的成果呈现给公众。
“口述历史在中国”系列活动经过一年多的推进,已进入平稳发展阶段。感谢英迪拉·乔杜里(印度)、亚历山大·范·柏拉图(德国)、罗伯特·珀克斯(英国)、玛格丽特·英莉(英国)、道格·博伊德(美国)、麦罗斯洛夫·瓦内克(捷克)、克里斯蒂娜·兰德曼(南非)、赖素春(新加坡)、郑根埴(韩国)、游鉴明(中国台湾)、朱浤源(中国台湾)、熊景明(中国香港)等海外及港台学者和定宜庄、杨祥银、吴文光、赵一工、梁鸿、丁东、唐建光、雷颐、余戈、周兵、陈墨、叶永烈、沈志华、金光耀、邢小群、郭于华、左玉河、钟少华、钱茂伟、冯建华、王宇英、张钧、郭晓明、张新、张明巍、黄平茂、杨原、章梦奇、周浩、李远江、范海涛、张锦、龚伟亮等前辈和同人先后到场讲座、评议、交流,给予大量台前幕后的支持;感谢数百位工作坊、研习营和研讨会的参与者、投稿者,让我们看到口述历史事业更加普及的可能性;感谢永源公益基金和李国武、向晓静等合作伙伴数年坚持对中心的信任与投入,为我们解决大量后顾之忧;感谢因故未能刊发的三篇论文的作者李宏宇、肖元恺(加拿大)、邓啸林、王雨帆、郭情,这份遗憾也将是我们前进的动力;还有更多默默奉献的同路人,有家人,有朋友,有战友,道阻且长,感谢不吝付出。
从2014年初团队迁入校内办公楼时崔永元、丁俊杰两位领导的嘱托,到同年秋天策划初期我和刘英力、张怡暄、李岩、李笑岩、高海涛、王广利等几位同事的闭门讨论,再到中心记者、摄影、编目、校对、项目、财务、技术、后勤等各工种同事不同阶段的加入,直至2015年12月口述历史国际周的成功和口述历史高校社团及联盟的随后建立,经历时风雨兼程,回味只觉甘之如饴。
在此无法一一答谢,特于封底附上全体同事的照片。共同的事业基于健康的制度,感谢我所在的机构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在2015年给予的良好工作氛围,鼓励大家以“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思想”推动工作,为我们提供了巨大助力。愿好环境不因时间推移而改变,最终呈现为被恪守和传承的好制度,服务集体,共同进步。
口述历史在中国2016,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2016年4月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