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恺撒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恺撒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52.47 5.9折 89 全新

库存27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阿德里安·戈兹沃西(Adrian Goldsworthy) 著;陆大鹏 译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09775226

出版时间2016-07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89元

货号1201337819

上书时间2024-09-04

曲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阿德里安·戈兹沃西,牛津大学获得古代史博士,曾在多所大学任教,目前是纽卡斯尔大学的访问学者。他著作颇丰,包括《奥古斯都:从革命者到皇帝》《西方的没落:不错大国罗马的灭亡》和《安东尼与克利奥帕特拉》和一系列讲述拿破仑战争时期英国士兵命运的小说,其作品被翻译成十几种语言,

陆大鹏,英德译者,南京大学英美文学硕士,热爱一切long ago和far away的东西。代表译作“地中海史诗三部曲”、《阿拉伯的劳伦斯》《金雀花王朝》《伯罗奔尼撒战争》《伊莎贝拉:武士女王》等。 

目录
引言
部:攀登执政官的高峰(前100年~前59年)
一恺撒的世界
二恺撒的童年
三位独裁者
四年轻的恺撒
五候选人
六密谋
七丑闻
八执政官
第二部:资深执政官(前58年~前50年)
九高卢
十移民与雇佣兵:最初的军事行动,前58年
十一“高卢各民族中最勇敢者”:比利时人,前57年
十二政治与战争:卢卡会议
十三“越过波涛”:远征不列颠与日耳曼,前55年~前54年
十四叛乱灾祸与复仇
十五恰逢其时,恰遇其人:维钦托利与前52年的大叛乱
十六“高卢全境已被征服”
第三部:内战与独裁(前49年~前44年)
十七通往卢比孔河之路
十八闪电战:意大利和西班牙,前49年秋冬
十九马其顿,前49年11月~前48年8月
二十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埃及与东方,前48年秋~前47年夏
二十一阿非利加,前47年9月~前46年6月
二十二独裁官,前46~前44年
二十三3月15日
后记
大事年表
术语解释
参考文献
缩写词
注释
译名对照表

内容摘要
《恺撒:巨人的一生》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是目前很好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获得了罗马共和国的很 高权力,尽管并没有得到国王的头衔。他浪漫多才,挥毫记录下自己的南征北战,文采鲜有出其右者。作为仁厚的统治者,凯撒对落败的敌人往往宽大为怀。然而却被两个经他赦免的人刺死。他的养子屋大维成为罗马的靠前位皇帝,此后,罗马帝国的所有皇帝都采用“恺撒”之名,尽管他们与恺撒没有任何血缘或收养关系,但“恺撒”已经从一个家族的名号演变为很 高合法权力的象征。
在这部很好不错性传记中,阿德里安·戈兹沃西将恺撒置于地中海世界的广阔背景下,描绘了这个丰富但动荡不安的社会如何造就了目前很 有名的罗马人、军事天才、极富魅力的人物、很好的政治家和引诱女性的风流浪子——恺撒。

主编推荐
  

