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虞医别录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虞医别录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33.79 5.5折 62 全新

库存8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马俊杰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ISBN9787117350679

出版时间2023-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2元

货号1203101712

上书时间2024-08-10

曲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一章虞山医派研究总述/001

第一节历史人文视域下之虞山医派/001

一、缘于虞山藏书文化,仲景之说刊刻传播/001

二、不拘伤寒知常达变,因时因地因人制宜/003

三、医派交流遍及四海,医者游历启促学术/004

四、儒医相通风气盛行,经典传承民间土壤/005

五、秉承精诚合一思想,仁术济人孜孜以求/006

第二节虞山医派对仲景之说北学南移的学术贡献/007

一、孜孜“活人之书”,传承仲景思想莫善于此/007

二、寒温互补知常达变,仲景活法临机制化/008

三、承于仲景阳明热化,首创脾阴启创温病之说/009

四、继承仲景杂病思想,内外复法相得益彰/010

五、创新仲景血证理论,临证另辟治血要法/011

六、秉承仲景药食同源,善用食疗巧愈顽疾/011

第三节虞山医派先贤思想的传承发展脉络刍议/012

一、缪希雍时地议理论开辟虞山医派温病理论之先河/012

二、缪希雍脾胃思想对周本善胃气学说的影响/012

三、缪希雍内虚暗风说对方仁渊中风非风说的影响/013

四、方仁渊秋燥夹湿说对喻嘉言秋燥论思想的发展/013

五、柯韵伯寒温一体论对金兰升伤寒温病同源思想的启示/014

六、柯韵伯方证学说对赵鸣芳经方运用思路的影响/015

七、裴雁宾启迪江育仁“脾贵在运而不在补”的儿科思想/015

八、余听鸿食疗思想对陶君仁药食同源治疑难病的影响/016

九、陶君仁复法合方膏方思想对邵亨元

妇科膏方运用的影响/017

第四节虞山医派先贤理论古法吾用举隅/018

一、缪希雍/018

二、喻嘉言/020

三、柯韵伯/021

四、陶君仁/022

第五节虞山医派学术传承发展路径探索/023

一、临床调查研究,传承虞医薪火/023

二、影像抢救保存,记录医派思想/023

三、加强医派教育,培养术德合一/024

四、以文旅为契机,促治未病建设/024

第二章虞山医派代表医家/026

第一节赵开美/026

一、江南虞山,藏书典蔚然成风/026

二、苦心校刻,经典古籍得流传/026

三、翻刻无异,赵本伤寒流医林/027

第二节缪希雍/029

一、脾胃为本,溯因当求之中土/029

二、气血为宗,因证互异精别之/031

三、真中类中,用药有异须辨别/034

四、活学仲景,伤寒当须时地议/035

五、治痢止泻,守正创新七法施/035

六、疏注药物,本草之书启后世/037

七、用药得法,因病择时疗效彰/038

八、炮炙精当,匠心慧手妙药效/039

第三节喻嘉言/040

一、敢破敢立,三纲鼎立引争鸣/041

二、分类温病,救阴存津有良效/041

三、别出机杼,中医理论添新法/041

四、中土为先,内伤疑难从脾论/044

五、重视食疗,药食相参治杂病/044

六、妙用甘寒,养阴护胃治杂症/046

七、规范医案,倡导议病式思想/047

八、细究深凿,挽误诊误治之危/047

九、融德于医,誉满杏林明医德/048

第四节柯韵伯/049

一、重编伤寒,独出机杼辨明旨/049

二、因症合脉,方证相应不拘病/050

三、六经辨证,妙析精微明至理/051

四、风寒辨惑,相因为患驳三纲/054

五、温病指归,阳明为成温之薮/054

六、制方有七,博古通今寻规律/055

七、谨守脉证,医不执方明理法/056

第五节钱天来/057

一、医学溯源,博古通今集大成/057

二、活于辨证,斟酌立义理分明/060

三、深诣易道,取象比类释医理/063

四、伏邪温疫,详研清解热邪法/064

五、表里缓急,先后治则须明辨/065

六、厥有寒热,诸方药和厥逆除/066

第六节曹仁伯/067

一、异病同治,寒热虚实辨腹胀/067

二、法于东垣,杂病可从脾胃治/068

三、久病入络,须配伍通络活血/068

四、“曲线救国”,肺病可从膀胱治/068

五、防治烟毒,戒烟丸利国利民/069

第七节余听鸿/069

一、内外兼修,力破门户开先河/069

二、忠于仲景,注释传承柯琴论/070

三、调肝脾肾,消胀除满分虚实/070

四、治痿两端,分清干湿疗效彰/071

五、效用吐法,顺达郁结意义多/071

六、药食同源,善用食疗愈顽疾/072

七、大医厚德,精诚至善挽苍生/072

第八节金兰升/073

一、痞散为臌,病证进退细推详/073