精彩内容
中文版序 十多年前,我花了三年时间创作《恺撒传》。即便在今天,我仍然感到恺撒和他的一生非常精彩,而且和当年一样觉得很难评判他。他才华横溢,涉猎极广;他聪明机敏,精力充沛;他是一位文笔晓畅的作家,也是一位能够指挥和激励大军的将领;他能编纂法律,也能承担乏味但必需的日常行政工作。他的魅力的确罕见,既能用自己的言辞和风格赢得群众、军队的支持,也能引诱其他男人的妻子。如果你花了很长时间研究恺撒,很难不感到些许自卑。你未必想做他做过的那些事情,但我们当中的很多人一定希望像他那样拥有那么多了不起的才干。 但恺撒也是那个渡过卢比孔河、打响内战的人,这场内战激荡着整个地中海世界,夺去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他自立为独裁官。他的这个头衔和其他荣誉,是元老院和人民投票决定的。但是因为他的军队占领着罗马城,所以他们别无选择。恺撒的行动在我们所谓的罗马共和国体制(国家领导人是每年选举产生的行政长官,他们接受元老院的指导)灭亡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我对罗马共和国(尤其是前1世纪)研究得越多,就越认识到它是多么腐朽无能。少数富裕的贵族豪门主宰着共和国,几乎所有不错行政长官和元老院的重要成员都出身于豪门。这样的权力垄断本身或许并不会让国家垮台,但这个小小的精英集团统治共和国的手段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利益;集团内部瓜分官职和荣誉,丝毫不会考虑得到这些官职和荣誉的人是否有才干。罗马人认识到当时存在严重的社会和经济问题,比如他们必须为罗马的无业人群寻找土地。但元老们互相嫉妒,不愿意让自己的竞争对手解决问题从而独揽功劳,于是没有人做任何努力去解决问题。与此同时,统治集团厚颜无耻地压榨各行省。所有人都知道在发生什么事情,但因为那些应当对问题负责的人占据高位,所以很少有人挑战他们。西塞罗私下将在他之前担任奇里乞亚行省总督的人描述为“发疯的野兽”,但在公开场合对此人非常礼貌,并急于得到此人的好感,因为他是最重要的门阀贵族成员。 恺撒虽然借助武力夺取政权,但更为负责地行使了权力。他安排政府收购土地,将这些土地(或者政府已经拥有的土地)分配给公民,帮助他们养家糊口。恺撒对各行省的治理比以前好得多,并且他努力阻止罗马总督们滥用职权。在整个政治生涯中,他始终站在平民一边。大多数人,无论是罗马公民还是外省居民,在恺撒统治下都比以前生活得更好。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必须回答一个宽泛的问题: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可以为了好结果而使用坏手段?布鲁图斯和卡西乌斯杀害了恺撒,原以为人民会响应他们的自由呼声,然而只有极少数人支持他们。即便这极少数人,也几乎全都是富人、贵族和他们的亲密盟友,因为只有他们曾经享受过许多自由。 前49年,恺撒陷入困局,他的对手们只给了他两个选择——退出政坛或者反叛,因此主要是他的对手们让内战变得不可避免。根据罗马人的标准,他并没有做什么了不得的坏事,以至于要遭受这样的命运。恺撒为了个人荣誉和地位而战,因此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他的敌人同样自私自利,因为他们仅仅为了逼迫一个他们不喜欢的人退出政坛,而不惜发动战争。加图憎恶恺撒,后来宁愿以特别残酷、恐怖的方式自杀,也不愿意承认独裁官有权饶恕他。布鲁图斯接受了恺撒的仁慈,后来却又改变了主意。后世元老们对由他们所在阶级主宰的共和国充满了怀旧之情,因此把加图和布鲁图斯这样的人吹捧成英雄,对他们的许多人格缺陷视而不见,也忽视了一个更重要的事实:加图和布鲁图斯在他们的整个政治生涯中并没有取得任何建设性的成就。 我曾周游世界,宣讲本书。我惊讶地发现,很多国家的很多人仍然对恺撒的故事有着强烈的反应。更有意思的是,处于政治两极的人都喜欢他、仰慕他,并认为他的故事佐证了他们自己对现代世界的看法。在美国尤其是这样。美国人对古罗马的兴趣有着悠久的历史,不过很有讽刺意味的是,美国的创立者们更喜欢加图、布鲁图斯和卡西乌斯这样的人,以及这些人(据说)代表的共和国美德。约瑟夫·艾迪生的剧作《加图》比莎士比亚的《尤利乌斯·恺撒》更强烈地激励了18世纪70年代反抗英国统治的美国领导人。在美国独立战争的低谷,乔治·华盛顿让人为饥肠辘辘、憔悴不堪的士兵们上演了《加图》。今天,喜欢恺撒的美国人更多,不管是把他看作反对贵族集团的英雄(尽管他自己也是这个集团的成员),还是仅仅将他视为一个高效的实干家。很多美国人都觉得,如果出现一个新“恺撒”,那么就能解决美国面临的许多问题,尽管大家对美国究竟遇到了什么问题仍然没有达成共识。这是一种奇怪的渴望,因为恺撒这样的人只有在混乱年代才能获得最高权力,而希望出现这种混乱局面的人肯定很少。 恺撒始终是一个复杂而充满矛盾的人。或许,我们应当希冀一个更好的社会,在那里,拥有恺撒那般才华的人不需要动用武力就可以攀登高位,用他们的才干为民造福,并得到鼓舞和奖励(而不是被迫走上反叛的道路),并最终让位于新一代人才。我越来越坚信,恺撒不是一个天生的革命者,如果不是其他人一而再、再而三地阻挠,他会继续在体制内活动。然而如果他留在体制内,还会取得这么伟大的成就吗?我们又一次不得不面对目的与手段的问题。 阿德里安·戈兹沃西 2015年6月 致    谢 一些朋友审阅了本书全文或部分章节,首先我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我要感谢我的本科导师Nicholas Purcell,他非常爽快地答应审阅本书手稿的一个版本。Philip Matyszak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他对这一时期罗马元老院的运作了然于胸,远胜于我。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Ian Hughes一如既往地对每一章做了极其细致的审读和评论,对我帮助极大。Kevin Powell审阅了全文,提出了一些宝贵意见。Ian Haynes审读了第二部,给出了一些建议。对这几位朋友,以及其他所有阅读过本书全文或部分章节的人,我都十分感激。其次,我要感谢我的代理人Georgina Capel,她通过谈判签订了合同,所以我才有机会好好地阐述这个主题。最后,我还必须感谢Keith Lowe和Orion出版社的其他工作人员,感谢他们对本书的莫大热情以及他们不懈的努力。 引    言 尤利乌斯·恺撒的故事极富戏剧性,令一代又一代人心驰神往,吸引了莎士比亚和萧伯纳的注意力,更不消说数不胜数的小说家和编剧。恺撒是历史上最卓越的军事家之一,并且他挥毫记述了自己的历次战役,文采斐然,鲜有出其右者。与此同时,他还是一位政治家,最终获得了罗马共和国的最高权力,在方方面面都算得上一位君主,尽管他始终没有采用国王的头衔。作为统治者,恺撒并不心狠手辣,对落败的敌人往往宽大为怀。然而,最后正是两个被他宽恕的人领导了反对他的密谋(恺撒的许多支持者也参加了这个密谋),将他刺死。后来,他的养子屋大维(全名为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屋大维阿努斯)成为罗马的位皇帝。