二、承柳师说,善用清透解伏邪/073

三、宅心仁厚,悬壶济世救贫厄/074

四、笔耕不辍,著述等身多散佚/074

第九节方仁渊/075

一、治学有方,修身明德学有识/075

二、时气流行,善察节令佐辨治/077

三、中风非风,本气自耗内伤病/078

四、温病误汗,谆谆诲诫存营阴/079

五、阐释膜原,祛痰行水以治疟/080

六、论治烟痢,扶脾肾兼攻邪气/081

七、产后慎辨,不独补法慎实变/082

八、谨察阴阳,阳虚易治阴难调/083

第十节陶君仁/083

一、肝生百病,杂病善从柔肝论治/084

二、反复临证,异病同治辨病机/085

三、辨证外治,内外合治并齐驱/085

四、知常达变,善用生药起效速/086

五、量辨思想,剂量多变不拘泥/086

六、继承创新,序贯给药稳疗效/087

七、膏方辨证,但须重视先后天/087

八、经时合方,时方可仿经方法/088

九、衷中参西,推崇盐山寿甫说/088

十、阴阳互法,相反相成治疑难/089

十一、治法灵活,制剂药径皆多样/089

十二、补法考究,善用血肉有情品/090

十三、搜剔风湿,擅用虫类达峻效/090

十四、寒温一体,辨证用方时令议/091

十五、养心安心,注重从心治难病/091

十六、滋阴潜阳,明辨虚实真假观/091

第十一节裴雁宾/092

一、裴氏儿科,薪火传承十余代/092

二、不拘经时,伤寒温病皆同源/093

三、宣通络脉,引药入络撤伏邪/094

四、祛除实邪,重用下法疗温病/095

第十二节江育仁/097

一、善用运脾,杂病多从脾论治/097

二、一脉相承,推崇小儿温阳说/100

三、釜底抽薪,上病下取挽狂澜/100

四、探求顺逆,据证施治解麻疹/101

五、反复临证,乙脑首辨热痰风/102

六、妙化经方,调和营卫复感愈/104

七、明辨虚实,灵活配伍治哮喘/105

八、镇痫息风,擅用动物矿物药/106

九、散片之剂,便捷易服疗效速/107

第三章虞山医派传承发展/109

第一节江苏地方医派对张仲景

学术思想传承发展的贡献/109

一、刊刻仲景之书,济世福泽四方/110

二、融合寒温一体,诞生温病学派/111

三、变更伤寒体例,推崇错简重订/112

四、坚持以方类证,促进方证研究/112

五、秉承仲景理法,灵活组方用药/113

六、发展中医教育,传承仲景学说/113

第二节《伤寒论》中经方运用刍议/114

一、经方运用源于条文而有所发挥/115

二、经方组方严谨同时须灵活变通/117

三、经方重视方药然首先明晰理法/119

四、经方间有别亦存动态演变关系/121

五、经方运用当善于抓主证用主方/122

六、经方运用当时刻注意鉴别用方/123

七、经方运用当辩证看待方证相应/124

第三节枯血合剂在妇科疾病中的临床运用/125

一、癥瘕积聚,破血消癥/126

二、月经不调,养血调经/127

第四节伤寒学研究中“两感”之名溯源/128

一、《内经》之“两感于寒”/129

二、《伤寒例》之继承/129

三、《注解伤寒论》首提“两感”之名/130

四、后世医家对“两感”的继承发挥/131

五、目前伤寒学研究中的“两感证”与《内经》

“两感于寒”的区别/133

六、基于“广义两感”的柯氏治“两感”五法/134

第五节虞山医派治未病思想及中心建设/136

一、源“先其时发汗”理念,力求防患于未然/136

二、坚持药食同源思想,辨证施膳治未病/137

三、延伸仲景针药同治,内外结合愈顽疾/138

四、慢病防治重在调和,强化多科室合作/138

五、重视鉴别排除诊断,倡治未病现代化/139

六、定性定量辨证结合,促治未病信息化/139

第六节基于“虞山医派‘术德合一’思想”

课程建设谈中医流派教育/140

一、简述虞山医派教育方式/141

二、虞山医派“术德合一”思想摘录/141

三、梳理虞山医派课程教学大纲/141

四、课程教学及考核模式探索/142

五、关于医派教学及考核模式特点的思考/143

第七节虞山医派当代医家代表性学术思想的

现代研究刍议/146

一、当代虞山医家代表性学术思想举隅及

现代研究机制探讨/146

二、关于中医流派现代研究的传承发展策略探索/150

第八节纪录片《虞山医派》旁白/152

一、仲景全书/153

二、君子之交/155

第九节合中有分,分中有合的吴地医派/157

附录/160

我的中医之路/160

一、熟记经典,研习伤寒/160

二、热爱中医,医可叩门/162

三、中医教育,实践真知/162

四、传承国医,切忌浮躁/165

五、游医生涯,对话古人/166

后记/168

参考文献/169

内容摘要
虞山医派,其历史源远流长,历代医家层出不穷,如缪希雍、柯韵伯、钱天来、余听鸿及陶君仁等,其传承仲景之说而知常达变,启创温病之先河,对江南乃至祖国医学发展具深远影响。本书反映了关于中医地方流派——虞山医派研究的系列成果,对流派的学术理论和方药特色作了深入阐述,有一定的创新性。本书主要介绍虞山医派及其代表性医家的主要观点、诊疗特色及影响,系统梳理虞山医者的学术思想,突出虞山医派对温病学派发展的影响及其对张仲景学术发展的重要贡献。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