公元68年,尼禄死去,恺撒的血脉就此断绝,但后来的所有皇帝都仍然采用“恺撒”这个名字,尽管他们与恺撒没有任何血缘或收养的亲属关系。“恺撒”起初仅仅是一个贵族家族的名号,而且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家族,后来却演变为象征着最高权力的头衔。这种含义如此之强大有力,以至到20世纪初,世界上两个大国的领导人依然采用“恺撒”的称号:“kaiser”(德国皇帝)和“tsar”(俄国沙皇)都是“恺撒”这个名字的变体。今天,在西方国家的教育中,古典学已经不再占据核心地位,但尤利乌斯·恺撒仍然是一位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古人。很多不懂拉丁语的人也会记得莎士比亚笔下恺撒的临终遗言:“你也有份,布鲁图斯?”(et tu Brute)其实,恺撒临死前最后一句话可能不是这个,但这也不重要了。其他罗马人当中,只有尼禄,或许还有马克·安东尼,享有可以与恺撒相提并论的名望。其他民族的古人当中,或许只有亚历山大大帝、希腊哲学家们、汉尼拔,以及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在公众记忆中的地位能够和恺撒媲美。克利奥帕特拉七世是恺撒的情人,安东尼是恺撒的主要副将之一,所以他们俩也是恺撒故事的一部分。 恺撒是一位伟人。许多威名赫赫的军事家承认自己通过研究恺撒的战役获益良多,拿破仑便是其中之一。在政治上,恺撒对罗马历史的影响极其深远,在共和国政体(它持续了四个半世纪)的终结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恺撒头脑聪颖敏锐,受过极好的教育,但他也是个实干家,正是这一点让他名垂青史。他才华横溢,涉猎广泛,既是优秀的演说家和作家,也是立法者和政治家,还是伟大的战士和军事统帅。最重要的是,他是个魅力十足的人,常常能够赢得罗马群众和军团战士的爱戴与支持,并且在风月场上春风得意,令诸多女性神魂颠倒。作为军事家和政治家,恺撒犯过许多错误,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他非常了不起的本领就是能够从挫折中迅速地恢复过来,至少是向自己承认犯了错误,然后相时而动,放眼长远,设法取胜。 很少有人会质疑恺撒的伟大,但我们很难说他是个有善心的人,也很难说他的所作所为造成的影响与后果全都是正面的。他不是希特勒,不是斯大林,也不是成吉思汗。即便如此,有史料称,在他的军事行动中,有一百多万敌人丧生。古人的思维与今天不同。对于恺撒的对外战争,比如针对高卢诸部落的战争,罗马人很少会感到良心不安。在历时八年的南征北战中,恺撒的军队至少杀戮了数十万高卢人,并奴役了更多的人。有时候,恺撒完全是冷酷无情,眼睛眨都不眨就下达屠杀和处决敌人的命令;有一次还将大批战俘的手全部砍掉,然后将其释放。在更多的时候,他对败北的敌人宽大仁慈,这是出于非常务实的考虑:他希望这些人接受罗马的统治,成为新行省内缴纳赋税的顺民。他的务实到了冷酷的程度,是慈悲为怀还是血腥镇压,完全取决于哪一种决策能够给他带来更多的利益。他是一个积极活跃而精力充沛的帝国主义者,但他并非罗马帝国主义的创始人,只是其诸多执行者之一。他指挥的军事行动并不比罗马的其他战争更为残暴。在当时更具争议的是他在罗马的活动。当他感到自己的政敌决意要终结他的政治生涯时,不惜发动一场内战。恺撒的愤愤不平的确有道义上的支持,但当他于公元前49年率军从高卢进入意大利时,他就变成了一个叛国者。恺撒遇刺之后爆发的内战最终给罗马共和国敲响了丧钟。由于恺撒的所作所为,共和国的绝症已经到了晚期。共和国灭亡了,取而代之的是帝国,其中位皇帝便是恺撒的继承人。在独裁期间,恺撒拥有最高权力,总的来讲治国有方,采纳了一些符合理智、有政治家风范而且利国利民的政策。在此之前,主宰共和国的是一小群元老院精英,他们往往滥用职权,剥削、压榨罗马贫民和外省居民,鱼肉百姓,中饱私囊。一段时期以来,人们已经认识到共和国体制确实出了严重的问题,却不愿意动手解决这些问题,因为贵族们害怕某一位元老会因此独揽功劳。恺撒采取了措施,去解决这些问题。共和国体制已经相当败坏,早在恺撒出生之前,政界就充满了暴力流血;在他幼年时,甚至爆发了内战。恺撒凭借军事实力赢得了最高权力,我们也知道在他政治生涯的其他阶段,他也曾运用贿赂和恐吓的手段。恺撒对手们的策略也没有什么不同。为了摧毁恺撒的地位,他们不惜诉诸内战,就像恺撒为了捍卫自己的地位甘愿动武一样;但这只能说明,恺撒比对手们好不到哪儿去,但也不比他们更坏。在得胜之后,他以非常负责任的态度统治国家。与元老院贵族截然不同的是,他的政策旨在让社会上更多的人受益。他没有压迫民众,甚至赦免和提拔了一些之前的敌人。在恺撒的统治下,罗马、意大利和各行省的处境都比之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要好得多。但不管他的统治是多么贤明,自由选举都不复存在;不管他的治理是多么公正,君主制最终必然导致像卡里古拉和尼禄那样的暴君登场。在罗马,撰写历史的一般是富裕的精英阶层,而恺撒的崛起则意味着这个阶层权利的丧失。正因如此,许多史料对恺撒持批评态度。 恺撒不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事实上,在很多方面,他似乎毫无道德观念可言。他的天性似乎和蔼、慷慨,一般不计前嫌,能够把敌人转化为朋友,但有时也能做到彻头彻尾的残酷薄情。他是个根深蒂固的好色之徒,对自己的历任妻子和为数众多的情人并不忠诚。克利奥帕特拉七世是他的情人中最有名的一位,他们之间似乎确实是两情相悦;但即便如此,恺撒仍然很快又和另一位女王卿卿我我,并且继续追求罗马的贵妇名媛。他极其骄傲,甚至是虚荣,尤其是对自己的外貌非常自豪。我们很难避免这样的结论:自少年时起,恺撒就坚信自己远远比其他人优越。这种自我评价大体上是有道理的,他的确比绝大多数元老精明能干。或许就像拿破仑一样,恺撒也对自己的个性非常陶醉,因此能够轻松地迷住其他人。和法国皇帝一样,他的个性中也有许多矛盾之处。阿瑟·柯南·道尔爵士曾如此描述拿破仑:“他是个了不起的伟人,或许是史上曾有过的最了不起的伟人。最令我瞩目的是,我们没办法对他的性格下个定论。你刚刚打定主意,认定他是个无药可救的恶棍,然后又发现他有一些高贵的闪光点。你刚对他敬仰起来,却发现他做过无比卑劣的丑事。”恺撒身上也有着类似的矛盾之处,但或许没有拿破仑那么极端。 值得注意的是,今天的学者在研讨往昔时,理应保持中立和超然的态度,但很少有古代史专家能对恺撒没有强烈的爱憎。过去,有些历史学家仰慕他,甚至对他顶礼膜拜,将他视为一位远见卓识的梦想家,能够看清共和国面临的棘手问题,并且知道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也有些历史学家对他的评价更为严厉,认为他不过是一个普通的贵族,他的雄心壮志也不过是凡夫俗子的野心,丝毫不顾自己的行为会给法律造成多么恶劣的影响、会立下多么糟糕的先例,爬到了权力巅峰却不知道如何运用自己的权力。这样的批评者一般会强调,恺撒的崛起有着很大的机会主义成分。恺撒当然是个机会主义者,但差不多所有成功的政治家都是这样。他坚信人世间的所有事务均由机遇掌控,并且感到自己特别地幸运。今天,我们可以凭借后见之明,知道屋大维(他更常用的名号是奥古斯都)创建了帝国制度,之后的历代皇帝借助这种制度统治了罗马帝国数百年之久。恺撒主宰罗马的岁月给奥古斯都后来完成的事业打下了多少基础?或者也许恺撒的举动都是错误的,他的养子有意识地从中吸取了前车之鉴,避免重蹈覆辙?关于这些问题,学术界有着很激烈的争论,各执一词,将来也不大可能出现公认的统一意见。真相或许就在这两个极端之间。 本书的旨趣是以自己的方式研讨恺撒的生平,并且始终将他的故事置于公元前1世纪的罗马社会大背景之下。本书不会涉及他死后发生的事情,因此不会真正探讨他的政权与奥古斯都执政时演化出的政权之间的区别。本书关注的焦点是恺撒做了哪些事情,并且努力去理解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是如何做到的。后见之明自然是无法逃避的,但本书会尽量避免这样的两个极端:内战和共和国的灭亡是不可避免的;共和国好得很,没有任何问题。在过去存在这样一种趋势:许多著作要么将恺撒看作一位政治家,要么把他当作军事家来描写。与现代西方民主国家不同,在罗马,政治家和军事家是一回事。罗马的元老在整个政治生涯中会接受军事和民政的使命,这两方面都是政治生活的组成部分,不能将它们分割开来,因此本书会同样细致地审视这两个方面。本书涉及的内容广泛丰富,但它不可能完整地记述恺撒在世时罗马的政治,也不可能全面地分析高卢战役和内战。聚焦点始终是恺撒,对于他没有亲自参与的事件,本书会尽可能言简意赅地描述。许多有争议的问题,比如罗马某项法律或某次审判的细节,或与军事行动相关的地形和其他问题,我将一笔带过。这些方面不管多么有趣,如果不能帮助我们理解恺撒,都不应当赘述,否则就是跑题了。读者若对这些方面感兴趣,可以查看本书末尾的参考文献。出于类似的理由,本书正文尽可能避免直接提及那些曾经研究过恺撒的著名学者,以及避免讨论他们的具体阐释。这些方面在学术研究上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但一般读者只会觉得乏味。相应的著作列在本书末尾的注释中。 尽管恺撒的令名无人不知,而且他生活的年代或许是罗马史上文献记载最翔实的时期,但是我们对恺撒的许多方面仍然一无所知。我们现在手头的证据已经不新鲜了。考古发掘会继续揭示恺撒生活的世界的更多细节。例如,写作本书之时,在法国和埃及进行的考古工作很可能会告诉我们更多关于恺撒时期高卢的情况,以及关于克利奥帕特拉七世的亚历山大港的信息。但是,不大可能出现新的颠覆性的考古证据来极大地改变我们对恺撒生平的理解。我们掌握的主要文献是古典世界传承至今的拉丁文和希腊文史料,有时还辅之以青铜或石碑铭文。恺撒自己的《战记》流传至今,详细记述了他在高卢的征战,以及内战的最初两年。恺撒死后,他的军官们还写了四部书,讲述了内战的后续阶段。另外,我们还能读到西塞罗的信函、演讲和理论著作,从中了解到这一时期的大量细节。西塞罗的通信是在他死后发表的,包括共和国的许多权贵给他写的信,其中就有恺撒写给他的一些短信。我们知道西塞罗与恺撒的通信全集,以及西塞罗与庞培的通信全集,都曾出版过,但遗憾的是它们都已经遗失了。恺撒的其他文学作品和发表的演讲稿也没能留存至今。我们必须时刻牢记,古典世界的文学只有微不足道的百分之一流传到今天。西塞罗出版的通信集中刻意删去了一些内容,其中最重要的是他在公元前44年的前三个月给友人阿提库斯的信。阿提库斯参与了这些通信的出版工作,但这是奥古斯都成为罗马统治者之后的事情。被删去的信极有可能包括对阿提库斯不利的内容,比如他参与了谋害恺撒的阴谋,或者他对阴谋知情不报,或者后来对阴谋分子表示过赞赏。为了自保,阿提库斯将这些信删去了。另外一个差不多同时代的史料来源是撒路斯提乌斯,他写了好几部史书,其中包括记述喀提林阴谋的内容。在内战期间,撒路斯提乌斯为恺撒效力,后来恺撒为了奖赏他,恢复了他的元老地位。随后撒路斯提乌斯被派去管辖阿非利加行省,因为搜刮民脂民膏而被定罪,恺撒又放了他一马。撒路斯提乌斯对恺撒的评价比西塞罗的评价更正面,而且由于他是带着后见之明写作的,因此他对独裁官恺撒的看法似乎也更复杂一些。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尽管他自己是个贪官污吏——当然他自己一直坚决否认——但其史书的主题却是,罗马的灾祸全都是贵族的道德败坏造成的。这种观念不可避免地会影响他的叙述。西塞罗、撒路斯提乌斯和恺撒都积极参与政治,尤其是恺撒会通过写作来自我颂扬,并为将来的事业争取支持。他和其他人都绝不是客观中立的观察者,也绝不是只对原原本本地叙述事实感兴趣。 大多数的其他史料都来源于更晚近的时期。李维在奥古斯都时期写作,当时的人们对恺撒时期的某些历史事件还记忆犹新,但李维写的涉及恺撒时期的著作已经遗失,只有简略的概述保存至今。维莱伊乌斯·帕特尔库鲁斯创作的时代要晚一些,他简洁地叙述了恺撒时期的历史,其中有一些有价值的材料。但是,我们掌握的关于恺撒的史料大多是公元2世纪初之后编纂的,那已经是他遇害一百五十多年之后了。希腊作家阿庇安创作了一部卷帙浩繁的罗马史,其中有两部涉及公元前133年至前44年的内战和动乱。普鲁塔克也是希腊人,对我们来讲,他最重要的著作是《希腊罗马名人传》,该书将希腊和罗马的显赫人物并置。他把恺撒与亚历山大大帝并列,称他们为史上最伟大的两位军事统帅。普鲁塔克为马略、苏拉、克拉苏、庞培、西塞罗、加图、布鲁图斯和马克·安东尼创作的传记也很有帮助。苏埃托尼乌斯是个罗马人,他为从恺撒开始的十二位皇帝写了传记(如果恺撒也可算作皇帝的话)。卡西乌斯·狄奥出生于希腊,但是一位罗马公民和元老院成员,于3世纪初活跃在政治舞台上。他的著作是关于恺撒时期的最详细的连贯叙述。上述这些作家都能参阅到一些今天已经不存在的史料,其中许多是与恺撒同时代的,还包括恺撒本人的一些业已遗失的著作。但我们必须始终牢记,这些作家都是在恺撒去世多年之后开始写作的,他们未必能理解或准确地表达公元前1世纪人的情感态度。我们掌握的史料证据中存在一些引人注目的空白。苏埃托尼乌斯和普鲁塔克的恺撒传记的开头部分都遗失了,所以我们不知道恺撒的出生年份。每一位作者都有着自己的偏见、利益或视角,而且他们使用的史料也是有偏见的,往往是一些政治上的宣传材料。在使用任何史料时,我们必须小心谨慎。与研究近现代史的学者不同,古代史研究者往往必须尽可能地利用有限的、可能不可靠的史料,并且要将互相矛盾的叙述加以协调与平衡。在本书中,我努力展现了这样的研究过程。 对于恺撒内心世界的有些方面,我们仍然是一无所知的。如果能更多地了解他的私生活,他与家人、妻子、情人和朋友的私人关系,那么一定会非常有趣和有益。在其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里,特别是在晚年,恺撒没有一位与他地位平等的朋友;他喜爱许多下属和助手,并与他们很是亲密。对于他的宗教信仰,我们知之甚少。仪式和宗教浸透了罗马世界中生活的方方面面。恺撒是罗马最不错的祭司之一,会定期执行或主持祈祷、献祭与其他仪式。他还尽可能地利用了自己家族的传统,声称自己是女神维纳斯的后裔。但这一切对他来讲意味着什么,我们完全不知道。宗教上的顾虑极少地影响了他的决策,而且为了自己的利益,他常常将宗教作为工具,但这并不能说明他是个完全没有信仰的玩世不恭之徒。对他的宗教信仰,我们真的是一无所知。恺撒之所以如此令人心醉神迷,部分原因就是我们很难对他下个定义,另外还因为他在死前的最后几个月里究竟做了何种打算,这至今仍然是个谜。在他五十六年的生命中,他扮演着五花八门的角色:逃亡者、犯人、飞黄腾达的政治家、军队统帅、律师、反叛者、独裁者——甚至或许还扮演过神——同时,他还是个丈夫、父亲、情人和通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